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超級關係

超級關係

Superconnect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80/20法則》(The 80/20 Principle)作者最新力作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網絡科學

  現今高科技時代,人與人的連結程度愈高,網絡效應也愈明顯。而在網絡特有的集中效應之下通常只會出現少數的大贏家,因此,掌握了網絡的規則,就能掌握成功的機會。

  本書探討了網絡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各種影響與運作模式,剖析學術理論背後的意涵,例如「六度分隔理論」以及「小世界觀」,也針對「長尾理論」提出顛覆性的獨到觀察與看法。而網絡也直接影響了個人生活,個人該如何形塑自己的網絡,以及面對不同網絡時的取捨,都是成功人生的重大課題。

  構成網絡的三項元素:

  ■強連結(Strong links):親密的家人與朋友關係。
  ■弱連結(Weak links):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識者。
  ■社群(Hubs):個人所參與的或大或小的團體或組織。

  柯克指出:弱連結將帶來寶貴的知識、機會與創新;而一般人倚賴最深的強連結反而是往前邁進的阻礙。另一項更驚人的發現:企業界的網絡主要是由握有超級關係的人脈王所形塑的,對市場結構、策略與產業政策具有深遠的意義。而這些個人與企業雖只是極少數,卻能創造出不成比例的巨大連結,為我們搭起一座橋樑,通往相距遙遠、非常不同的社會角落,讓世界變得更小,讓大家更能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元。

  掌握網絡法則,你也可以是左右社群關係的超級人脈王。

作者簡介

理查.柯克 Richard Koch

  暢銷書《80/20法則》作者,本身也是一位成功的創業家,擔任歐美各大企業策略顧問二十餘年,曾任波士頓顧問集團(BCG)顧問,也是貝恩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的合夥人之一,之後成立了LEK顧問公司,以「明星事業」的概念,尋找高成長市場裡規模最大的公司,開展了另一個利潤更為豐厚的企業購併(M & A)市場。他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以獨特的見解提出震撼性的精闢觀察。

葛雷格.洛克伍德 Greg Lockwood

  早年曾在加拿大《汽車買賣》雜誌(Auto Trader)服務,洞察出買賣市場交易機制的微妙網絡。之後投入創投業,投資了博彩交易公司振興(Flutter),最後與理查.柯克投資的另一家博彩交易公司比發(Betfair)合併,本書的兩位作者因而結識。

譯者簡介

張美惠

  臺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EQ》、《綠色EQ》、《破壞性情緒管理》等書。

 

目錄

推薦序
作者聲明
前言

第一章 成敗操之在我?
第二章 你的世界很小嗎?
第三章 弱連結的力量
第四章 人脈王
第五章 天堂、地獄與樞紐
第六章 網路空間──美麗新世界?
第七章 旋轉名片盒
第八章 樞紐的取捨
第九章 創新構想的網絡結構
第十章 網絡明星
第十一章 弱連結事業
第十二章 貧窮、都市更新與幫派
第十三章 網絡社會

謝辭
參考書目

 

推薦序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 王孝慈

  一本書創意的思考,往往可將簡單的事物,重新賦予創新的意義!誠如本書所言:「這一次,學術界──一種新型態的科學家──已經為我們完成最艱難的部分,現在我們只需跟隨他們的腳步進入新的世界。」

  本書作者開宗明義:「網絡」是一群互相連結的人或事物,彼此可互相溝通、分享資訊,達到網絡不存在時無法達到的成果。當然拋開「個人可以操控世界」的錯覺,我個人也看到網絡是行銷的必然趨勢,體認到未來人類創造的真諦,其實就在於互相合作。前兩年你我都見證了:只要經營運用社群,在網路界誕生了不少也不同地傳奇:2009年Facebook是上班族快樂泉源,"偷菜!!"莫明成為忙裡偷閒"全民運動",而美國總統歐巴馬採用網路通路競選行銷至今被奉為經典;延伸至2010年今天,有效挖掘網友間的潛在共通性的社交網站(SNS),如果讀友的直覺反應還是偷菜,說明你已經"落伍了",因為最具話題性以及朋友人際的熱門功能組件就是粉絲團轉貼。

  眾所皆知我們中華民族最古老人際互動,完全融入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精髓!誠然人們會很努力嘗試表達個人特質,但這終究隱含在個人之內。在人力銀行發揮其運作效益的同時,也往往念茲在茲地分享同仁,人力銀行的價值就在透過網絡(networks)散播,讓人際活動具有真正無遠弗屆穿透力;透過傳遞、分享價值,持續讓企業找到好人才,也讓人才找到好工作。

