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能讀懂! 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今天的日本?高人氣「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世界史」臉書版主首度出書《大人的日本史》 誰都能讀懂! 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今天的日本?高人氣「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世界史」臉書版主首度出書《大人的日本史》 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今天的日本?高人氣「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世界史」臉書版主首度出書《大人的日本史》!
定價300元,特價79237
第一章 鎖國:一場歷史的誤會

一六六一年的十月,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因為被指控圖謀造反,被斬首於北京。有一份記載說,當消息傳到臺灣時,鄭成功忍不住難過地痛哭流涕。

年輕時的鄭芝龍,曾經是大海上最活躍的一號人物。他從事貿易活動,勢力遍及日本、中國、菲律賓等地。他也是天主教徒,並擁有一個教名「尼古拉斯」,不過更多人習慣稱他為「一官」。

在那個年代,這塊廣闊的東亞海域之上非常熱鬧。除了中國人和日本人,還有遠從歐洲來的商人以及傳教士。當時日本的貿易船,可以從南部的長崎出發,途經中國東南沿海,一路開往今天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早在那個時候,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就存在著一個密切的貿易網絡。

可是,當鄭芝龍的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這個世界,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大海,已經經歷巨大的轉變,和他年輕時截然不同了。當時的北京,落入滿洲人的手中,而原本的明朝政權,如今已經是名存實亡,只能苟延殘喘。鄭成功一人還在臺灣勉力支撐著,但是反攻的希望看來十分渺茫。

清朝政權為了防堵鄭成功,宣布把福建一帶沿海居民,往內陸遷居五十里,而且頒佈規定,一般人都不能隨便出海。

無獨有偶,同一時間,日本政府對於海上貿易也正實施著嚴格的規範,不但日本人不能任意出海,外國船隻,特別是從歐洲來的商人,也不能隨便進入日本。原本自由的海域,頓時變得好似戒備森嚴。

不過,日本政府對於海洋的管控,不是為了防堵鄭成功──他們甚至跟臺灣的鄭氏家族保持著頻繁的往來。

日本所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事情要從一六○○年說起。那一年,日本發生了一場改變歷史的重要戰役。戰場上的一方,是軍事實力雄厚的德川家康;另一方,則是其他勢力聯合的軍隊。

日本原來的政治領袖豐臣秀吉,兩年之前剛剛過世,此時正是權力交替、政局不穩的關頭。德川家康在政府當中,本來就具有相當分量;秀吉過世之後,他想要奪取政權的野心,在旁人看來更是昭然若揭。不過,這是一個人人競逐權力的年代,沒有人會眼睜睜看著別人獨攬大權。

權力鬥爭很快演變成了軍事衝突,大大小小的戰役隨之爆發。最後在「關原」(位於今天岐阜縣)這個地方,德川軍與聯軍終於有了一場總決戰。聯軍的兵力與德川軍不相上下,但論士氣與戰術,則遠遠無法與之抗衡,因而節節敗退,結果讓德川軍大獲全勝。

經過這場關原大戰,德川家康理所當然地掌握了日本的大權。他一步步消滅了屬於豐臣秀吉的舊勢力,除去反對的力量,最後連日本天皇也只能對他言聽計從。在德川家康要求下,天皇將他封為「右大臣」與「征夷大將軍」──這是只有執政者才能擁有的頭銜。

雖然頂著征夷大將軍之名,但德川家康並沒有四處征討蠻夷。相反地,他為日本帶來的,是此後兩百多年的承平時代。

德川政權上台前,日本處於諸侯割據、征戰不休的分裂狀態。一直要到十六世紀後半葉,才在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前後接力下,完成了全國的統一霸業。只不過,無論是信長還是秀吉,都無法維持一個長久的政權。他們一死,原本的鬥爭就重新再起,要等到德川家康接手後,這個混亂的局面才終於結束。

