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俱舍論講記【兩冊】

俱舍論講記【兩冊】

  • 定價:1180
  • 優惠價:9106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00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釋迦牟尼佛次第轉三次法輪,其中第一轉法輪的見解主要以《俱舍論》來衡量,行為以《毗奈耶經》來衡量。處於末法濁世的眾生,壽命如此短暫,第一轉法輪的經論教義想要全部了達十分不現實,但若能精通《俱舍論》和《毗奈耶經》,則可圓滿通達釋迦牟尼佛第一轉法輪的一切精要。
  
  《俱舍論》是第二大佛陀世親論師所撰著。此論又稱"聰明論"。《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內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與還滅的因果法則,真實開顯四諦真理,為所有希求解脫的修行人指明一條修行途徑。作為佛法的根本理論,不論顯宗還是密宗,精通此論極為重要。
  
  原藏文本當時由印度譯師則那莫札──佛友論師,以及國王赤松德贊時的三大譯師之一的嘎瓦華扎翻譯。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再據藏文版本翻譯為漢文。
  
  本書講記根據蔣陽洛德旺波尊者的《俱舍論釋》進行講解,尊者的《俱舍論釋》不廣不略,並且已經圓滿開顯了《俱舍論》的深刻奧義。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


  四川甘孜爐霍人,生於1962 年藏曆六月初四。

  1985 年,捨俗出家,前往喇榮五明佛學院,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為根本上師,後成為學院大堪布。

  1987 年,隨法王朝拜聖地五台山,自此開始攝受漢地四眾弟子。

  1990-1999 年,前往不丹、印、尼、新、馬、泰、日、美、加、法、德、荷、英等國家弘法。

  2006 年,開始以網路、光碟等現代化方式傳法,便於廣大信眾系統地學習佛法,普降法雨廣利有緣。

  2007 - 2008 年,發起「啟動愛心」之號召,勸勉佛教徒奉獻一份愛心,不應漠視身邊需要幫助的可憐人。並身先士卒,先後建立起智悲學校、小沙彌學校、敬老院、居士林等。

  堪布仁波切日不缺講,夜不乏譯,現已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冊。其中,中文繁體版譯作系列收於《心一堂彭措佛緣叢書‧索達吉堪布仁波切譯著文集》。

