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百年得主一覽表                                     製表:余苑菁           回〈諾貝爾獎百年回眸〉專輯  
得獎時間 中譯姓名 原文姓名 生卒年代 出生地 / 國籍 得獎理由    相關著作
2000 阿非洛夫 Zhores I. Alferov 1930- 俄國 發展運用在高速或光學電子組件中的半導體異結構  
  克洛瑪 Herbert Kroemer 1952- 美國  
  基爾比 Jack S. Kilby 1923- 美國 發明積體電路上的貢獻  
1999 霍夫特 Gerardus 't Hooft  1946- 荷蘭 解析了物理學中的電弱交互作用的量子結構  
  維特曼 Martinus J.G. Veltman  1931- 荷蘭  
1998 拉福林 Robert B. Laughlin  1950- 華裔美籍 發現了一種具有分數電荷激發態的量子流體  
  史托馬 Horst L. Störmer  1949- 德國  
  崔琦 Daniel C. Tsui  1939- 美國  
1997 朱棣文 Steven Chu  1948- 華裔美籍 發明了用雷射來冷卻和捕捉原子的方法  
  科恩唐努吉 Claude Cohen-Tannoudji  1933- 法國  
  菲利普斯 William D. Phillips  1948- 美國  
1996 李大衛 David M. Lee  1931- 美國 發現低溫下氦3的超流特性  
  奧謝羅夫 Douglas D. Osheroff  1945- 美國  
  李查遜 Robert C. Richardson  1937- 美國  
1995 帕爾勒 Martin L. Perl  1927- 美國 在輕子物理學上的先驅性貢獻:發現陶子並探測到微子  
  瑞那斯 Frederick Reines  1918-1998 美國  
1994 布羅克豪澤 Bertram N. Brockhouse  1918- 加拿大 運用在凝態物質研究中的中子散射技術先驅研究,以及中子光譜學的發展  
  蕭爾 Clifford G. Shull  1915- 美國  
1993 哈爾斯 Russell A. Hulse  1950- 美國 發現新型態的脈衝星,為研究重力作用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泰勒 Joseph H. Taylor Jr.  1941- 美國  
1992 夏帕克 Georges Charpak  1924- 法國 對於粒子探測器的發明與發展,特別是線柵室的發明 生命有如緊繃的絲弦:199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夏帕克回憶錄
1991 熱納 Pierre-Gilles de Gennes 1932- 法國 發展出從簡單系統的有序現象來研究物質的複雜形式的方法,特別是對液晶、聚合物的理論研究 固、特、異的軟物質 
1990 弗利德曼 Jerome I. Friedman  1930- 美國 研究質子和受束縛中子對電子的非彈性散射,並藉此發展粒子物理中夸克模型的建立  
  肯達爾 Henry W. Kendall  1926-1999 美國  
  泰勒 Richard E. Taylor  1929- 加拿大  
1989 冉濟 Norman F. Ramsey 1915- 美國 發展出分離的震盪場方法及其在氫邁射和其他原子鐘上的應用;發展出離子阱技術  
  德梅特 Hans G. Dehmelt  1922- 美國  
  鮑爾 Wolfgang Paul  1913-1993 德國  
1988 萊德曼 Leon M. Lederman  1922- 美國 發明產生微子束的方法,並透過緲微子的發現來闡述輕子的二重態結構  
  史華滋 Melvin Schwartz  1932- 美國  
  史坦伯格 Jack Steinberger  1921- 美國  
1987 貝德諾茲 J. Georg Bednorz  1950- 德國 在研究陶瓷物質超導現象上的重大突破  
  穆勒 K. Alexander Müller  1927- 瑞士  
1986 魯斯卡 Ernst Ruska  1906-1988 德國 電光學領域的基礎研究,並設計第一架電子顯微鏡  
  賓尼希 Gerd Binnig  1947- 德國 設計出掃瞄穿隧式電子顯微鏡  
  羅雷爾 Heinrich Rohrer  1933- 瑞士  
1985 馮克立青 Klaus von Klitzing  1943- 德國 發現量子化霍爾效應  
1984 魯比亞 Carlo Rubbia  1934- 義大利 對促成發現W+ Z粒子(弱作用力的傳遞者)的大型計畫有決定性的貢獻  
  范德米爾 Simon van der Meer  1925- 荷蘭  
1983 錢卓斯卡 Subramanyan Chandrasekhar  1910-1995 美國 從事星體結構與演化的物理過程的理論研究;提出宇宙中形成化學元素的核反應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富勒 William Alfred Fowler  1911-1995 美國  
1982 威爾森 Kenneth G. Wilson  1936- 美國 提出相轉變的臨界現象有關的理論  
1981 布樓姆伯根 Nicolaas Bloembergen  1920- 美國 對於雷射光譜學發展的貢獻  
  肖洛 Arthur Leonard Schawlow  1921-1999 美國  
  西格班 Kai M. Siegbahn  1918- 瑞典 對於發展高解析度電子光譜學的貢獻  
1980 克洛寧 James Watson Cronin  1931- 美國 發現中性K介子在衰變時違反基礎對稱原則  
  菲奇 Val Logsdon Fitch  1923- 美國  
1979 格拉肖 Sheldon Lee Glashow  1932- 美國 對於基本粒子間弱作用力與電磁力統一理論的貢獻,並預測有弱中性流  
  沙拉姆 Abdus Salam  1926-1996 巴基斯坦  
  溫柏格 Steven Weinberg  1933- 美國  
1978 卡皮查 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1894-1984 俄國 在低溫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  
  潘佳斯 Arno Allan Penzias  1933- 美國 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威爾森 Robert Woodrow Wilson  1936- 美國  