  網絡有很多價值是潛藏的;要等到我們進行連結時,對自己與別人才會大幅提升價值。本書順利出版,無疑地讓我們必須瞭解本世紀的網絡社會,確實能以不同以往的方式主導我們的生活,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穫。特別是作者強調具有影響力的弱連結(weak links)。意謂你我或可因為泛泛之交、朋友的朋友、偶然又陌生在網絡相遇的人,而接觸到不同的新世界,從而找到事業的契機或意外的幸福,基於提供讀友更多元、更豐富、更完整的資訊,時報出版本書《超級關係》可說是適逢其時,定可給網絡社會帶來更大的活力,可喜可賀。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53036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1章 弱連結企業──企業如何善用弱連結獲益
你是否曾經在孤立的小鎮居住過?裡面每個人都互相認識──或甚至互相有親戚關係──隱姓埋名絕對不可能。在這種環境裡,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可能很牢固,但也可能抱持幾世難解的仇怨。不只是個人,有時甚至讓家族或更大的群體陷入分裂。維洛那(Verona)是最典型的例子──那是《羅密歐與茱莉葉》發生的背景。一個小鎮如果沒有成長──亦即沒有新血加入──人們可能變得過度親近,心胸狹隘,無法寬容異己。即使這些問題都能夠避免,恐怕也會變得非常無趣──至少對於有心擴展領域的人是如此。

一個人口穩定的小鎮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強連結太多,弱連結太少。人與人的關係以家庭及朋友為主,幾乎排除任何偶發的、新的弱連結,也就很難產生新的資訊與做法。

大城市則恰恰相反;城市是弱連結的巨大溫床,很容易成為創新活動的精彩核心。

我們是否可以用同樣的觀點來探討工作與企業?職場上的弱連結、強連結與創新有什麼關連?哪些因素是創新的助力與阻力?

依據我們對網絡的認識,應該只有一種情況最有利促進創新與市場的成長──那就是存在大量的弱連結可以串連不同的世界(亦即當弱連結的數量超過強連結時)。

新公司很符合這些敘述,因為多數新公司都非常倚賴外在的弱連結。新公司通常總有一部分重要的構想來自外界;員工在公司的資歷當然都很淺,因此與舊公司還保有一些連結。成熟的公司通常已發展出較固定的聘雇模式(不論聘雇對象是機構或個人),相較之下,新事業的員工比較多元化(來自不同的公司與背景)。在新事業裡,很多關係還沒有時間形式化,僵固成為強連結,固定的企業階層也還未形成。基於這些理由,新事業擁有的弱連結比例一般高於成熟的企業。當然,新公司也可能因其他條件展現很高的創新力──創業者本來就必須有能力開創新的領域,才可能起步與生存。但我們還是認為,大量的弱連結有很大的助益。

我們認為小公司的弱連結相對也比大企業多。小公司比較可能將部分業務外包,而非仰賴內部統籌一切。小公司的層級通常較少,較容易受到外在隨機出現的因素影響。此外,小公司的業務量較少,工作性質不是那麼專門或特殊,而一般性或涵蓋範圍較廣的工作比大企業的工作更可能產生弱連結;相對的,大企業會運用分工與自動化來壓低單位成本。試想汽車裝配線上的作業員擁有的弱連結一定很少,相較之下小型修車廠的經理便多很多,他除了要修車,還要與顧客及供應商互動、記帳等等。正在成長的小公司會遭遇各種起伏變化,內部職位常須重新界定與輪替,整個環境較有彈性,也因此人際關係比較沒有時間僵化。

還有一種情況較有利弱連結發展:同一個城市或地區裡有很多公司(有些屬於不同的產業),人們經常轉換工作,不同公司的員工之間有較多的社交接觸。在這種情況下,知識與技能的交互激盪有利促進創新與市場的成長。同樣的道理,當大學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促進創新及知識移轉的非學術來源(如顧問)之間,存在頻繁的非正式連結,那麼創新活動便會更加蓬勃發展。

反之,依據前文關於強連結的解釋,當企業將重心放在內部且作風比較神祕─一切只仰賴自己人,不願與外界分享或向外界學習──創新活動將難以發揮。我們可以合理推斷,這類企業通常規模較大,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因而很弔詭地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但我們是否能找到有力的證據支持這些假說?其次,強連結與弱連結的表現模式是否有些地方讓人驚訝或與直覺判斷相違背?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1/05/19
你用Facebook嗎?你有Twitter或微博嗎?你寫部落格嗎?

