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醫學正解

醫學正解

  • 定價:400
  • 優惠價:953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36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HELP(Health Education for Lay Public)由多個醫生組織協作,致力於推廣醫療健康知識。為了讓公眾接觸正確、客觀的醫療資訊,HELP Online應運而生,並推出《醫學‧正解》一書。
 
  《醫學‧正解》收錄六十一篇由專科醫生撰寫的醫學文章,分為「常見病治療」、「預防、謬誤與知識」、「最新發展」三大範疇。從常見病如流感、胃酸倒流,到糖尿病、癌症,以至整型手術、醫學倫理與醫療技術發展等題材都網羅其中。本書亦指出一些容易混淆的疾病與錯誤的觀念,並提供正確的知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HELP(Health Education for Lay Public)


  由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Hong Kong Public Doctors' Association)及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Association of Private Medical Specialists of Hong Kong)組成。
 

目錄

序言
014 增進知識 擁抱健康
高永文醫生,BBS, JP 香港特別行政區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016 消除誤解 促進健康
梁智鴻醫生,GBM, GBS, OBE, JP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018 隨身醫療百科
沈祖堯教授,SBS, JP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020 冀HELP Online成為醫療資訊的主流
郭寶賢醫生 香港私人職業專科醫生協會會長、香港西北區扶輪社社長
022 促進醫患關係發展
傅錦峯醫生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

常見病治療
內科、腫瘤、呼吸系統
026 炎症性腸病
030 胸腔主動脈瘤
032 急性心肌梗塞
035 氣胸
037 胃酸倒流
040 胃潰瘍
042 前列線癌
044 痔瘡
047 低溫症

內分泌、泌尿系統
051 糖尿病一型與二型
055 糖尿病引致視網膜病變
058 糖尿病引致腎衰竭
060 胰島素注射
063 腎衰竭
065 神經原性膀胱與腎衰竭
068 毒品遺禍

眼睛、耳鼻喉、整型
071 兒童睡眠窒息症
074 幼兒流感與肺炎
076 長者矯視
079 下肢靜脈曲張
083 整形外科知識
086 正頜外科知識
089 顎骨矯正手術
091 換面手術
094 暈浪

腦部、心血管
097 腦癎症
102 腦動脈瘤
105惡性腦腫瘤
110 腦癌
113 血管炎
116 紫質症

預防、謬誤與知識
預防
122 肺炎球菌疫苗
125 胃酸倒流病徵
128 預防中風
131 慢性病與運動安全
134 預防滑雪意外受傷
137 預防肌肉痠痛
140 十字韌帶受創

謬誤
143 對青光眼的誤解
147 組織病理學
150 胃病與胃癌
152 痔瘡與肛瘺

知識
155 紅酒抗衰老
158 雞眼與腳底疣
162 運動不當會傷腎
164 駐場醫生
167 噩夢的預示
170 末期病人的治療
173 病態賭徒
176 營養不良

最新發展
184 乳癌術前化療
187 心肺復甦法
190 乙肝患者的肝癌風險
192 腎絞痛
195 家居血液透析
198 連續性腎臟替代性治療
201 大腸癌肝轉移
203 內視鏡治療腸道腫瘤
206 紅斑狼瘡
209 微創手術
214 訂做胚胎的可行性
 

序言

增進知識 擁抱健康
高永文醫生,BBS, JP/香港特別行政區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預防勝於治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活常識,但又有多少人能實行呢?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工作繁重、生活忙碌,以致作息失衡及缺乏運動,很多都市病因而產生。當中更有人在懷疑自己患病時,為了節省時間,自行胡亂服藥,或誤信坊間一些沒有科學理據的治療方法,結果不單沒有治好疾病,還令病情更為嚴重。其實隨看時代進步及科技日新月異,市民對醫療資訊的需求日益殷切,若能有效地提高市民對各種疾病的認識,喚起公眾關注自己的健康,定必能令大家「擁抱健康」,共同構建一個健康的社會。

  《醫學‧正解》一書雲集了眾多專科醫生,包括腫瘤科、腸胃科、泌尿科、婦產科、兒科、眼科、骨科等範疇的專業資訊,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將致病成因、病徵、治療和預防方法詳盡及清楚地説明,內容極具參考及教育意義。

  都市人無論工作多繁忙,也應停一停,花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閲畢這書後,我深信大家可以避免對某些疾病的誤解,同時又能夠增加各類醫學知識。