1977 安德森 Philip Warren Anderson  1923- 美國 從事磁性和無序系統電子結構的基礎理論研究  
  范弗壘克 John Hasbrouck van Vleck  1899-1980 美國  
  莫特 Sir Nevill Francis Mott  1905-1996 英國  
1976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華裔美籍 新的重基本粒子的先驅性研究  
  里希特 Burton Richter  1931- 美國  
1975 波耳 Aage Niels Bohr  1922- 丹麥 發現原子核內部集體運動和粒子運動的關連,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原子核結構的理論  
  莫特森 Ben Roy Mottelson  1926- 丹麥  
  雷恩沃特 Leo James Rainwater  1917-1986 美國  
1974 賴爾 Sir Martin Ryle  1918-1984 英國 電波天文學上的先驅性研究,包括孔徑合成技術得發明和脈衝星的發現  
  修維胥 Antony Hewish  1924- 英國  
1973 江崎玲於奈 Leo Esaki  1925- 日本 經由實驗發現半導體和超導體上的穿隧效應  
  加埃沃 Ivar Giaever  1929- 美國  
  約瑟夫森 Brian David Josephson  1940- 英國 發現超導電流通過隧道阻擋層的約瑟夫森效應  
1972 巴丁 John Bardeen  1908-1991 美國 從理論上解釋了超導現象  
  庫珀 Leon Neil Cooper  1930- 美國  
  施里弗 John Robert Schrieffer  1931- 美國  
1971 伽柏 Dennis Gabor  1900-1979 英國 發明並發展了全息攝影法  
1970 阿爾文 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  1908-1995 瑞典 從事磁流體力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奈耳 Louis Eugène Félix Néel  1904- 法國 從事鐵磁反鐵磁方面的研究  
1969 葛爾曼 Murray Gell-Mann  1929- 美國 發現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  
1968 阿瓦雷茲 Luis Walter Alvarez  1911-1988 美國 通過發展液態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從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7 貝特 Hans Albrecht Bethe  1906- 美國 對核反應理論做出貢獻,特別是發現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6 卡司特勒 Alfred Kastler  1902-1984 法國 發現和開發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結合起來,使光束與射頻電磁波發生雙共振的雙共振法  
1965 朝永振一郎 Sin-Itiro Tomonaga  1906-1979 日本 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進行對基本粒子物理學具有深刻影響的基礎研究  
  施溫格 Julian Schwinger  1918-1994 美國  
  費曼 Richard P. Feynman  1918-1988 美國 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
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談科學精神的價值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
費曼的最後旅程
天才費曼:科學與生活的探險家
1964 湯斯 Charles Hard Townes  1915- 美國 發明微波邁射和雷射器,並從事量子原子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巴索夫 Nicolay Gennadiyevich Basov  1922- 俄國  
  普羅霍羅夫 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1916- 俄國  
1963 維格納 Eugene Paul Wigner  1902-1995 美國 發現基本粒子的對稱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質子與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  
  梅爾夫人 Maria Goeppert-Mayer  1906-1972 美國 從事原子核殼層模型理論的研究  
  顏森 J. Hans D. Jensen  1907-1973 德國  
1962 藍道 Lev Davidovich Landau  1908-1968 俄國 開創了凝集態物質特別是液氦理論 解析學的基礎
人人物理
白話物理學
什麼是相對論
力學:理論物理學力學教程
1961 霍夫斯塔特 Robert Hofstadter  1915-1990 美國 利用直線加速器從事高能電子散射研究並發現核子  
  穆斯堡爾 Rudolf Ludwig Mössbauer  1929- 德國 從事 γ 射線的共振吸收現象研究並發現了穆斯保爾效應  
1960 葛拉瑟 Donald Arthur Glaser  1926- 美國 發明氣泡室,取代了威爾遜的雲霧室  
1959 沙格瑞 Emilio Gino Segrè  1905-1989 美國 發現反質子  
  張伯倫 Owen Chamberlain  1920- 美國  
1958 切倫科夫 Pavel Alekseyevich Cherenkov  1904-1990 俄國 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效應  
  夫蘭克 Il´ja Mikhailovich Frank  1908-1990 俄國  
  塔姆 Igor Yergenyevich Tamm  1895-1971 俄國  
1957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1922- 華裔美籍 對守恆定律做了深入研究 讀書教學四十年
