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正常有什麼好,不正常,更好!心理學家教你把性格弱點發揮成最大優勢

正常有什麼好,不正常,更好!心理學家教你把性格弱點發揮成最大優勢

Better Than Normal: How 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Can Make You Exceptional

  • 定價:299
  • 優惠價:926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上市第一週即榮登《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

  你身邊一定有這種「怪性格」的人,但,你自己可能也有︰
  ◎人多的場合就焦慮?逃避社交場合,只喜歡跟一兩個熟人在一起
  ◎或是相反︰愛感官刺激,要眾人把關注焦點放你身上?
  ◎最常見到的︰坐不住、很難專心。與人交談時,常無法把對方的話聽完
  ◎這種人不多︰做事總是要求完美,對細節重視到讓人抓狂
  ◎容易生氣、緊張,總是對於還沒發生的事非常擔心
  ◎或者你可能:自視很高,不耐煩與比較鈍的人相處;或者︰很難睡好,思緒總是轉很快;或者︰篤信無形事物、神、鬼,堅信某些儀式可以帶來好運?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定義,上面說的這八種性格,都「不正常」。你一定見過:父母帶著孩子四處求診,只因老師說孩子過動、坐不住、上課老是干擾別人。醫生說「有ADHD傾向」(注意力不足),於是孩子吃了一種可能妨礙發育的專心藥……

  作者雅契醫師提供你八種性格問卷,幫你找出自己的「正常」與「不正常」。

  社會要求我們「正常」,於是,很多被專業診斷成有社交焦慮、廣泛焦慮、過動、躁鬱傾向的人,被視為「不正常」甚至在服藥。至於有強迫症傾向的人則被說成有做事有潔癖難相處、戲劇性人格的人被說濫情愛現、自戀傾向的人則不知不覺讓配偶孩子同僚受不了、而「覺得有聲音在對我說」的感覺則會被疑為精神分裂……

  但是,看看這些人︰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都有社交焦慮症,籃球之神麥可喬登、在奧運拿下十九面金牌的泳將菲爾普斯被認定患有過動症,足球明星貝克漢承認自己有強迫症,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影星梅爾吉勃遜則有輕躁症,鋼鐵大王卡內基有躁鬱症,至於一出場就驚世駭俗的女神卡卡,更是典型的戲劇性人格……

  經常接受美國電視節目訪問的著名心理學家戴爾.雅契醫師,列舉了八項最常見的性格弱點。他指出,大多數人都擁有超過一項,甚至全部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但許多性格弱點與症狀在今日卻遭到汙名化,蒙受過度評價、診斷及過度治療,讓許多人以為自己心理不正常,必須看醫生或是服藥才會好。事實上──

  經常,有大毛病反而能成就大事,正常的人就只能做「正常」的事。

  如果這些性格是不適合生存的重大缺失,那麼,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這些缺陷應該被排除在DNA之外,但是遺傳反而把這些「缺陷」留了下來。為什麼?雅契醫師提出了進化觀點的分析。

  其實,最重要的是︰
  你要學會辨視自己的性格,屬於哪種特質?
  雅契醫師提供你八種性格問卷,幫你找出自己的「正常」與「不正常」。
  然後,了解這些性格特質可能帶給你哪些麻煩?關鍵是
  如何善用這些特質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上?活出最好的自己

  .如果問卷自行檢測的結果顯示,你有注意力不全過動的傾向(1到10的10分,超過可能就真的是病,但未必得吃藥)︰這代表你不適合久坐,不適合坐在教室裡接受教育。但你熱情、活力十足,適合從事冒險性質的工作,例如導遊或是自行創業。

  .檢測結果顯示有強迫症傾向︰這種人做事一定重視細節,你可以把這種要求完美的吹毛求疵,變成精確完成的高標準態度,像是製錶、機械設計,或是檢查員這類需要鉅細靡遺的工作。

  .朋友都受不了你的愛現、搞怪,不妨就朝演藝圈發展,因為你有魅力,更有娛樂別人的能力,這是一個歡迎戲劇性人格的時代。很多律師、補習班名師,都具有戲劇性人格,而優秀的領導者往往也有這種特質。

  想了解自己到底哪裡正常?哪裡不正常?本書的「性格」檢測,可以找出你八大性格當中的正常與極端:是冒險勇敢、完美主義、生性害羞、高度警覺、自信自戀、還是具有表演天分的戲劇性人格,或是老是天馬行空……,只要接受自己的個性、特質,並加以發揮,你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因為「看來不正常」,是你最可貴的稟賦。

作者簡介

戴爾.雅契醫師(Dr. Dale Archer)

  心理醫生,也是美國心理協會的榮譽會員。任職於美國查爾斯湖紀念醫院(Lake Charles Memorial Hospital)創設神經精神病學研究中心與教授精神課程。同時經營免費諮詢網站:Dr DaleArcher.com

