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23出版│14.8cmx21cm│軟精裝  
定價360
網站特價284元 (79折)
 
 

《大數據:隱私篇》是麥爾荀伯格的《大數據》系列作品之一。大數據權威麥爾荀伯格從幾樁「網路上不經意的留言,卻變成人生污點」的案例,談起隱私權,並衍生出一個疑問:巨細靡遺的紀錄和記憶,真的是好事嗎?

為了要解答這個疑問,麥爾荀伯格回顧了人類的紀錄簡史,從大腦(內部記憶)、演變到倚重數位科技(外部記憶)的歷程,結果就是:世界追求的就是「記得」,「遺忘」成了被遺忘的選項。這種「完美的記憶」會引發寒蟬效應,改變我們的言談舉止。

如果我們都得擔心,關於自己的資訊甚至可能活得比自己更久,
我們還敢不敢談八卦、聊經驗、批評政治?還是會開始自我審查?
難道我們只要在網路上公開資訊,就活該從此失去對這些資訊的控制權?
難道我們不該能夠決定網路應何時「忘記」這些資訊?
難道我們真會想要一個因為再也沒有遺忘、也就再也沒有寬恕的未來?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更應該記得:如何忘記一些不必記憶或不該記憶的事,是一項美德。

麥爾荀伯格值得讚揚!《大數據:隱私篇》值得閱讀!
這本書令我們覺醒:我們到底創造了什麼樣的永恆,以及我們忘記了這些無盡的積累,可能預示了什麼意義。
—— 杜奎德(Paul Duguid),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學家與社會理論學家
 
麥爾荀伯格運用當代心理學理論的豐富內涵,探討了資訊科技如何影響我們對於世界和他人的詮釋。
——《自然》期刊
 
《大數據:隱私篇》針對巨量資料的負面後果,提出種種層次的探討與應對之道。
這也為文學作品,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新素材。
——《金融時報》
 
對於相關問題的討論,你找不到比這本書更有價值的資料了。
——《科學》期刊
 
針對數位檔案「無法遺忘」的問題,麥爾荀伯格已擬出有趣的解決方案,這不應該遭到遺忘。
——《新科學家》雜誌
 
真是一本令人著迷的書。
——《連線》雜誌

「過去就像是刺青,紋進了我們數位的皮膚裡。」

史黛西.史奈德(Stacy Snyder)一直想當老師。2006年春天,這位二十五歲的單親媽媽完成所有課業,正期待大好前程,但夢想卻乍然而止。大學裡的行政高層把她找去,告訴她,雖然修完了所有學分、通過了所有考試、也完成了教學實習(很多還名列前茅),但她當不成老師了,原因是行為有違教師專業,無法取得教師證書。

行為有違專業?這裡所謂的證據就是一張網路照片,她在照片裡戴著海盜的帽子,正用塑膠杯喝著什麼東西。照片出自史黛西自己的MySpace網頁,標注了「喝醉的海盜」。原本只是朋友間的玩笑罷了,但是在史黛西實習的學校裡,有個熱心過頭的老師,覺得這張網路相片可能讓學生看到竟有老師喝酒,有違教師專業,所以一狀告上大學。史黛西想把這張照片撤下來,但傷害已然造成。她的網頁已經由搜尋引擎分類歸檔,照片也由網路爬蟲(crawler)建檔存查。史黛西想忘掉這些事,但網際網路可記得一清二楚。

慘遭「數位記憶」毒手

有些人會說,史黛西的問題是她自找的。她自己把照片貼上網頁,還加了個曖昧的標題,或許沒意識到整個世界都能看到她的網頁,而且就算她自己刪掉照片,這張照片還是會在網路檔案庫上繼續長久流傳。畢竟她屬於網路世代,對於自己放上網路的內容,確實應該更有判斷能力。然而,費德瑪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他年近七十,可不是什麼十來歲的網路宅男,很可能從來沒想過自己在某個小眾期刊發表的文章,竟然可以透過全球網路輕易取得。對他來說,突然慘遭數位記憶的毒手,必然是萬分震驚。

然而,就算他們兩人早就想到這些事,難道我們只要在網路上公開資訊,就活該從此失去對這些資訊的控制權?難道我們不該能夠決定網路應何時「忘記」這些資訊?難道我們真會想要一個因為再也沒有遺忘、也就再也沒有寬恕的未來?

