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台灣的未來
  • 定價:390
  • 優惠價:935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譯界人生】讀國際關係的書,你很難錯過他的譯作──專訪譯者林添貴

    文/蔡雨辰,|,陳佩芸2018年05月14日

    四月底,八旗文化與多家出版社聯合為71歲的譯者林添貴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場上,老媒體人、出版人、政治人物雲集。預計進行一個半小時的分享會,來賓致詞便花去一小時。其中,長年鼓勵林添貴筆耕不輟的《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將他的翻譯成績形容為「林添貴障礙」,後人難以超越。 翻開林添貴的翻譯 more
 

內容簡介

  我在本書試圖就台海議題如此難以管理或解決,提出我的解釋。國內政治、決策制度、國際體系的競爭、美國的角色都有影響,但最核心的仍是北京和台北對台灣的主權和安全有不同的看法。兩岸最根本的爭議迄今仍不脫這兩個核心議題,而這兩個核心議題在未來也一定會浮現。

  要解決兩岸的根本歧異,並無終南捷徑,必須找出一個程序,在兩岸相互不信任的氣候下保持穩定,在更可預測、更加合作之下改善現狀,降低雙方之間存在的相互畏懼,讓雙方同時採納有創意的構想。

  因此,我很樂見本書中文版的問世出版,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議會對台灣人民有所貢獻,畢竟兩岸爭議能否解決、如何解決,台灣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

─卜睿哲

  有些人一定會覺得,都已經什麼時代了,兩岸關係還卡在主權之爭上,動彈不得。他們可能認為,重要的是自治的內涵,不是固守原則。甚且,在日益全球化的時代,跨越國界的經濟、社會互動也在成長和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主權觀念已受到修正。譬如,歐盟因為經濟逐步整合,邊境的意義愈來愈淡薄,各國政府遂把主權委授出去,而不是緊握不放。

  台灣和中國也不能自外於這個全球趨勢。過去二十年,兩岸許多不同產業的企業已日益整合。如果雙方政府沒有擱置對國家安全的顧慮和僵硬的政治正統論,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整合。

  但是即使目前進展順利,最終在談判桌上勢必浮現「主權」和「安全」這兩個核心議題。目前台灣民眾及菁英對於台灣的主權都弄不清楚或爭論不休,如何去研究和處理兩岸關係?更不說國防、外交及整個政府的合法性。

  卜睿哲不但針對「主權」這個最根本問題作出學理及制度面的分析,而且把問題的核心指出來,也提出了解決的方向,這是本書最具特色的地方。

作者簡介

卜睿哲  Richard C. Bush

  整個職業生涯都環繞著美、中、台議題,是美國國內對兩岸問題接觸最廣、瞭解最深、地位最高的專家:曾任職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國眾院國際關係委員會(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國家國家情報局(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曾任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理事主席,現任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外國政策研究資深研究員,兼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Policy Studies)主任。卜睿哲曾就中美關係與兩岸議題,出版At Cross Purposes: U.S.-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2(2004)以及本書等多本專著。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現任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譯作極豐,有《惡兆:中國經濟降溫之後》、《蔣經國傳》、《裕仁天皇》、《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李潔明回憶錄》、《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買通白宮》、《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等。

 

目錄

陶伯特推薦文
林碧炤推薦文
蘇起推薦文
林中斌推薦文
中文版作者自序

1 導論
2 來到現在
3 經濟合作、政治死結
4 主權
5 安全
6 國內政治與兩岸關係
7 決策系統
8 槓桿遊戲
9 美國因素
10 紓緩壓力 調和歧異
11 如果不可能和解的話?
12 往後的抉擇

謝詞
譯後序

 