譯者簡介

蕭美惠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前為西洋語文學系),目前擔任專業財經報紙編譯。從事翻譯已有二十餘年,譯作包括《泡沫年代》、《自信,沒人能給,更別自己摧毀!》、《殺手級企畫!》、《投資人的生存戰役》、《景氣為什麼會循環》、《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翻動世界的Google》等數十本。

 

目錄

【前言】 大毛病做大事,正常人做「正常」的事

第1章 性格檢測,找出你的正常與極端
性格檢測問卷
冒險勇敢vs.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完美主義vs.強迫症
生性害羞vs.社交焦慮症
高度警覺vs.廣泛焦慮症
表演天分vs.戲劇性人格障礙
專注自我vs.自戀型人格障礙
精力充沛vs.躁鬱症
天馬行空vs.精神分裂症

第2章 坐不住、難專心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往往勇敢冒險、能一心多用
第3章 要求細節到讓人抓狂
──偏執的強迫症,可以變成細心精確高標準
第4章 人多就焦慮,逃避社交
──社交焦慮症,最大優點是靈敏獨立能關懷
第5章 易怒、緊張、總是擔心
──廣泛焦慮的毛病,其實是直覺靈敏思考周全
第6章 愛感官刺激、要眾人關注
──戲劇性人格情路波折,卻是領袖性格
第7章 我很優秀,跟遜咖相處很煩
──自戀型人格,魅力與毅力非凡的領導者
第8章 睡很少,思緒起伏大
──藝術家常躁鬱情緒化,要善用自身精力週期
第9章 非常相信無形事物
──直覺、信仰、第六感,先知與精神分裂一線之隔

【結語】 看來有點不正常,是你最可貴的稟賦
【附錄】 關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前言

大毛病做大事,正常人做「正常」的事

  「醫生,我正常嗎?」
  我是一個心理醫生,這個問題我已經聽過無數遍,多過你的想像。親朋好友、病患、點頭之交、甚至初次見面的人,都這麼問過我。在現今的世界,人們懷疑自己的想法、感受,甚至自己的行為,是否被認為是「正常」。

  所謂的「正常」是什麼意思,正常到底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在孩童時被教導說,每個人都擁有某些特殊才華和能力,使我們跟別人不同。如果正常是指跟其他人都一樣,人生有什麼樂趣呢?難道我們不應該選擇與眾不同,接受原來的自己嗎?

  不過,談到心理健康時,我們仍會擔心:
  .我不時感到不耐煩,有時注意力不集中,這表示我得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嗎?
  .我自視甚高,喜歡別人注意我,我算是自戀狂嗎?
  .我偶爾會情緒波動,可能得了躁鬱症嗎?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問題的答案:才不是!

  有些人格特質屬於正常性格,但表現到極端時,就可能是不正常,給人們造成麻煩,甚至需要心理診斷。這些是人們最擔心的特質,但這卻彰顯了每一個人的特色。這些特色有可能讓我們變得與眾不同,甚至身價非凡。

  人人都有怪個性,只是程度不同

  本書所談的八項特質都是最普遍且最具影響力的。重要的是,大多數人都擁有超過一個特質,甚至全部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本書要讓你學會辨視主導你的是哪些特質,同時了解這些特質有可能會帶給你哪些麻煩。最重要的是,希望讓你學會:如何善用你的特質在有益的用途上。舉例來說:

  你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冒險天性,發揮在專注及生產力的用途嗎?
  或者你總是忙東忙西,卻永遠沒做完一件事?
  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波動?你可以把這股高昂的能量,轉化為生產力與創造力嗎?
  你會焦慮嗎?焦慮驅使你採取行動或者讓你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仔細檢視你的人格組合可能讓你震驚。起初,或許是自己不喜歡看到的弱點,這弱點可能讓自己擔心或使周遭的人──包括子女、配偶、朋友或同事擔心。或許會把自己當作是媒體常描繪的恐怖案例,看似正常人,結果「暴發」了。你開始考慮,或許自己應該接受精神評估、尋求治療,甚至吃藥,以壓抑你的完美主義;控制冒險的天性,或者用更合乎邏輯的做法取代天馬行空的想法,好讓自己「變得跟其他人一樣正常」。至少,變得更像你心目中所以為的正常人。

  二十五年來,我一直和病患討論這些問題。我也會問自己這些問題,尤其是在人生與事業的轉捩點。我知道這並不容易,因為這通常需要改變,意思是你需要思索用新方式生存。很多時候,比較容易的做法是接受自己是「正常」的,而不想跨出大步,去接受真正的自我。

  誤診,造成更多精神病

  二十年前,人們只有真正麻煩大了,才會去找心理醫生。當他們嚴重憂鬱、瘋狂或是重度精神病,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心理醫生才會是最後的手段。

