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經驗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經驗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台灣人口從1993年即已進入聯合國界定的老化社會
家庭型態的核心化,促使老人向外尋求支援
老人福祉的議題日趨重要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是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將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串連在一起,主旨探討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是否會使得家庭型態日益核心化,而減弱家庭的養老的功能?促使老人不得不向遷徙在外的親人以及其他次級關係尋求支持。如何系統化衡量這種社會支持結構的改變,是《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的核心議題。而社會支持系統建構方法的正當性,則必需透過它對代間支持交換與老人的正負向心理福祉之影響予以檢討。隨著台灣人口從1993年進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老化社會,並開始快速老化,使得上述的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乃呈現分析1989年到2006年的多種相關研究調查研究之結果,以增加相關學者與政府機構的了解與重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肇男


  夏威夷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教授。著有《老年三寶》、《台灣的人口奇蹟》、《快意銀髮族》及《活躍老化》等書。

林惠玲

  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主要研究興趣為計量經濟、統計學及產業經濟學等。著有《統計學應用與方法》、《應用統計學》、《基礎統計學》、《產業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等書。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一、社會變遷
1.都市化
2.人口老化
二、家庭型態變遷
1.家庭變遷理論
2.臺灣家庭型態的變遷
三、社會支持與心理福祉
1.社會支持的研究類別
2.社會支持的衡量方法
3.社會網絡
四、支持結構與支持行為
1.社會支持行為之相關理論檢視
2.支持結構對支持行為之影響
五、結語:本書結構

第二章 家庭型態與代間支持
一、新式家庭型態分類
1.資料來源
2.分類方法
3.結果
二、兩代家戶型態
1.資料
2.方法
3.結果
三、結語

第三章 戶基護航網絡與支持行為
一、資料來源
二、戶基護航網絡之建構與類型
1.建構方法
2.戶基護航網絡各圈之成員分配
3.戶基護航網絡之細分類類型
三、戶基護航網絡之支持功能
1.潛在類型
2.戶基護航網絡各圈之支持功能的影響因素與相互性
3.戶基護航網絡完整性之影響
四、戶基護航網絡之動態性
五、結語

第四章 老人心理福祉
一、年齡對生活滿意的影響
1.年齡對生活滿意的影響途徑
2.研究方法
3.研究結果
二、年輪效應
1.迴歸分析
2.年輪效應的成因與政策意涵
三、休閒生活之理論與實務
1.相關理論
2.資料與方法
3.各種活動參與之分配與變化
4.活動參與變化之影響因素
四、結語

第五章 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
一、戶基護航網絡與生活滿意
1.生活滿意之定義與測量
2.生活滿意之影響因素
3.研究架構
4.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
5.分析結果
6.討論
二、戶基護航網絡與憂鬱傾向
1.文獻探討
2.分析方法
3.分析結果
4.討論
三、結語

第六章 台灣老人家庭、社會支持與心理福祉研究的挑戰與對策
一、本書的挑戰
1.根本的挑戰
2.領域的挑戰
3.資料的挑戰
4.分析方法的挑戰
二、本書對挑戰的對策
1.根本問題的對策
2.領域上的對策
3.資料的對策
4.分析方法的對策
 

自序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我個人最後十餘年的研究工作,就像在玩一個拼圖。試著把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湊在一起。起先是用內政部國民生活狀況調查資料探討老人的心理福祉。很幸運的找到「年輪效應」與「退岀理論」的相關現象,被SSCI期刊接受,也被一些人引用。接著得到章英華與伊慶春教授的邀請,參與2001年社會變遷調查家庭組的問卷計與資料分析。分析時,偶然間把「修正式擴大家庭」與「護航網絡」兩個概念湊在一起,名為「戶基護航網絡」,再進行它的三個衡量方法對代間支持交換的影響。接著再探討它對老人心理福祉的影響,最後再回頭探討將「修正式擴大家庭」插入「戶基護航網絡」的正當性。

  本書能夠完成要感謝來自多方面的協助。首先要感謝中研院經濟所提供研究設備,其次是科技部(前國科會)多年來提供研究補助。當然也要感謝研究合作者的貢獻,包括劉克智先生、董安琪副教授、廖培珊教授、謝美智小姐及林欣韻小姐。另外,很重要的是在匆促成書後得到兩位評審的寶貴意見,才能從獨立的篇章,轉成脈絡相連的專書。最後,要感謝的是周亞萱小姐長時間的文書整理,沒有她的幫忙,本書就無法具體呈現出來。

  寫書是很花時間的,作者都是有一股癡心支持著。衷心希望會有人閱讀,更希望有人會把他的概念修正、擴大,再延續下去。雖然研究是職業,不過要產生興趣才能支撐下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438383
  • 叢書系列:中研院叢書
  • 規格:精裝 / 232頁 / 17 x 23 x 3.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引言
 
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是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本書將三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串連在一起,顯示本書的主旨是探討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是否會使得家庭型態日益核心化,而減弱家庭的養老的功能?促使老人不得不向遷徙在外的親人以及其他次級關係尋求支持。如何系統化衡量這種社會支持結構的改變乃成為本書的核心議題。而社會支持系統建構方法的正當性則必需透過它對代間支持交換與老人的正負向心理福祉之影響予以檢討?隨著台灣人口從1993年進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老化社會,並開始快速老化,使得上述的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本書乃呈現分析1989年到2006年的多種相關研究調查研究之結果,以增加相關學者與政府機構的瞭解與重視。
 
受到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影響,台灣自1950年代以後經歷了快速的社會變遷。社會學者Goode(1963,p.2)曾倡言,都市化與工業化會影響到家庭系統。臺灣的學者大多也認為家庭是受到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影響(徐良熙、林忠正,1984,1989;羅紀瓊,1987;章英華,齊力,1991)而有所改變。我們認為工業化對人類社會帶來兩大衝擊:都市化與人口老化。它透過生產技術的革新讓農村釋出多餘的勞力,向工廠與商業中心匯集,形成一般所說的都市化。另外,它也透過醫藥衛生的發明降低死亡率,延長人類的壽命,而促成人口老化。
 
都市化與人口老化所產生的社會變遷會進一步衝擊到家庭。移向都市的人口是有選擇性的(陳肇男,1988)。年輕人為了追求學業與更好的工作機會,大量的移向都市,而把老弱人口留在鄉下,使得獨居老人的比例大量增加。另外,都市與遷徙人口的生育率較低,除了進一步加深人口老化,也讓家庭人口變少。家庭結構由大家庭為主,逐漸轉為以核心家庭為主。而離婚率的提升會讓家庭型態更核心化。
 
上述社會與家庭型態的變遷有可能會進一步改變老人的社會網絡或非正式社會支持體系而影響到老人生活支持與心理福祉。都市人口來自多方,所以都市人口的組成迥異於鄉村社會的人口組成。都市人的周遭不再是親戚或族人,取而代之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同事、朋友與鄰居,這種改變一則會改變代間支持的交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