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

  • 定價:220
  • 優惠價:919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7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黃聖哲教授在德國被譽為「台灣具有領導地位的阿多諾專家」(德國Campus出版社,2009年),他是第一位直接繼承法蘭克福學派的傳統,並獲得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博士的台灣學者。

  返台後,在阿多諾思想研究、文化與藝術社會學、客觀詮釋學方法論等領域多有建樹。

  本書匯集了他主要的阿多諾研究論文,原創性十足,誠為台灣讀者認識批判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其次是有關德國社會學家阿多諾的藝術社會學研究。阿多諾在德國戰後社會學發展史的重要貢獻與關鍵作用,在一些介紹法蘭克福學派或批判理論的入門導論書中經常隱而不顯。本書的第二部分,不僅試圖重建阿多諾著名的「文化工業」理論,更試圖證明阿多諾的「美學理論」實質上是一個既有開創性又有卓越洞察力的藝術社會學。它是阿多諾之後的藝術社會學研究者,無論其持贊成或反對的立場,都必須嚴肅面對的經典著作,也是可以刺激或啟發後續研究的靈感來源。

  本書的第一部份即承繼Oevermann教授的「客觀詮釋學」思維,介紹其於藝術社會學的理論奠基工作。Oevermann的美學經驗論建立於其「危機理論」的核心架構中:美學經驗建立在危機的日常存在的架構中,生活實踐是由危機構成的,危機與危機的克服既是美學經驗的核心構成,也是推動日常生活繼續運轉的動力。生活實踐的構成不是以常規而是以危機經驗作為核心,面對危機時的抉擇成為行動者是否具有自主性的最大挑戰。美學經驗建立在行動的特殊性上,它抗拒任何抽象體系的範疇歸類,因此日常生活的常規性對其不起任何作用。唯有藉由危機經驗突顯出日常生活的非日常性,開放地讓某物或事件在其身上起作用,行動主體才有可能遭遇無法預見者,開啟新的事物或新的經驗。

作者簡介

黃聖哲

  1964年生於台灣台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1987),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1989),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博士(2000),師承Ulrich Oevermann的客觀詮釋學學派。

  曾任教於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校。

  現職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專任副教授。

 

目錄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
自序

PART 1  理論基礎
第一章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

PART 2  阿多諾與藝術社會學
第二章 文化工業理論的重建
第三章 阿多諾的半教育理論
第四章 美的物質性—論阿多諾的藝術作品理論
第五章 模仿的動力—論阿多諾藝術理論的核心主題
附錄 聽的離散—阿多諾論流行音樂

PART 3  經驗研究
第六章 美術館導覽的自我搬演
第七章 美術館參訪者的行動邏輯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070214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0.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美學經驗建立在知覺上,但知覺卻非皆為美學經驗。知覺也並非美學經驗的唯一構成要件,表象思維、想像力,開啟意義的理解,同樣也構成了美學經驗的共同來源。但無論是追溯美學一詞的希臘文字源aesthesis,或是就吾人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而言,美學經驗直接與知覺連結在一起。知覺是美學經驗發動的動力。

知覺是英文perception的翻譯,追溯其拉丁文字根percipere,per意味著「通過」,而capere則是「捕捉、掌握」。知覺的德文為Wahrnehmung,可拆解為wahr與nehmen,字面義或可解釋為將某物帶到引起我們注意的狀態,中文的翻譯「知」與「覺」更為引人注意地將感官印象帶向某種感知的動力。知覺將直接的感官印象結構化為某種類型,附帶也處理了附著於感官印象上的感覺。知覺本身已是一個感知的範式。

為何社會學現在必須要處理這個傳統上被視為哲學或心理學的概念?正如美學經驗有其社會構成,知覺亦有其社會構成,而且知覺必須被放入社會學行動理論的架構中,將之視為知覺行動,才能掌握其全部的意義。我們所談論的行動並非建立在韋伯、派森思傳統上的被賦予了主觀意義的行為,按照業師Oevermann的看法,行動不具備這種主觀主義,行動是客觀地在那裡,它是早已被意義結構化、客觀的社會協同運作的行動。由此看來,知覺最初只是行動的一個環節,而就行動固有的歷程性而言,它是行動的一個階段。無知覺的行動是例外情況,有沒有無知覺的行動本身是可疑的。睡眠看似是無知覺的行動,彷彿純粹的生理狀態,但仍可對其進行社會學的行動意義的解讀。

首先必須確定的是美學經驗所依賴的知覺究竟是何種知覺行動,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的美學第一定律──美是無利益性的──似乎規定了美學知覺行動的特性:美學經驗所依賴的知覺乃是無目的的、無利益的行動,它完全不同於派森思式的目的導向式的行動。它是生活實踐中自主性的行動,它既是社會行動,又是自我封閉、看似外在於社會的行動。

美學知覺仰賴於一個獨特的知覺運作的過程:美學主體必須面對其對象物,與之對立的對象物,對象物展現為一個在我們身上起作用的世界,美學主體以好奇的姿態接收這個世界,並緊貼著對象,打開自己,揭露並感受到某種新事物,並且(按照阿多諾的講法)直抵那無法思考也無法理解者。這種獨特的理解那無法理解者的美學知覺行動,並非單只作用於面對新奇的事物,反而必須要能作用於我們所熟悉的事物中。它是一種自給自足、自我圓滿的知覺。它並不能被視為純粹心理學的單語現象,反而必須被放入社會行動的意義結構中進行考察。

看似先於社會或外在於社會的孤獨的知覺並不存在,知覺的對象是社會地形成的,外於社會,知覺將喪失其自身的對象。個別的主體彷彿單獨一人,脫離所有的社會關係,自言自語地與外界進行交往,但若非處於社會性的行動結構中,則主體連進行反思的對象都缺乏。究極而言,主體進行反思的觀點,本身早已標示了一個社會中的位置。

自給自足的美學知覺行動有其自身的邏輯,它不能被化約為品味判斷,更不是目的導向的行動,後兩者都根源於常規化的知覺。無論是派森思的行動理論或是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概念,都是建立在常規化的理性(合理性,rationality)上,預設了以目的導向的行動主體,卻從未反省到這種主體是如何構成的,也沒有發現實際在運作的事實上並非這種目的導向的行動。在具體的生命實踐中,行動在決定的瞬間並非以理性在運作。美學知覺並非以常規在運作,而是以危機作為其行動的核心。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春旅遊
  • 小天下暢銷展
  • 兒童節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