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科技社會人 2:跨領域新挑戰

科技社會人 2:跨領域新挑戰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隱形』的科技人需要被看見,只有被看見後,我們才能看到過去科技人的篩選機制、教育政策、研發認定的狹隘與限制。」-摘自本書〈導讀-隱形的科技人〉

  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人社院院長):「我們更看到廣義科技知識的流動與蘊含,從抽象的理論到物質的技術物,從全球系統性的問題到個人身體的認同與政治,都是STS可以分析與研究『科技知識』的對象。」-摘自本書〈導讀-STS與科技知識的前世今生〉

  王文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科技與人性間的關係可以是箝制性的,也可具有解放性。至於如何改動這個關係,由誰來改動,往何處改動,『箝制性』或『解放性』又由誰定義,始終都不是單純的技術或專業問題,而是政治、社會或更貼切地說,STS的問題。」-摘自本書〈導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林崇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從農業與工業的發展辯證、建築之綠色設計如何促進永續生活、生質能源計畫在諸多矛盾中顛簸、及將核四爭議跳脫替代能源議題而朝向能源民主思考等,皆討論了大學教育最忽略的適當技術、適當產業、適當社會等社會關鍵議題,並指出社群營造、社區公共性、民主參與等邁向公民社會諸多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摘自本書〈導讀-以廣納式社會系統來建構新產業〉

  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面對不確定性的年代,從來自科學社群的反思,體制外的社會運動挑戰,體制內的審議民主改革,到『公民╱科學的運動聯盟』,科技治理持續需要各領域的新思維與新行動。」-摘自本書〈導讀-科技治理:面對不確定的年代〉

  本書是《科技 社會 人》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STS)案例集第二集,出版初衷是將STS異質觀點引入大專教學中,嘗試在專業分化以及隨之而來的「跨界」努力之外,培養學子直接面對世界的思考能力。全書共收錄20篇案例,牽涉主題多元,從居家技術物到大型科技系統,從工程師的思維到使用者的觀點,從科技知識到情感療癒,從產業、政策規劃到科技治理等,頗能補充國內近年新研究案例。藉由這些產生自具體案例的解答與疑難,本書邀請讀者追問一些更普遍的問題,包括科技創新與使用的關係、科技的內嵌政治、科技系統的風險內涵、富情感的科技如何可能、科技與民主等議題。

  作者群:成令方、楊谷洋、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秦先玉、林文源、傅大為、John Law、郭文華、邱大昕、施麗雯、王文基、張國暉、林宗德、林崇偉、駱冠宏、林崇熙、李丁讚、李宜澤、房思宏、洪靖、吳嘉苓、范玫芳、李河清、陳政亮、黃令名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楊谷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陳永平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陳榮泰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

駱冠宏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學系博士生
 

目錄

推薦序
培養跨領域解決問題能力的STS教材    吳妍華
推薦序
科技與人類雙贏    張維安
編者序    編輯群
前言
期待科技社會人:回應跨領域新挑戰    林文源

單元一:科技人
導讀-隱形的科技人    成令方
療癒/戲  機器人    楊谷洋
性別與工程學習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
當家政專家遇到工程師:「廚房測試」的性別建構    秦先玉
何謂需求/障礙:使用者作為方法    林文源

單元二:科技知識
導讀-STS與科技知識的前世今生    傅大為
農業災難:流動的口蹄疫    John Law
轉譯與生技知識的生產網路    郭文華
電梯點字為什麼會出錯?    邱大昕
To Do or Not to Do? 台灣懷孕女性與產前篩檢與檢測    施麗雯

單元三:科技物
導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王文基
在國家與專業之間的工程師:從法國及日本高鐵的設計看起    張國暉
機器人的文化與科技    林宗德
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友善台北好餐廳    林崇偉
姑娘的香車。容易!簡單!──機車變速系統內的性別與階級意涵    駱冠宏

單元四:科技產業
導讀-以廣納式社會系統來建構新產業    林崇熙
農業與工業:關係、結構與轉型    李丁讚
台灣生質能源計畫的技術設計與社會動員    李宜澤
從尋覓替代能源到能源民主?重新思考人類社會與能源間的關係    房思宏
建築與社會:綠色設計如何促進永續生活    洪靖

單元五:科技治理
導讀-科技治理:面對不確定的年代    吳嘉苓
科學不確定性與預警原則:基改作物與食品爭議    范玫芳
從科技到政策:氣候知識如何影響國際氣候談判    李河清
從RCA案例看流行病學    陳政亮
臺灣捷運的美麗新世界    黃令名
 



期待科技社會人:回應跨領域新挑戰(林文源)