  堪布仁波切諄諄告誡弟子:「如果能利益眾生,哪怕只有一個人,想辦法讓他生起一顆善心,我們千百萬劫做他的僕人也可以。」
 

目錄

上冊目錄 
甲一、論名之義
乙一、譯名
乙二、解釋論名
乙三、不同譯名之必要
甲二、譯禮
甲三、論義
乙一、入造論支分
丙一、禮讚與立誓( 何者等一頌)
丙二、解說論名( 淨慧等一頌)
丙三、此論以必要等四法成立佛說( 無辨等一頌)
乙二、真實論義
丙一、明確內容( 有漏等一頌二句)
丙二、詳細抉擇
丁一、廣說無為法( 其中等一頌)
丁二、廣說有為法
戊一、總義
己一、八品之理
己二、八品之聯繫
己三、各品所說之內容
戊二、論義
第一分別界品
甲一、有為法( 所有等二句)
甲二、別名
乙一、有為法之別名( 彼等等二句)
乙二、有漏法之別名( 如是等一頌)
甲三、廣說蘊界處
乙一、蘊界處之自性
丙一、真實宣說蘊界處
丁一、色蘊之理
戊一、真實宣說色蘊
己一、略說( 所謂等二句)
己二、廣說
庚一、以法相之方式宣說五根( 彼等等二句)
庚二、以事相之方式宣說五境( 色有等一頌)
庚三、宣說無表色( 散亂等二頌二句)
戊二、根境與界處之關聯( 承許等二句)
丁二、中間三蘊之理( 受蘊等一頌二句)
丁三、識蘊之理( 識蘊等一頌二句)
丁四、遣除實法之疑慮( 為立等二頌二句)
丙二、蘊界處各自含義及必要性( 積聚等一頌)
丙三、單獨安立受想蘊之理由( 成為等一頌二句)
丙四、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 次第等一頌二句)
丙五、二處決定之理( 為分等一頌)
乙二、攝他法之理
丙一、攝法蘊之理( 能仁等二頌)
丙二、其他依此類推( 如是等二頌)
乙三、界之分類
丙一、有見等五類( 有見等三頌)
丙二、有尋有伺等分類( 尋伺等二頌)
丙三、有緣等五類( 有緣等三頌)
丙四、三生之分類( 異熟等一頌二句)
丙五、具實法等五類( 具有等二頌)
丙六、見斷等分類( 十色等一頌)
丙七、見與非見之分類( 眼與等七頌)
丙八、二識等三類( 根意等一頌)
第二分別根品
甲一、根之安立
乙一、根之自性
丙一、根之功用( 傳說等四頌)
丙二、根之定數( 心之等二頌)
乙二、此處所說根之本體
丙一、宣說五受根( 身非等一頌二句)
丙二、宣說最後三根( 見修等二句)
乙三、根之分類
丙一、觀待助緣之分類( 最後等一頌)
丙二、觀待因果之分類( 命根等一頌二句)
丙三、觀待本體之分類( 善法等二頌)
丙四、觀待所斷之分類( 意三等一頌)
乙四、根之得捨
丙一、得根之理( 欲界等一頌)
丙二、捨根之理( 無色等一頌二句)
乙五、沙門四果以幾根而得( 始終等一頌)
乙六、具根之理
丙一、必具( 具捨等二頌二句)
丙二、會具( 無善等二頌)
甲二、有為法產生之理
乙一、真實宣說有為法產生之理
丙一、色法產生之理( 欲界等一頌)
丙二、非色法產生之理
丁一、略說( 心與等二句)
丁二、廣說
戊一、相應法產生之理
己一、類別決定之分類
庚一、略說( 五種等二句)
庚二、廣述
辛一、遍大地法( 受想等一頌)
辛二、大善地法( 信不等一頌)
辛三、大煩惱地法( 癡逸等二句)
辛四、不善地法( 不善等二句)
辛五、小煩惱地法( 怒恨等二句)
己二、不定之相應( 隨逐等四頌)
己三、似相同之差別( 無慚等二頌)
己四、似不同之一體( 心意等一頌)
戊二、不相應行產生之理
己一、略說( 一切等一頌)
己二、廣說
庚一、得繩非得
辛一、真實宣說得繩非得( 得有等一頌)
辛二、宣說彼之特法
壬一、得繩之特法( 法有等二頌二句)
壬二、非得之特法( 非得等一頌二句)
庚二、同類( 所謂等二句)
庚三、無想( 無想等二句)
庚四、二定
辛一、無想定( 如是等一頌)
辛二、滅盡定( 所謂等二頌)
辛三、此二共同之所依( 此二等二句)
庚五、命( 所謂等二句)
庚六、法相( 所有等一頌二句)
庚七、能說( 名聚等一頌)
己三、攝義( 同類等一頌)
乙二、旁述因果及緣
丙一、宣說因果
丁一、宣說因
戊一、略說( 能作等一頌)
戊二、廣說