推薦序1

直指問題核心,盼台海享和平

  兩岸關係對於台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它同時也是當前國際關係中受到重視的主要議題之一,不但兩岸關心,鄰近的亞太國家及主要大國也注意或留意兩岸關係的發展。大國考慮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小國也是如此。對於台灣來說,這個問題恐怕是每位百姓、每天都會聽到或碰到的事,沒有一項公共政策的影響層面可以和大陸政策相比。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它的影響層面會愈來愈廣、愈深。

  卜睿哲先生(Richard C Bush)的書在二○○五年出版,所以沒有討論到二○○八年五月之後的兩岸關係。雖然如此,這本書被認為是從美國及國際角度來分析兩岸關係最為完整及深入的著作。卜君本人研究中國問題多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博士學位,以後分別在不同的部門工作,其中以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及目前在布魯金斯研究院從事研究的期間,對於兩岸關係的觀察及了解最為深刻。這本著作是長期研究,當的也是實際參與決策過程或提供建言之後得到的整體心得。條理分明、客觀分析、有憑有據,是一本研究兩岸關係的必讀著作。

  兩岸關係的研究是很難的。一是外國人不說,單就兩岸及其他華文社會來說,幾乎是只要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談兩岸關係,也自稱是兩岸關係的專家,所以,資料、報導、文件和各項論文及專書實在太多、太雜,要做出整理及選擇可信及可用的資料本身就是一大挑戰。以前的資料選擇相對比較單純,大概每天閱讀人民日報就足夠了,今天的大陸已非往日的封閉,更不用說那麼多的報章及其他分析和報導,要作好研究真是難。

  二是兩岸關係應該附屬在整個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在這方面有不少學者在努力的推動,也使得它的社會科學要求愈來愈得到知識社群的認同,其中又以經濟學及社會學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有關大陸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地方治理、環境保護、財政及稅收、農村及城市各方面的研究在以前幾乎是無法想像,今天已經有不錯的成果。在這個方面,社會科學本身的主觀和客觀性就成為爭議的問題,要找出一個知識社群普遍都接受的答案恐怕不容易。

  三是兩岸關係相當程度是進行政策分析,它可能也是在區域研究或其他社會科學研究中,政策分析倚重程度最高的學門之一。政策分析必須考慮到問題本質、政策目標、方案選擇、利弊得失、法令規定及預算編列,困難度可以想見,挑戰性更大的是兩岸關係的政策分析如果無法從專業的角度去進行,維持「客觀正確、具體可行」,做到「忠言不逆耳」,提出的分析和出版的專書自然得不到重視。

  卜睿哲先生的著作幾乎都克服了前述的困難。一是完全從嚴格的社會科學要求去撰寫,引經據典不說,還有實際訪談。二是他不是完全從美國的立場去看問題,整本書以「為台海塑造和平」為宗旨,在這個大主軸上,不斷的去分析和整理不同的意見及看法。他盡量避免主觀,力求客觀。三是在社會科學的學術分析和公共政策的研究報告兩者之間,他作了一個平衡,在塑造台海和平這一部分,他的討論是相當的具體和深入。就此而言,他的分析及建議超越過其他專家。即使在二○○五年出版,在今天或以後還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他有如此表現是他對於台灣的認識及了解。這絕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的確是下了苦功夫。

  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大家可能對卜君的著作中有關台灣及美國這兩大部分的分析最注意。他對於中華民國政府的決策過程、體制及相關法令都有分析,也提出了改革的建議。這些改革如果不進行,將來的兩岸關係還是會遭遇到困難。美國的角色幾乎是關鍵性的,任何台灣的主政者需要維持密切、友好的台美關係。在兩岸關係上,他很坦白的提出,台灣在地理上太靠近大陸,在經濟上太依賴大陸,在作策略選擇的就很不容易,而台灣往往在「統獨」或「依附或抗拒」之間作選擇,把兩岸關係過於簡化。他的最直接建言是台灣一定要面對中國崛起的現實,作好改革及自強。

