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飛越杜鵑窩(作者親筆插畫特別版)

飛越杜鵑窩(作者親筆插畫特別版)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本書為什麼能賣800萬本?
因為你我都曾經反抗,都想要逃離!

  《飛越杜鵑窩》書名出自一首童謠,因杜鵑令人費解又殘忍的習性,而被用來象徵瘋狂。由於小說的震撼人心,「杜鵑窩」一詞從此也成為精神病院的代稱。

  本書被稱為美國六零年代嬉皮時期反文化運動的經典之作。作者透過自己在精神療養院的實地觀察,完成了這部小說。書中透過主人翁麥克墨菲與病患們之間的互動,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抗爭,控訴了當代社會人們心智遭到扭曲的現狀。在院方眼中,麥克墨菲是個老在製造麻煩、腦袋不正常的瘋子,但「不正常」的,真的是他與被關在精神病院裡的同伴嗎 ?穿著西裝的醫生,穿著制服的醫護人員,真是正常人嗎?書中許多對白,至今仍是發人深省經典名句 :

  「他們告訴我,我是個瘋子,因為我不像個該死的植物人乖乖坐在一邊。」
  「我沒說他們殺了他,他們只是對付他,就像他們對付你一樣。」
  「你們這些人是怎回事,老是抱怨自己受不了這裡,但卻沒種站起來走出去!你們瘋了嗎?」

  1962年小說出版後引起轟動,1975年改編成電影,更囊括該年第四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五項大獎,即所謂的「大滿貫」,奧斯卡影史上僅有三部電影獲此殊榮(另兩部為《一夜風流》、《沉默的羔羊》)。

本書得獎紀錄:

  ●《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
  ●《衛報》:人生必讀的小說 
  ●熱望心靈書評: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改編電影得獎紀錄:本書改編電影是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被稱為「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五項大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美國電影協會(AFI)票選最佳百大電影
  《衛報》「最佳五十部小說改編電影」第二名 ●Yahoo!「死前必看的一百部電影」
  至今仍是IMDB觀眾票選十大佳片

  總之,大家都說:這本書非看不可!

作者簡介

肯.凱西 Ken Kesey 

  1935年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成長於奧勒岡州,畢業於俄勒岡大學新聞學院。曾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資助的精神藥物實驗,依據這段時間的親身經驗,撰寫小說處女作亦是成名作《飛越杜鵑窩》,於1962年出版,挑戰權威的荒誕,其作品所呈現的反傳統形象,被認為是聯繫美國五○年代「垮掉的一代」,與六○年代嬉皮時期的重要文化鏈結。

  作品包含電影劇本、短篇故事及散文。其小說作品包括:《靈光乍現》(Sometimes a Great Notion)、《洞穴》(Caverns,與O.U Levon合著)、《水手之歌》(Sailor Song)、《最後一圈》(Last Go Round,與Ken Babbs合著)等。他也寫了兩本童書,包括《小松鼠與大熊》(Little Tricker the Squirrel Meets Big Double the Bear),以及《海獅》(The Sea Lion)。肯.凱西於2001年罹患癌症過世,享年66歲。

譯者簡介

楊久穎 

  從事電影、音樂文字與翻譯等相關工作多年,著有《搖滾尼希利》、《女搖滾》,譯有《古典樂天才班》、《搖滾怒女》、《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如何成為頂尖插畫家》等。

 

目錄

速寫  肯.凱西
推薦序──飛越博物館的經典傳奇  紀大偉
譯序  楊久穎
導讀  羅伯特.法根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推薦序:

飛在台灣眾生的肉體旁

  我們回顧文學史、電影史上的經典與傳奇,常常就像參觀博物館內的收藏品。這些經典、傳奇收藏品滯留在遙遠的時空,跟我們保持安全距離;在讚嘆之後,我們不可免俗走進附設紀念品店,彷佛只要買張呈現收藏品的明信片,就可以把博物館經驗帶回家,心滿意足。

  這種朝拜博物館收藏品的儀式已經成為習慣,但我們不妨思索:面對文學經典、電影傳奇的時候,是否還有更具想像力的其他方式,讓文學經典、電影傳奇跟此時此地的我們發生關係?可不可以將收藏品請出博物館的殿堂空間,而不是只將它們視為滯留昔時異地的死物?

