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漂泊與追尋:顧肇森的文學夢

漂泊與追尋:顧肇森的文學夢

  • 定價:410
  • 優惠價:936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悄然消失的醫生作家 文學為他說了一切

  曾於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因寫活一系列華人異域謀生群像,從而蜚聲文壇的金鼎獎得主顧肇森,突然神祕消失於太平洋彼岸。2004年,顧肇森的文友鄭樹森教授,以一篇悼文,揭開了顧肇森死亡之謎。但顧肇森作品之討論已沉寂多時,而諸多關於顧肇森其人的流言、揣想亦在虛實間發酵。這樣一位曾被矚目的海外華文作家,留下了《貓臉的歲月》、《月升的聲音》、《季節的容顏》等優秀作品,最後卻「神秘地」消失,徒留知音無限扼腕。

  顧肇森是一位全方位的作家,但至今對顧肇森的華文研究,多半著重單一篇章、集冊,甚至其同志文本的探討,較少全面性地討論其作品的整體美學與成就。本書聚焦顧肇森其人其事,前半部分析移民文學的歷史成因,以了解顧肇森寫作的時代背景,並深入探討顧肇森的生命歷史,做為作家作品研析的基礎;作者更實地採訪了顧肇森的文壇友人鄭樹森教授,聽其詳述與顧肇森的文學因緣,作家的創作身影,更顯清晰。本書後半部分析顧肇森的文學創作,探討顧氏小說、散文、及報導文學作品──《槍為他說了一切》(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第二名)中,作品如何展現作家內在靈魂的超越與寄託,並反映了時代的離散與疏離。

本書特色

  ★ 重新認識神秘消失於太平洋彼岸的醫生作家、金鼎獎得主──顧肇森
  ★ 實地訪問顧肇森文壇友人鄭樹森教授,紀錄珍貴資料

名人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許俊雅
  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蔡芳定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張春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榆婷


  1976年生,屏東人。台大中文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碩士。曾任高雄縣湖內國中訓育組長、國文教師、美術教師。現任台北市大安國中導師、國文教師。
 

目錄

推薦序一:久違了,顧肇森/許俊雅
推薦序二: 顧肇森生命與作品的美學再現/蔡芳定
推薦序三/張春榮
自序

第一章 序曲:尋找作家
一、文壇明星,神祕消失
二、搜尋顧肇森作品
三、追蹤作家

第二章 尋夢天涯:顧肇森其人
一、逐夢少年:留學前成長歷程
二、築夢他鄉:一位熱心公義的留學生
三、作家寫真

第三章 思索人間:顧肇森小說
一、1972~1978年,才情不凡的少年之作:《拆船》
二、1981~1986年,冷調刻劃移民辛酸:《貓臉的歲月》
三、 1985~1989年,眾聲喧嘩,靈肉辯證:《月升的聲音》
四、 1990~1991年,留不住美的無可奈何:〈時光逆旅〉、《季節的容顏》
五、顧肇森小說綜論

第四章  未竟之夢:顧肇森作品的疏離世界
一、家國議題
二、離散主題
三、漂泊的靈魂

第五章  追索正義:顧肇森的報導文學
一、寫作初衷:沒有真相,沒有正義
二、《槍為他說了一切》的創作歷程
三、顧肇森對盧剛產生自我投射的同情心理
四、槍無法說出一切

第六章 尾聲:追悼作家
一、文學為他說了一切
二、永不褪色的社會關懷

附錄一 顧肇森作品評論研究

附錄二 顧肇森年表

參考文獻

一、顧肇森作品
二、專書
三、單篇論文
四、學位論文
五、紀錄片
六、網路資料
 



  透過優秀作家的眼睛,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顧肇森於文學上的種種努力,於人間公義的思索,作為一個讀者,我深深感激!

