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

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

Teachings on Love

  • 定價:220
  • 優惠價:919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7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錯誤的愛會帶來毀滅,你懂得愛嗎?

    文/辛喬2007年03月30日

    幾天前,許久不見的林媽媽來訪,自從她搬家後,已好幾年未曾見面。記得小時候很怕碰見林媽媽,她看起來非常嚴肅,而且她管教小孩的方式,在街坊鄰居是出了名的嚴厲。幾年前的一個深夜,尖叫聲伴隨著救護車,她的小兒子就這樣進了療養院,據說因為成績不理想,精神壓力太大崩潰了。看著林媽媽侃侃而談 more
 

內容簡介

  「想要隨時都處在愛的境界中,不是異想天開。有了慈的專注、悲的專注、喜的專注、捨的專注,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

  想要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自在,不能夠沒有愛,愛是一切幸福的門檻,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鋪路石。

  但是要學會愛,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我們有了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以他貫有的溫柔力量,用經驗和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教法,是通往愛的最佳捷徑。

  禪師以正念、頂禮、說愛語、甚至以觀想的方式等來修行四無量心,仔細且實用的步驟,可以當下運用,進而開發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真正的愛能理解他人、能接納完美和不完美,並有強大的內心力量,可以不執著,幫助他人,真愛甚至可以療癒一切身心的疾病。

◎禪師在書中提到佛陀曾說過:修行真愛有十一種好處:

1. 好眠
2. 醒來時,感到心境光明舒坦
3. 不受惡夢騷擾
4. 廣受喜愛
5. 可見或不可見的生命都喜歡與之親近
6. 受諸神護佑
7. 不受火、毒、刀劍傷害,更不需特別防範
8. 很容易就可達禪觀境界
9. 容貌光明清淨
10. 過世時,心清念明
11. 往生梵天,繼續修行。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16歲時在歸原寺當見習僧,後來附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
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以後,被放逐至今仍不得回國。但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救援難民的工作。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
1995年曾到台灣橫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文明於世。
著作超過八十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與生命相約》、《妳可以不生氣》、《妳可以不怕死》、《關照的奇蹟》、《正念的奇蹟》、《更一畦和平的淨土》、《橘子禪》等。

 

目錄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鄭振煌∕005
第一章 四無量心∕007
第二章 慈觀∕017
第三章 愛自己∕027
第四章 愛和理解∕041
第五章 滋育快樂∕063
第六章 真愛∕079
第七章 諦聽與愛語∕089
第八章 以正念共處∕103
第九章 口袋中的玫瑰∕121
第十章 新生∕131
第十一章 五正念訓練∕143
第十二章 僧團∕151
第十三章 接觸大地∕165
第十四章 三頂禮∕193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捨  釋一行

  中國佛教徒向來崇敬觀世音菩薩。他們都知道,佛經中做基本的教義是「相即是入」。《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藉由那分了悟,來實踐愛的書。愛,可能會變成仇恨、憤怒;然而,憤怒或仇恨也可以被轉變為愛。愛與仇恨,都是有機的。若要以真愛來愛,則必須要知道如何理解並對待我們的忿怒,更要知道如何對待、轉變我們的忿怒與仇恨。在《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一書中,介紹了幾個佛陀提供的善巧。

  有些人不敢去愛,因為愛曾使他們受苦。佛陀的教導說,有一種愛,不但不會使我們受苦,也不會使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那種愛是由四元素組成的:慈、悲、喜、捨。在培育這四物質過程中,愛,會每天不斷地昇華,為我們、我們周遭的人,帶來可觀的喜悅和快樂。我們都有能力去愛、去感到快樂。我們不需要成佛和證阿羅漢以後,才開始那麼樣地去愛。

  這本書原本是寫給西方讀者的,在西方,這本書得到許多熱情的回應。亞洲有許多年輕人在生活和思考上,日復一日地西化。因此,我們認為,將這本書翻印為中文的時機已到。

  本書的中文版譯者鄭維儀小姐,年紀雖輕,卻已在西方居住求學了多年。她講著年輕人的話,可以與她同輩的人溝通無礙。本書的翻譯,有愛,有信心。作者深信,許多中國人,年輕的也好,不怎樣年輕也好,都會喜歡本書的中文版,並從這本書籍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導中,獲益匪淺。

寫於法國梅村禪修中心的靜坐廬 一九九九年二月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  鄭振煌

  眾生苦多樂少,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不論古今中外,人類一切活動均以「離苦得樂」為最高目標。有智慧者,能夠確實拔除苦因,永離痛苦;沒有智慧者,猶如揚湯止沸,出獄無期。

  佛法以慈悲與智慧為二大支柱。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智慧則是徹悟人生真相是無常、苦、無我,其中心議題都是「苦」。佛在出轉法輪時所開市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便是闡釋苦的情況、苦的原因、苦的息滅、苦的息滅之道。

  原始佛教強調慈悲喜捨的修行,大乘佛教更擴大為六度萬行的實踐,都是以愛心為出發點。利他的語言和行為,若無愛心的涵養,必然會有「自我」的雜染,因此慈善事業的推動,首重愛心的培育,愛心的能量強大而清淨,社會公益才有希望做得圓滿。

  在佛教的詞彙中,「愛」被界定為一種無明的欲貪,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佛教認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空性智慧的表現,所以佛教只談慈悲,不作興談愛。儘管如此,這是名詞的習慣性用法。跳脫語言文字的迷障,用大家所習慣的「愛」這個字,來象徵佛教的「慈」應該也是無可厚非。