己一、能作因( 除己等一句)
己二、俱有因
庚一、法相( 俱有等一句)
庚二、事相
辛一、總說( 如大等二句)
辛二、別說心之隨轉( 心所等一頌)
己三、同類因( 同類等一頌二句)
己四、相應因( 相應等二句)
己五、遍行因( 所謂等二句)
己六、異熟因( 異熟等二句)
戊三、攝義( 遍行等二句)
丁二、宣說果
戊一、略說( 果攝等二句)
戊二、廣說
己一、果是何因之果( 異熟等一頌)
己二、宣說各自之法相( 異熟等二頌)
丁三、宣說二者共同之法
戊一、執果與生果時( 五因等一頌)
戊二、由幾因生果( 煩惱等一頌二句)
丙二、宣說緣
丁一、略說與各緣之法相( 經中等一頌二句)
丁二、何緣對三時何果起作用( 俱有等一頌)
丁三、任何法由幾緣產生( 四緣等二頌)
丁四、廣說等無間緣
戊一、分析十二心
己一、真實宣說十二心( 欲界等一頌)
己二、對應緣與具緣( 欲界等五頌)
戊二、分析二十心( 十二等一頌二句)
戊三、觀察十二心中何者新得( 三界等一頌)
第三分別世間品
甲一、生者眾生世界
乙一、分類
丙一、三界之分類( 地獄等三頌)
丙二、五趣之分類( 彼中等一頌)
乙二、法之特點
丙一、七識處( 身不等一頌二句)
丙二、有情九處( 有頂等一頌)
丙三、四識處( 四處等二句)
丙四、觀察七識處與四識處所攝之義( 如若等一句)
乙三、廣說自性
丙一、識入之理
丁一、所入之處( 有情等一頌一句)
丁二、入者中有
戊一、本體( 死有等二句)
戊二、能立
己一、理證( 中有等一頌二句)
己二、教證( 佛親等二句)
戊三、身相( 此一等一頌)
戊四、法之差別( 同類等一頌)
戊五、入生之理( 生起等三頌)
丙二、識住之理
丁一、住於何處心之緣起
戊一、略說( 無我等二頌)
戊二、廣說
己一、分位緣起
庚一、自性
辛一、分類( 此即等一頌)
辛二、各自法相( 煩惱等三頌二句)
辛三、彼等之必要( 為能等二句)
庚二、觀察歸攝( 煩惱等一頌)
庚三、定數之理由( 煩惱等一頌)
庚四、起生之差別( 此許等二句)
己二、緣起之本體
庚一、宣說無明( 智慧等一頌二句)
庚二、宣說名與觸( 名即等二頌)
庚三、細述受( 從中等四頌二句)
己三、以比喻說明三支( 於許等一頌)
戊三、攝義( 四有等一頌)
丁二、依何而住食之緣起
戊一、食之自性( 有情等一頌二句)
戊二、旁述中陰身之異名( 意成等二句)
戊三、彼等之必要( 前二等一頌)
丙三、識去之理( 斷絕等三頌)
甲二、生處器世界
乙一、次第與量
丙一、宣說所依
丁一、宣說風輪( 器世等二句)
丁二、宣說水輪與金輪( 水深等一頌二句)
丙二、宣說能依
丁一、宣說山( 須彌等三頌)
丁二、宣說海( 彼等等一頌二句)
丁三、宣說洲
戊一、宣說主洲( 南贍等二頌二句)
戊二、宣說小洲( 彼等等一頌)
戊三、宣說贍部洲之特法( 此向等一頌)
丙三、別說眾生之處
丁一、真實宣說眾生之處
戊一、惡趣
己一、熱地獄( 此下等一頌二句)
己二、寒地獄( 其他等二句)
戊二、善趣天界
己一、與地相連
庚一、四大天王天
辛一、依無量宮( 日月等三頌)
辛二、依山( 須彌等二頌)
庚二、三十三天( 須彌等四頌)
己二、與地不連( 彼上等二頌)
丁二、彼等之廣述( 三種等四頌)
乙二、旁述眾生之量
丙一、身量( 南贍等三頌)
丙二、壽量
丁一、真實宣說壽量
戊一、善趣壽量( 北俱等三頌二句)
戊二、惡趣壽量( 復合等三頌)
丁二、旁述( 除開等二句)
乙三、別說此二量
丙一、略說( 色名等二句)
丙二、廣說
丁一、境色之量( 極微等二頌)
丁二、時間之量
戊一、宣說年( 一百等一頌二句)
戊二、宣說劫
己一、真實宣說劫
庚一、壞劫( 多劫等二句 )
庚二、成劫( 成劫等二句)
庚三、住劫與大劫( 中劫等二頌)
己二、旁述
庚一、大劫 之旁述
辛一、佛陀出世情況( 三無等二句)
辛二、緣覺出世情況( 緣覺等二句)
辛三、轉輪王出世情況( 諸轉等四頌)
庚二、壞劫之旁述
辛一、壞劫之類別( 壞劫等二句)
辛二、身體之頂( 第二等一頌二句)
辛三、壞滅之次第( 以火等一頌)