  在書中,卜睿哲先生寫出他和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長期關係,讀來充滿感性。他說台灣要自強的最主要部分是民主體制的改革,另外他也提到對於主權觀念、制度及作法,台灣民眾及菁英的認識不足,他在這方面的分析確有相當大的貢獻。到目前為止,討論兩岸關係的著作,很少針對這個最根本問題作出學理及制度面的分析,卜睿哲先生不但做到,而且把問題的核心指出來,也提出了解決的方向,這是他的書最具特色的地方。我們如果對台灣的主權都弄不清楚或爭論不休,如何去研究和處理兩岸關係?更不說國防、外交及整個政府的合法性。

  和其他社會科學或政策研究的著作一樣,讀者不需要、也不必要完全接受作者的看法。歷史的事實是不能更改的,可是歷史的解釋會有不同,而歷史經驗的採用更是因人而異。卜睿哲先生的書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這些年來,台灣內部的討論似乎可以有更寬廣的視角。他說兩岸習慣用太多的口號及術語,對於問題的討論及分析並沒有幫助,反而是限制。這本書至少告訴我們,不管問題多複雜,都可以客觀的分析、理性的討論,逐步的找出解決的方法。誠如卜睿哲先生所言,經過完整的分析之後,如果無法作出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謹向關心兩岸關係的朋友推薦這一本值得細讀的書,更盼望兩岸關係能持續穩定與發展,為雙方創造最大的福祉,自然的找出妥善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去作一項選擇。

林碧炤(政治大學副校長)

推薦序2

審慎中帶悲觀,理性中有期待

  卜睿哲的中文新書問世,比他的英文原著晚了整整五年。五年前兩岸關係剛剛走出風雲詭譎、爭議不斷甚至高潮迭起的二○○四年(修憲、公投、改名、大選、槍擊案等)。卜睿哲原著的基調因此是審慎中透著悲觀,理性中帶著一絲絲期待。

  在陳述兩岸關係「經熱政冷」的矛盾架構後,他全書反覆分析的是兩大「結」與三小「結」的意義及困難。這兩大結是「主權」與「安全」,而三小結是「雙方的內政」「雙方的決策體系」以及「槓桿遊戲」。這大小「結」扭在一起造成的幾乎就是一個死結。對於這個死結,他建議美國不必積極介入,以免吃力不討好,只需「理性循循善誘」(intellectual facilitation)讓兩岸自行管理即可。

  兩年前馬政府上台後,經由各方的努力,兩岸的時空環境已有大幅度的轉變。他所擔心的幾個結雖然還沒有完全解開,但已經鬆了很多。

  首先,兩岸戰爭的烏雲已經遠離,美國不必再擔心因北京或台北的蓄意挑釁、誤判、或意外而被拖下水。兩岸溝通管道不僅恢復,而且經過多次面對面談判,舉行了四次江陳會,簽署了十二項經濟類協議,強化了台灣經濟的競爭力。雙方的相互瞭解已經增進到即使在最困難的「主權」問題上都能「求同存異」的程度。透過台美關係的改善及兩次重大軍購,台灣的「安全」也有更大的保障。此外,因為邦交關係的穩固、無邦交國交往的強化,以及國際組織的參與提升(如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台灣的國際空間也有了明顯的擴大。

  雖然如此,這本書在五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首先,卜睿哲提供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分析架構,有助我們透視當前依然複雜難解的兩岸關係。兩岸的結雖已鬆開,彼此也都展現解決問題的誠意及善意,但許多深層的問題仍然存在,有待各方持續的努力。他的書因此能協助我們,繼續理解兩岸關係的各個面向。其次,由於他長期在美國政府工作,橫跨不同行政部門以及國會,所以他的研究具有超越一般著作的廣度以及深度視野,有利於我們瞭解美國菁英看待此一議題的基本態度。