  一、危機

  近年科技發展與產業競爭劇烈,臺灣各界不斷有產業升級、教育體制革新與人才危機的呼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在2012年8月6、7日,召開「科學技術諮議會議」,診斷臺灣科技產業衰退問題。儘管此問題受到臺灣社會輿論關注,各界紛紛指出在產業結構、稅務政策、經濟規劃與學術制度等面向的困境,但該會議的與會者所提出的觀點卻多集中在人力問題。

  國科會主委指出四大因素為:出國留學人數變少,來台的外籍人士多是藍領勞工,臺灣的社會環境沒有新加坡等國際化,以及新加坡和中國大陸、香港都積極吸引臺灣人才。政務委員則認為,臺灣當前培育出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若再不解決人才斷層問題,三、五年後就會變成三流國家。而改善方案則是改革現行技職教育問題,縮小「學、訓、用」三方面的落差等。某科技大廠董事長說,臺灣不缺台、清、交、成的碩博士生,也不缺基層人才,但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更缺少把科技轉換為經濟價值的人才。總統更親上火線,提出開放境外學生就業等想法。最終,經建會提出五大亮點方案:放寬移民限制以吸引外籍人才留在臺灣,讓技職教育產學合作,外國大學來台設大學,並讓碩士班分流,朝就業導向、無須寫論文的方向發展。

  當與會眾人一面倒地認定這些每年三十萬名的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皆非人才時,只有少數人不把問題歸咎於年輕人,例如宏碁電腦創辦人認為,當今社會沒有提供舞台給年輕人,也不願投資,把舞台越做越小,自責「今天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們的責任」。

  這個眾人關注的危機是本書誕生的背景。之前,起於2007年,編輯團隊意識到這個趨勢與危機,面對不斷複雜、糾結的科技與社會發展,我們在密切合作、激盪中引介異質觀點,鼓勵科技人培養洞察社會價值與趨勢的跨界思維,也嘗試集結社會人文及其他領域者,以不同思考觀點來探索科技。最後,在臺灣高科技業的搖籃──交通大學──推動成立「科技與社會中心」,並同時編輯第一冊《科技 社會 人:STS跨領域新視界》,希望以跨領域的觀點來審視科技相關議題。無論是從社會端到科技端,或從科技端到社會端,或是更多向度的跨界,我們希望能貢獻一份心力,培養出稱之為「科技社會人」這樣的人才。

  時至今日,我們對科技社會人的期待有增無減:在能源問題、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生技發展及電子產業轉型等趨勢,以全球規模將世界各地加速捲進更加詭譎不定的情境,在這全球情境的在地體現中,臺灣科技產業發展與轉型過程所引起的社會正義、環境危害、決策體制與發展思維的瓶頸也愈發受到重視。這些新挑戰,督促我們必須思考、發展出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而本書正是在這樣的期待下誕生,希望在高等教育的層面提供另一種跨領域人才培育的舞台與視野。

  二、問題

  這個跨界的方向與企圖,來自對當前學術與教育體制的一項根本反省:因為領域先被不斷分割且各自分立,因此才需要跨界。當前臺灣的大學體制以系所分立為基礎,教師以專業領域自我定位,而學生以完成專業要求為目標。儘管這種高度分工的現實是因應科技/際複雜化、專業化的發展,由於個人無法充分掌握各領域的發展,因此僅能專精一項專業。領域分工原本預設了能夠共通交流的基礎,但當前高等教育體制與現實,已經失去這樣的功能;各專業訓練,無論是科技、人文、社會或商管領域,專注於提供各種套裝知識與課程,做為研究的方法與工具,卻極為缺乏橋接其他領域的設計,無法提供與這些專業知識相關的動機、感受力與價值評判能力。這也造成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各專業為學生做了許多準備與考核(課程、考試、學歷),但學生卻誤以為這些準備就是目的。從小學開始一直到研究所階段,整個學習過程,多數學生只在乎如何完成要求,卻忘了最根本追求知識的目的。學了這一切,反而不知如何起步探索自己的生涯,甚至,很可能只是認為自己在完成學分與取得學歷,忘了自己正在追求知識與探索人生。

  其次,各專業教導專業知識中的世界,然而,學生需要的是面對世界的知識。提供學生從事研究的套裝知識,往往忽略知識如何與現實結合。在這樣的知識架構與安排下,學生反覆練習各領域套裝知識提供的「習題」,卻少有機會探索現實處境浮現的複雜「問題」。結果,從事研究的學生遠離研究目的,而不從事研究的學生則看不到他/她們的未來。

  最後,甚至是對研究有興趣的學生,只能由專業知識吸收到理論、工具與方法,卻缺乏對現實的感受力,無法學習多元價值與判斷。如此,其知識很難回應現實脈絡與差異,連結具體社會需求與在地處境。在當前知識創造、傳播與應用的變化異常快速的世界,這樣的知識,從被教導的時刻起,就已經落後時代了。