下冊目錄
第四分別業品
甲一、連接文( 形形等二句)
甲二、真實宣說業
乙一、業之本體
丙一、略說( 彼分等一頌)
丙二、廣說
丁一、業之自性
戊一、有表業
己一、身之有表業( 身有等一頌二句)
己二、語之有表業( 所謂等二句)
戊二、無表業
己一、教證依據( 經說等二句)
己二、因大種之差別( 欲界等一頌二句)
己三、法之差別( 無表等一頌二句)
丁二、三業總法之差別
戊一、真實宣說三業總法之差別( 無表等一頌二句)
戊二、旁述
己一、善等之分類( 解脫等一頌二句)
己二、宣說等起( 所謂等一頌二句)
己三、法之差別( 初心等一頌)
丁三、無表業之分類
戊一、略說( 所謂等二句)
戊二、廣說
己一、宣說戒
庚一、總說( 戒有等二句)
庚二、詳說
辛一、別解脫戒
壬一、分類( 所謂等一頌)
壬二、本體( 受持等一頌)
壬三、釋詞( 俱得等一頌)
壬四、具戒之補特伽羅( 具有等二句)
辛二、禪定戒與無漏戒( 生禪等二句)
辛三、旁述( 最後等一頌)
己二、具理
庚一、具無表色之理( 乃至等四頌)
庚二、具有表色之理
辛一、真實宣說( 有表等一頌)
辛二、旁述( 稱為等二句)
庚三、宣說四類具戒( 守中等一頌)
己三、得捨
庚一、得法
辛一、戒之得法
壬一、如何獲得
癸一、禪定無漏戒之得法( 禪定等二句)
癸二、別解脫戒之得法
子一、真實宣說( 所謂等二句)
子二、旁述
丑一、戒惡戒時間固定( 即於等一頌)
丑二、齋戒之特點
寅一、受法( 身居等一頌)
寅二、分支固定( 次第等一頌)
寅三、所依固定( 他者等二句)
丑三、居士戒之特點
寅一、真實宣說( 承諾等一頌二句)
寅二、別說皈依境( 所謂等一頌)
寅三、支分固定( 邪淫等二頌)
壬二、從何獲得( 欲界等二頌)
辛二、惡戒之得法( 惡戒等二句)
辛三、中戒之得法( 剩餘等二句)
庚二、捨法
辛一、戒之捨法
壬一、別解脫戒之捨法( 還戒等二頌)
壬二、禪定無漏戒之捨法( 禪定等一頌)
辛二、惡戒之捨法( 惡戒等二句)
辛三、中戒之捨法( 中戒等一頌二句)
己四、具戒之補特伽羅( 北俱等二頌)
乙二、經中所說名稱
丙一、以法相方式略說分類( 業樂等二句)
丙二、以果之方式分類
丁一、略說( 福德等二句)
丁二、廣說
戊一、宣說福德等業( 福德等一頌)
戊二、宣說安樂等業
己一、三受業各自之事相
庚一、自宗觀點( 至三等一頌)
庚二、他宗觀點( 有說等一頌)
己二、受業之分類
庚一、五種分類( 本性等二句)
庚二、別說異熟受業
辛一、總說
壬一、業之分類( 異熟等一頌)
壬二、何界與眾生中有幾引業( 一切等二頌二句)
辛二、別說定受業( 一切等二頌二句)
己三、由何業受何果
庚一、真實宣說( 無尋等二句)
庚二、別說狂心( 所謂等一頌)
丙三、以因之方式分類( 經中等二句)
丙四、以因果二者之方式分類
丁一、略說( 憑藉等二句)
丁二、廣說( 不善等三頌)
丙五、以所依方式分類( 無學等二句)
丙六、以作用方式分類( 所謂等二句)
丙七、宣說善行與惡行
丁一、業道之安立
戊一、略說( 身之等二頌)
戊二、廣說