  不過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長期關注涉台事務,朋友遍及台灣不同政黨、階層與職業,因此他的著作對台灣內部的解析超過許多西方相關著作。記得去年美國政黨輪替前後,曾有一位熟悉台海兩岸的美國官員私下說,「如果要我給美國新總統做個有關中國大陸的簡報,我大概需要兩小時就可以讓他從不懂變懂。但如果要做關於台灣的簡報,大概需要五小時。」有了卜睿哲的著作做參考工具,相信美國總統或一般讀者對兩岸關係必定更容易就會有既完整又深入的理解。 在此也要對譯者林添貴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翻譯本來就是沒有名、沒有利、非常寂寞的志業。但在大眾傳播媒體日益向內看的台灣,如果沒有像添貴兄這樣的譯者努力不懈,維持一扇小窗的開啟,不斷引進國際社會的重要研究結晶,台灣這個海島必然愈來愈封閉,從而徹底的邊緣化。添貴兄這些年不僅譯作等身,適時媒介國外擲地有聲的作品,而且他的譯筆力求信雅達,工作態度嚴謹,不放過任何枝微末節。相信讀者必可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精力,掌握到卜睿哲大作的精髓。
爰特樂於為之推薦。

蘇起(前國安會秘書長)

推薦序3

作者與譯者的不凡交會

  兩線相交成一點。

  這本書是兩條不凡人生路線交會所成。

  作者卜睿哲博士既是地位崇高的學者,也是經驗豐富的美國官員。

  譯者林添貴先生至目前為止已翻譯出版了六十一本重要英文著作!不管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還是季辛吉的外交論述或李潔明的回憶錄,都透過林添貴先生的流暢文筆呈現給中文世界的讀者。但是,翻譯只是他晚間飯後的消遣而已。「每天翻譯兩小時,不小心就完成一本書。」閒聊輕鬆談笑間,他這麼告訴我。

  兩位都是我多年的朋友。

  卜睿哲博士在華府被公認為「台灣之友」,可是他必須在遵守美國國家政策之下,儘量照顧台灣。在過去十多年來,兩岸波濤洶湧,台北奮鬥的方向,似乎衝擊到美國利益,卜睿哲博士要兼顧對台之關切和維護華府的立場,談何容易﹗

  此書應是他多年苦心最有建設性的表白。

  我印象裡的他永遠面帶絲微的憂戚。扛起台灣這個十字架來是否對他太沈重?我不得而知。

  一九九九年七月初,台灣總統李登輝對德國之聲記者提到「兩岸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俗稱「兩國論」)。轟然引爆海峽危機。大陸東南沿海共軍戰機頻頻升昇空,壓迫海峽中線,甚至入侵我領空。兩岸如果開戰,馳援台灣的美國青年是否將血灑台海?華府神經緊繃,可以想見。

  九月中,我以陸委會第一副主委和發言人身份前赴華府,是「兩國論」後我國第一位涉入國家安全的訪美部會官員。

  美方官員群聚會晤。當時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的卜睿哲首先問:「『一個中國』仍然管用嗎?」(Is "one China" still operating?)

  他用字精簡,一針見血,眉頭深鎖,但語氣平和,同時透露出尊重和關切。此情此景令我難忘。

  公元二○○一年年初,共和黨入主白宮,但是屬民主黨的卜睿哲留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一年半之久,直至次年七月才轉赴民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流傳的說法是真正能取代他的後繼人選難找。

  此書在二○○五年一出版,我便納入教材。我給研究所學生的作業是比較此書與另外兩本類似著作,也是美國學者對兩岸問題的回顧與探討。多年來,學生一致認為卜睿哲比其他兩位更客觀、更瞭解台灣。