家長教師聯誼會(PTA)的聯合主席戴維絲(Catherine Davis)就表示:「現在,青少年時期犯下的愚蠢錯誤,很可能影響深遠,一輩子的時間都留在紀錄裡,無法抹去。」如果我們都得擔心,關於自己的資訊甚至可能活得比自己更久,我們還敢不敢談八卦、聊經驗、罵政治?還是會開始自我審查?這種「完美的記憶」會引發寒蟬效應,改變我們的言談舉止。

進一步來說,這裡的史黛西和費德瑪都還是自願提供關於自身的資訊;嚴格說來,自願揭露資訊、責任也就得自行承擔。然而,我們常常是在自己毫無所覺的情況下,就已然揭露資訊。

大數據時代的圓形監獄

... More(點擊展開繼續閱讀)

從多年以前,隱私專家便已就某些可能後果提出警告。美國之所以開始討論現代隱私權的議題,其實也正是出於反對全面的數位記憶。米勒(Arthur Miller)1971年的名著《隱私的侵犯》,背景正是美國聯邦政府計畫打造全國性的資料庫。而德國的黑森邦(Hessia)之所以通過全球第一項資料隱私法案,也是對於德國政府試圖採行類似計畫的直接反制。還有其他人,對於目前愈來愈常使用監控科技追蹤人類活動,提出了剴切的評論,警告這可能成為現代數位版的邊沁「圓形監獄」(panopticon):獄卒能夠監看犯人的一舉一動,但犯人卻無法得知自己是否正遭監看。

英國哲學家邊沁認為,圓形監獄的建築結構是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逼迫囚犯循規蹈矩,是一種「掌握心靈控制權的新模式」。法國社會學家傅科承續邊沁的看法,認為這種圓形監獄機制已不限於監獄和邊沁認定的實體建築,那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權力操弄的抽象工具。對此,溝通理論家甘迪(Oscar Gandy)則將圓形監獄的概念,連結到現代愈來愈走向大眾監控(mass surveillance)的趨勢。圓形監獄的形式,塑造了當代的行為模式:就算沒人在背後監視,還是表現得好像有人在觀看一樣。

滴水不漏的數位記憶,則是一種更嚴苛的圓形監獄。由於我們的言行都給記錄在隨時可存取的數位記憶中,要面對的不再僅是當代的批判,甚至還得面對未來的批判。而因為有了像史黛西和費德瑪的前例,再加上知道谷歌等公司機構掌握了關於我們的巨大數位記憶,我們可能就變得如同驚弓之鳥,對於發表言論過度謹慎;換句話說,「未來」對我們現在的言行造成了寒蟬效應。在數位記憶推波助瀾下,圓形監獄不僅存在每個角落,甚至還穿越了時空。

毫無疑問,個人隱私遭到侵犯正是當代的一大挑戰。然而本書的重點並非「隱私」本身,也不是要談大眾監控、個人言行追蹤、自我封閉等等的危險,而是一個可說是更廣、也可說是更窄的議題。這本書要談的,是「遺忘」和「記得」在當代社會的角色,以及這些角色正如何產生變化;也要談談這些變化可以導致什麼後果,以及我們是否能夠、又是否應該加以干涉。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大數據:隱私篇》第1章 無法從記憶抹去的「醉海盜」)

《大數據》《大數據:隱私篇》套書
附贈作者訪台演講精華DVD
《大數據》《大數據:教育篇》套書
附贈作者訪台演講精華DVD
《大數據:教育篇》 《大數據》 《大數據@工作力》
定價720元 定價640元 定價280元 定價360元 定價360元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