  但現在,我有許多病患在我開始診斷時根本稱不上是「病患」。不是說他們沒有什麼問題,而是他們通常不需要治療或服藥。我記得一名病患在他的母親過世後沒多久就來找我。他覺得悲不自勝、黯然神傷且鬱鬱寡歡。我慣例提出一些問題。

  「你睡得好嗎?」我問。
  「嗯,我睡眠品質還可以。」
  「那你的體力呢?」
  「不錯。」
  「你可以工作嗎?」
  「當然,我每天都有去上班。我和老闆、同事的相處還不錯。」
  「你的胃口還好嗎?」
  「我的飲食沒什麼改變,」他嘆了口氣。「只是我真的、真的很難過。」
  「嗯,你的母親剛過世一個禮拜,」我說。「在父母過世後,覺得悲傷甚至憂鬱是很正常的。我看不出你有任何需要治療的症狀,也沒有什麼生理症狀,應該不必吃藥。其實,我認為你把這個情況處理得很好。悲傷是生活的一環,當我們失去所愛的人,是很難面對的。」

  他又嘆了口氣,「是啊,沒錯。我只是想說吃點藥或許會有幫助。你知道的,像是抗憂鬱藥?」

  於是,我們聊了如何專注在他和母親共度的美好時光,以及如何紀念母親的人生與回憶的方法。然後我告訴他:「你要不要試試看一個月的時間,看看情況怎樣?如果情況變糟了,你再回來這裡,我們重新評估。」

  結果他沒有再回來。事實上,幾個月後我巧遇到他,他說:「你說的最棒的一件事是,我不需要吃藥,這過程是正常的。我努力做好每件事,雖然我有時仍會感到憂傷,但我的狀況很好。」

  屈服於正常,你將失去自我

  本書因此問世了。完成此書是我生涯裡最具挑戰、也最有滿足感的一件事。不僅重燃我對心理學的熱情,也為我帶來新機會,宣導以理性、負責任的態度面對我們的心理健康。

  寫作本書的同時,讓我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如何充分運用我的人格組合。了解到,自己很會玩撲克,實際上是因為我的主導特質,不過,玩撲克並不是最適合我特質的工作,也沒有讓我真正得到快樂。雖然我沒有病,但撲克已讓我造成困擾。反之,協助病患,向大眾宣揚理念,推廣運用更好的方法來思索人的個性,這些工作把我的特質運用在正面用途,讓我不斷前進,因為我相信這是值得做的事。

  希望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得到和我一樣的領悟。我相信,如果你屈服於所謂的「正常」──否認自己的特質,或試著服藥加以消除,你便失去力量與獨特的來源,而這正是你個人發揚光大的基礎。沒錯,你就是你自己──只要接受自己的個性,挖掘自己的特質,並加以發揮,你的人生便能達到圓滿成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37818
  • 叢書系列:Think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是大腦有問題,還是社會出問題?

現今,我們對於人格的看法,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來總結:「正常的框框」。

我們把每個正常的人放進這個框框裡。以前,大多數人都塞得進這個框框,因為我們多數人都自認很正常。

可是,問題來了。正常的框框每天變得愈來愈小,愈來愈小。以前,只有情況和問題很嚴重的人,也就是精神病或嚴重情緒疾病,才會被踢出框框。他們被悄悄送去治療,就此被遺忘。不論我們彼此有什麼不同,我們都一起被塞進框框裡。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些行為特質:

.靜不下來
.易怒
.很難專心
.愛講話

你自己或者你認識的人符合以上的特質嗎?我當然都符合。我向來以靜不下來而聞名。小時候,有時很難專心。還有,我的小孩會告訴你,我超愛講話。

其實,這些其中一項特質都可能把你我擠出「正常」的框框。這些特質都是嚴重心理疾病的合法診斷標準,出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是美國心理界的診斷聖經。

我之前提到,問題就出在這些「症狀」幾乎人人都有。我們偶爾會很不平靜,有時也會焦躁易怒。誰不曾有過無法專心?差不多每個人都有愛講話的時候。那麼,界限在哪裡?你要變得多麼焦躁易怒,才會被視為不正常?