  如果讀者知道卜睿哲多年前收養一位台灣女兒,視同己出,就不會意外。他瞭解台灣如此深入,是因為出自真心的關懷。
林添貴,奇人也,獨一無二,別無分號。

  他一生多姿多彩,涉獵過多項專業。一、媒體、文化事業。曾任《自由時報》財經版副總編輯、籌辦英文Taipei Times。在美國主持過《明日報》,台灣其他主要平面媒體如、《中國時報》、《聯合報》,他都服務過。這種跨越政治色彩的媒體專業經驗,在台灣可說是異數。早年亦擔任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二、企業經營。曾任新光產物保險公司副總經理和菁英投資開發公司執行副總經理。三、政治外交。他先後修業於政治大學外交系、台灣大學政治系及研究所,曾被美國加州阿罕布拉市聘為亞美社區關係委員會主席,促成阿罕布拉市與台灣台北縣新莊市結為姊妹市,並出任姊妺市委員會主席。四、非政府組織。曾任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副秘書長、台灣亞洲基金會執行長。五、教學。目前在逢甲大學財務金融系講授企業管理概論。

  林添貴先生在本書的翻譯中注入多元的背景和廣闊的眼光。

  這是本有價值的著作搭配洗鍊的翻譯。希望讀者能從中多所獲益。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林中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曾任副國防部長)

他序

一位台灣通所寫的重要著作

  放眼全球,今日所有潛在的引爆點之中,對國際和平的威脅以及對美國的挑戰最大者,莫過於台灣海峽。美國關於這個議題的專家,能說明其起源、分析其意涵,並提供務實又具想像力的解決之道的,莫過於卜睿哲。

  一言以蔽之,卜睿哲是美國頂尖的台灣通。他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在美國政府的行政、立法兩部門擔任公職二十年,專注東亞事務、尤其著重台灣事務。他擔任過東亞事務國家情報官、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等重要職位。後者是個敏感、重要,而又反常的職位,因為他要負責執行華府對一個與美國並無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的政策。

  卜睿哲於二○○二年加入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以外交政策研究計劃資深研究員身分,兼任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本院的角色有如「球員兼教練」,不僅督導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人計劃和兩場年度會議,還要抽空寫論文、專著。二○○四年,他出版了《美台關係史》(At Cross Purposes:U. S.-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2),二○○五年又推出《台灣的未來》(Untying the Knot),說明中國和台灣儘管種族相同、經濟互補,在體育、文化、教育和宗教上交流,為何卻仍爭執不斷、頑抗和解。

  一九九○年代初,中國和台灣曾短暫試圖把經濟和社會的匯流轉化為政治上的修睦。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雙方彼此的互不相信卻更加具腐蝕性。卜睿哲追溯爭議核心,認為關鍵不在台灣領導人的分裂主義意圖,而是海峽兩岸國內政治的互動、彼此在國際上的競爭、對主權和安全議題有嚴重的實質差異,才造成中國和台灣之間的雙輸動態。

  雖然中國和台灣把兩岸關係打成一個死結,但是雙方如何在美國略做點撥下解開死結,卜睿哲對此卻是有些想法的。他過去的公職經驗多半就在處理此一議題,現在他強調美國扮演配角、而非主角的重要性。他也提醒,華府若能便捷北京與台北間的重新接觸,將能比退到旁邊更有效用。最後,對於雙方若是不能有永久解決方案,他也提出若干建議來管理爭議。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布魯金斯出版物的典範:它結合了學者對歷史和時事的了解,實務工作者對外交是一種「可能的藝術」的認識,以及天生作家對於說理文體的掌握。

布魯金斯研究院院長
陶伯特(Strobe Talbott)
寫於華府

作者序

以穩定為前提,解開兩岸死結

  台灣可說是我一生事業最重要的中心。身為美國國會眾議院幕僚人員,我在一向致力推動中華民國的民主與人權的索拉玆議員麾下,服務九年半(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年)。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五年間,我仍在國會服務,親眼目睹李登輝總統回到母校康乃爾大學之前的點點滴滴。一九九五年,我出任東亞事務國家情報官,經歷李總統訪美所產生的緊張之餘波盪漾。一九九七年中,我成為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在李總統執政的末三年,以及陳水扁政府的頭兩年,對美、台外交關係曾經略盡棉薄。

