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海圖迷蹤

海圖迷蹤

La carta esferica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3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譯界人生】她似乎雲淡風輕,卻是執著--專訪譯者葉淑吟

    文/博客來編輯2014年04月10日

    「大約小學四年級時,一次以遠洋船員為職的父親返家時,帶回一袋錢幣,其中有來自烏拉圭的錢幣。只是自己完全看不懂上面的文字,當下便立誓將來有一天,一定要看得懂。」懵懂卻堅定的想望,就此在小女孩的內心萌芽。她是葉淑吟,一名西班牙文譯者。 不知道能夠如此堅定的人有多少,但我相信,多數人 more
  • 再怎麼顯而易見的迷戀,都仍無理地不由分說。

    文/博客來編輯2010年03月02日

    文/達利 她轉過頭,發現他視線正落在自己身上... 「那麼你想要什麼,柯伊?」 「或許想要妳吧。」 接下來是一陣冗長的靜默... 「你也太容易猜透了。」她低喃道。 故事發展到這裡,名叫柯伊的他和名叫譚潔的她這段對話,對所有讀者而言幾乎算是廢話:我們當然知道柯伊想要譚潔,不然他幹嘛為了她淌 more
 

內容簡介

她闖進他人生海圖上的黑暗區域,
讓他心甘情願追隨她到世界的盡頭。
直到隱沒在歷史謎團中的寶藏傳說終於揭曉
他竟發現,慾望才是這趟航行的羅盤

海事知識X宮廷陰謀X尋寶冒險
所有關於海洋的偉大文學,都在這本小說的扉頁裡雀躍跳動

  當代歐洲最偉大的說書人
  貝雷茲─雷維特令人欲罷不能的航海尋寶小說

  1766年,馬德里發生撼動君權的暴動,據傳是耶穌會在幕後主使,國王旋即籌組祕密內閣企圖將之驅逐。1767年,一艘隸屬耶穌會的商船「榮耀號」在海上遭遇暴風雨及私掠船的襲擊,經過一番激戰,雙雙沉沒;商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獲救幾天之後卻從此消失無蹤。根據機密信件記載,那艘船搭載了兩位神祕乘客,且帶著足以收買祕密內閣的寶藏---一批價值不斐的祖母綠……

  200多年後,一名失去船隻的水手柯伊,在拍賣會上目睹一張18世紀的海圖成為眾人激烈競標的焦點。他無意中搭救了標下海圖的美麗女子,招來寶藏獵人的威脅恐嚇,也從此踏入沉船、寶藏和耶穌會密謀交織而成的古老傳說。當他們循著古老航道前行,破解經緯度之謎,追隨綠色龍蝦一探海底的祕密,人心的貪婪與險惡也一一浮現……

  「在《海圖迷蹤》裡,讀者又將重溫歷史與虛幻交錯的龐雜結構,每個細節力求嚴謹、精準,還有清晰流暢的敘述手法,這些全是阿圖洛作品的特色。如往常一樣,看似整齊的條列敘述之下,其實暗藏錯綜曲折的結構。於是,一場囊括各路文學的遊戲展開。」

作者簡介

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Arturo Perez-Reverte, 1951-)

  貝雷茲-雷維特原為新聞工作者,在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中,有九年擔任戰地記者,其豐富的報導經驗,培養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飛快的寫作速度。自1986年推出處女作《輕騎兵》以來,他出版過十六部長篇小說,以及一系列以「阿拉特里斯德隊長」為主角的歷史冒險小說,是當代西班牙最暢銷、被譯成最多國語言的作家。

  2003年他當選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2008年其作品《戰爭畫師》更獲得義大利的 Vallombrosa Gregor von Ressori 最佳翻譯小說大獎。其作品不僅完美結合文學內涵、閱讀娛樂和藝術高度,且每每穩居排行榜之列,更贏得讀者和評論家一致喜愛。稱他是西班牙「國民作家」,絕不為過。

譯者簡介

葉淑吟

  西語系畢業。

  喜愛語言學習及拉丁美洲文學,包括小品、小說、詩詞與歌曲等。

  最推崇的作家有波赫斯(Borges)、賴內茲(Mojica Lainez)的文學作品以及貝內德地(Mario Benedetti)的詩集。

 

