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iPhone的衝擊與商機

iPhone的衝擊與商機

  • 定價:240
  • 優惠價:921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19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二○○七年一月九日,iPhone上市,蘋果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宣布,他要重新發明電話,創造出一個「賺錢的Web2.0」。怎麼做?就是把手機的地位從「電話」轉換為「擴增人類知識的機器」。iPhone將取代信用卡、身分證,改變所有現存的商業交易方式。搶占由亞馬遜創造、Google型塑的網路大餅。

作者簡介

岡(山鳥)裕史

  一九七二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完成中央大學綜合政策研究所的博士後期課程、取得綜合政策博士學位。於富士綜合研究所服務後,現擔任關東學院大學經濟學部經營學科情報部門.關東學院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中央大學Web Service Initiative技術部會副部會長。著有《一星期弄懂 資訊安全管理員的集中專題研究》(日本經濟新聞社)、《以郵政與有線電話了解網路的機制》(集英社新書)、《資訊保全系統為何會遭入侵?》 Management)。(講談社BLUE BACKS)、《個人識別碼為何是四位數字?》、《不使用數學式的資料採礦入門》(以上二冊為光文社新書)等多本著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iPhone的衝擊
蘋果的成功源於發現新價值
把手機變成擴增人類知識的機器
沒有統一的使用者介面
最終的使用者介面仍未出現
超越不了滑鼠
介面的整合
手機的優勢:能輕鬆學會使用的產品,才有價值
iPhone的終極目標:成為資訊管理中心

第二章 幻影般的Web2.0
Web2.0的本質不是技術
語意網路:網路進化的轉捩點
Web2.0所提示的願景
Web2.0能增加利潤嗎?
口耳相傳在網路時代的力量
目前的Web2.0仍未改變世界
長尾效應是Web2.0嗎?
亞馬遜網路書店真是用Web2.0賺錢嗎?
成為Web2.0贏家的兩個條件
用Web2.賺錢只是一場夢?
Mobile2.0可能成為商業模式嗎?
手機的收費體系
PC所沒有的優勢
Mobile2.0的優勢
數字鍵盤的限制

第三章 統一終端介面
梅特卡夫定律
沙諾夫法則
網路獲利的門檻值
數位落差
終端、服務的多樣化
Windows席捲市場
別誤解「無所不在」的真正意義
日本的網路政策
使用介面無止盡的增加
連冰箱也要資訊化嗎?
作業系統的界限
操作方式高度化
人與機器愈來愈難溝通的社會
記之不盡的密碼

第四章 iPhone的介面革命
分散式介面
整合式介面
手機的勁敵:個人電腦
帶手機已變成生活習慣
消費者一直在尋找完美介面
重新發明電話?
多點觸控式面板
蘋果的核心能力
使用者體驗是一種綜合藝術
iPhone 無限擴充的可能性
汽車導航系統也不再需要?
穿戴式電腦
掙脫使用者介面枷鎖的iPhone
服務點之整合
結盟終端
用iPhone取代信用卡
優秀的產品能提供社會新的選擇

第五章 iPhone開拓的新商業模式
創作資訊的動機
集體智慧的功過
Linux與Windows的關係
讓資訊產生價值的商業模式
P2P雖然違法,卻被大量使用?
手機的限制與弱點
電信營運商的經營模式必須改變
虛擬行動通訊業者的新興商機
SIM卡鎖的問題
iPhone對手機業的衝擊
PC會成為沒必要就跳過的設備
手機門號與購物付費的連結
封閉式網路可能存在嗎?
不能讓使用者失去創作資訊的動機
技術可以更換,動機無法更換
日本企業能做「出永遠的試用版」嗎?
別忘記讓使用者開心

引用.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62270
  • 叢書系列:新商業周刊叢書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iPhone的衝擊
任何人都想以「新的時代到來了」去形容它,
不過在網路的世界中,這麼講是錯的。
網路會因應環境或使用者的需求,
以及人們放到網路上的資訊,
而不斷以有機型態成長下去。
那是一種持續性的進化,
並不是在某個時點才突然變成「2.0」或「3.0」。

