【尿失禁】大笑、咳嗽,一不小心就漏尿
【失智症】記憶力、理解力愈來愈差,要緊嗎?
【大腸癌】常見的腹部脹氣,竟把人生變黑白
 
常見的腹部脹氣,竟把人生變黑白
 

  劉伯伯是退休老農,最近兩年,他在三餐飯後,肚臍及下腹不時會脹氣,偶爾會絞痛;他猜想是吃壞肚子,且如廁方便後,腹部脹痛就會改善,倒也不以為意。

  這天早晨,他照例到隔壁的國小運動場作體操,但一踏進校門口,突然腹痛如絞,他大步衝向廁所,解了一、二條大便後,並無腹瀉現象,只是腹痛依舊。想走回家休息時,正好遇到好友,得知他這陣子為脹氣、腹痛所擾,趕緊叫他到附近醫院就醫。

  醫院的急診醫師安排他照腹部X光片。診斷是急性小腸阻塞。雖然找到原因,但經過治療,還是持續腹痛,並且愈來愈痛。家人與醫師溝通後,把他轉診到市區一家醫學中心。在電腦斷層協助診斷下,赫然發現大腸近端有個腫瘤,幾乎把腸道都堵住了,才引發急性腸阻塞,且阻塞部位的腸子已逐漸出現缺血及水腫,必須馬上手術切除,否則會有致命危險。劉伯伯躺在病床上聽著醫師為他再次解說病情,心中懊悔自己當初怎麼不早點求醫,才讓大腸癌一路坐大。幸好經過外科醫師妙手回春,順利解決棘手的問題。

大腸癌的原因
  人口老化、飲食西化、攝取過多肉、少纖維等,都是罹癌的推手;根據研究,攝取過多脂肪或富含脂肪的紅肉,如牛肉,會增加發生大腸癌的機率,因為油脂在烹調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燒烤的海鮮及肉類也會產生致癌物質。抽菸會增加3 倍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燃燒時,會釋放大量致癌物質。

  基因變異、遺傳等,也是重要因素。雖然有家族遺傳的大腸癌只占所有大腸癌的5%,但一等親中如有人罹患大腸癌,和一般人相比,得大腸癌的機會高2~5 倍。另外,50 歲以上、肥胖、曾罹患大腸息肉,或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一種發炎性的腸道疾病)的人,也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何時該去看醫生?
  假如排便習慣改變,或有上述所提的血便等症狀,甚至常覺得疲倦、體重莫名減輕等,要盡早請教專業醫師。醫師會視情況, 安排大便潛血反應、血色素的測定及癌胚抗原指數(CEA);肛門指診;大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下消化道攝影、腹部電腦斷層攝影或腹部超音波等檢查,綜合判斷。


如何治療?
  依據腫瘤型態及癌症期別,有不同的治療,基本上手術是主要的方式,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則是輔助的角色。

  第一期的大腸癌可以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來治療。不過,這項治療只適用於癌細胞未侵犯到肌肉層;如侵犯到肌肉層,須以手術切除。第二、三期的大腸癌病人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如腫瘤過大,醫師會先以化學治療縮小癌細胞,再進行手術。

  近年來,標靶治療是另一個趨勢。所謂標靶治療是藥物只會攻擊癌細胞,不會像化學治療藥物一樣,好、壞細胞均殺。但目前對大腸癌的標靶治療,並非對所有病人都有效,且費用昂貴。

如何預防?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高指導原則。美國癌症協會建議:
   • 一般民眾年滿50 歲以上,每年應做大便潛血檢查,每3~5年做乙狀結腸鏡檢查。
   •有家族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人,從10 歲起應每年做乙狀結腸鏡檢查,直到40 歲。40歲以後改為每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每1~3年也要作上腸胃道檢查,及早發現息肉。
   •一等親中有一人得大腸癌,則應從35~40 歲起,每年接受大便潛血檢查及肛門指診,每3~5年做乙狀結腸鏡檢查。
   •一等親中如有兩人得大腸癌,應從35~40 歲起,或以得大腸癌親屬的發病年齡減5 歲的年紀開始,每3~5 年做大腸鏡檢查。
   •一等親中有三人得大腸癌,或一等親中得大腸癌者發病年齡在30 歲前,應考慮可能有家族性息肉性大腸症候群或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

  目前衛生署已著手進行大腸直腸癌免費篩檢,針對罹患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即50~69 歲的民眾,每兩年做一次大便潛血反應篩檢,以期及早篩檢出早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民眾要把握。

  另外,也要改變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少吃動物性脂肪,多攝取高纖食物,如胚芽米、糙米、全麥食物及新鮮蔬果;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戒菸、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據研究,BMI值高且腹圍過大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是BMI值正常者的2 倍。運動量大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會比不運動的人低40~50%。

 
 
 
 
 
  特價:399
 
   
  特價: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