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

作者/范欽慧

定價/420 優惠價 以商品頁為準

 

放入購物車

 

 

本書簡介 認識作者 誠摯推薦 精彩書摘 線上聲音注釋 新書分享及講座

本書簡介

 

★ 榮獲2015年4月【博客來選書】

 

「寂靜」,算不算一種聲音?如果有一天,「寂靜」像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一樣,變成了珍稀的存在,你可以想像會如何嗎?

 

范欽慧,在自然中聆聽記錄了17年的野地錄音師,她的腦海中有一張屬於台灣的聲音地圖。她知道在什麼季節,或什麼樣的海拔高度會聆聽到哪些動物的聲音。在自然中,她感受到靜謐和諧的美好,但也意識到有多少聲音,在我們無感無知的狀況下已成絕響。

 

為搶救「寂靜」,多年來她走遍台灣,在各地錄下自然天籟,並一一造訪從各種領域探索自然聲景(natural soundscape)的科學家、藝術家、田野工作者,為聲景的變化與消失留下第一手見證。這趟尋聲之旅不只在台灣,還走向國際;不只在陸地上,甚至是海平面下都有她的追尋。

 

這本書不僅要把她努力的過程透過文字、影像與聲音留下記錄,同時也將呈現各種面向在為寂靜努力的生命軌跡。這是一本具有國際視野,結合自然文學、科學報導、以及充滿夢想的作品。

 

本書特色

 

★ 特殊議題!搶救寂靜,搶救消逝的自然

- 以故事性手法呈現作者十七年來探索聲音的旅程。

 

★ 特殊形式!

  1 本書、26 個故事、27 則聲音注釋+1 片CD、12 段珍貴台灣原音聲景

- 除書中文本外,另收錄27則由作者錄音、旁白的聲音注釋,並附一張珍貴記錄的12段自然聲景原音CD,整體包裝由入圍葛萊美設計獎的鄭司維、黃慧甄操刀設計。

 

 

CD

CD故事

 

聆聽寂靜-12段台灣原音聲景

這是真真實實來自我們身處環境的聲響,而非錄音間後製混音的情境音樂。也許這些田野錄音內容仍然不免有錄音者的觀點、器材的限制,但是就讓它們成為一種新的聆聽體驗,不帶著任何預設去和這段音律相遇,也許你會聽到更多來自內在的歌聲。

 

* CD 曲目介紹-

01 城市聲景

02 田園印象

03 幽林獨白

04 晨光對歌

05 寂靜山徑

06 水塘小調

07 聲動野地

08 翠微森聲

09 大地呢喃

10 月夜祕語

11 荒地琴韻

12 水畔合唱

 

認識作者

 

范欽慧

作者照片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因為喜歡傾聽鳥鳴而走進自然,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並致力發展土地的聽音美學。

 

政大新聞學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於1997年起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曾多次入圍並獲五座廣播金鐘獎。同時擔任大愛電視「愛悅讀」節目主持人,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

 

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搶救寂靜》等七本創作。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永續台灣報導獎、入圍金鼎獎、卓越新聞獎等。

 

目前跟先生與兩位女兒居住在台北。

 

誠摯推薦

 

用聲音喚醒我們的靈魂

—— 李志銘(作家,《尋聲記》《單聲道》作者)

 

從十多年前迄今為止,為了踏查她所熱愛的自然聲景,追尋理想中寤寐以求的「寂靜山徑」,欽慧不惜上山下海,走遍島內山川野地,如是邂逅了蘭嶼的角鴞、富里森林的朱鸝和獼猴、知本夜晚的山羌與飛鼠、太平山翠峰湖畔的蟲鳴鳥語,乃至東台灣海岸線黑潮洋流底下的鯨豚之聲,上窮碧落天涯海角,甚至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田野錄音技術與器材,只祈盼能更準確細膩地捕捉牠們的聲音足跡。

 