導讀1

在通俗與雅正之間,遊走歷史與偵探的筆--貝雷茲-雷維特的西班牙旋風

  「文學再怎麼博大精深,一定要趣味橫生,引人入勝,否則讀者大眾聞文學色變,逃之夭夭」,這是近十年來引領西班牙書市風騷、而且贏得《紐約時報》和《時代》雜誌讚賞的西班牙小說家貝雷茲-雷維特(Arturo Purez-Reverte,1951-)的文學信念和寫作的理由。擁有21年戰地記者資歷(1973-1994),迄今也有21年創作經驗(1986-2007)的貝雷茲-雷維特,過去親臨戰爭現場,手持麥克風以渾厚鏗鏘有力的聲調傳遞給觀眾波濤洶湧、步步殺機的戰爭驚險,如今,他把那支擴大音效的麥克風轉變成遒勁有力的健筆,從記者轉換為小說家,完成22部小說,經翻譯成34種語言,在50個國家和讀者分享他重構歷史、編織冒險、耙梳偵探懸疑和英雄俠客的盎然趣味。

  一手寫長篇小說、一手寫冒險系列
  1991年,貝雷茲-雷維特開始在《XL周報》撰寫短評,這些短評同時在該集團發行的25份報章雜誌刊登,意味有450萬個可能的讀者。

  1994年結束記者生涯之前,貝雷茲-雷維特已經出版6部小說,其中的《擊劍大師》(El maestro de esgrima,1988)、《法蘭德斯棋盤》(La tabla de Flandes,1990)、《大仲馬俱樂部》(El club Dumas,1993)紛紛獲得美國、法國、瑞典、丹麥等國肯定,咸認貝雷茲-雷維特是解剖歷史、撰寫推理、偵探小說文類的箇中好手,然而當時在西班牙國內,貝雷茲-雷維特獲得各方肯定的才華仍然限於新聞報導獎項。

  1995年貝雷茲-雷維特以蟬聯暢銷書榜46週的《聖堂密令》(La piel del tambor)成為書市的焦點,彼時雖有若干資深作家諷刺說道:「有貝雷茲-雷維特在文壇活躍,始能對照凸顯優質作家的作品,彰顯嚴肅文學的深邃與內涵。」儘管如此,貝雷茲-雷維特揮筆的勁道不曾停息,1996年他更試圖創造和福爾摩斯、菲力浦.馬羅、赫丘勒.白羅類同角色的人物,融合了劍客、海盜和騎士精神,鋪陳一系列的大眾歷史俠義小說。首部曲以《阿拉特里斯德隊長》(El capitan Alatriste)為名,開啟六部冒險系列寫作計畫,小說背景以十七世紀菲利普四世在位時期朝廷的「官場現形記」,以及西班牙黃金世紀海外征戰由盛轉衰的頹勢及社稷百態,故事系列從阿拉特里斯德出生(1582)寫到他44歲(1626),年少從軍參與西班牙對法蘭德斯(今之法、比及北歐低地國總稱)戰役,最後歸鄉回到西班牙。「隊長」只是個諷刺的綽號,若將這名字解構,阿拉特里斯德是「悲傷的阿拉」,他是個甘草人物,也是個反英雄類型,又像行俠仗義的吉訶德,也像《神鬼奇航》的「傑克隊長」。第六部《東岸雷凡特的海盜》(Corsario de Levante)到2006年始完成,阿拉特里斯德隊長和他一干伙伴沿著西班牙東海岸回到安達魯西亞的塞維亞,接受國王昭告的新任務。這十年間,在構思取材阿拉特里斯德的冒險與境遇時,貝雷茲-雷維特同時推出其他小說,讓期待「阿拉特里斯德隊長」續集的讀者,同時享受閱讀其他小說的樂趣,繼續浸淫以西班牙歷史、地理為小說藍圖的作品,例如《海圖迷蹤》(La carta esferica,2000)、《南方女王》(La reina del Sur,2002)、《戰爭畫師》 (El pintor de batallas,2006)幾乎都與「隊長」系列同年度出版,受到的矚目與喝采不下「隊長」系列,如此交叉創作,彷彿潘妮洛碧日夜不停織拆壽衣的耐力,讀者和阿拉特里斯德隊長不用等到故事結局,貝雷茲-雷維特在書市的旋風已然形成。

  兼容學術趣味和影視娛樂

  如今,文壇物換星移,貝雷茲-雷維特和他的作品已經成為學術殿堂從歷史小說、大眾文化和偵探小說切入研究的重要文本,也是電影、電視劇尋求題材和腳本的靈感來源,不僅出版社以新面貌重新推介這些小說,學界與讀者也回首研讀他十餘年前的《法蘭德斯棋盤》、《大仲馬俱樂部》、《擊劍大師》、《阿拉特里斯德隊長》,這些作品皆已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例如1994年英、西合作,由凱特.貝琴薩主演的《法蘭德斯棋盤》(曾有中譯譯為《人面獸心》或《赤裸的微笑》); 《大仲馬俱樂部》由波蘭斯基執導,以《第九扇門》為片名;而屬於大部頭長篇巨著的《海圖迷蹤》,也在今年完成影片後製。貝雷茲-雷維特的書迷從文字轉換成視覺影像的凝視者,繼續追隨不同藝術文本的呈現方式。