答案是,正常的框框已經小到很危險,而這不光是心理醫生的錯。大家似乎都在尋求心理診斷的熱潮。父母、教師、同事、朋友、遠親,大家隨時準備好要找心理醫師診斷。在學校覺得無聊的孩子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超有紀律的人是強迫症;如果你對事物興奮過了頭,那你就是瘋子;如果你的情緒頻頻轉換,那你是躁鬱症;如果你展現出相當的自信,你或許是自戀。這類情況沒完沒了。

這種診斷讓人們對號入座,限制他們,排擠他們。對自我了解的幫助一點也沒有。相反的,在某些情況下,以及度過人生高、低潮時,我們感覺到這個社會並不尊重我們有非常個人化的行為。

其實,我們多少有些心理「脫線」。

事實上,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一項統計指出,高達二六%的美國人具有一種以上可被診斷的心理健康疾病。

我對這種統計只有一個回應:「荒謬」。就定義而言,疾病是指出了毛病、故障、不管用了。精神疾病是腦部功能不正常。如果四分之一美國人口的腦袋都有毛病,那麼人類想法必定出了很大、很大的問題。至少,我們的社會出了很大的問題。

但我不認為有這種情況。我相信,以大多數來看,人類的腦袋正常得很。真正有問題的是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看法與診斷的態度。

首先,我要指出,我不是在暗示精神疾病不是什麼真正或很嚴重的問題。假如你自己曾經與這類疾病奮戰過,或者是你身邊的人,你就會明白這類疾病很痛苦,甚至會要人命。身為臨床心理醫生,我見識過精神疾病可能對病患與他們愛的人,造成何種嚴重的傷害。

我想說的是,我們需要用不同角度來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定義這類情況。我們必須重新設定對談,以及何謂「正常的框框」。

我,屬於哪一種不正常?

我認為有八種重要的人格特質,若極端主導時便會構成疾病。幾乎每個人都會展現至少其中一種特質,只是程度不同。

冒險勇敢VS.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這項特質屬於主導,而不是超級主導時,你很容易對例行事務感到厭煩,你可能是大膽的,無視於危險,可能要承受風險。當該特質變成超級主導時,就會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你會坐立難安、難以放慢行動、無法專心思考,或者無法審慎思考後才行動。

完美主義VS.強迫症
你會注意大多數人都會忽略的細節。當這項特質屬於明顯程度時,你是一位以鷹眼、注意重要細節的完美主義者。當該特質變成超級主導時,我們可能診斷為強迫症。你就是無法忽略細節。替自己安排了偏執、僵化的例行程序。你無法控制某些行動。

生性害羞VS.社交焦慮症
害羞的你可能心思細膩。你可以獨自一人生活與工作,或是只跟親近的朋友和家人往來,仍覺得快樂及自在。如果這項特質變成超級主導,你或許有社交焦慮症。這疾病可能在工作、學校及其他社交場合造成問題。

高度警覺VS.廣泛焦慮症
假如你具有這項特質,你隨時隨地都保持著警覺,不過你會專注在實質問題,運用自己的警覺做為一種動力。你會先預想最糟的情況,然後做好準備。你的焦慮成為一種預警系統,顯示需要處理的細節。當這項特質變成超級主導,就會被診斷為廣泛焦慮症,也就是沒有正常理由的恐懼。你東奔西跑,永遠不滿足,對每件事都擔心不已。

表演天分VS.戲劇性人格障礙症
你充滿情感,而且毫不害臊、真誠地流露出來。你對事物有著深刻感受,並適度表達情感,常常是在別人不敢表現的時候。當這項特質變成超級主導,我們會說你是戲劇性人格障礙。每件事都像在演戲,不論大事或小事。感性總是淹沒理性。

專注自我VS.自戀型人格障礙
你對自己感到驕傲,充滿自信,並相信自己的技能及直覺。人們會受到你的吸引,他們想要在你身邊,追隨你。當這項特質變成超級主導,就成為病態的自戀狂,而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你專注自我到毫不在意別人的程度,什麼都以你為中心,對別人根本不關心。

精力充沛VS.躁鬱症
你用全力衝刺的速度在過生活,全力以赴,一分鐘也停不下來,全力投入你所做的事,可能非常有創造力與生產力。但是,當這股充沛的能量變成超級主導時,就會成為躁鬱症,你的行為變得瘋狂、失控。過了一陣子,你可能會崩潰,徹底失落,而成為嚴重憂鬱。

天馬行空VS.精神分裂症
你有強烈的直覺,能感受到某種事物,憑著難以量化的信念與想法而採取行動。但當這項特質變成超級主導時,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你會聽見不存在的聲音,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

問題小孩不一定變成問題大人

你能理解這一切嗎?你認為我是在粉飾一些很嚴重的問題?或許你心裡想說:「戴爾醫生說專注自我可能是一件好事,可是他說的可能是一個自以為是、讓我無法忍受的自戀狂。」

假如你這麼認為,那麼請稍微再保留一下你的懷疑。我的目的是要解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躁鬱症等標籤的謎團。雖然我可以完全自在地說:「對啊,我有一點過動。」我很明白一些人很難分辨什麼是冒險、什麼是過度活躍,尤其是問題出在自己小孩身上的時候。

但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區分。這是提升自我意識,好讓我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唯一方法。這也是欣賞別人特質,好讓我們和諧地與他們生活及工作的最佳方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