溫瑟夫(Vinton Cerf, TCP/IP發明者,現為Google資深副總裁)
《日經Business》2006年9月25日號,44頁

1-1是某資訊產品的規格。
和定位為「時代尖端產物」的那種事涉國家威信的超級電腦相比,這款資訊產品的規格根本微不足道。但小而有型的它,卻隱藏著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我們叫它iPhone。對過往的電腦迷而言,蘋果電腦是麥金塔製造商;對近年的使用者而言,蘋果電腦是iPod製造商。現在,該公司又發表了iPhone這款手機產品。

然而,蘋果電腦並非省油的燈,該公司挑選這個時候推出手機產品,背後還有它的用意在。

1-1 技術規格
螢幕大小 3.5吋
解析度 320╳480
輸入方式 Multi-touch觸控式介面
操作系統 OS X
記憶體容量 4GB或8GB
通訊方式 GSM四頻
(850、900、1800、1900MHz)
數據通訊 802.11b/g WLAN
EDGE
藍芽2.0
相機 200萬畫素
電池 連續通話、影片連續播放、網頁瀏覽最長5小時。音樂連續播放最長16小時。
外型尺寸 長115mm╳寬61mm╳厚11.6mm
重量 135克

1-2 iPhone的開機畫面(實物大小)
蘋果概論
蘋果(當時的正式名稱是Apple Computer,2007年1月將公司名變更為Apple)是由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與史帝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兩人在車庫裡創辦的,那是1976年愚人節的事。

在車庫裡創辦新企業,或許是矽谷的傳統也說不定。Google公司也是兩位創辦人瑟吉.布林(Sergey Brin)與賴瑞.佩吉(Larry Page)仍就讀於史丹佛大學時,在車庫裡創辦的。

根據《蘋果機密2.5J》(ASPECT出版)一書所述,最初製作的蘋果商標,似乎是一張牛頓靠在蘋果樹上的圖畫,再引用沃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的詩而構成的。

「牛頓……永遠在奇妙的思維之海中旅行的孤獨靈魂」(Newton … A mind forever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 alone)

想想後來登場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 個人數位助理),以及定位為其延伸產品的iPhone,你會覺得沃茲華斯的這段詩別有意涵。

無論如何,當年個人持有的「微電腦」,都是以電路板的形態銷售的,但蘋果電腦卻以成品的形態出貨,成果極為豐碩。當時其他製造商的看法是,微電腦是一種給專業玩家用的玩具,因此若以成品形態出貨,不但價格會上漲,硬體本身的自由度也會降低,顧客應該不會開心。

然而,事實上,即便不那麼熟悉硬體,即便有其麻煩之處,還是有人就是想要玩玩看微電腦,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少。此外,對這群人而言,這也是微電腦首度以這麼時尚的外框來容納電路板,這也是它大獲好評的重要原因。

蘋果電腦就是這麼一家長於扭轉常識、提供新價值的企業。或許可以說,蘋果成功的歷史,往往是伴隨著新價值的發現而來的。

首度讓微電腦+滑鼠型的使用者圖形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普及的麥金塔、把可攜式音樂播放器結合到內容事業與時尚的iPod,都不是在既有市場中競爭,而是藉由略為調整觀點創造出獨有的價值。

不過,蘋果電腦也不是常保成功、從未失敗的。姑且不論蘋果三號(讓大眾熟知「個人電腦」概念的蘋果電腦代表作,是蘋果二號的後續機種。雖試圖轉向商用電腦的路線,但以失敗收場)與莉沙(Lisa, 第一款備有正式使用者圖形介面的個人電腦。外界固然頗為看好其發展願景,但由於技術追不上想法,最後變成極其昂貴的低速機器,在商業上遭到滑鐵廬。其願景由麥金塔接手)在技術上如何,至少二者都因為銷售業績慘淡而消失在市場上。此外,還記得堪稱iPhone直系祖先「牛頓」(Newton)的使用者,應該很少吧。

蘋果也曾經因為太過執著於自己想做的東西,即便標準化已成世界趨勢,仍堅持自己的路線,因而讓顧客流失。這樣的堅持所造成的高價格,也是蘋果的傳統,有段時期外界都以「電腦界的法拉利」等外號稱之。一方面,擁有蘋果產品的人就像擁有法拉利一樣,象徵著一種地位;但另一方面,蘋果電腦本身也像法拉利公司一樣,是個內部履履出現爭執的組織。

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於2007年的麥世議展(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中發表了iPhone。為何要在這時候推出iPhone呢?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款產品呢?一起看下去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