  另一方面,貝雷茲-雷維特文學創作的努力終獲肯定。2003年6月,他獲選成為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院士,他以〈十七世紀莽夫的語言〉為題演講,在西班牙最高學術機構談論黃金世紀時中下階層最真實貼切的民風俚俗。諸多轉變與榮耀,多產叫座的事實印證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有其歷史底蘊及陶養,他發揮雅正和通俗文學的特點、讓沉重的歷史以詼諧幽默的面貌在扉頁間浮現,俠客豪情的主角人物談笑風生,也出糗逗趣,讓讀者認同書中人物,跟隨他們的際遇,很快在閱讀追蹤西班牙歷史的隧道中點燃一盞明燈,接觸到自己國家文化的輝煌與黑暗,也認識諸多正史與教科書中不曾記載的文人雅士的軼事,恰如許多評論指出:「西班牙的帝國殖民史最漫長,黃金盛世(十六、十七世紀)的文學作品質量最豐富,除了王宮貴族,更讓許多痞子、流浪漢、海盜、惡棍等中下階層的角色顯影,貼近普羅大眾。貝雷茲-雷維特善用並再現這幾世紀來盤根錯結的征服史、宣教業、愚民政策或宮廷祕史,讓每個歷史或虛構的人物都能保有他的尊嚴。」

  歷史框架下的廣泛取材

  難能可貴,中文書市將以章回小說的敘事趣味向中文讀者陸續引介貝雷茲-雷維特七部小說,他該也是西語國度第一人在中文出版界以如此氣勢出版作品的作家。事實上,他的作品在台灣是「重出江湖」,際遇好比他在西班牙前後十年不同的聲勢與格局。西語作品跨界到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強勢的出版品,但是讓中文讀者認識西班牙的作家與其讀者的結合,如何形成一種文化力量和閱讀習慣,也是出版界積極正面的貢獻。西班牙人會閱 / 悅讀貝雷茲-雷維特的小說,好比一般大眾喜愛稗官野史、驚悚懸疑電影或武俠小說的熱忱。今天貝雷茲-雷維特的旋風和寫作風格形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布拉斯哥.伊巴涅茲(Vicente Blasco Ibanez,1867-1928),帶給西班牙讀者對歷史和本土的嚮往和著迷。當然,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也需要時間的淬煉才能知道未來的讀者會不會拋棄它們。喜愛《達文西密碼》的懸疑和解構藝術知性之旅的讀者,不致抗拒早在十餘年前便面世的《法蘭德斯棋盤》、《聖堂命令》或是最新巨作《戰爭畫師》(El pintor de batallas, 2006);熱愛海洋文學如《金銀島》中真誠與冒險的精神,梅爾維爾《白鯨記》中海底探險、體驗惡劣環境與困頓生活的挑戰,康拉德作品中疲憊返鄉的英雄和出發前迥然不同的心境……等等作品的同好,不會拒絕認識地中海海岸的傳奇:《海圖迷蹤》。

  這七部作品都屬於偵探小說,也有屬於這類創作典型的橋段和人物:老奸巨猾的權貴,聰明 / 致命的女人,博學多聞的「專家」,小卒變英雄的甘草人物。七部小說主要都以西班牙歷史、地理幅員為背景;貝雷茲-雷維特著墨在喚起古老的、傳統的、被遺忘的歷史記憶,並向這些歷史致意 / 致歉。每一部作品經過詳實考究,逼真呈現每種專業的藝術與特質,以及時代背景和人物隸屬區域所使用的語彙和語法。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貝雷茲-雷維特以佛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滲入小說人物性格的企圖心。例如《法蘭德斯棋盤》運用現代的修復技術和偵探推理去透視中世紀末的謀殺案;棋子的顏色象徵和對位公式,在在顯露作者以棋盤為鏡,交叉編織陷阱與懸疑的棋中棋。《戰爭畫師》影射的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戰爭(1992-94),隱含著貝雷茲-雷維特記者生涯的寫照;這當中,攝影、戰火、繪畫、對話都成了再現記憶與創傷的媒介,兩個不同際遇的人的交會,透過這些媒介,封鎖也揭開了內心的孤寂與傷口。《聖堂密令》裡高科技的電腦駭客對照傳統宗教信仰的熱忱,尤其將每個人物的身體論述和凝視的心理學描繪的相當細微。《擊劍大師》在十九世紀再現古老的騎士和劍道精神,也披露政治的貪腐和罷黜女王的光榮革命。一把劍將年輕的仕女和成熟的大師結合起來,擊出了精神分析中最常探討的三種慾望:情欲、權力和知識。《大仲馬俱樂部》呈現典型的互文書寫和後設小說擬仿;《海圖迷蹤》著墨十八世紀海洋地圖、儀器、製圖測量等工具的考證,勾勒出截然不同的「挖寶」探險:科學探索v.s. 物質誘惑兩種對立的價值策略;《南方女王》裡一開始便以「電話響了,她知道將會被做掉……」凸顯了女性的身分和性命攸關的張力; 加上疆界的混雜—西班牙南部、北非、墨西哥,毒梟、警探……火線交錯的驚險,以及行話和地方口語混雜的書寫,顯現貝雷茲-雷維特同中求異—在相同框架下廣泛取材的寫作構思。

