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台灣科技爭議島

台灣科技爭議島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以為只是一場瓦斯管起火的輕軌施工小事故而安然就寢,睜眼起來所見卻是寸斷柔腸的街道和滿目瘡痍的樓房。」-摘錄自〈從高雄大爆炸看緊急應變制度的發展問題〉

  「這些食品添加物雖然無害,但是藉這些物質『拼裝』成『真正的』食物,真的是民眾期待的食物嗎?政府機關其實不會告訴我們。」-摘錄自〈塑化風險社會-塑化劑風暴之管制結構與脈絡分析〉


  現代生活離不開科技。台灣甚至以科技發展為國策,計畫將整個國家打造成「科技島」。

  然而,科技帶來的不只是發展與進步;伴隨而來的,更可能是未知的問題—— 塑化劑、焚化爐、垃圾掩埋場、石化工業、科學園區選址、核四、八八風災、高雄氣爆……,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新聞事件揭開了科技背後的種種風險與爭議,食品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科技產業政策、能源政策、災難治理等等成為常民無法置身事外的議題。國家發展與人民權益、環境正義之間究竟如何取得平衡?

  本書以引發高度關注的在地議題出發,深入爭議細節,反思既有觀點,釐清問題癥結。透過STS的角度,我們希望能深化關於科技爭議的討論,開啟各方間的對話,解決爭議,進而促進科技社會的轉型。

  ◎本書部分文章附有QR-code,方便讀者進一步探索與內文相關的網路資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興趣為醫學史、科學史、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以及社會文化史。
 
傅大為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專長為STS、科技爭議研究、性別與醫療、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有興趣也在發展的議題包括專家與常民、孔恩與STS、20世紀現代社會的知識史、科技社會運動與STS。
 
范玫芳

  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環境變遷與政策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興趣在環境政治與政策、風險與災難研究、審議民主與治理。著作發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例如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Environmental Politics,《科技、醫療與社會》。目前研究關注水資源和能源爭議、在地知識和永續治理。
 

目錄

導論:STS視野下的科技爭議運動  傅大為                    
第一單元  核能爭議一:綠盟、STS與人文社會觀點  
導言  范玫芳
「從遊行到公投的核能爭議——綠盟、STS與人文社會觀點」工作坊紀要  吳冠燁記錄、張琦鈺整理
核四公投相關爭議之討論  房思宏    
核能科技風險與價值衝突:STS與正義觀點  范玫芳
    
第二單元 核能爭議二:關於技術的不同想像     
導言  李尚仁    
「核能復興?」工作坊紀要  詹穆彥記錄、整理
核能,到底能不能?-活動報導與STS評析  洪靖    

第三單元    塑化劑風險與危機
塑化劑工作坊簡介導言  洪均燊、柯雲皓
「塑化劑爭議」工作坊紀要  洪均燊紀錄,傅大為修訂
從STS/SCOT、常態意外,再思考塑化劑危機  傅大為
塑化風險社會-塑化劑風暴之管制結構與脈絡分析  周桂田、徐健銘

第四單元 公民參與焚化爐科技爭議
導言  范玫芳   
「公民參與焚化爐與掩埋場爭議」工作坊紀要  易俊宏記錄整理  
無效的風險溝通:以竹科焚化爐爭議為例  邱花妹    
東山鄉嶺南村的掩埋場事件  王毓正    

第五單元 災難治理爭議    
導言  范玫芳    
「災難治理」圓桌論壇紀要  張簡妙琳整理
風險政治與災害治理:從八八水災反思災害防救的典範移轉  周桂田、黃維明    
災難治理與STS  翁裕峰       
社福機構災害風險評估方法的建立  李香潔    
從高雄大爆炸看緊急應變制度的發展問題  翁裕峰

第六單元  科技產業政策爭議
導言  李河清   
「科學園區興建爭議事件:從中科三期環評談起」工作坊紀要              張簡妙琳整理    
國光石化的倫理及政策爭議  石慧瑩、劉小蘭    

後記  王文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301735
  • 叢書系列:教育學習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STS 視野下的科技爭議運動(部份摘錄)      傅大為

從1984年,台灣的電子機械出口首次超越了紡織品開始,台灣就宣告世界「台灣科技島」起飛了。 到1989年,因為台灣半導體代工業大發,是台灣股票族的全民運動,施振榮更大聲疾呼這個台灣半導體科技島的重要性,但才幾年到二十世紀末,本來準備要從竹科大肆發展到南科、中科、高科的這個「半導體代工科技島」,已經碰到了各種環境與能源的限制,還有社會代價的問題,中間也不乏對此質疑的科技爭議運動的發展。而即使我們不問科技與社會的關係,不問台灣科技爭議運動這十年來對半導體代工科技島的挑戰,單就台灣半導體的國際競爭而言,到了2012年,「失落的科技島,搶救台灣二百萬科技人」的報導 也都紛紛浮現。

如果我們可以把「台灣科技島」的意識型態看成一種運動,從八〇年代中期的興起到二十一世紀一〇年代中期浮現困境的這三十年看成是個歷史過程,那麼,它與台灣的科技爭議運動同樣近三十年的過程, 彼此的關係是甚麼?似乎除了過去在抗議街頭、在環評現場、今天也在法庭現場的交手外,真正交集並不多。但是不論如何,在台灣科技爭議運動之路上的「台灣科技島」魔咒,與台灣科技爭議之論辯,既然已經交手多年,本文集命名為「台灣科技爭議島」,應該是恰當的。

是的,台灣有半導體代工的科技島傳統,但是台灣也有一個範圍更廣、爭議更深的科技爭議島傳統。除了半導體擴張下的科技爭議外(本文集討論到中科三期的環評),這個傳統還包括了歷史悠久的核四與核能爭議、各種食品科技中的爭議、垃圾處理科技爭議、生育與健康爭議、還有災難治理爭議等。我們再考慮,問題重重的核能科技,算是台灣科技島的一部分嗎?還有令台灣食品/化學品在國際上極為難看的塑化劑危機,無法說它不是台灣塑膠(科技)島的一部分吧?另外當然還有科技島的後門,誰來科學地處理台灣的垃圾?還有科技島的社會代價,亦即如何處理以人為為主的風與水的災害?當然,除了本文集所收集的案例外,台灣以「科技與法律」形式出現的科技爭議,近幾年來也越來越多,除了中科三期的爭議問題外,還有RCA所留下污染的法律爭議 等。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