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一個關於背叛、家庭祕辛與身分盜竊的未解之謎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一個關於背叛、家庭祕辛與身分盜竊的未解之謎

The Less People Know About Us: A Mystery of Betrayal, Family Secrets, and Stolen Identity

  • 定價:399
  • 優惠價:935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從十一歲起,便有人操控著我的身分──我的社會安全號碼、信用評分,甚至是我的名字。
在每一個真實生活層面上,我都被那名隱形的犯人擺布。
多年後,我才知道,「那個人」不只改變了我判斷的視角、我的日常生活,還包括我整個人。
犯人形塑了我的內在……
 
當被害妄想成了義務,沉默便是保衛家園的手段。
她矢志要揪出父母口中的「身分盜竊犯」,人生更因此出現180度的轉變!
 
★2020年愛倫坡獎「犯罪實錄」得主。★
★真人真事改編,作者親自追查,在最難解的親子糾結之外,一樁最離奇的家族懸疑緝凶案。★

 
【各界齊聲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冬陽(推理評論人╱央廣《名偵探科普男》主持人)、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楊添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臨床教授)、喬齊安(犯罪評論家/百萬部落客)、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按姓氏筆畫序排列)

一位身分盜竊專家,
一場生命中最難以面對的背叛與創痛,
一個無論身體或心靈都孤立無援,卻奮力求生、不放棄追查真相的女孩。

她人生中輝煌亮眼的成就是因此而起,

與此交換的,是一場耗時半生、遊走在道德與倫理間的犯罪。
從孩提時代到長大成人,她始終走在一段驚弓之鳥般的逃亡旅途上,
而這幾乎摧毀了她。


╱╱╱
當家中郵件接連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法院和銀行通知,甚至是無預警斷電,
年幼的艾克絲頓腦海裡就時常迴盪著父親的叮嚀:
「如果有人進到院子裡,妳要想辦法保衛家園。」
母親則對艾克絲頓耳提面命: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犯人很可能就是我們周圍的某人。」

◇◇◇

十一歲時,艾克絲頓的身分首度被偷。
十四歲時,為了把身分盜竊犯繩之以法,她不惜持刀追出家門。
十六歲時,厭食症狀開始找上艾克絲頓,接著是恐慌症。
十九歲時,她首次收到銀行專寄給她的報告,發現自己已信用破產。
二十二歲時,艾克絲頓申請上研究所,決定以「兒童身分盜竊」作為論文主題。
她心想,或許,只要以此為志業,她終能找出這個毀了她全家的罪犯……

光天化日之下,一個家庭的帳單不翼而飛,接著是個人身分遭到冒用。在網路普及前的八○年代美國,這並非新鮮事,卻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偷走帳單的人輕易就能假冒當事者辦理信用卡或詐領財物,但這類案件卻因地界廣大、州法管轄差異而難以查緝。十一歲那年,艾克絲頓家裡的郵件開始失蹤,她與家人的身分被盜、信用破產,無論在何處都無法貸款,還有從天而降的追債人緊跟在後。艾克絲頓一家因而成了警局和銀行眼中永遠的詐欺犯。他們為此難以安居,白天若遇見熟人,便竭盡全力假裝一切毫無異狀;到了夜間,則用厚重的窗簾將世界隔絕在外,家中終年昏暗,甚至在庭院周圍加上木欄與掛鎖,只怕有外人潛入。但身分竊賊彷彿知道他們的行蹤,無論如何防範,竊賊總會再利用他們的個資犯案。最終,艾克絲頓一家完全切斷外界聯繫,而艾克絲頓的成長過程也因背負了太多無法為外人道的扭曲祕密,而造就了她與眾不同的性格,甚至陷入強烈的憂鬱與厭食。多年後,艾克絲頓成了身分盜竊的專家,矢志要抓到使家庭分崩離析的兇手...... 

【各界讚譽】
「讀來就像一個陰森的民間傳說……親密而引人入勝。」──《紐約時報》

「空氣中瀰漫了顯而易見的威脅感……一個令人深深信服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家庭裡的犯罪。」──《NPR》

「驚悚片的緊張感……以及令人瞠目結舌的揭露。本書令人震驚和不安,這本喚起人們巨大情感共鳴的傳記非常適合真正的犯罪分子。」──《出版者周刊》(星級評論)

「這部回憶錄充滿了驚悚片該具備的所有懸念和曲折情節;即使讀者開始猜到真相,但揭曉時仍然令人震驚不解……強烈推薦。」──《書單》

「艾克絲頓在這個有關家庭,謊言和身分的故事中巧妙地融合了真實的犯罪元素和回憶錄手法……對她痛苦的過去進行了勇敢,坦率的考察,以及對身分盜用進行了深刻而有趣的探索。」──《圖書館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克絲頓‧貝茲-漢彌爾頓Axton Betz-Hamilton
身分盜竊專家。因為從小就遭不明人士盜用身分,信用破產,影響她一生甚鉅,故而轉向研究相關犯罪主題,以破獲身分竊案為職志。她經常在會議上發表相關主題的演講,並因其研究、教學和服務獲得多項獎項。