  七部作品雖然各自獨立,許多情節卻又彼此銜接,交互引用,刻意營造謎中謎、書中書、仿諷、多層次語境論述等典律的指涉技巧。以廣被討論的三部曲為例 (《法蘭德斯棋盤》、《聖堂密令》和《大仲馬俱樂部》),《聖堂密令》的敘述拉回到《法蘭德斯棋盤》的故事與氛圍; 而《大仲馬俱樂部》裡彷彿見到《基督山恩仇記》和《三劍客》隱形其中; 另外,小說每一章節的註釋引文,都牽引出更多的史料和相關作品,它們可能是走迷宮裡誤導的線索,也可能是破案解碼的關鍵。小說第一句話開始,便點出背後所隱含、錯綜複雜的歷史與文獻。「密封的包裹隱藏著一個謎,這個謎中有更多未解之謎……」(《法蘭德斯棋盤》); 「我叫波利斯.巴肯,我曾翻譯過《帕爾瑪宮闈秘史》……」《大仲馬俱樂部》」; 「曾為海盜的電腦駭客入侵梵諦岡電腦系統……」(《聖堂密令》)。當然,除了這三部曲之外,也有因為指涉的枝節和繁複的專業技術,致使長篇敘述時而切斷緊湊的情節 (例如《海圖迷蹤》),褒者讚譽是懸疑、知性,讓讀者成為共犯結構; 貶者謂之冗長龐雜。可以窺出,貝雷茲-雷維特效法波赫士〈巴別塔圖書館〉或艾可的《玫瑰的名字》的敘事技巧的企圖。

  在地情感,全球閱讀

  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從叫座到叫好,其實並沒有脫離西班牙文學創作的基本路線。西班牙文學、文化的變異,常以佛朗哥逝世後這三十年來作為觀察新興文化發展的階段,文學創作依然在歷史小說、情色小說和偵探小說三個大框架中發展,也有作家被區域、都會或鄉土特色區隔,形成「某某風格 / 派作家」的潮流。嚴肅文學(叫好)作家苦心孤詣寫出幾部佳作,囊括重要文學獎項後,便有封筆的趨勢; 有的或拋不開對歷史的承諾與責任,因此詮釋歷史無法釋放正面的重擔,書寫筆觸更沉重;若干偵探小說家曾經風靡一時,以當代政治社會為背景,琢磨推理、科學分析,較少觸及歷代歷史的傷痕;情色小說家以女作家居多,都會生活、飲食男女、兩性問題都隨著社會的開放形成文學創作的顯性主題; 追隨奇幻文學或是後設小說創作技巧也有一炮而紅,卻有後繼無力之虞。說貝雷茲-雷維特大膽批其逆鱗,揭發西班牙大國崛起的霸道也罷,或是揶揄自己國家殖民帝國衰頹蕭然亦可,他融合歷史小說和偵探小說的迷魅,大家讀歷史不再沉重,享受偵探懸疑的刺激卻可以從中挖掘不知道的歷史真相,找到自己。

  後現代西班牙「眾聲喧嘩」的現象裡,西班牙讀者喜歡閱讀自己(雖然逐漸有「大歐洲」概念),也隱約散發一股懷舊愁緒,以伊比利亞半島為根基的書寫很能召喚他們的心靈。如同海史密斯(P. Highsmith)在《懸疑》裡提到的「很激動、充滿感情去感受一則故事、一段歷史」。當旅行文學風潮盛行(非關想像的旅行文學),海洋議題被重新關懷時,全球各地的作家似乎熱愛飄洋過海,寫異地旅行文學,西班牙作家卻偏愛書寫在地之旅。同樣的道理,美式的驚悚懸疑或暢銷手法,為何不可以是「西班牙製造」?十餘年來,貝雷茲-雷維特就在這種書寫自我的內在需求中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慾望。

