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精裝版]
定價:499 元
79折特價: 394元
我寫這本書的用意很簡單,希望能透過分析空間來分析生活,
希望分析生活的習慣能使我們看到更好的可能。--蔡穎卿  
 

談到空間,我們總是習慣以容積尺寸、裝修花費、設計者或物件的名氣來建立它的價值印象。但對蔡穎卿來說,空間是容器,收納我們的作息記錄與情感,提供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與奮鬥力。人們對於空間的種種安排,使自己的生活信念與審美眼光不言而喻,比穿著打扮或飲食主張更全面性地展現思想與性格。   

這是一本談論空間設計的書,但它也將打破你對於室內設計和裝修工程的所有成見和預想。看似室內設計「行外之人」的蔡穎卿,從二十六年前裝修自己的第一家餐廳起始,已完成過三十個空間的裝修設計,都是由她親自規劃、組員、監工與布置,遍及商業空間與私人住宅;空間的裝修設計,也成為她另一個體現美好生活理想的創作劇場。   

在本書中,蔡穎卿將透過十二個她與空間的裝修故事,以及她對於各種設計元素的透析新解,分享空間對她的教導與啟發,指引我們如何以生活的眼光、「耐」而「穩」的空間美學,和打破慣性的勇氣與想像力,運用基礎而純粹的設計概念、常識與邏輯的生活思考,跳脫被知識與專業囿限的框架,自己動手打造讓人激起眷戀與信賴之感的好宅、好空間,永續人與空間彼此照拂與關懷的美好情意。   

在蔡穎卿的空間劇場中,美好的空間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官上的美感舒適,更能給人一份安定、親切的踏實生活感;而人對空間的細心養護、對生活的認真對待,才是讓空間展現溫度與情感的主要力量。在資訊滿載的今日,我們總習慣先求助專業或專家,卻不再積極運用自己的推想來創新看法或解決問題,然而必定是先有生活,才發展出總總理論規則,我們也不應只以他人所歸納的「黃金比例」或「經典作法」來框限自己設計空間的概念,而應回到生活的基本需要來衡量各種進與退的決定,才有可能依照自己的性格與生活型態,打造出與作息密切結合的美好空間。   

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獨立的生活故事。家要有自己的特色,對生活就要有足夠的主見,這不是一個堆積東西的遊戲,是你了解生活之後的再呈現。蔡穎卿想分享的,並不是又一套空間裝修的技法範本或規則訣竅,而是希望引領你回歸生活的細項與本質,在寬闊的空間劇場中,演繹出你自己對生活的關愛與想像,在「住」之中體會一份穩穩的幸福。

Bubu與空間的對話
■「比例」要以每一個施作現場的總景觀為基礎。比起任何只強調黃金比例的規則,我更信任自己眼睛所見到的美。
■ 要讓一個空間有足夠的彈性,除了設想得早,也要非常了解生活。「機能」與「需要」,是我設計任何空間時從來沒有離開過的思考基礎。

■ 我從不覺得裝修時一定要把空間的表面爭取到極限,但我覺得自己永遠在學習「利用」這個詞中「利」字真正的意義。我也不喜歡顛覆性的改革,因為很多人在推翻一個觀念或事實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建立什麼。我喜歡「改善」這兩個字,往更好的地方做去,就是我的想法。

■ 越是很多人都有的東西,越要想一下再買。家要有自己的特色,對生活就要有足夠的主見。這不是一個堆積東西的遊戲,是你了解生活之後的再呈現。你透過空間表達的眼光,也就是你所解讀到的生活,因此,無需套用他人的模式,你可以自在勇敢地表達心中的想法。

■ 空間的力量不一定是在裝修一個房子時才會發生的,只要你願意動手清潔身處的空間,就已經在進行自己對環境的設計工作了。畢竟,裝修的機會不是說要就有的,但清潔一定能使空間立刻發亮。

■ 該一次到位的工程優先完成,可變動的地方,就留給日後以生活慢慢豐富。一個家絕不可能一次性地完成她的豐富度,「家」不是展示場也不是樣品屋,她的內涵是生活的軌跡,她的美也是慢慢磨合而成的。

■ 與其因為建築設計而限制了裝修上的靈活,何不在建築階段的考量中,就讓窗或門戶的開法更體貼、友善一點呢?我們多數的人都已經住在制式單調的現代建築中了,如果因為多了一點設想而能保留個別的居家特色,應該會使住的文化多一點豐富性。

■ 醫療空間的一點小幸福,能帶來極大的安慰與戰鬥力。我們每一個人,很可能在人生最後的階段,都要在醫院體會生命、進行生活,這種空間的改善,已經不只是為了正在生病的某些人,而是為了社會多數人的福利,對於醫院的設施,我們應該建立更幸福的看法。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漫步生活——我的女權領悟》(天下文化);《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 我的兔子朋友》《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時報出版);《我想學會生活:林白夫人給我的禮物》(遠流出版);《廚房劇場》(大塊出版)
個人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bubutsai

目        錄
【代序】磚與我與我的室內設計
【第一部】我與空間的故事

  1. 不怕――為什麼要怕?:第一個餐廳與第一個裝修故事
  2. 變與不變:自己裝修一個家
  3. 磚廠的女兒〈一〉:再說不變
  4. 磚廠的女兒〈二〉:「該」字底下的功課
  5. 打造反哺之屋:父母親的家
  6. 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中年生活的美好體會
  7. 當一隻「早起的鳥兒」:空間與實用
  8. 定居在這裡:年輕人的築家之夢
  9. 仁慈、關懷的治病之地:空間與安慰
  10. 電影院的媳婦:預算的演變
  11. 永遠的家家酒:餐廳與我
  12. 以退為進:不是句點的第30個空間

【第二部】空間對我的教導

  1. 永遠離不開【清潔】的環境美學
  2. 從錯覺談裝修中的【顏色】
  3. 從比例談【形狀】的意義
  4. 【質地】到底影響了什麼
  5. 【光線】留住生活的光與熱
  6. 【隔間】與功能
  7. 【混】就要【搭】
  8. 【想像力】的活用
【批判】【學習】
(版行僅供試閱,正確版型請以書本為主。)
廚房劇場 |
從空盤到滿盤,化觀念為實作;
用雙手重建飲食的價值,改變生活的質感。
如果教育不能使我們更有生活的能力、更懂得美、更理解愛,就只是落為討論。

 
 
© 2013, Locus Publishing Co.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