  大約自一九九○年起,我逐漸形成一個印象:雖然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愈來愈關心台灣的行動方向,甚且他們在其中所涉及的利害極大,他們卻未必真正瞭解台灣領導人所關切的重點。我仔細研究李登輝所說的話、所寫的文章;我和他的官員以及我在民進黨中的友人有過長談。雖然我未必完全認同他們的見解,從美國利益的角度,卻看得更清晰:北京必定、華府偶爾從台灣的決策得出不完整的結論。

  這個觀察導致我在二○○二年夏天離開政府公職、加入布魯金斯研究院工作後,開始撰寫《台灣的未來》這本書。我在本書試圖就台海議題如此難以管理或解決,提出我的解釋。它整理了一些不同的因素,如國內政治、決策制度、國際體系的競爭、美國的角色等等,但最核心的仍是北京和台北對台灣的主權和安全有不同的看法。兩岸最根本的爭議迄今仍不脫這兩個核心議題。我也發覺,提出具體構想以解決僵局還不夠,仍然必須找出一個程序,在兩岸相互不信任的氣候下,要有可能性讓雙方同時採納有創意的構想。

  本書英文版二○○五年春天出版時,我提出的解決兩岸根本爭議的初步構想,其時機仍不成熟。台灣二○○四年總統大選的緊張猶未消褪。每一方都不信任對方,也看不到以新創意「解開死結」的價值。但是,台灣的政治已經出現變化。我自己明白,要解決兩岸根本歧異,不可能太快成功,因此我提出所謂「中期階段」──穩定──的討論。穩定不是讓一九九○年代初期以來即存在的現狀持續下去,而是在更可預測、更加合作之下改善現狀,降低雙方之間存在的相互畏懼。

  我要說,二○○八年五月馬英九總統就職以來的作法,正是創造台海穩定秩序的努力。它並未企圖解決兩岸的根本歧異,因為馬英九總統已宣示在他任期之內不討論統一。我們也看到,單是追求穩定,在民主的台灣已經夠難,但如果能做到,穩定不僅符合台北和北京雙方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這項努力必須實質和程序並重。

  不論是好、是壞,主權和安全這兩個核心議題勢必要在穩定的過程中浮現,也必須妥善予以處理。它們不會消失。兩岸如果決定開始討論解決根本爭議的方法,他們會走上談判桌。

  因此,我很欣喜本書中文版即將出版。我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議會對台灣人民有所貢獻,畢竟兩岸死結是否解得開、如何去解開,他們才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

卜睿哲謹識於華府
二○一○年四月

譯後記

兩岸關係不容幻想餘地,分析精闢問題無可迴避

  卜睿哲先生長期參與美台關係,對台海兩岸的和平(或戰爭)進展,自有第一手深刻的觀察與瞭解。這本書英文版雖出版於二○○五年春天,對於陳水扁總統第二個任期內的「突圍、衝撞」以及馬英九總統就任以來的兩岸「和融、化冰」,未能著墨,它卻結合了作者實務心得與學院研究的完整、客觀,堪稱是針對兩岸關係非常中肯的一本專書。

  這本書英文版的特色之一是作者在每一章的註釋裡,不僅點出資料出處,更詳載其他專家學者對相關議題的討論與分析之文章或書籍,可供有心人冷靜循線索驥,做出最佳研判。另外,作者還訪談了台灣許多主事官員,覆按事件歷程經過的決策思維,彰顯出台灣在國際大氣候限制、兩岸陷入困局中,雖有侷促、卻必須掌穩舵盤的辛苦。