欽慧始終相信,懂得聆聽這樣的聲音,自己靈魂的某個部分也會被喚醒。她認為聲音世界之所以迷人,並不止於聽得見,還要能聽得深。

 

對我而言,經常出入山林之間、總是帶著錄音機四處浪跡田野的欽慧,早已是不折不扣的「聲景人類學家」了!但她自身所展現的熱情與格局卻遠遠不止於此,除了盡情揮灑個人的志趣與專業之外,欽慧也開始思考另一種新的可能,讓她透過組織一群熱心關注聲音議題的同好,共同提出更多的倡議,引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能從聲音的角度來關心環境、改變我們自己,並且構築一套新的思維與哲學。

 

於是乎,今年(2015)三月「台灣聲景協會」乃宣告正式成立。無獨有偶,撫讀這本幾乎同步問世的《搶救寂靜》,當可視為欽慧長年探尋、追索各地聲音秘境沿途走來的心路歷程,毋寧更為台灣未來跨領域的本土聲景研究敲開了一扇窗。(以上為部份摘文)

 

聆聽寂靜之聲

——戈登•漢普頓(聲音生態學家)

 

戈登•漢普頓(聲音生態學家)寂靜是有聲音的。在美國西北部一個崎嶇多山角落、我家附近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內的霍河雨林裡,寂靜迴響著。在這裡,世界上最高的生物──美國西川雲衫、花旗松、美西側柏──超過一百公尺,如拔地而起的高塔,提供羅斯福麋和北方斑點鴞遮蔽之處,是美國大陸最不受噪音汙染的地方。在這裡住得越久,我就越懂得靜默,越容易聽到寂靜的真實聲音。

 

在霍河雨林一天無語的徒步行山,我僅僅只是注視著,其實是「傾聽」著自然和鳴中各種最細微的聲音,總是能讓我充飽能量滿載而歸,更能應付現代生活的種種挑戰──嘈雜的交通、智慧型手機、忙碌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寂靜,並非如某些人認為的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基本需求,一如維持健康需要的營養食物與乾淨飲水。

 

有趟到霍河雨林的徒步之行,特別值得一書,當時我手裡有顆輕巧的石頭。有位自稱「從世界的另一端」來的女性,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她叫Laila Fan(即本書作者范欽慧),是一位電視主持人,跟我一樣喜歡錄製各種自然的聲音。我們先是針對傾聽交換了一些想法,接著我邀請她寄顆石頭讓我放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之地上。我記得當我放下石頭時心想,「真的,沒有不可能的事。」隔年,當我帶回這顆石頭時,我寫信給Laila,「寂靜將會回家。」

 

然後,這顆許願石經歷了到義大利與日本的奇妙旅程,教導孩子們聆聽的重要性,並喚醒人們重視寂靜蘊含的訊息:萬事萬物皆有可能。從《搶救寂靜》一書中,我們也許第一次聽見了寂靜的迴響。(以上為部份摘文)

精采書摘

 

解碼啁啾鳥語

 

對我來說,喜歡傾聽鳥語,似乎是一種走進自然的誘因,我深深被那一段段獨特的曲律所吸引,並渴望去記錄牠們。記得小時候我家院子種了兩棵珊瑚莿桐,每年春天,綠樹紅花中穿梭來去的都是綠繡眼,當時我不知道牠們的名字,只覺得唱歌比麻雀悅耳,後來才知道牠們被喚做「青笛仔」。多麼美妙的布局,當春日來臨,在我家露台前的大樹上,就可以欣賞到一場青笛仔演唱會,而且完全不需盛裝赴宴。

 

問題是,鳥的鳴叫真的是如此自由隨興?我們知道那是唱歌?還是說話嗎?