  美國媒體的讚譽或許跨大了些,但總是掌握了些許證據,才寫出了這樣的評語:「貝雷茲-雷維特是約翰.勒卡雷和馬奎斯的結合」。

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

導讀2

那年,我在法蘭德斯遇見貝雷茲-雷維特

  兩年前的秋天,我在法蘭克福書展的版權中心見到了西班牙國民作家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的文學經紀人。那年我先是誤打誤撞賣出《風之影》的版權,又陰錯陽差與馬奎斯的經紀公司展開合作,正積極開拓西班牙文學的代理版圖。我對當代西班牙文壇認識極其有限,但貝雷茲-雷維特的名字卻是如雷貫耳,也理所當然成了我的頭號爭取對象。

  貝雷茲-雷維特筆下的藏書世界

  說來慚愧,我對貝雷茲-雷維特的最初印象不是來自小說,而是羅曼.波蘭斯基根據《大仲馬俱樂部》拍成的電影「鬼上門」(The Ninth Gate)。這個錯誤的開始肯定會被他的書迷視為褻瀆,因為電影版是公認的失敗之作,重要情節被完全刪除,結局更有種B級片的撲朔迷離,和原著的顛峰成就實在相差太遠。飾演古書傭兵的強尼戴普當時還沒鹹魚翻身,戲裡十足失意邋遢模樣,刻意扮老又欠缺說服力,但是他活躍的那個神秘幽暗的藏書世界太有魅力:拍賣會、老舊的古書店、嗜血的收藏家、高科技的藏書室、絕版的珍本書、禁忌的插圖和謎樣的手稿。電影拍得再爛,光看這些就足以讓愛書人口水流滿地。

  看完電影後,我當然抱著朝聖的心態,乖乖到書店拎了本原文書回來,不過始終沒有認真看完。憑著這麼一點模糊的記憶,我循線找上貝雷茲-雷維特的經紀人。他的作品其實已有兩部被譯成中文,經紀人也早有中文代理,為什麼要重頭來過?當時《風之影》尚未出版,誰也無法預見後來台灣書市掀起的西班牙旋風。我甚至不記得自己是如何說服她的,也許因為我的理由冠冕堂皇:「像貝雷茲-雷維特這樣地位的作家,應該要有出版社(重新)系列好好經營」;也許是她從我眼中看出某種書迷才有的熱切;也許她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

  總之,我拿到了代理權,興高采烈地離開會場。書展結束後,老闆開車帶我從波昂出發,馬不停蹄到荷蘭和比利時走了一趟。老闆在德國住了十多年,對當地書市瞭若指掌,而德國又是翻譯書百花齊放的出版大國,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先後由幾家出版社經營,幾乎全數有德文譯本。我很好奇英美乃至西班牙作品在德國的銷售表現,一路上問個沒完,講的都是版權經。

  相遇在法蘭德斯

  我們先到阿姆斯特丹,那兩天一直陰雨,灰濛的天色像極了荷蘭畫派的陰鬱色調。低地國荷蘭的人口僅有一千六百萬,卻有著異常興盛的出版業,購買外國版權尤其積極,引進速度甚至還在德國之上。阿姆斯特丹又是熱門的國際觀光勝地,居民的英語能力普遍很強,連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Waterstone’s都來此設點。最不可思議的是,我竟然在一家老舊書店的地下室,找到一批貝雷茲-雷維特作品的英譯本,包括英國版的《聖堂密令》、美國版的《海圖迷蹤》和《擊劍大師》。回波昂後,我又迫不及待上網到亞瑪遜訂了《法蘭德斯棋盤》、《南方女王》和《阿拉特里斯德隊長》的美國版,算是把貝雷茲-雷維特作品的英譯本都收齊了。

  回德國途中,我們繞經比利時,臨時決定在布魯日(Brugge)停留。比利時比荷蘭更小,人口不到台灣的一半,還根據語言族群劃分為荷語、法語和德語三個區。布魯日是西法蘭德斯行政區的首府,更是著名的藝術之城,像個被裹藏在時間膠囊裡的中世紀小鎮,只是裝上了現代櫥窗。布魯日全城只有十來萬人,徒步半天就可以走完,可是每一個轉角都是一幅美景,我總算稍能體會為何很多人深深迷戀歐洲。

  現在回想起來,那次旅行幾乎就是在古代的法蘭德斯(Flanders)繞了一圈,這個位於荷蘭、法國和比利時之間的地區,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著名的藝術和文化之鄉,更是貝雷茲-雷維特長年心繫的所在:他筆下的劍俠「阿拉特里斯德隊長」曾經投效西班牙軍隊,在八年戰爭時遠赴法蘭德斯鎮壓叛亂,並且贏得「隊長」封號;小說開頭便引用了詩人馬金納(Eduardo Marquina)的作品〈在法蘭德斯夕陽已經西沈〉。我們在法蘭德斯與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相遇,像是一場美好的邂逅,彷彿冥冥中早有安排。