己一、是否具有表色無表色( 六種等一頌二句)
己二、業道各分三類( 加行等一頌)
己三、別說不善業道
庚一、不善業道之作用( 殺生等三頌)
庚二、各自之法相
辛一、宣說四根本罪( 殺生等二頌)
辛二、宣說四名言( 眼耳等二句)
辛三、宣說六支分( 離間等二頌二句)
庚三、業道之詞義( 意三等二句)
己四、斷善根與恢復方式( 唯以等二頌)
己五、思與幾業道俱生( 思與等一頌)
己六、何界何趣中有幾業道( 地獄等三頌)
己七、業道之果( 承許等一頌)
丁二、單說邪命之原因( 貪心等一頌)
丁三、何業具何果( 斷道等六頌)
丙八、以理非理生業之分類( 非理等一頌)
丙九、引業與滿業之分類( 一業等一頌)
丙十、宣說三障( 無間等二頌)
丙十一、宣說五無間罪( 破僧等八頌)
丙十二、宣說近無間罪( 染污等六頌)
丙十三、宣說三福業之事( 三福等十二頌)
丙十四、宣說三隨分( 隨福等二句)
丙十五、宣說如理而入之業( 如理等二頌)
第五分別隨眠品
甲一、連接文( 有之等一句)
甲二、真實隨眠
乙一、隨眠之分類
丙一、真實宣說隨眠之分類
丁一、根本隨眠之分類( 六種等二頌一句)
丁二、特殊隨眠之分類( 此十等一頌二句)
丙二、旁述
丁一、確定所斷( 依有等一頌)
丁二、各見之法相( 我與等一頌)
丁三、遣除與末見相關之爭論( 於大等一頌)
丁四、顛倒之分類( 由三等一頌)
丁五、慢之分類( 七慢等一頌二句)
乙二、形象之差別
丙一、觀待因之分類( 見苦等一頌二句)
丙二、觀待所緣境之分類( 見滅等四頌二句)
丙三、觀待本體之分類
丁一、真實分類( 上界等一頌)
丁二、根本之差別( 欲界等二頌)
丁三、詢問無記法之旁述( 一向等一頌)
丙四、觀待時間之具理
丁一、真實宣說( 過去等一頌二句)
丁二、旁述分析三時之理
戊一、對境三時成立實體( 三時等一頌二句)
戊二、辯答( 第三等一頌二句)
丁三、斷與離之差別( 雖斷等一頌)
丙五、境與有境之差別( 欲界等三頌)
乙三、心具隨眠之理( 具隨等一頌)
乙四、生起煩惱之理( 癡中等二頌)
乙五、宣說異名
丙一、經中所出現之異名
丁一、漏( 欲界等一頌二句)
丁二、瀑流結合( 瀑流等一頌)
丁三、近取( 如是等一頌)
丁四、解釋彼等之義( 彼等等一頌二句)
丙二、論中所出現之異名
丁一、略說( 此等等二句)
丁二、廣說
戊一、結
己一、九結( 實體等一頌)
己二、五順下分結( 五種等二頌)
己三、五順上分結( 順上等一頌)
戊二、縛( 因以等二句)
戊三、隨煩惱( 所謂等一頌)
戊四、纏
己一、真實宣說纏( 八纏等二頌)
己二、旁述
庚一、六垢( 此外等一頌二句)
庚二、法之差別( 其中等二頌二句)
乙六、與何法相應
丙一、與何識相應( 見斷等一頌)
丙二、與何受相應( 諸喜等四頌)
乙七、宣說五障( 欲界等一頌)
甲三、斷隨眠之方式
乙一、見斷之斷法( 由以等一頌)
乙二、修斷之斷法( 所謂等二頌二句)
甲四、斷之果遍知
乙一、分類( 所謂等一頌二句)
乙二、是何道之何果( 其中等二頌二句)
乙三、定數( 獲得等一頌)
乙四、何補特伽羅具足( 凡夫等一頌)