  原著小說在一九六二年面世,在一九七五年改拍成電影的《飛越杜鵑窩》就是文學經典、電影傳奇。我固然可以強調這兩個版本在歷史∕博物館之內的顯赫名聲,但我更希望將這兩者請出歷史∕博物館,思索它們可以為當下台灣帶來甚麼啟示。

  幾十年來《飛越杜鵑窩》一直被當作「精神病院」、「神經病」的代名詞。電影版呈現了一個大致上與世隔絕的精神病院;在這個封閉空間裡,角色分成兩大派:一邊是醫護人員,由鐵腕作風的護士長主導;另一邊是精神病人,由麥克墨菲(傑克.尼柯遜主演)帶頭跟護士長作對。這兩方的鬥爭就是全片的核心:護士長譬喻高壓統治的暴君,精神病人就好比受壓迫的人民,而帶頭搗蛋的病人麥克墨菲是追求民主的人權英雄──此片在民權運動的一九七○年代誕生,難免被解讀為「政治寓言」。根據美國電影學院AFI的票選結果,片中護士長的惡名不衰,被選為美國影史上最邪惡的角色之一,邪惡程度與《沉默的羔羊》食人狂漢尼拔同級。

  電影版讓我們在緊湊的兩個多小時內看熱鬧;小說版卻讓我們在比較舒緩的──或比較坐立難安的──閱讀過程中,想像如何將這部經典當作照妖鏡,折射出今日台灣面對(或拒絕面對)的多種課題。例如,當前台灣正在熱烈討論的慢性病人長期照護的問題︰除了照護者的國籍考量之外,照護者和病人之間互動的倫理(照護者該聽從還是宰治病人?),家屬接納病人的程度(把病人留在家中共同生活,還是「外包」給療養機構?),病人自主性的程度(他們有權決定病體的處置方式嗎?生命的去留?有人在乎病人本人的意見嗎?)等等,都是台灣社會和《飛越杜鵑窩》原著小說的歷史共業。

  在我進一步討論小說中的醫院前,或許有人想岔話說︰且慢,《飛越杜鵑窩》並不是真的在呈現醫院,醫院其實是社會的象徵。用口語來說,「醫院就是社會的縮影」;用術語說,這部小說是如前所述的「政治寓言」。按照這種寓言式的讀法(或,解析象徵的讀法),《飛越杜鵑窩》跟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侯文詠的《白色巨塔》「都一樣」,都是藉著描寫醫院百態來針貶社會的「醫病文學」或「醫院文學」。我承認這樣的讀法理直氣壯,也明白這是《飛越杜鵑窩》長久以來被詮釋的方式,但我想在「就是在談醫院本身」和「醫院其實是象徵」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我們太習慣將醫院、病人視為象徵,因而很少去正視文學中的醫院和病人。

  所以,在「往象徵邁進」之餘,我在此選擇「從象徵回歸」到受苦的人體,「看」病去。讓人「看」病是痛苦的──不管是自己的病,親友的病,甚至是陌生人的病,因此大家盡可能迴避看見病,尤其是帶有嚴重污名的某些病︰昔日的痲瘋病(現該稱為漢生病,聽起來污名色彩低),現在的愛滋,以及精神病。這些病的病人經常難以在自家容身,於是他們從自家被發包到收容機構,如收容漢生病友的樂生療養院(一九二九年起),愛滋寶寶的關愛之家(一九八六年起),以及精神病友的龍發堂(一九七○年起)。我在此特別標示這些機構的年紀,是要突顯它們在台灣社會扎根已久的事實;不過,幾十年來,民眾大致上看不見這些機構,如果看見了卻又往往加以排擠或訕笑。這些機構該向民眾顯形(以便求助)或是隱形(以求自保),就成為長久以來的兩難困境。

  上面提及三個機構對社會以及對病友的貢獻,不可抹煞,應該寫入台灣的歷史。相比之下,《飛越杜鵑窩》中的精神病院是完全被抹煞的。對外界,它跟社會的關係簡單得幾乎不存在;在內部,看起來錯綜複雜的人事物,其實也都是由一連串簡單的二元對立邏輯所排列組合而成︰男人vs女人,白人vs黑人,白人vs美國原住民,異性戀vs同性戀等等。書中的病友都是男人,於是與他們對立的獨裁者就是女人,以便強化二元對立雙方的對比;病友大抵都是白人,於是欺負這批白人的工友就是黑人;病友大抵是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逃兵,於是綽號「酋長」的原住民病友(來自好山好水的原鄉,但原鄉正被資本主義鯨吞蠶食)就成為病友中的清流;病友大抵是慾望女性的異性戀者,於是與之相對的同性戀就是變態(書中暗示黑人工友跟白人病友進行同性戀行為,而這些同性戀行為被視為黑人對白人的侵犯)。