在生物聲學家的界定中,鳥類的叫聲分成所謂的歌曲(song)以及召喚(call),一般有特定旋律的稱為歌曲,通常在繁殖期特別容易聽到,而其他一些嘰嘰喳喳的聲音,則比較像是一種功能性的對話,比如宣示領域、警戒、或是索食……,而在繁殖期間,有時在森林裡聽見公母鳥彼此之間的對應,被稱作二重奏(duet),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種鞏固交配權的宣示。

 

關於這一點,台大森林系袁孝維教授做了很多年的研究。我曾經播放一些我在野外錄到的藪鳥叫聲給她聽,原本以為是一段獨唱的旋律,在她的指點中,卻發現是兩隻鳥的合唱。「我們研究發現,前面的那段──嘰∼啾兒,其實是公鳥的叫聲,而緊接的那段──唧唧唧的聲音則是母鳥的叫聲。有點像是公的在問:妳在哪裡?然後母的會回答:我在這裡。」袁老師非常認真地跟我解釋著。聆聽人類討論鳥鳴的過程是很有趣的,因為在我們的對話中,得很努力透過口技的方式,來模擬另一個物種的語言。還好,因為我對這樣的音律還算熟悉,可以跟著動物學家一搭一唱。

 

我經常錄到繡眼畫眉跟綠畫眉、山紅頭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聲音,其中除了山紅頭典型的五連發口哨聲外,綠畫眉的金屬唱腔也非常容易辨識。偶爾,我也會錄到一段繡眼畫眉的獨唱,牠們會群聚在森林底層穿梭,其中一隻唱了一段主旋律(也稱作哨音),後面緊接著ni ni ni的聲音,而且是有幾隻跟著合誦。剛開始我以為跟藪鳥一樣,是母的回應。後來向謝寶森老師請教,才知道前面一段主唱是隻公鳥,但在旁邊應著ni ni ni的也是公鳥。

 

這又是什麼情況?謝老師笑著說:「那應該是一種領域的確定,或是作為同一群體的辨識。」原來這是強調「我們是同一國」的聲音,顯然每種鳥類的鳴唱功能,跟牠所處的環境及生態習性不同有關。

 

謝寶森老師是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的副教授,她研究柴山與扇平地區的繡眼畫眉,就注意到兩個地區的鳴唱聲有所不同,尤其是前段的哨音更有明顯的區隔。她發現甚至在柴山地區,領域相隔一百公尺以外的繡眼畫眉,牠們的前段哨音就已有所變化,而且每年不同。比如說,在柴山地區的繡眼畫眉如果分成A團跟B團,彼此的哨音就會不大一樣,而且每年自己所屬團體的唱腔也會有更動。「就像流行歌曲一樣,牠們也有當年流行的曲目。」謝老師的回答,讓我想起了大翅鯨,儘管在大洋中巡航漫遊,隨著海底聲波遠送,也會有所謂的年度主題曲,動物學家認為這與文化傳播有關,也就是說牠們會相互學習彼此的歌聲。(以上摘自本書第參章〈動物之歌〉)

 

 

傾聽的藝術力

 

澎葉生(Yannick Dauby)是法國人,就跟我認識的許多錄音師一樣,有種沉靜溫柔的特質,他的中文名字「澎葉生」,蘊藏了很多不同的含意。其中的「澎」,包括了太太蔡宛璇是「澎湖」出生的女孩,也意謂了無論是澎湃巨浪或是輕擲落葉都是他關注的聲響,總之,澎葉生是一位善於聆聽的藝術家。他不僅在藝術學院擔任老師,也在電台製作節目,在他耳裡,所有的聲音都可以成為鮮明活潑的創作元素。

 

澎葉生說剛開始在台灣錄音時,發現一個地方同時可錄到五、六種青蛙的叫聲,甚至還有些無法辨識的昆蟲聲音,讓他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他的南法家鄉,一個夏天頂多聽到一種青蛙的叫聲,而且所有生物幾乎都被透澈研究,他很難想像光是自然界的聲音,就足以揭示這片土地存在許多未知的謎團。

 