  本書作者一行禪師是當今佛教界的龍象,是詩人,是禪師,是和平運動者,是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他的著作以多種文字暢銷全球,筆觸帶感情,溫柔敦厚,富於想像力,觀察細膩,析理清晰,禪機無限。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聽一位鄰居長者敘說心事,沒有說教,沒有責備,只有關懷,只有鼓勵,窩心得會令人向他撒嬌。

  本書是作者最近出版的作品,呈現一代大師修行的心得精華,全書共分十四章,從慈悲喜捨談到愛的修行,一方面引用佛經上的話,一方面就日常生活的例子做說明。作者擅長古書今說,更因為常年居住在西方國家,指導禪修,所以能扣緊現代社會的脈動,體察人心,鞭辟入裡。

  佛法本來是不離世間法的,在人世間落實佛法,才是釋迦牟尼設教的本懷。本書可以當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行指南,是從事公益人士的必備工夫,更是每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作家手冊。他可以使您的身心柔軟,當下成為菩薩道的圓滿行者。 ~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五日於台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884640
  • 叢書系列:善知識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7 x 22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四無量心

  唯有真愛,才有快樂。真愛有療癒及轉變周遭環境的力量。為生命帶來深刻的意義。有些人理解真愛的本性,以及怎樣去孕生、滋育真愛。佛陀對愛的教導是既清楚又科學又不難實踐,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些教導中受益匪淺。

  佛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徒祈禱在死後能夠升到天堂,與婆羅門CD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婆羅門是愛之源,想與婆羅門同在,你就要實踐四梵住CD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梵住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在梵文裡,慈是maitri;在巴利文,慈是metta。在兩種語言裡,悲都是karuna,喜叫mudita。捨在梵文裡是upeksha,在巴利文是upekkha。四梵住是真愛的四元素。如果你能實踐它們,它們就會在你身上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為止,因此這四元素是「無量」。你會變得更快樂,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佛陀尊重人們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如果你喜歡靜坐,那你就修行靜坐。如果你喜歡行禪,那你就修行行禪。要緊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斷你的根,你會快樂不起來。

  二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
  行慈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憤怒。行悲無量,熄眾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行喜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行捨無量,熄眾生心中的仇恨、厭惡和執著。

  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療癒由忿怒、憂鬱、不安全感、悲傷、寂寞和不健全執著所帶來的疾病。在《增支部經》裡,佛陀教導:「憤怒心起時,比丘不妨對帶來憤怒的那人,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的禪觀。」

  某些論師認為,四梵住不是佛陀教誨的最高境界,不能了結苦難和苦惱。這樣說並不正確。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他們將會感到安全、堅強和喜悅,身心無苦惱。終其一生,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那裡的出家人問:「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這中間有什麼不一樣?」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麼回答,回去後,佛陀告訴他們:「行四無量心,又行七覺支、四聖諦及八正道者,可深得開悟。」慈悲喜捨是覺者的本性,也是真愛的四層面,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慈(maitri)

  真愛的第一點是慈,是給予喜悅、快樂的意願和能力。要培養這能力,就要諦觀和諦聽,這樣我們將知道如何才會使別人快樂。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要明白他的情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給他不快樂。

  在東南亞,有很多人嗜吃一種大大的、有刺的水果叫榴槤,你甚至可以說他們吃上癮了。榴槤的味道很強,有人吃完後還把皮放到床下,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聞這味道。對我而言,榴槤的味道卻是恐怖無比。有一天,我在越南的廟裡唸經時,供桌上有一顆供佛的榴槤。我一邊敲著木魚和大磬,一邊唸《法華經》,可是一點也沒辦法專心。終於,我把大磬抱到供桌上,翻過來,蓋住哪顆榴槤。如果你跟我說:「師父,我很敬愛您,我想要請您吃榴槤。」我會苦不堪言。你敬愛我,你要我快樂,但你要我吃榴槤。這就是一個有愛而無理解的例子。你的用意是很好,但你沒有正確的理解。

  沒有理解,你的愛就不是真愛。你必須要有諦觀,去明白、去理解你所愛的人的需要、渴望及苦難。我們都需要愛。像空氣似的,愛很自然地為我們帶來喜悅和幸福。我們被空氣愛著,我們需要新鮮的空氣來得到快樂和幸福。我們被樹木愛著,我們需要樹木來得到健康。要被愛,我們就要愛;換言之,就要去理解。要愛綿延,我們就要採取適當的行動或非行動來保護空氣、樹木和我們所愛的人。

  maitri在英文可以譯為love(愛)或loving kindness(慈愛)。有些佛學導師選擇用loving kindness(慈愛),因為他們發現「愛」這個字太危險了。但我還是選擇用「愛」。字有時候會生病,需要醫治。長久以來,我們用「愛」這個字來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愛漢堡。」我們要更小心地用字。「愛」是個很美麗的字,我們要歸還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maitri(慈),源自mitra(朋友)。在佛教中,愛的最基本意義是友情。

  在我們的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我們可以培養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饋的無條件之愛。當對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會無法抗拒地要去愛他。釋迦牟尼佛授記,下一劫的佛是彌勒佛CD愛之佛。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2/01/03
愛,就像媽媽對我們無條件的付出!
慈,悲,喜,捨,是真愛的四個層面!
如果我們還有不能接納的人,原來是我們還未全然的接受自己!
作者分享佛陀:\"全宇宙中,沒有人比自己還親密,
當我們理解到愛自己的重要後,你就會停止使別人受苦難了!\"
\"祈願所有的人都可以了脫忿怒,痛苦,恐懼與焦躁!\"
愛是你我此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