  以上這些二元對立,是這部小說飽受爭議的主要原因。批判者質問,為甚麼這部小說在鼓吹病友(或人民──這些病友往往被讀作人民的象徵)解放的時候,卻一再將女人和黑人加以妖魔化?這麼說來,這部小說在追求民主的時候,是不是也強化了性別歧視與種族歧視(以及︰對於同性戀的歧視)?這些批判意見難以駁斥,因為書中對於女人和黑人的描寫很不符合「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原則。不過,我在這裡並無意加入為此書(及其改編電影)鞭屍或翻案的隊伍,而想要挪動發問的角度︰此書把女人和黑人妖魔化,固然不妥;但此書也將美國原住民加以浪漫化了,彷佛原民∕原鄉就是救贖的所在(原住民帶來救贖的這個訊息在原著小說中非常強烈)──這種一廂情願心態,是否也該重新審視?

  我這樣提問,也有意扣連台灣的經驗︰在追求個人(等同於男人∕漢人∕異性戀者?)解放的時候,不同的性別(女),不同的族群(原住民和新住民等等),不同的性偏好(同性戀等等)是否也得到合理公平的機會,而不至於淪為時代潮流的代罪羔羊或空洞噱頭?而且,我還是要「從象徵回歸」到受苦的人體︰在追求病人(而不將之視為象徵)解放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走出種種二元對立,以平常心看待不同性別∕族群∕性偏好的身體苦難者?

  在社會層面,我們可問,該如何持續改善健保與其他社會福利制度,才能超越各種人體被貼上的標籤,因而達致更高度的社會正義?在文學層面,我們也該想像:如何讓醫病倫理在文學界啟動共鳴,同時也讓文學進入醫院撫慰受苦的病者與醫者。

  《飛越杜鵑窩》並非只停駐在博物館裡,早也飛到台灣眾生的肉體旁邊。

紀大偉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導讀摘錄

  一九五○年代結束之前,精神病學的聲望,在美國人的想像之中,來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華盛頓特區的聖伊莉莎白醫院擁有超過七千名的病患,並以將精神失常者從社會隔離開來而成功治癒,成為一份烏托邦式的象徵。一九四八年改編自瑪麗.珍.沃德(Mary Jane Ward)小說的電影《毒龍潭》(The Snake Pit)裡,把精神病醫師描繪成關在精神病院裡受苦女性的救世主。假如精神狀態如此難以駕馭,導致多重人格的話,體貼的精神病醫師便能夠發掘出裡面的惡魔,然後將它們統一起來,正如李.J.考柏(Lee J. Cobb)在《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 1957)裡所做的一樣。精神病醫師都是理智與秩序的騎士,把黃花大閨女從心靈裡不斷孳生的惡龍手中拯救出來。

  然而到了一九六○年代,惡龍卻搖身變成了精神病醫師,還有精神病院本身。布達佩斯出身的精神分析學家湯瑪士.薩斯(Thomas Szasz)在《心理疾病的迷思》(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 1960)一書中,根據自身研究,認為精神性疾病的概念,「在科學上毫無價值,且對社會有害」。在《分裂自我:清醒與瘋狂的研究》(The Divided Self: A Study of Sanity and Madness, 1960)一書中,R.D.朗(R.D. Lang)辯稱,精神病患在瘋狂狀態發作時,通常都是在演戲,愚弄自己和醫生,藉此做為一種控制危險人物遠離自己的手段。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瘋狂與無理性:古典時代瘋狂史》(Folie et deraison: histoire de la folie a l’age classique , 1961),稍後以《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筆下的精神病院,尤其是聖伊莉莎白醫院,建立於權力機能之上,病患的身分在此受到貶抑,並非為了要治癒心理上的疾病,而是為了要確立精神醫師和心理健康專家的權威。葛夫曼做出這樣的結論:「精神病患發現自己處於一種特殊的盲目之中。想離開醫院,或者在醫院裡安身立命,就必須表現出對自身所處境地的接受。而他們所處的境地,則是強化了那些迫使這種交易產生的、占領者的角色。……精神病患會發現,自己身處一種為了讓其他人安心度日,而形成的理想性服役狀態,並因此而被擊垮。」