  感謝許俊雅老師的殷切指導,給與我開闊飛翔的空間,也時與悉心的提醒與鼓勵。兩年來,或數十封電郵,滿滿的附註、評點與提示,或溫柔體貼的面授懇談,都是深廣兼具的智慧啟發,尤其是身為人文學者應有的悲憫與持平,在在與我深刻的感動。

  感謝陳義芝老師熱心牽成,讓我有幸採訪鄭樹森教授。亦感激鄭教授於百忙中撥冗,長談與顧肇森的一段文學因緣。透過鄭教授侃侃而談,顧肇森辭世前的影像與文學努力,於焉清晰,對此論文之研究發展,助益甚鉅。

  感謝口試教授―蔡芳定、張春榮老師給與諸多寶貴的建議,指引此論文漸臻善好。學術工作繁重的師長們,在學院事務紛雜之際,熱心提攜,慷慨付出時間與心力,予我極大的鼓勵。

  感謝生命中所有認真付出的老師,一路以來給與的源頭活水,每個精彩的課堂,每個課後的鼓舞,都是生命能量更沉厚的累積。

  感謝這四年來婆婆、公公頻繁來往臺北、彰化之間,幫我照顧一對年幼的雙胞胎,沒有他們的幫忙,課程、論文皆不可能完成。他們對兒孫豐厚的愛,讓我能放心悠遊於學術天地。也感謝攜手近二十年的富平,在家庭、工作、課業龐大壓力下,卻依舊溫暖和煦,幽默可愛。

  感謝我的父親與母親、小弟,一直以來,不斷鼓舞我進修,開懷生活並對人保持溫暖。一群始終支持我的家人,殷殷滋養著向上、喜樂的苗種。

  感謝所有的朋友們,無論是在生活上、學業上的互相支持,或是在網路上的美好分享,或激烈辯論,都帶給這篇論文極多的思考啟發。

  感謝君樺於學業忙碌之際,手繪精彩畫圖,呈現宛若聽見〈月升的聲音〉心靈異境。感謝編輯妘甄,這半年多來不厭其煩地溝通、提醒,秀威編輯群的專業、尊重與耐心,身為一個作者,何其幸運!

  感謝天,讓我遇見這一切!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81907
  • 叢書系列:新視野
  • 規格:平裝 / 348頁 / 14.8 x 21 x 1.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文壇明星,神祕消失

自十九世紀中期起,留學生放洋海外,或因生存問題,或因追求新知,或因尋索一個充滿希望的樂土,其中或多或少肇因於對於未來美好的憧憬。留學生寫作族群則自二十世紀初期形成。滿懷夢想的留學生,經歷的不僅是空間的巨大位移,更還包括異文化的洗禮,以及人倫關係的變化,加上時間的歷練與現實的衝撞,他們以華文書寫思鄉情懷、異國生活、眾生群像、社會觀察、生命反省、國族情感,已成為一個值得長期觀察的特殊寫作族群。

近代留學生的華文書寫,從清末、五四至抗戰,留學生文學反映出知識青年另一種文化視野。

臺灣戰後,旅美留學生小說蔚為大觀:1960年代著名旅美留學生作家多為外省籍,作品中充斥著對中國的熱情與美好想望;1970年代,保釣運動風起雲湧,海外中國魂熱烈燃燒,但隨之而來的是對文革中國的巨大幻滅。祖國神話破滅之後,海外作家進入一個務實的,重塑認同的時代。1980年代以後,周腓力保真、顧肇森等人將小說題材轉至「具體生活層面」,作品中展現旅美華人為「求生存」的種種掙扎和艱辛。其中,旅居美國的腦科醫生顧肇森(1954~1994)於華文報紙副刊先後發表一系列以在美華人為主角的短篇小說,深刻地型塑出一張張異鄉客的扭曲臉譜。這一系列的作品,題材廣泛,不再侷限於留學生與校園,而是描寫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華人在異地求生的艱辛,可說是1980年代以降聚焦「旅美華人」的代表作。顧肇森寫出了「美國夢」落實在現實生活的殘酷面,呈現冷靜的社會觀察。

1980後葉,顧肇森以一系列都會藝術家為主角,創作《月升的聲音》系列。〈冬日之旅〉、〈風起時〉、〈秋季的最後一日〉、〈月升的聲音〉諸篇形塑出令人屏息的藝術家形象,死亡、欲望與創造交織著人類亙古以來的大哉問:生命的意義?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