艾克絲頓擁有消費者科學與零售產業研究(Consumer Sciences and Retailing)的碩士學位,以及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的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兒童身分盜竊和由家庭成員所進行的老年人金融剝削。她如今在南達科他州立大學任教。


譯者簡介

朱崇旻
曾在美國居住九年,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是以小說為食的謎樣生物,時時尋覓下一本好書。喜歡翻譯時推敲琢磨的過程,並認為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書,譯者都應該忠實傳達作者的立場。興趣包含寫小說、武術、室內布置和冬眠。聯絡請洽:joycechuminmin@gmail.com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00497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序 幕
 
學校漫長的一天終於結束了,痛楚在外眼角扎了根,頭痛隨時可能萌發。明明短期內還有好幾個鐘頭的功課等著我去完成,但在步行穿過公寓外的停車場時,我還是滿懷渴望地考慮先睡個午覺再說。此時此刻,我最不想面對的,就是對折後塞在我家信箱裡的牛皮紙信封袋。
 
我無奈地哀嘆一聲,將它從信箱裡拔出來……信用報告有這麼大一份嗎?應該是附了各種指示吧。我心想。我恨不得把信封丟在家門口,暫且忘了它,不過我還是盤腿坐上家中的綠花紋二手沙發,倚著扶手撕開了信封。
 
我的人生中,有幾個近似電視機壞掉的瞬間,現實彷彿在我眼前閃爍、躍動,這一刻便是如此。它在我腦中留下了慢動作的記憶:我的手指滑到信封蓋口下,感覺黏膠被我撐開、厚牛皮紙破成鋸齒狀的撕口──我所理解的存在,就在那最後難以抹滅的感官中灰飛煙滅。然後,銳利的紙緣確確實實躺在我手中,我的存在被另一種存在取代了。我有了新的生活、新的身分。
 
信封裡沒有任何指示,只有和期末報告差不多厚的一疊報告書,滿滿都是以我名義刷的信用卡費用,以及以我的名義借貸的討債文件。探索銀行(Discover)、第一銀行(Bank One)、美國第一銀行(First USA)。陌生的數字與日期寫滿了好幾張紙,宛如某種我看不懂的外語。第一張信用卡是在一九九三年辦的,當時我十一歲;是爸媽身分遭竊的那一年。
 
我的信用評分是三百八十,在那一瞬間,我還寬心地以為那可能是好事吧,畢竟在學校,滿分是一百分嘛。結果,我看見附在一旁的說明,原來三百八十分在全美國是第二百分位數,幾乎沒有分數比我更低的人了。
 
我癱軟在沙發扶手上,大腦奮力運轉,試圖理解那些荒謬的數字。他們一定看得出有問題──我那時候還是個小孩子,不可能做這種事啊。淚水刺痛了我的臉頰。對我做出這種事的人,究竟是誰?
 
◆ 1 ◆
 
即使現在對自己的說法存疑,過去有多年時間,我一直相信艾略特外公(Grandpa Elliot)是傑伊郡(Jay County)第一個裝衛星天線的居民。我還記得小耳朵矗立在他家單層樓牧場風格的石灰岩房屋外,在後院投下巨大的陰影;在夏季,熱氣會懸浮在它凹陷的內面上方,使得更後方的草地折射成綠色蒸氣。很多時候,我下午在屋外幫爸爸餵動物,就會聽見馬達的低鳴,看見小耳朵轉向印第安納州天空的另一隅,想必是外公深深陷坐在棕色的沙發躺椅上,轉到別的頻道了。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2/01/05
是在周慕姿的臉書上看到推薦,就想買來讀,一讀還真停不下來,很適合改拍成影劇,情節像推理小說一樣出乎意料,但沒有真正的推理小說那麼高潮迭起就是了,讀前段很像在讀優美的童年追憶錄,中段開始苗頭越來越不對勁.....如果是常讀這類書籍的人,你應該很快就會猜到謎團的真相,所以最後真相揭曉的時候有點失去後作力,但整體來說是很吸引人的書,假日午后坐在咖啡店轉眼就忍不住讀完了。
展開
user-img
4.5
|
2021/11/17
「有時候,我想到自己失去的一切,會為事情的不公不義而憤怒。我們家的身分竊盜案雖造成嚴重的財務衝擊,但很多方面來看,那反而是最無關緊要的傷害。信用可以重建,童年無法重來。」

__

[ 無雷꒰⑅ᵕ༚ᵕ꒱˖♡ ]