  這些書籍都將精神醫生以及心理上的疾病,視為社會淨化的一種偽飾之工具,同時也是一種缺乏診斷與療效價值的科學。所謂的治療,意味著將特定社會的價值符碼內化於心,而非對疾病的診治。儘管這些書在知識分子圈裡享有盛名與影響力,但它們都比不上一個二十四歲、曾經在精神病院上過夜班、也參加過政府舉辦的藥物實驗的寫作科系學生,所引起的衝擊要來得廣泛。肯.凱西並非想寫一部關於精神疾病治療法的學術論著(電擊療法的功用至今仍備受爭議),也不想糾正任何政治性的錯誤。他無政府主義、喜好捉狹的個性,不足以討論社會性或政治性的議題。當他在靠近史丹佛大學的門洛帕克退役軍人醫院裡工作的時候,對病患產生了同情,並開始質疑人們創造出來的、瘋狂與清醒之間的界限。他開始思考,瘋狂究竟是服膺於不經大腦思考的體系所造成的常態性行為,還是一種想要逃出這種體系的企圖。在《飛越杜鵑窩》裡,精神病患史坎隆,為葛夫曼的理論、以及現代對悲劇的定義,下了一個註解:「去他的生命。無論做或不做,都一定會完蛋。會讓人處於一種狼狽的盲目之中。我這麼覺得。」遵從,釋放,或是維持你的一致性,並且留在病室之中。

  凱西預見了之後廣泛應用的「治療團體」,這是一種迫使內在靈魂,去服膺其他人對理想性外在環境的概念。根據這種做法,病患互相坦承自己的祕密,使得病房「盡可能更像是……民主,自由的鄰里—一個內在的小世界,根據外在的大世界縮小比例而成,某一天,你將會回到那個世界去。」治療團體成為一種手段或強迫方式,為了一般性的民主利益假意幫助人們,實際上只服務了平庸的大多數人所形成的暴政、以及為自身目的而行動的管理機制。凱西把精神病房轉化為戰後美國社會所進行的控制技倆之象徵。

  凱西的小說名稱,來自一首童謠,戲謔地挑起對文明和自然的機制之比較。杜鵑窩可能只是瘋人院的一種諧稱(在俚語中也指女性生殖器),但是一般會把杜鵑和瘋狂連繫在一起,主要是因為杜鵑令人費解又殘忍的行為。在自然界中,杜鵑把自己的蛋生在別的鳥巢裡,每個鳥巢放一個蛋。由於新生的杜鵑幼鳥和其它那些繼兄妹之間沒有關係,牠會把其它的蛋、甚至活的小鳥從巢裡扔出去。這是一個被遺棄者變成暴君的過程,在此,失序、錯置和競爭主宰了任何合理的意圖。達爾文把杜鵑的行為當做是一種本能,就像螞蟻豢養奴隸一樣,從而辯稱自然粗野的規律,是物競天擇,而非神聖的仁慈設計。所有事物,都可能在自然的某一點遭到毀滅,無可逃脫。印第安人用古老的捕魚技巧,誘捕毫無戒心的鮭魚;鮭魚受到了引誘,逆流而上,產卵然後死亡。那麼,文明的陷阱和自然的陷阱,究竟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沒甚麼太大的差別,精神病院裡最有知識的病人哈汀如此認為。他讚頌精神病院裡的秩序,覺得那提醒了他自己在達爾文所謂的捕獵者和獵物機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個世界……屬於強者,我的朋友!我們存在的儀式,奠基於強者吞噬弱者,因而變得更加強大。我們必須面對這個事實,並不是說這是正確的,而是應該就是這樣。我們必須把它當作是自然世界的法則,而去接受。兔子接受了牠們在這個儀式裡的角色,承認狼是強者。為了自衛,兔子變得狡猾、易受驚、善於躲避,在狼靠近的時候,就會挖洞躲起來。同時,牠也忍耐著、繼續過日子。牠知道自己的處境。」

  凱西所要戰鬥的,就是那種單一性、以及那些試圖馴化、貶低人類精神裡的野性與不可預測性的人們。《飛越杜鵑窩》並非介於瘋癲和清醒之間,而是不自由與自由。凱西的故事所提出的問題,是在一個被無情又看不見的機器所控制的世界之中,自由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羅伯特.法根(Robert Faggen)
(本文作者為克雷蒙麥肯納學院文學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538887
  • 叢書系列:Lyre系列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他們就在那裏。