乙五、宣說得捨( 有者等二句)
第六分別聖道品
第六分別道與補特伽羅品
甲一、所緣境聖諦
乙一、連接文( 依見等二句)
乙二、道自本體( 修道等二句)
乙三、真實四諦( 一切等一頌)
乙四、建立諸行皆苦( 悅意等一頌)
乙五、旁述二諦( 毀彼等一頌)
甲二、現證真諦之次第
乙一、略說( 守戒等二句)
乙二、廣說
丙一、智慧之自性( 聞等等二句)
丙二、堪為法器之特法( 具身等三頌)
丙三、真實趨入修法
丁一、修寂止
戊一、略說( 入修等一頌)
戊二、廣說
己一、修不淨觀( 對治等二頌)
己二、修呼吸法( 憶念等一頌二句)
丁二、修勝觀
戊一、資糧道( 即已等二頌二句)
戊二、加行道
己一、加行道之自性( 由彼等三頌)
己二、法之差別( 加行等三頌二句)
己三、別說遣疑( 有學等二頌二句)
戊三、現證真諦之道( 世勝等二頌二句)
甲三、現證真諦之補特伽羅
乙一、宣說分攝
丙一、離貪者
丁一、向( 鈍根等二頌)
丁二、果( 向十等一頌二句)
丙二、漸次者
丁一、相( 地地等二句)
丁二、具相之補特伽羅
戊一、預流( 尚未等一頌一句)
戊二、一來
己一、向( 亦為等一句)
己二、果( 滅盡等三句)
戊三、不來
己一、向( 亦是等一句)
己二、果
庚一、總說( 滅盡等一句)
庚二、別說
辛一、分類
壬一、真實分類( 中生等一頌二句)
壬二、意義之差別( 中生等二頌二句)
辛二、輪番修( 最初等一頌二句)
辛三、宣說身現證( 獲得等二句)
戊四、阿羅漢
己一、向( 滅至等一頌)
己二、果
庚一、真實宣說果( 彼滅等二句)
庚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
辛一、以何道斷何地之所斷( 有頂等二頌)
辛二、以何地斷何地之所斷( 依於等一頌二句)
辛三、世間道之所緣( 世間等三句)
庚三、智之生理( 不動等三句)
庚四、沙門之攝義( 沙門等二頌二句)
庚五、梵輪( 彼名等一頌)
庚六、沙門果之得法( 欲界等一頌)
庚七、阿羅漢之分類
辛一、真實分類( 許阿等一頌二句)
辛二、法之差別( 有者等一頌二句)
辛三、退失之分類( 當知等一頌二句)
辛四、別說轉根之理( 不動等一頌二句)
乙二、結尾( 二佛等二頌三句)
甲四、宣說現證之道
乙一、宣說加行等四道( 總之等三句)
乙二、宣說一切住地與住根之道( 靜慮等二句)
乙三、宣說菩提分法
丙一、以名稱而分類( 盡智等二句)
丙二、以實體而分類( 謂三等二頌)
丙三、部類之次序( 七類等二句)
丙四、本體之差別( 七覺等二句)
丙五、何地所攝( 一禪等二頌)
丙六、旁述獲得解信之理( 若見等一頌二句)
丙七、別說無學法
丁一、真實宣說無學法( 有學等一頌二句)
丁二、旁述斷除所斷之理( 將生等二頌二句)
第七分別智品
甲一、智之基( 無漏等一頌)
甲二、智之自性
乙一、概述及對境( 智分等一頌二句)
乙二、分類及差別( 彼等等四頌)
乙三、定數及對治之差別( 由依等一頌二句)
乙四、相之差別( 法智等三頌二句)
乙五、法之差別( 俗智等四頌二句)
甲三、具智之理( 無漏等一頌)