德川家康把它的統治機構「幕府」設立於江戶(今天的東京)。從這一刻起,到十九世紀幕府垮台之前,日本國內再也沒有像關原之戰那樣大規模的戰役,也沒有了政權交替的動盪。德川家康的後代穩坐在執政者的位子上,這兩百多年的時間,也因此被稱之為「德川時代」。

德川時代的日本,一開始對外在世界還是採取開放的態度。當時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來了許多天主教傳教士。他們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就已經在日本國內積極傳播基督信仰,成果豐碩。到了十七世紀初年,日本的天主教徒已經多達數十萬人。

天主教團體勢力越來越大,讓德川幕府感受到了威脅。他們最害怕的,是這群天主教徒,會跟反幕府勢力聯合起來奪取政權。於是,從一六一二年開始,幕府連續祭出法令,禁止人民信仰天主教。

為了壓制天主教發展,幕府採取了十分強硬的手段。比如,他們將耶穌或聖母瑪利亞的畫像發送到各地,要求民眾用腳踩過,不願意乖乖遵行的人,就會被認定是教徒。要是堅持自己信仰,不只必須接受刑罰,更有可能引來殺頭之罪。許多不願拋棄信仰的日本教徒,因此丟掉了性命,就連外國傳教士,也遭到追殺。

可是,信仰的力量強大,傳教士們沒有這麼輕易就放棄。他們無視於幕府的規定,繼續傳教活動。從西班牙來的方濟會傳教士,態度尤其強硬,結果觸怒了德川幕府。幕府因此宣布:禁止所有西班牙船隻進入日本。

但天主教徒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衝突並未因此停止,反倒在那之後,變得越來越激烈。

一六三七年,在九州島原一帶的天主徒,和飽受當地領主壓迫的農民聯合起來,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抗活動,參與的群眾據估計超過了三萬人。事後,幕府認訂葡萄牙人涉入這場動亂,因此和西班牙人一樣,他們也被列入了貿易往來的黑名單中。換句話說,這場由宗教信仰引起的衝突,最終演變成為了商業上的禁令。

德川幕府不只禁止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進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任意出海。除此之外,在禁令發布之後,許多長期居住在海外、從事貿易的日本人,更無法回到國內,只能永遠留在異鄉。

對外的航海禁令,和幕府一樣維持了長達兩百多年。德川執政的時代,也因此幾乎與「鎖國」一詞畫上了等號。一般的歷史教科書這麼寫,日本的老師們也這樣告訴他們的學生。

不過,這真的是個鎖國的時代嗎?

德川時代的日本人並不這麼想,他們甚至不用「鎖國」一詞。這個名詞,是後來由歐洲人發明出來,才逐漸傳回日本國內的。

十九世紀歐洲強權崛起,四處征伐,自命為世界的主人。他們所到之處,當地人只能乖乖迎接,沒有拒絕的權利。像德川日本這樣把歐洲人拒於門外的政策,自然是不被允許的。

隨著西方的經濟崛起、軍事擴張,他們的世界觀也變得越來越強勢。許多日本人接受了他們的想法,認為德川幕府當年必然是盲目無知,昧於世界局勢,才會關上國家的大門,拒絕與世界交流。

可是,「鎖國」是個誤導人的辭彙。它反映的只是一部分歐洲人──那些無法進入日本的歐洲人──的觀點。如果回到那個時代,德川幕府儘管不像當代的日本一般開放,但也並沒有完全鎖上國家的大門。在趕走了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後,他們仍然保持與外在世界的來往,依舊注意著時代的動向。

這個時代的日本,與其說是鎖國,還不如說是採取了一種「由中央政府嚴格掌控的交流政策」。

這是什麼意思?日本又是和誰在交流呢?