讀完書後完全可以理解這部作品為什麼是2020年愛倫坡獎「犯罪實錄」的得主。這部作品是作者人生的回憶錄,記錄了她成長點滴的流水記事,但相信我,這跟你我所想像的生活流水帳非常、非常不同。

作者艾克絲頓成長的過程過得相當不順遂。當艾克絲頓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敬愛的外公去世了,她的媽媽因為父親的去世大受打擊,整個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頹喪下去。同時期,艾克絲頓因為身形瘦小、頭髮剪得極短(或許讓她看起來像個小男孩?)在學校被同學霸凌。轉學後,雖然霸凌問題解決了,但她還來不及喘口氣,馬上迎頭撞上另一個問題──信仰「不正確」。艾克絲頓信仰的是天主教,但她的新學校是基督教學校,這讓她沒有辦法真正融入同儕與學校生活。青少年時期,艾克絲頓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貧困,媽媽甚至連每天兩美元的午餐費都不給她了,家裡常常沒東西吃,她必須吃農場裡種的蘋果、野生的梅果果腹。

然而上述這些光是聽就足以讓人陷入重度憂鬱的狀況,跟她們家所面對到的身份竊盜問題比起來,根本是小兒科。

__

身分竊盜糾纏了艾克絲頓十幾年。

他們因為沒有繳電費,電被無預警的停掉,艾克絲頓不得已只好坐在陽台上,在隆冬的夕陽餘暉下完成作業,但他們根本沒收到電費帳單;
警察來到他們家門前,因為她的媽媽被控訴開了一張假支票;
她在大學時期就已經信用破產,有人用她的身份在各大銀行辦了多張信用卡、把卡刷爆,然後就消失了。

「身份竊盜」就是一顆地雷,你不知道它埋在哪,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爆炸。這種不可預知的心理壓力遠遠超過她所要面對的其他困境。

媽媽耳提面命的告訴她:我們不知道竊取我們身分的犯人是誰,可能是我們的親戚、鄰居或朋友,所以最好不要跟他們有太多聯繫,「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也因為如此,艾克絲頓被禁止到朋友家過夜、被禁止像孩子一樣放學後相約玩耍、甚至被禁止擁有親密的朋友。青少年時期,她回到家,拉上窗簾,寫作作業的同時注意著窗外的動靜,警戒著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敵人。

艾克絲頓獨自度過了一段孤單而緊張兮兮的童年,
這個狀況直到她上了大學才好轉。

__

後來的故事你們也大概知道了。
艾克絲頓終於揪出了犯人。
真相很重要,但她終於撕開那層包覆住她的繭的同時,卻沒有得到解脫,而是掉進一個更深的坑裡、換來更多的意難平,但這次、她是真的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如果你把這整件事當成一個「事件」的話,那讀者其實讀到一半時,大概就能猜出「犯人」是誰了。雖然我無法確定作者現在是不是還憎恨「犯人」,但當我閱讀她的文字,感覺到的是:她知道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她把自身的情緒處理得很好,雖然這樣的經歷造成她不小的傷害(她在後記也有提到),但我感覺她在寫作時,是讓當下的自己立於旁觀者的角色,回顧這一路走來的點滴,她心疼過去的弱小無依的自己,可是她不會讓自己深陷在悲慘的情緒裡無法自拔。

我知道有些讀者抗拒看這種題材的書籍,是怕閱讀的過程非常壓抑、讓人愈讀愈窒息。這本書不會讓人有這種感覺,而且作者的文筆很好(翻譯也翻得好),閱讀的過程真的就像在看一部紀錄片一樣,腦海中會很有畫面。沒嘗試過這種題材的讀者不妨試試看。

很奇妙的,這本書是我會想過一陣子再讀一次的書,它有一種很難具體描述的好看,喜歡這種紀實類書籍的讀者真的不要錯過!
展開
user-img
5.0
|
2021/11/07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一反業務型人際關係原則:祈求更多人認識我們愈好。

這個真實故事訴說為什麼不要被認識,因為作者一家人的身份都遭盜竊了,而做出如此夭壽行為的人,可能就在身邊,誰都有可能盜用我們的身份資料,施行非自願同意的事,例如辦理信用卡、貸款等。作者在年紀還小的時候,被不知是誰的犯人盜用身份,導致她上大學時屢屢被催債,如此困擾她的事件不勝枚舉,彷彿受詛咒或下蠱,糾纏不清且無所不在的惡靈鎖定圍攻她的人生,不讓她好過。

在心理壓力極大的陰森籠罩下,作者誓言揪出作怪的傢伙:夭壽人。她做到了!