「那根本是一首結構複雜的交響曲。」澎葉生描述他在田野錄青蛙和鳴時的感受。當然,以生物多樣性而論,如果法布爾生活在台灣,他的《昆蟲記》恐怕可以做出超過十倍的分量。而澎葉生自二○○四年開始記錄台灣土地的聲音,從一個法國人的角度來看,台灣的確是個非常吵雜的地方,隨時隨地都散播各種不同的聲音,無論是鄉間或城市,那樣多層次的聽覺經歷,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

 

澎葉生記錄自然聲景,並非出自於對生物的喜愛,而是對音律的著迷。相較於他所追求的藝術形式,我反而多了幾分鄉愁式的懷舊執著,然而從小我是在都會成長,就聽覺記憶來說,自然天籟相伴的情境只是蜻蜓點水的片段記憶,但是車馬喧囂的城市氛圍也非我習慣的背景。我之所以熱愛自然音樂,應該是從我開始認真賞鳥為起點,決定拿起指向性麥克風為濫觴,在聲音的殿堂當中,我所期待的是一種考古式的聲音追尋,也就是回到那一切喧囂來臨之前,一種對原始美好情境的思念,我期待能保有那本然的空間。

 

然而,我所要掌握的寂靜,絕非思想上的辯證,而是對自我的省思,一種審度環境的感官開啟。我相信人類對環境的壓迫,促使這樣的節奏被迫退席。我相信有些聲音,是伴隨著演化而來的旋律,是能促成我們內心世界達成共鳴的神祕鎖鑰,至少,我相信學習傾聽寂靜的過程,將會帶來溫柔卻又堅定的力量。而活在複雜聲音世界的我們,有足夠的機會來鍛鍊這份能力。

 

我決定從這個方向來尋找答案,我知道那樣的聲音,不只存在於大山大水之間,還有我們腦海中涓涓細流的幽微脈動,而且那樣的聲息互動,將不再只是被遺忘的傳奇,而是建構起自然萬物彼此相依的重要連結。(以上摘自本書第肆章〈繽紛耳界〉)

 

線上聲音注釋

 

為了讓讀者更進入書中每個故事獨特的聲音風景,特別設計了27則線上聲音注釋,收錄由作者親自錄音、旁白的聲景片段或相關的聲音延伸資訊。每當閱讀時發現【】這個符號,就可到本單元,並按【】後標示的號碼,點選對應的曲目聆聽。

 

No. 1 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中,我們卻經常封閉自己的感官,失去了跟世界、跟自己連結的線索。

No. 4 你能分得出小彎嘴公鳥與母鳥的聲音嗎?這段「雙重奏」將會告訴你更多的祕密。

No.11 台灣騷蟴是昆蟲中的「大聲公」,其他鳴蟲很難跟牠抗衡。

※ 更多線上聲音注釋,請掃瞄本書第 17 頁 QR Code,聆聽更多故事的聲音風景。

新書分享及講座

 

《搶救寂靜》新書分享會

 

*其他演講場次請留意「遠流博識網」最新消息

 

聲物狂想曲 系列講座

 

聆聽是一種召喚,也是一種邀請

 

我們身處的世界,聲音無所不在。不論是人類製造的,或是自然萬物的,還有那些來自風、土、水、火的綜合旋律,總是深深的影響著我們,身在其中我們卻渾然不察,甚至封閉自己的感官。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以多元形式搭建跨界對話的平台,透過聽故事、說故事探索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經驗。「台灣聲景協會」是台灣第一個民間發起,以關心環境聲音為目標的團體,我們共同邀請你打開耳朵,去跟更多美妙的聲音相遇。你會發現原來世界是一奇幻的聲音魔盒,在無數的波動中演繹著各種讓人讚嘆的旋律。

 

在這系列的演講,每種生物(聲物)的主題背後,都安排一位科學家與一位藝術家的對話,帶你去聆聽繁複多樣的聲音變奏,並欣賞到全然不同的「聲物狂想曲」。

活動報名:詳情請洽詢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出版

 

 

 

 

<%Call OnLeaveClose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