讀書教學再十年--楊振寧文選
楊振寧傳
寧拙毋巧-楊振寧訪談錄
楊振寧談科學發展
基本微粒子:原子物理學的若干發現簡史
核能新知:控制人類生死存亡命運的巨能
基本微粒子:原子物理學的若干發現簡史
基本粒子:一篇原子物理學簡史
  李政道 Tsung-Dao Lee  1926- 華裔美籍 對稱、不對稱和粒子世界
核能新知:控制人類生死存亡命運的巨能
場論與粒子物理學
以冷壓方式製作的粗糙銀表面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效應
統計力學
1956 蕭克利 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  1910-1989 美國 從事半導體研究並發現了結型電晶體效應  
  巴丁 John Bardeen  1908-1991 美國  
  布拉頓 Walter Houser Brattain  1902-1987 美國  
1955 藍姆 Willis Eugene Lamb  1913- 美國 用射頻束技術精確地測定出電子磁矩,創新了核理論  
  庫許 Polykarp Kusch  1911-1993 美國 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氫原子的精細結構  
1954 玻恩 Max Born  1882-1970 德國 在量子力學和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及研究方面做出貢獻  
  博特 Walther Bothe  1891-1957 德國  
1953 澤爾尼克 Frits (Frederik) Zernike  1888-1966 荷蘭 發明了相襯顯微鏡(對比顯微鏡)  
1952 布洛赫 Felix Bloch  1905-1983 美國 從事物質核磁共振現象的研究並創立原子核磁力測量法  
  薄賽爾 Edward Mills Purcell  1912-1997 美國  
1951 寇克饒夫 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 英國 通過人工加速的粒子撞擊原子,促使其產生核反應  
  瓦耳頓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 英國
( 愛爾蘭)


 
1950 鮑威爾 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 英國 研發了用以研究核破壞過程的乳膠照像法並發現各種π介子  
1949 湯川秀樹 Hideki Yukawa  1907-1981 日本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旅人:湯川秀樹自述
簡易物理趣談
1948 布萊克特 Patrick Maynard Stuart Blackett  1897-1974 英國 改進了威爾遜雲霧室方法,並由此尋致了在核物理領域和宇宙射線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47 阿卜吞 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  1892-1965 英國 從事大氣層物理學的研究,特別是發現高空無線電短波電離層  
1946 布里吉曼 Percy Williams Bridgman  1882-1961 美國 發明了超高壓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方面取得成就  
1945 鮑立 Wolfgang Pauli  1900-1958 奧地利 發現不相容原理  
1944 拉比 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 美國 發明了著名的核磁共振法  
1943 斯特恩 Otto Stern  1888-1969 美國 研發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質子磁矩的測量  
1942 未頒佈          
1941 未頒佈          
1940 未頒佈          
1939 勞倫斯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1901-1958 美國 發現和發展了迴旋加速器並以此取得了有關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38 費米 Enrico Fermi  1901-1954 義大利 發現中子撞擊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並發現用慢中子實現核反應 量子力學講義 
原子時代的奠基人:費米傳
1937 戴維生 Clinton Joseph Davisson  1881-1958 美國 發現晶體對電子的繞射現象  
  喬治.湯姆森 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 英國  
1936 海斯 Victor Franz Hess  1883-1964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安德森 Carl David Anderson  1905-1991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5 查兌克 James Chadwick  1891-1974 英國 發現中子  
1934 未頒佈          
1933 薛丁格 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 奧地利 展現原子理論新的有效形式  
  狄拉克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1902-1984 英國 量子力學原理
廣義相對論
1932 海森堡 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 德國 創建了量子力學  
1931 未頒佈          
1930 拉曼 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  1888-1970 印度 從事光散射方面的研究,發現拉曼效應  
1929 德布羅依 Prince Louis-Victor Pierre Raymond de Broglie  1892-1987 法國 發現物質波  
1928 瑞查生 Owen Willans Richardson  1879-1959 英國 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瑞查生定律  