甲四、得智之理
乙一、何道得幾智
丙一、見道得幾智( 見道等二頌)
丙二、修道得幾智( 十六等三頌三句)
丙三、所說之餘道得幾智( 所說等一句)
乙二、何地得幾智( 於何等一頌)
乙三、得之分類( 有為等二句)
甲五、智所攝之功德
乙一、不共功德
丙一、略說( 佛陀等二句)
丙二、廣說
丁一、宣說力
戊一、意之力( 知處等二頌二句)
戊二、身之力( 身即等一頌)
丁二、宣說無畏( 無畏等二句)
丁三、宣說念住( 所謂等二句)
丁四、宣說大悲( 大悲等二頌)
乙二、共同功德
丙一、略說( 他法等三句)
丙二、廣說
丁一、與聖者共同功德
戊一、無染( 無染等一頌)
戊二、願智( 願智等一句)
戊三、宣說四無礙解( 法義等二頌二句)
戊四、得法( 若不等一頌二句)
丁二、與凡聖二者共同功德
戊一、分類( 神境等二句)
戊二、本體( 彼為等一頌)
戊三、法之差別( 五通等一頌二句)
戊四、神通所攝之功德
己一、宣說三明( 最後等一頌二句)
己二、宣說三神變( 神境等一頌)
戊五、廣說第一神通
己一、宣說神境通
庚一、本體及對境( 神境等一頌二句)
庚二、宣說化心( 能化等三頌二句)
庚三、神境通之分類( 神境等二句)
己二、宣說天眼耳通( 一切等一頌二句)
己三、遣疑說餘通( 俱生等一頌)
第八分別定品
甲一、真實定
乙一、正行
丙一、分類
丁一、廣分
戊一、靜慮之分類( 四種等一頌二句)
戊二、無色定之分類( 如是等二頌二句)
丁二、攝義( 如是等二頌)
丙二、靜慮之分支
丁一、因定之分支
戊一、善之分支
己一、以名而分類( 第一等一頌二句)
己二、以實體而分類( 實體等一頌)
戊二、染污性之分支( 染污等一頌)
戊三、四禪立為不動之原因( 解脫等一頌)
丁二、觀察果生具幾受( 生之等二頌)
丙三、得法( 前所等一頌)
丙四、由何定生何定
丁一、三定由何生何
戊一、就定而言( 無漏等一頌二句)
戊二、就其他而言( 死時等二句)
丁二、別說淨定( 淨定等一頌)
丁三、別說超越定( 與八等一頌)
丙五、法之差別( 靜慮等二頌二句)
乙二、未至定( 彼等等一頌)
乙三、殊勝定( 無尋等二句)
乙四、等持之分類
丙一、以界而分類( 勝禪等二句)
丙二、以道而分類( 無相等一頌)
丙三、以出離道而分類( 所謂等一頌二句)
丙四、以作用而分類( 為成等二頌)
甲二、定所攝之功德
乙一、宣說無量( 無量等二頌)
乙二、宣說解脫( 所謂等二頌一句)
乙三、宣說勝處( 所謂等三句)
乙四、宣說遍處( 遍處等一頌)
乙五、宣說彼等之理( 滅盡等二頌)
甲四、末義
乙一、佛法住世期( 佛之等一頌)
乙二、非為臆造且謙虛( 說此等一頌)
乙三、教誡後代不放逸( 本師等三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1886729
  • 叢書系列:彭措佛緣叢書
  • 規格:平裝 / 888頁 / 25k正 / 14.8 x 21 x 4.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