  開風氣之先的西語歷史懸疑

  1991年,貝雷茲-雷維特以一幅十五世紀法蘭德斯畫派的古畫為謎團核心,精心佈置的《法蘭德斯棋盤》,成功地揚名國際文壇。這本書不僅摘下法國偵探小說大獎,被瑞典偵探學院選為年度五大翻譯小說,還被紐約時報選為矚目好書。如今漫遊者文化同樣選擇此書,作為貝雷茲-雷維特全系列作品中譯的起點。

  後來的《大仲馬俱樂部》更讓貝雷茲-雷維特的聲望達到顛峰,這本書攻佔各國暢銷排行榜冠軍,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並且入圍了國際推理讀者協會的麥卡維提大獎(Macavity Award)。紐約客雜誌用「後設黑色小說」(noir metaficion)來形容這部描寫真假古書、惡魔崇拜、秘密結社和黑魔法陰謀的文學驚悚小說,還說讀者「就算拿著一本拉丁文字典和《三劍客》作為對照,也沒法猜透作者一個接一個精彩的情節轉折。」

  眼尖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大仲馬俱樂部》裡的各種元素,與《風之影》有些神似。不過我們必須弄清先後次序:《大仲馬俱樂部》成書早在1993年,若要論描寫古書界的陰謀謎團,或者運用大量知識為底的懸疑小說,雷維特絕對是開風氣之先;在西班牙如此,即使和英語世界的書寫者相比,他可能也罕有敵手。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大仲馬俱樂部》,或許就不會有《風之影》。所以當2004年《風之影》英譯本在美國出版,華盛頓郵報的書評主筆麥可.德達(Michael Dirda)撰文盛讚,就特別提到:「如果你喜歡貝雷茲-雷維特的《大仲馬俱樂部》,那一定也會喜歡這本書。」

  貝雷茲-雷維特與《風之影》關係的交相纏繞,可還不止於此。我們現在用後見之明彼此對照,更見其中因緣際會的巧妙。就以羅曼.波蘭斯基為例,他對古書顯然情有獨鍾,拍完了《鬼上門》還意猶未盡,後來也想籌拍《風之影》的電影版,偏偏作者薩豐不願出售版權。

  重征英美語系讀者

  尤有甚者,貝雷茲-雷維特作為一個外來作家,他在英語系國家的出版歷程,一路走來也是幾番波折,近幾年來更因為《風之影》走紅而有了戲劇性的轉變。

  貝雷茲-雷維特在國際上成名已久,在歐洲當然是家喻戶曉,到了英美等國,則因為讀者很少看翻譯文學,多少還有點孤掌難鳴。2004年,《風之影》的英譯本在英美上市,成為英國史上第一本登上排行榜冠軍的翻譯小說,也是美國近代賣座最佳的西語文學。突然間,西語文學成了炙手可熱的產品,各大出版社都摩拳擦掌,打算進軍翻譯市場。

  《風之影》在美國推出後不到三個月,企鵝集團Putnam出版社的資深編輯珍妮佛.赫希(Jennifer Hershey)率先發難,大手筆簽下貝雷茲-雷維特的六本「阿拉特里斯德隊長」歷史冒險系列。誰知隔年她就轉投藍燈書屋旗下,這六本小說只好忍痛留在舊東家。但是作家往往跟著編輯,貝雷茲-雷維特 2006 年的最新長篇力作《戰爭畫師》美國版權還是落到了赫希手裡。風水輪流轉,當年《風之影》本來由藍燈書屋的史考特.摩耶斯(Scott Moyers)簽下,後來他卻和主管安.葛多芙(Ann Godoff)跳槽企鵝集團,還順便把書帶走,現在藍燈總算扳回一城。

  企鵝集團雖然痛失貝雷茲-雷維特,至少還保有「阿拉特里斯德隊長」,加上由「亞拉岡」維果莫天森主演、號稱西班牙影史最高預算的電影版轟動上映,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更何況不久前他們才從貝雷茲-雷維特原本的美國出版社 Harcourt 手裡搶來《南方女王》,也有很好的銷售表現,華爾街日報稱讚他是「勒卡雷加馬奎斯」,還有人說《達文西密碼》和《四的法則》加起來都比不上他一本作品。

  Harcourt 雖然新書搶不過別人,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十幾年前就開始經營貝雷茲-雷維特作品的獨到眼光。Harcourt 擅長購買平裝版權,賦予嶄新生命,於是也趁著這波西語文學熱,把貝雷茲-雷維特的《擊劍大師》、《聖堂密令》、《海圖迷蹤》等五部舊作全部重新包裝,算是不無小補。