  簡言之,將專業、知識與生活分割,現實切割為理論、現象與案例,使學生失去體驗完整現實的機會。這些機制使大學只有專業藩籬,只有為專業、學分與畢業而存在的套裝知識,但沒有具體問題、知識價值與生涯展望。也因此,大學培養了各種具專業、職業技能的學生,卻沒有培養他們足以探索現實,進而以專業驅動科技與社會創新與轉變。

  三、方案

  呼應前述擴大知識舞台的想像,當前臺灣各界也有多種嘗試,包括國科會、教育部及各大學紛紛提出智慧生活跨領域課程、優質通識課程改革、公民核心能力課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與社會創新,及跨領域的院系學士班或學程等,這些都是企圖挑戰上述問題的嘗試。科技社會人系列的編輯工作,則希望在教學及教材層次,為這些創新努力提供資源。

  面對專業領域區隔、失去目標的套裝知識,與抽離具體情境的學習困境,編輯團隊這次再度推出本書,希望從探索科技與社會關係的角度,召集對臺灣在地現象有深度觀察的作者與導讀人,從具體案例與問題著手,探討如何回應上述的跨領域挑戰。

  在分析架構上,本書編輯採取異質觀點的「體制分析」方向,從科技人、科技知識、科技物、科技制度(以產業與治理為主)等四大方向,嘗試釐清錯綜複雜的科技與社會體制。在具體分析中,由這二十個具體案例出發,從工程師的思維到使用者的觀點,從知識的理性分析到科技的情感療癒,從居家器物到大型科技系統,從日常實作到全球治理等引發的疑難與思索,本書邀請讀者追問一些更普遍的問題,包括科技創新與使用者的關係、科技知識的脈絡性、科技的內嵌政治與風險、科技如何可能造成情感體驗,以及科技與民主等議題。

  希望在教學或閱讀現場,這些案例能有助於融入以下幾種改變:

  (一)專業跨領域的嘗試:各種專業有其預設、特定視野與侷限,一個從根本上轉變的想法是,各種專業是提供豐富學生知識、技能與生命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全部。從消極面來說,我們必須更警覺,面對生命、人生與現實世界的豐富與多樣變化,專業必然有所不足。因此,理解其他思考模式將有助於降低專業侷限,提升領略其他領域風貌與洞見的能力;從積極面來說,面對世界急速變遷的挑戰,納入異質、多元的經驗,接觸其他領域的討論,將有助於帶領學生或自身體驗不同領域之碰撞與結合,發展新的可能性。

  (二)問題導向與解決的嘗試:在所有專業訓練中,往往只提供為完成訓練所設定的「習題」,而非真正在現實變化中會遇上的問題。然而,知識是為了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以及創造更好的世界。高度抽象化的套裝知識與課程,只是更有效率地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習題只是過程,它們本身不應變成目標。這些案例多嘗試將現實問題、具體情境帶回課堂,也同時思索將知識帶進世界的複雜過程。這些探索都是示範如何將各種已經被高度抽象化、套裝化的知識與習題定位在具體問題脈絡中,從人、知識、物及制度面向,釐清現實感與問題意識。希望本書有助於發展問題導向的、朝向未來的學習與教學,而非知識的歷史殘骸。

  (三)行動導向的嘗試:所有專業知識都源自具體現實行動中的經驗累積與成果,然後才濃縮、彙整而成套裝知識。這些知識架構與內容自有其豐富精華與理念。然而,當知識成為必選修課程與學分數,教師也成為填鴨人與裁判。學生失去接觸真實世界的機會,失去行動的試誤與摸索過程,也失去了解決問題的真實體驗與投入。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知識與現實世界碰撞產生的懷疑、理想、熱情、焦慮或挫折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對課業壓力與壓縮學習的焦慮、懷疑與挫折。而為了消化套裝知識,學生忙於吞嚥與應付,往往失去探索知識與行動的機會與動力。結果,套裝知識教導出能在限定範圍內解題、能發表論文的研究者,卻不能培養具有感受力、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行動者與探究者。

  如此環境與過程培養出的學生,儘管可能有專業學識,卻無力面對自身生涯困境與抉擇、社會處境與變遷,和人生價值與判斷。甚至,缺乏現實感受力的研究者,也降低知識創新的可能性。這樣的學習與教學是蒼白、無力,並與現實脫節的。本書的案例提供許多具體知識實作過程的脈絡與經驗,希望提供一些不一樣的刺激與想像,讓讀者與教師在閱讀或使用本書時,可以善用每個案例附上的教學資源,結合趨勢變遷,將這些案例活化於閱讀與教學現場。

  謹此期待有更多的科技社會人,參與回應跨領域新挑戰!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01667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7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以學術為錨,定位深度思考邏輯。文學│史地│社科 精選3本7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