假如以上答案均為“是“,恭喜你,你正為你接下來的生涯發展奠定了非常正面的基礎。

別誤會,我要說的不是「數位履歷」之類的概念,即便你運用這些社群工具只是閒聊或者分享、交流自己的興趣或嗜好,即便看起來不是那麼正經嚴肅的內容,都有可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Superconnect-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of weak links)嘗試透過社會學實驗與大量的實證經驗,剖析社群與社交行為看似隨機無系統的互動與連結背後潛在的力量。顛覆了傳統觀念裡“強連結“(指既有的人際關係如親人、朋友、同事)對我們來說比較“有用“的觀念,《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告訴我們,泛泛之交、宴會裡偶遇交談的陌生人、在部落格或Facebook、微網誌短暫互動的網友,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大幫助。怎麼說呢?

也許\您對於前一陣子的一個真實案例有些印象:26歲的年輕人凱爾麥當勞用一根紅色迴紋針,在經過14次交換之後,換到了一棟位於加拿大肯普林小鎮的豪宅(詳見「一根紅迴紋針」網站)。由他的交換過程中你會發現,除了他突發奇想的點子外,正是網路所帶來的“隨機緣份“讓原本看似毫無價值的迴紋針逐漸變成一個受矚目的傳奇,而每一次的交換裡也逐漸的讓不同的需要被連結起來。如果一根迴紋針都有機會因為這隨機的連結而變成豪宅,那麼對於一般人來說,透過這些隨機的“弱連結“為自己的工作或是生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或者資訊,看來並非難事。

還是對此半信半疑嗎?《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分別用1967年、2002年、2008年的三次實驗(分別透過文件、電子郵件,與MSN messenger的資料做分析),先說明了「六度分隔理論」是實際存在的,一封電子郵件只需要透過平均4.05人(如跨國則是7人)就可以送到一個毫不相識的目標人選手上,全世界的MSN Messneger用戶在2008年任兩人間的平均分隔度是6.6人。而在這些傳遞實驗中,未能完成的連結只有0.3%是因為“不知道要傳給誰 “而中斷,絕大多數都只是因為“懶 /忘記往下傳“。另外觀察到其中一些「人脈王」在整個網絡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絕大多數的連結幾乎都是透過了「人脈王」而被連結起來。但是「人脈王」的力量並非來自他自身,而是那無數經由他的弱連結。也因此,增加與周遭網絡弱連結的發生,正是我們可以做的。

《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 》裡針對構成網絡的元素:“強連結“—親密的家人與朋友關係、“弱連結“—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識者與“樞紐(Hubs)”—個人所參與的或大或小的團體或組織,強與弱連結的交錯點等三大元素做了充滿實證的介紹,也對長期以來的觀念–“強連結才值得倚賴(事實上也許\是帶來限制與障礙)“、“泛泛之交的弱連結毫無價值(事實上會為我們帶來重要的知識、資訊或創新想法)“滾石不生苔(事實上,主要樞紐像是工作每隔三或四年更換最好,長期停留在同一個樞紐只會讓連結弱化)做了反思的提醒。

而越來越普及的網路社群平台像是Blog、微網誌、Facebook正是讓大量弱連結得以發生的好工具。像是因為喜歡攝影,而寫與讀攝影相關的部落格,參與攝影的主題群組,這正是在「攝影迷」這個樞紐中創造了連結與產生連結的可能性。不同的嗜好、對某項理念的認同、共同參與某種活動、同是某部電影的影迷、讀書會…這些都是參與不同樞紐產生更多弱連結的方式。

除了積極參與產生連結之外,《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也分析了能夠促成弱連結發生的一些特質—因為只有稀少的接觸機會,所以第一印象相當重要、因為缺乏長時間接觸,所以必須建立在高度的信任感與和諧上。這兩點也許\會提醒一些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而不自覺發表激化言論的人注意,因為也許\無形的也影響了你產生弱連結的機會。另外,保持對人的好奇、在沒有外在動機與利益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採取行動把人們連結起來。也都是促成弱連結不斷發生的重要人格特質。

如果你的Facebook堅持只加真實生活裡的朋友、不了解微網誌的碎碎念有什麼意義、覺得寫部落格浪費時間,推薦你讀《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你會發現這些看似花時間的網路社交,不只會為你,也會為整個世界,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創新動力。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