  《風之影》的英國編輯克斯蒂.鄧希斯(Kirsty Dunseath)精通西班牙語,具有無人能及的選書優勢,她也拿下了「阿拉特里斯德隊長」系列和《戰爭畫師》版權,還簽下西班牙書商文學獎得獎作品《母親的謊言》,可謂名作盡入袋中。

  一場空前激烈的西班牙語文學爭奪戰,已經在英美出版界正式開打。在當下的台灣,由於《風之影》的驚人銷售成績,使出版社競相投入西語文學翻譯。貝雷茲-雷維特的小說過去未能在台引起廣大迴響,如今在漫遊者文化的悉心策劃之下,他的七部代表作將陸續與新一代讀者見面,我們也因此能「重新發現」這位大師的作品。

文/灰鷹(貝雷茲-雷維特中文版權代理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858956
  • 叢書系列:貝雷茲─雷維特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海圖不僅是從甲地到乙地的必須工具;也是幅插圖、歷史的扉頁,有時更是一本歷險小說。──賈克.杜普耶(Jacques Dupuet),《水手》(Marino)

我們觀望夜空。幾近完美的黑色絨布上,北極星躺在半步不差的位置,位於右側天璇星與天樞星所連成的直線五倍遠的地方。接下來的兩萬年間,北極星都會繼續躺在同樣的位置上;而每個抬頭凝視的航海旅者,只要看到它在上空,心底便會湧出溫暖,因為當人們要找出海圖上的路線,或是在人生旅途中陷入迷惘,知道某處有個東西始終如一,那種感覺是溫暖幸福的。如果我們繼續觀察星星,便會毫不費力就找到獵戶星座,接著是英仙座和昴宿星團。要找到這些星星並不難,因為夜空相當清朗,萬里無雲,連輕柔的微風都不見蹤影。太陽西下那一剎那,從東南邊吹來的風戛然停止,碼頭彷彿一面黑色的鏡子,倒映著港口起重機的燈影、山上燈火通明的城堡,以及兩座閃爍的燈塔──左邊的聖彼得燈塔是綠色的,右邊的耶誕燈塔則是紅色的。

現在,讓我們靠近這個男人。他靜止不動地倚靠在城牆的欄杆上,凝視著東邊的夜空。夜色愈發沉重,他心想明早東風又將吹起,帶來那邊的浪潮。他的微笑讓人感覺怪異,如果有人瞅見那張被港口燈光照亮的臉龐,會覺得或許在別處看過更開心的笑容:帶著更多希望,少了幾分苦澀。不過我們知道原因。我們清楚這幾個禮拜以來,離此地沒幾哩的外海風浪,決定了這名男子的命運。雖然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

不要跟丟他,因為我們現在要來講講他的故事。跟著他一塊兒凝視港口時,我們會注意到有艘船的燈火緩緩遠離碼頭。船上的引擎聲因距離及城市的喧囂而變得模糊,隨著螺旋槳攪動漆黑水面的同時,船員將最後幾公尺的繫船繩索收回船上。從城牆凝望著這艘船時,男子感覺身心分別傳來兩種不同的痛苦。一個是腹部的酸楚感湧上嘴角的那股悲傷,傳到唇邊後,乍看竟像抹微笑──我們很快會了解那只是看起來像微笑而已。還有另一個更為清晰而尖銳的痛楚,在他的身體右側隱隱作痛;那個部分有一股濕冷將襯衫黏貼在皮膚上,血滴落到臀部,隨著每一次的心臟跳動、血管收縮,從內而外濕透了褲子。

男子心想,幸運的是,今夜我的心跳得特別慢。

會員評鑑

3.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2.5
|
2022/12/05
這本書的背景題材圍繞在一艘沉沒200多年的沈船,主角柯伊是一位窮困潦倒的水手,在一場拍賣會上,碰巧結識了一名神秘女子,歷經一番波折後,兩人開始投入沈船傳說的研究,在尋找各種海圖的線索、計算經緯度、查證倖存者證詞的過程中,還得要對抗心懷不軌的寶藏獵人和一直躲在暗處伺機而動的殺手。

不可否認,作者/譯者的文筆真的非常的好,敘述流暢、文字優美、各種修飾描繪都十分細膩。海圖、航海、經緯度、船隻等等的相關知識都寫得很詳盡,只是如果對這些知識細節沒有興趣,會覺得有點沉悶無趣.....而且篇幅又超級長......,前面一、兩百頁就是在看男女主角不斷研究海圖、計算經緯度、找資料、和寶藏獵人周旋,故事直到最後面兩、三章才開始有點起伏刺激。結局挺讓人意外的,但我給這本書評分不高的原因主要還是前半部實在是太沉悶無聊了...