1927 康普頓 Arthur Holly Compton  1892-1962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威爾生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1869-1959 英國 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1926 皮蘭 Jean Baptiste Perrin  1870-1942 法國 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澱積平衡  
1925 夫蘭克 James Franck  1882-1964 德國 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赫茲 Gustav Ludwig Hertz  1887-1975 德國  
1924 西格班 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1886-1978 瑞典 發現了 X 射線中的光譜線  
1923 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1868-1953 美國 從事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的研究  
1922 波耳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 丹麥 從事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的研究 原子物理與人類的知識
1921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德國 / 瑞士 發現了光電效應定律等 物理學的進化
真對不起,我還活著:愛因斯坦如是說
愛因斯坦語錄
愛因斯坦傳
愛因斯坦(上):千山獨行,擘創宇宙大業
愛因斯坦(下):沾惹塵緣,萬丈光芒也彎折
情書:愛因斯坦與米列娃
愛因斯坦的太太-百年來女性的挫敗與建樹
1920 紀優姆 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  1861-1938 瑞士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中的重要性  
1919 斯塔克 Johannes Stark  1874-1957 德國 發現極隧射線中的都卜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1918 蒲郎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 德國 對確立量子理論做出巨大貢獻  
1917 巴克拉 Charles Glover Barkla  1877-1944 英國 發現元素的次級 X 輻射的特性  
1916 未頒佈          
1915 亨立.布拉格 Sir William Henry Bragg  1862-1942 英國 藉助 X 射線,對晶體結構進行分析  
  勞倫斯.布拉格 William Lawrence Bragg  1890-1971 英國  
1914 馮勞厄 Max von Laue  1879-1960 德國 發現晶體中的 X 射線繞射現象  
1913 開默林昂內斯 Heike Kamerlingh-Onnes  1853-1926 荷蘭 從事氣體氦的超導研究  
1912 達倫 Nils Gustaf Dalén  1869-1937 瑞典 發明燈塔和浮標照明的自動調節器和氣體蓄壓器  
1911 外殷 Wilhelm Wien  1864-1928 德國 發現熱輻射定律  
1910 凡得瓦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1837-1923 荷蘭 從事氣態和液態方程式方面的研究  
1909 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1874-1937 義大利 發現了無線電報  
  布勞恩 Carl Ferdinand Braun  1850-1918 德國  
1908 李普曼 Gabriel Lippmann  1845-1921 法國 發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  
1907 邁克生 Albert Abraham Michelson  1852-1931 原籍德國,美國人 發明光學干涉儀並藉助這些儀器進行光譜學和度量學的研究  
1906 約瑟夫.湯姆森 Sir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 英國 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1905 雷納德 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enard  1862-1947 原籍匈牙利,德國人 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4 瑞立 Lord (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igh  1842-1919 英國 從事氣體密度的研究並發現氬元素  
1903 貝克勒耳 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1908 法國 發現物質的放射性  
  居禮 Pierre Curie  1859-1906 法國 從事放射研究 居禮夫人:寂寞而驕傲的一生 居禮夫人傳                                                                                        居禮夫人
  居禮夫人 Marie Curie  1867-1934 原籍波蘭,法國人
1902 勞倫茲 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 荷蘭 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  
  澤曼 Pieter Zeeman  1865-1943 荷蘭  
1901 侖琴 Wilhelm Conrad Röntgen  1845-1923 德國 發現 X 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