  兩岸在文化、血緣關係上固然密彌,但基於歷史的錯綜複雜因素,今天我們不能否認雙方經濟步向整合是大勢所趨,但政治關係恐怕仍難以在可預見的將來得到終極解決。卜睿哲一針見血點出,台灣的主權和安全這兩項核心議題若是無解,台灣認同意識的上升,對北京懷抱的「一個中國」大方向恐怕長久仍是個跨越不了的障礙。

  可是,卜睿哲在書中固然分析中國在香港推行的一國兩制,為何對台灣人沒有吸引力,但令台灣人最怵觸目驚心的卻是,我們自以為豪的民主、文化等軟實力,卻因政治內鬥消耗掉可以正面發揮的作用,藍綠分歧、族群差異鬧到甚至可謂到了「自掘墳墓」的慘烈狀況。

  卜睿哲建議的「穩定的、中程協議」,兩岸政治領導人有無大智慧去探索、去爭取內部相當程度的共識,在在受到美、中、台,乃至全世界的注目。身為台灣人,我們更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豈能不嚴肅以對?

  中文版的譯寫,得到遠流出版社發行人王榮文、副總編輯吳家恆的鼓勵,謹此致謝。在此更要感謝國際關係學者: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曾任李登輝時期總統府副秘書長、國安會副秘書長)、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曾任陳水扁時期行政院陸委會首席副主委、國防部副部長)以及甫卸下馬英九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蘇起教授的推薦序文,為本書增色不少。當然,中文版如有任何瑕疵,均應由譯者獨負責任。

林添貴
二○一○年四月一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6396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雙拼複合式洋房
主權議題牽扯到好幾個不同的元素:法律地位、領土所有權、管轄與控制、經濟和社會互動,以及國際環境等。借用雙拼複合式洋房(duplex house)做比方來看兩岸關係,或許有助於同時理解這些元素。

雙拼複合式洋房在一九五○、六○年代的美國城郊相當常見。所謂雙拼複合式洋房就是同一個實體結構,但有兩戶個別的住家——各自有客廳、廚房、臥室等——但彼此共有一堵內牆。每個單元由不同的家庭擁有,通常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彼此居住空間近在咫尺。

我們想像有一棟雙拼複合式洋房叫做「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家」住一戶,中華民國這一「家」住另一戶。兩岸關係的演進可以拿下列的比喻來敘述:一九五○、六○年代,兩「家」家長各自宣稱對整個實體結構具有所有權,把另一家視為非法侵佔入住。兩家人之間互不往來,各自在其大家長鐵腕統治之下過日子。他們唯一意見一致的事是:雙方都認為兩戶住家是整個結構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意見歧異的是,誰擁有這個結構體。中華民國這一家比較成功得到鄰居支持它的主張。絕大多數鄰居承認它是整棟房子的主人,也尊重它的要求,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家來往。他們接受它以此一雙拼複合式洋房的代表身份參與社區事務。鄰居當中美國這一「家」在政治上、實質上都保護中華民國這一家。

但是鄰居的意見在一九七○年代變了調。社區裡新蓋了許多房子(殖民地獨立為國家),他們的領導人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家的觀點,接受它擁有整棟房子、應該代表它參與社區事務。他們大體上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家長的要求,和中華民國這一家只有低層級的接觸。因為看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家來往有利益,即使美國這一家也同意採取這些作法,只是它選擇仍然負責中華民國一家的安全。

一九八○年代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兩家人發現在結構體共有的那面內牆上有一道門。他們逐漸彼此有了接觸,分享、交換彼此擁有的東西。兩家成員開始問:他們的積極互動是否可能緩和兩家家長對誰擁有結構體的爭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家長甚至認為此一接觸,加上鄰居意見的轉變,使他佔了上風。他向中華民國家長提議:如果中華民國家長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家擁有整個結構體,他可以允許中華民國這家人繼續住在他們的單元、不受打擾,並可參與一部分社區事務。當然他希望中華民國一家會樂於透過內牆有互動,拋棄掉對其單元所有權、以及其家人如何和鄰居互動的關切。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