  關心自己健康的人,都應好好閲讀這本書。

  以身體不同的部位為主題,為你介紹生活中多種常見疾病,深入淺出地說明它們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常見病治療

  內科、腫瘤、呼吸系統

炎症性腸病 梁偉強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炎症性腸病(IBD)以往對香港人來說是-種陌生的疾病,但近十至二十年間,炎症性腸病個案有上升的趨勢,每年平均每十萬人就有三人不幸患上,現時平均每月有至少一宗新症。因此大家應對此病有進一步的認識,盡早發現其症狀,以獲得最適當的治療。

  炎症性腸病分兩類

  炎症性腸病主要分為兩種,包括潰爛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潰爛性結腸炎主要影響病人的結直腸(或俗稱大腸),令其發炎潰爛;病者通常年約三十至四十歲。而克隆氏症的患者通常年約二十至三十歲,它不但較難醫治,而且有可能導致病人的口腔至肛門,以及整個消化系統嚴重發炎潰爛,出現腸穿或腸塞的情況。症狀更可引致身體關節腫脹、出現紅疹、眼炎。一旦患上任何一種炎症性腸病,都是難以完全根治的,一般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而且有致命的風險,因此無論醫學界或是普羅大眾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無論是潰爛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成病因素依然未被完全確認,現今只可以從病例分佈數據得知。相比落後的國家,愈繁榮愈乾淨的地方,市民患上炎症性腸病的數目就愈多,而且年輕人得病的機率亦較高,但當中導致病發的原因仍然有待研究。

  切除不是唯一治療選擇

  對於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法,切除腸臟手術往往不是第一選擇。切除腸臟屬高風險的手術,加上即使潰爛的腸臟被完全切除,炎症性腸病特別是克隆氏症,仍有機會復發,因此我們會建議病人用藥物控制病情。

  以往一般採用高劑量的類固醇來治療病人,但眾所周知,類固醇有一定的副作用,病人可能承受更多痛苦。幸好醫學界近年在治療炎症性腸病的藥物研究上,取得重要的突破,利用生物製劑為病人控制病情,其副作用亦比類固醇少,令炎症性腸病病人的治療更有成效。

  奈何生物製劑的費用昂貴,病人每年要花上八至十萬,令他們負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目前政府只為嚴重的潰爛性結腸炎病人提供三次免費生物製劑注射,而比較嚴重的克隆氏症病人就需要透過撒瑪利亞基金,接受入息審查,才可以得到藥物資助,因此得到真正幫助的病人並不多。

  隨看炎症性腸病個案急升,我們除了要加緊培訓醫生對抗此病症。呼籲市民盡早求醫,同時更希望政府可以進一步放寬用藥資助,三管齊下以減少炎症性腸病的併發問題。

胸腔主動脈瘤 黃鴻亮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

  本港每無有千二至千四宗胸腔主動脈瘤新症個案,約三百人死亡,多數因高血壓等後天因素而起;而患者近無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在三、四十歲發病,但因病徵不明顯,增加診治的難度。

  胸腔主動脈瘤並非癌症,是連接心臟的血管因為病變而發大。逾九成患者是由高血壓等後天因素引起,其餘可能是先天的馬凡氏綜合症等成因。此病的八成患者均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男性患者佔三分二,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在三、四十歲便已發病。

  壁夾層撕裂可致命

  此病的危機,在於如果主動脈壁夾層發大並且撕裂,死亡率可以超過五成。如病變部位位於升主動脈,患者會出現心瓣關閉不全等心衰竭病徵;弓主動脈病變則會有聲沙病徵;至於降主動脈病變,患者可以毫無病徵。

  有一名身體壯健的八十六歲獨居婆婆,因為聲沙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初時被診斷為聲帶受損,惟半年後問題仍無改善,最終發現原來是弓及降主動脈交界處,有一個直徑八壓米的血管瘤。病人年事已高不宜做開胸手術,改為選擇安裝血管支架,一周後康復出院。

  治療胸腔主動脈瘤需要開胸置入人工血管,手術期間要用人工心肺代替心臟功能,手術較複雜,需要約八小時。弓主動脈病變可用血管支架,手術需時三至四小時,傷口較小,康復較快。

  要減低患胸腔主動脈瘤的風險,有心臟病或家族有病史的人,應減少進食多油、多鹽、多糖的「三高」食物,並宜勤做運動,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則應定期做身體檢查。另外,如果無故聲沙超過兩星期仍無改善,便要盡快求醫找出病因。