總之,這是一本知識性十足,結合航海與歷史的懸疑小說,但如果對航海、經緯度等等的資料沒興趣,看這本書前可能要三思。
展開
user-img
5.0
|
2010/11/10
貝雷茲-雷維特原為新聞工作者,在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中,有九年擔任戰地記者,其豐富的報導經驗,培養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飛快的寫作速度。自1986年推出處女作《輕騎兵》以來,他出版過十六部長篇小說,以及一系列以「阿拉特里斯德隊長」為主角的歷史冒險小說,是當代西班牙最暢銷、被譯成最多國語言的作家。

2003年他當選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2008年其作品《戰爭畫師》更獲得義大利的 Vallombrosa Gregor von Ressori 最佳翻譯小說大獎。其作品不僅完美結合文學內涵、閱\讀娛樂和藝術高度,且每每穩居排行榜之列,更贏得讀者和評論家一致喜愛。稱他是西班牙「國民作家」,絕不為過。(摘自於本書文案)

貝雷茲-雷維特是我相當喜愛的作家之一,有人說他彷彿西班牙文學中的丹布朗,但我卻認為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比丹布朗的作品更有閱\讀的樂趣與文學的修為。當然他們的相似處是「推理懸疑」、「以古老史料題材融合現代故事為背景」、「佐以大量知識、考證與典故為戲劇調味」等等,比起丹布朗他更擅長融合歷史、宗教、玄秘、藝術與推理元素,而且他的多本著作中不會使用相同的元素,不像丹布朗老是玩弄宗教、符號學與警探三者之間的單調互動。

如《法蘭德斯棋盤》,將古老棋局的秘密巧妙地和藝術掮客之間的爭鬥串在一起,而《戰爭畫師》筆鋒一轉到現代藝術-攝影,透過攝影師「法格斯」與其鏡頭捕捉下的人物伊柏馬克維奇之間的對談,去審視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我認為貝雷茲-雷維特創作題材的多樣與豐富完全奠機於二十多年的特殊記者生涯,他走遍全球戰火前線,冒著生命危險報導塞普勒斯、黎巴嫩、衣索比亞等地戰爭,福克蘭戰爭、利比亞危機、蘇丹游擊隊、薩爾瓦多戰役、羅馬尼亞的革命、莫三比克的武裝政變、波灣戰爭、克羅埃西亞和波士尼亞等衝突,也正是這種非常人所能歷練的境遇,才造就他筆下說故事找題材的功\力,或許\也是因為他踏遍全球奇地怪界,看盡各種天之涯海之角,他的文筆與故事之間的重要-「畫面感」是如此的鮮明與生動。

本書《海圖迷蹤》的背景與題材更是罕見,故事是以海洋打撈尋寶為背景,故事一開始就從一場「古船古董」的拍賣場帶出,全場雖然沒有灑狗血的高低起伏,但故事線條相當清楚且節奏感快慢適中,用直線鋪陳法述說著海洋尋寶故事,不會有時間前後跳躍的混亂感,雖然本書篇幅高達448頁,然而讀起來卻異常的輕鬆,加上佐以作者對於與海洋的各種知識如海圖、星相、地貌、航海業、古代海戰….等等的考證與旁徵博引,讓整本書除了故事軸線以外,多了許\多知性的想像空間,況且加上作者長期周遊世界的經歷下所歷練的「寫景功\力」,也讓讀者憑添許\多對遼闊海洋的想像空間。

除了尋寶打撈與航海之外,角色之間的互動也是本書的精采處之一,男主角是位被吊銷船大副執造的僚倒水手,女主角是航海博物館的神秘女員工,作者筆下的兩者之間的情愫火花,彌漫出一股迂迴曲折、欲言又止的曖昧關係,倆人一下子是朋友、一下子又面臨劍拔弩張的關係,轉個彎又變成夥伴關係,感覺作者把一本小說中該有的曲折元素大部份灌溉在男女主角間的互動,反而讓故事本身比較平鋪直述,這種戲份上的分配比重拿捏的還算不錯。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結局,急轉直下的變化的確讓讀者留下一股深刻又無可言喻的悵然感受,當然,這就不便在書評中做出任何敘述了。

這本書是我所看過的第三本貝雷茲-雷維特的著作,還好沒讓我失望,作者不會把創作的梗玩死掉,每本不同著作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與吸引力,讀完這本「海圖迷蹤」,會讓我更想快速地翻開他的其它著作呢!
展開
user-img
3.0
|
2010/09/10
可能太大期望,所以有點失望。
故事到後來兩章才變得精彩,雖然我覺得有點突兀。中間描述船的歷史故事也算是好看,其他部分對航海的描述太細緻,如果對船隻沒有基本的知識又不去上網找資料,就覺得有點無聊。只是真的很佩服作者的知識...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