穿著白色制服的黑人男孩,就在大廳裡當著我的面幹著淫穢的勾當,在我撞見時卻又馬上收手,整理好了衣服。

我走出宿舍時,他們正在拖地板;這三個人整天都繃著一張臉、憤世嫉俗,痛恨著漫漫長日、周遭所在、以及身旁共事的人們。這種苗頭不對的時候,最好還是別讓他們看到我。我沿著牆壁慢慢移動,如落在帆布鞋上的塵土般一聲不響。但他們對我的恐懼彷彿有特殊的偵測裝備,三個人幾乎是同時地全都抬起頭來看著我,黑色臉龐上的眼睛,就像老式收音機裡面的真空管一樣閃著光芒。

「酋長來了。各位,偉大的酋長來啦。布魯(Broom)酋長。把這拿去,布魯酋長……」

我手裡緊握著拖把,往他們指定我今天要清掃的地方走去。其中一個用掃把柄猛打我的後腿,趕我過去。

「嘿,瞧瞧你那副德性,塊頭那麼大,倒是乖得跟小娃娃一樣。」

他們笑著,接著我聽到他們在我身後交頭接耳。彷彿發自黑色機器的聲音,高聲嘟嚷著憤恨、死亡、醫院裡的秘密,毫不在乎我就在一旁,因為他們以為我又聾又啞。每個人都這麼以為。我小心翼翼地騙他們,果然騙得很到家。這麼多年來,我身上一半的印地安血統倒是讓我在這齷齪的世界裡能保持小心謹慎,給了我莫大助益。

我拖地拖到病房門口時,另一端傳來鑰匙的聲音,我聽到那輕巧、敏捷而熟悉的轉動開門聲,就知道那是大護士來了。她一閃而入,帶進一股冷風,隨即鎖上了身後的門。我看到她那放在門鎖把手上的手指,指尖塗著和她嘴唇一樣的顏色——奇怪的橘紅。就像焊接棒的尖端一樣。假如她碰你的話,感覺不出是冷還是熱的一種的顏色。

她手上提著一個柳條編織的包包,就像翁卡(Umpqua)族在八月炙熱公路沿線販賣的那種,形狀像個有一隻麻編把手的工具箱。從我到這裡以後,這些年她都一直提著這個包包。柳條編織得很鬆,我可以看到裡面裝了些甚麼。沒有粉餅、唇膏這類女人常帶的東西,而是成千上百種她日常工作所需的各種零零碎碎——各式各樣擦得閃閃發亮的金屬小工具、像陶瓷般發亮的小藥丸、針、鑷子鉗子、幾捲銅線……

  她走過我身旁時,對我淺淺地點了個頭。我用拖把把自己擠到牆邊,對她笑了笑,儘量擋住自己的視線,不要讓她看到我的眼睛。假如你閉上眼睛的話,就沒有人搞得清楚你心裡在想甚麼了。

  我閉著眼,卻可以聽到她在大廳中經過我身旁時,橡皮鞋跟敲在磁磚上,還有柳編包裡的東西搖來晃去的聲音。她走路一板一眼的。我睜開眼睛時,她已走過大廳,準備轉彎進入護理站。她整天都坐在那裡面,看著窗外的休息室,紀錄著一天作息的情形。想到這裡,她便面露喜色,覺得和平靜謐。

  然後……她看看那些黑人男孩。他們還是聚在一起,鬼扯個不停,根本沒聽到她走進來的聲音。等他們發現她在看他們時,已經來不及了。他們早知道,在她值日時,他們最好別在那裏成群結隊、高談闊論,臉因此漲得通紅。她往前衝了幾步,把那三個黑人男孩逼到走廊盡頭,她早就知道他們在講些甚麼。我看得出她怒從中來,完全失去了控制,怒氣沖天,彷彿可以把這些黑人男孩撕成碎片。她好像膨脹了起來,身體似乎會撐破白色制服,手臂伸得長長的,長到彷彿可以把那三個傢伙纏上五六圈。她看了四周一圈,臉部似笑非笑地抽動一下,除了布魯•布隆登(Broom Bromden)這個有一半印地安血統、躲在拖把後面,又無法幫她出聲求救的傢伙外,沒人看到這一切。所以,她真的豁出去了,收起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開始破口大罵。她愈罵愈兇,跟曳引機一樣大聲。大聲到就像是一部負擔過重的引擎,裡面的機器發出哀嚎一樣。我屏住氣息盤算了一下,天啊,這次他們真的要幹上了!這回,怨氣真的衝天,在他們搞清楚自己在幹嘛之前就會爆發,肯定會兩敗俱傷!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

讀了這本書後,您可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