第二章 海洋:面向世界的窗口

德川時代的日本,不但沒有鎖國,反倒是留下了四個「窗口」,保持與世界的交流。換句話說,日本不是不願意與他人往來,只是,想來的人必須遵守幕府訂下的規矩。

這四個窗口當中,有一個位在德川日本最北端,叫做「松前藩」,另一個則在最南端,叫「薩摩藩」。這兩個窗口,分別用來與北方的蝦夷地,與南方的琉球王國來往。

今天的蝦夷地與琉球,已經成為日本的領土,就連名字也換了:蝦夷地成了北海道,而琉球成了沖繩。但在德川時代,這兩個地方屬於境外之地,居民不受日本幕府的管轄。

居住在北方蝦夷地的原住民「愛奴人」,特別善於漁獵,所以與幕府統治下的日本保持著長期的貿易關係。松前藩統治著今天北海道南端的一小塊土地,也就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樑。靠著與愛奴人做生意,松前藩賺進了不少財富,特別是海鮮的交易,諸如鮭魚、鱈魚、鱒魚,又或是海參等,都是松前藩與愛奴人貿易中重要的商品;也是因為有蝦夷地來的食物,當日本發生饑荒時,松前藩往往能逃過一劫。

相較於蝦夷地,幕府與琉球王國的關係更複雜一些。琉球當地的特產,如黑糖,廣受日本民眾的歡迎,成為庶民生活的流行商品。但琉球王國是個相對獨立的國家,擁有一套完整政府體制。它不只與日本有商業往來,同時還接收幕府的冊封,並多次派員前往江戶進貢。

特別的是,同一時間,琉球王國也接受中國先後兩個朝代──明朝與清朝的冊封,而且同樣定期派員前往北京進貢。換句話說,琉球王國同時向身旁兩個大國稱臣,但又不完全隸屬任何一方;作為「宗主國」的中國與日本,對此也欣然接受。

一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大舉進入亞洲之前,東亞的國際秩序,就是以這種今天看來有點特殊的方式維持著。

和琉球有些類似,另一個同時與中國和日本交往的國家,則是與日本一海之隔的韓國。位於日韓之間,由幾座小島組成的「對馬藩」,扮演雙方的橋樑,也是德川日本對外的第三個窗口。

日本與韓國的交往,當然不是從德川時代開始的。早在德川政權上台之前,韓國的朝鮮王朝日本之間,就存在許多貿易與外交的記錄。朝鮮王朝甚至在版圖南方的釜山,建設了一座「倭館」,用來接待日本賓客。

不過,在德川家康上台的時刻,日韓關係正處於冰點的狀態。

事情要回溯到西元一五九二年,當時日本的統治者豐臣秀吉,在完成了一統全國的雄心壯志後,對韓國發動了一場戰爭。豐臣秀吉野心勃勃,但在朝鮮半島上,他不但遭遇到韓國軍隊的強力抵抗,更有來自明朝的武力介入。終於在七年之後,向來得意於戰場的豐臣秀吉,不得不宣布撤兵,出面求和。

日本雖然出師不利,但這場戰爭已經嚴重破壞了韓國的經濟,日韓之間原本的外交與貿易管道,也更因此全都暫時中止。韓國人對於前來救援的明朝,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視為救命恩人;相比之下,日本這個侵略者,簡直是野蠻又可恨。

一直到德川家康建立的新政權上台後,日韓之間凍結的外交關係,方才出現轉機。德川幕府向朝鮮王朝釋出了善意,希望能夠緩和原來的僵局。

但最期盼重啟貿易的,莫過於負責居中協調的對馬藩領主,如果日韓能夠和好,他將是最大獲益者。為了加速雙邊談話,對馬藩領主不但抓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將他們假扮為戰犯,甚至還以德川家康的名義,撰寫了一封謝罪信,並在上頭自行蓋了「日本國王」的印,等於是偽造外交文書。

收到謝罪信的朝鮮使節,雖然對內容半信半疑,最後還是選擇了姑且信之。日韓之間,竟然就是在這樣虛構的基礎之上,開始重修舊好。

幾年之後,朝鮮王朝恢復了往例,派出前往日本的使節團。使節團從首都漢城(今天的首爾)出發,經由朝鮮半島南部的釜山,渡過海峽,由福岡登陸,再一路北上,最後抵達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城。在接下來的兩百年內,韓國一共派了十二次外交使節團前往日本,次數算不上很多,但是使節團浩浩蕩蕩,每次出訪都有三、四百人同行。