透過這本既是傳記又是報導文學似的親身經歷,作者描述了相當驚悚恐怖的前半生,我越讀越冷汗直流,不斷吶喊:「太可怕了吧!」。犯人原來是「他!」真叫人顫慄發抖,即使相知相伴幾多年歲日日夜夜,依然存在龐大的我不懂你,你也許也不懂自己的誤解、曲解、扭曲或醜陋的心靈,深淵無底陰暗又冷冰冰,直到死亡來臨卻未消逝。

你死了而我還活著,活著就是好好活著,不求復仇但求RIP,這本書真棒!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8/31
當一個人的存在成為一組號碼時,那麼還有所謂的安全存在嗎?當一個人的信用容易被他人取代時,是否已經失去真正的公信力?還記得影劇裡的角色捧上一袋鈔票,就能搖身變成不同的人,所謂的『身分』在書中被深刻的探討,起初的盜用但中途的研究,以及之後真相都在呼應,自我的『身分』被環境取決、被家庭認定,同時也被自己一再疑惑。

紀實犯罪、回憶錄抑或小說,端看讀者怎麼去定義,因為情節沒有多數傳記讀來乏味,但內容也沒有敘述真實案件時不停出現的專業術語,同時裡頭的發生的事情全部屬實。

對於自己而言只想自欺這是虛構文學看待,因為太難相信當中的真實性和殘酷,尤其還荼毒並傷害了活生生的人,這樣的人生堪稱八點檔都不為過,差別在於這齣戲沒有落幕、沒有結尾,甚至持續上演著。

作者的經歷成為整本書的起承轉合,遭遇的挫折、病痛和淚水都成為人生的一頁,童年灌輸的概念始終影響她做人處事的反應,直到終於有機會奪回生活的主導權,才赫然發現凡事不能只看表面,但也塑造她無法復原的模樣。

透過作者長年累月的專業以及研究,也能進入身分竊盜的領域,瞭解箇中的方式,並且警惕自己不要成為下一位當事者,一方面留意個資的重要性外另一方面也能呼籲大眾注意自身的權益,以免被他人利用、濫用和破壞。

而後探討一個人的存在,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旁,該如何定義自我?身分證號碼?信用數字?催討的電話?作者細膩的描寫出迷失的人,在這一無所有的世界上是怎麼樣否定、傷害甚至迷失自己。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或許對於那些逃避真實世界的人而言是種良藥,但對於那些還在探索外面世界、渴望生活的人們來說反倒是種毒藥,一點一滴地消耗身心和自我。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8/25
今日介紹8月新書,內容緊緊抓住我心。此書為作者的親身經歷,從小便被盜竊身份,以她之名刷爆各式信用卡、貸款未還…等,這些慘劇影響了她與父母一生。且看作者如何以一己之力緝凶,此疑案一日未解也讓我忍不住一頁頁翻下去…。

〔無雷大意〕
作者從小與父母在農場中長大,父親務農,母親從事保險經濟人等相關工作,在她孩童時期便有各種以她名義刷爆的卡、討債文件,使得一家人對外人極不信任,也猜測是哪一位親朋好友出賣了他們一家的個資。才14歲的她只要門外有任何怠速的車子經過都會非常警覺,有陌生人踏進院子更是拿起菜刀試圖嚇跑對方,即使他只是個來修繕的工人。
作者多年來身份被盜用,買車、買房、置產皆不被業務信任,家中更是被斷水斷電,學生時期過得十分辛苦。更害怕與他人有太多交流,危險就在身側。幸好她沒有被擊倒,以優異成績取得博士學位,更是走上研究身份盜竊一途,幫助與她相同經歷之人,也自行追查這一切的幕後兇手究竟是何人。看到中後段時,作者終於找到始作俑者,也迎來震驚的轉折!

書名「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是她母親說過的話,因全家人身份被盜竊,各式催繳帳單如雪花般飄來,於是不與外人太好變成了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書中道:「有人操控了我在社會上的身份,我的身份安全號碼、信用評分、我的名字,這些真實的身份面相都遭犯人擺佈。而現在,犯人還形塑了我的內在,改變了我這個人、我在乎的事物,以及我的日常生活。」看完作者的經歷真的只能用「慘」一個字形容,從孩童時起累積的心理壓力之大,無法想像。

佳句:
「知識和人類的不同之處在於,知識不會背叛你。」

看著書中的小女孩逐漸長大對抗惡勢利,毅力不搖地到處追查,一生高潮迭起,有鑒於真相的殘酷,一想到是真實案件就覺得不可思議。如果推出相關記錄片也一定支持,如此少見的題材,緊湊的描寫,讓我看完後很是過癮。同時也為作者感到悲傷,一輩子的美好童年就葬送在那人手裡。

此書該是8月必看書籍了,理由是:世上竟有這等事(真相太震驚),就像懸疑又驚悚的小說般,讓我無法自拔地閱讀,更是對「真人真事」感到好奇又興奮。
最後,願我們都能擁有堅強的心靈,對抗所有不公平。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