在那個不容易見到外國人的年代,從朝鮮半島來的龐大使節團,成為日本街頭一道奇特的風景,引起民眾強烈的好奇。許多地方的學者也趁這個機會,打聽外在世界的發展。至於位於江戶的德川幕府,為了不在鄰國面前丟了面子,更是每次都花費大量經費,以最高規格,不惜成本地款待韓國使節,順便宣揚國威。

隨著正式外交的重建,日韓之間的貿易也跟著再次活絡起來。朝鮮半島出產的人參,被認為具有神奇的療效,受到日本醫者的推崇,是雙方特別重要的貿易品。但因為數量稀少,入手不易,朝鮮人參在日本市場的價格不斷攀高,甚至因此出現了許多仿冒的假貨。

日韓之間雖然重新開始了商業與政治的交往,但對於彼此的認識卻十分微妙。韓國通信使認為自己繼承了儒學正統,是來自高級文化的代表。在他們眼中,日本這個以武士為主的社會,和崇尚儒家文化的朝鮮社會一比,簡直粗鄙不文。他們也認為,日本國內的富庶雖然令人印象深刻,終究不脫是個好戰的野蠻民族。

但日本人對於韓國也未必有著多少好感。的確,朝鮮時代的韓國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儒學家、思想家,贏得日本學者尊敬與好評,但也僅止於此。多數的日本人,對朝鮮半島上的這個國家,仍然抱持著或多或少的蔑視,認為它不過是中國的附庸國,沒有與日本相提並論的資格。

儘管日韓彼此都抱持奇特的優越感,但德川時代的兩百多年間,雙方還是相敬如賓,努力維持了表面的和平。要到很久之後,雙方的關係才會開始逐漸惡化,最後到達不可收拾的地步。

日本與另外一個亞洲國家,也存在這樣微妙的關係──那就是鄰近韓國的中國。位於日本南端的都市長崎,則成為了負責與中國交流的窗口。

德川幕府剛剛上台的時候,鄭芝龍與鄭成功在中日之間的貿易,曾經扮演重要的角色。後來,這成為鄭氏家族在臺灣經營的重要資金來源,鄭成功還曾多次聯繫德川幕府,希望這個貿易夥伴能派兵支援,協助反清復明,只是最後不了了之。

隨著明朝滅亡,滿洲人興起,情勢也逐漸改變。清朝取代明朝的劇變,對日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國際新聞,他們稱之為「華夷變態」。「華」,指的是原本代表中華文化的明朝;「夷」,則是清朝。日本人原來是看不起滿洲人的,認為他們是野蠻人,在這一點上,日本人與朝鮮時代的韓國人,倒是所見略同。

但就商業活動而言,德川幕府一開始並未對中國商人設下太多的限制。一直要到一六八八年,德川幕府才在長崎市內興建了一座大約八千坪的社區,專供中國人居住,名為「唐人屋敷」。唐人屋敷四面用牆圍起,為了順應中國人的風俗,其中還設置了天后宮、觀音堂和土地公廟等宗教設施。

幕府之所以這麼做,除了為了有效地管理中國商人外,也是要防止天主教信仰通過別的管道,滲入日本民間。幕府當然知道,天主教傳教士在中國境內也是動作頻頻。因此,幕府禁止一般日本民眾與中國人接觸,只有一些少數具有特殊身分的人例外。這些人究竟是誰呢?

帝國崛起:一場歷史
的思辨之旅2
呂世浩◎著
秦始皇:一場歷史
的思辨之旅
呂世浩◎著
歡樂三國志
【英雄慶功版】
侯文詠、蔡康永◎著
慈禧前傳【平裝新版】
高陽◎著
庖人誌
張草◎著
跟著篤姬、天地人、
龍馬玩日本
NARI◎著

Copyright (c) 2015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實際商品價格以網站購物車結帳金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