急性心肌梗塞 譚劍明 心臟科專科醫生

  冠心病個案近十年有明顯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三十五歲以下患者數目比以往高出近半,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年輕患者亦增加兩成四。單是仁濟醫院,每年便接收六十個急性心肌梗塞及六百至八百名非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患大多由不健康飲食、吸煙、缺乏運動等後天因素引起,發病時若未能及時救治,可引致猝死。

  冠狀動脈血管老化或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形成粥樣斑塊,都有機會令血管收窄,誘發冠心病。有些病人的血管已收窄了四至五成,卻未必有病徵,直至血管收窄了七成,胸口才會有被重物壓住的感覺。

  更多年輕患者需要「通波仔」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血管內壁突然破損,大量血小板積聚,可令血管在一分鐘內完全閉塞,引起左肩、下巴劇痛,並出現冒汗、頭暈等情況,猶如面對死神來臨一樣,如果病情嚴重更可導致猝死。

  很多人以為年老才會血管閉塞,但近年冠心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例如一名三十一歲、有吸煙習慣的男士,因為突然心絞痛入院,檢杳一下發現負責供應心臟四至五成血液的冠狀動脈左前幹支,中段狹窄並有血塊阻塞,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必須即時做手術抽取血塊,以及「通波仔」植入支架擴闊血管。另一名二十八歲男士,間中感到心絞痛,其後檢查發現左前幹支開端有閉塞、極其狹窄,確診為非急性心肌梗塞,也要接受「通波仔」手術。

  血管出現阻塞引起心肌梗塞,病人可以注射溶血栓藥物;或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俗稱「通波仔」的血管成形手術。醫生會將一條前端裝有小氣球的心導管,沿冠狀動脈血管伸入狹窄處,然後為氣球加壓以擴闊血管,增加血流量,並放置藥性金屬支架撐開血管壁,防止血管再度收窄。

  由於手術後血管可能會再次收窄,因此病人需服食雙重抗血小板藥至少一年。假如心臟多條血管出現阻塞,可考慮接受俗稱「搭橋術」的動脈分流手術。

  健康生活減低患病風險

  吸煙、缺乏運動、家族有膽固醇病史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為減低患病風險,我們應調整飲食戒煙及控制血壓,並每周進行三次、每次四十五分鐘的帶氧運動。若持續出現心絞痛,便要盡快求醫。

氣胸 黃敬恩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香港地少人多,每到假期甚至長周末,總有大批市民乘搭飛機出外旅遊。當飛機飛上萬呎高空,機艙內的氣壓只及地面的七成,人體出現俗稱「爆肺」的氣胸的風險,比地面高出約五倍,尤以曾患慢阻肺病、體形高瘦及有吸煙習慣的人最為高危,而國際民航更規定曾經「爆肺」的病人在康復後六周內不准乘搭飛機。

  「爆肺」其實不是肺部爆開,而是肺部和胸骨之間的胸腔本應沒有空氣,一 旦有空氣入侵便形成氣胸。成因有兩種,一是意外導致身體有傷口,氣體經傷口進入胸腔;二是肺部氣泡穿破,空氣流出胸腔。

  氣胸的名字看似平淡,卻可帶來很大威脅,病人每次呼吸都會感到痛楚,甚至可以導致呼吸困難及窒息死亡。而胸腔的氣體產生的壓力也會迫向心臟,引發另一波危機。

  針灸不當增「爆肺」風險

  乘搭飛機對氣胸患者來說是高危活動,因為飛機內的氣壓會隨看機身爬升,由七百六十毫米水銀柱,驟降至一百四十毫米,即使機艙內加壓也最多加至五百六十毫米;此時密封膠袋會膨脹起來,牙膏也會自行擠出,慢阻肺病患者的氣囊很容易會脹起來,「爆肺」就會隨之發生。

  針灸是另一「爆肺」高危活動。鎖骨上下、劍骨兩邊和肩胛骨中間位置較薄,針灸的器具如果使用不當,其長度足夠刺穿肺部,過去亦曾有病人因針灸而「爆肺」死亡。數年前便有一名病人因背痛而接受針灸,未幾感到疼痛和氣喘,要到急症室接受引流放氣,幸而最終康復出院。

胃酸倒流 王振宇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胃酸倒流是上班族常見的疾病,其症狀卻很容易被忽略。普羅大眾認識的胃酸倒流,多是指胃酸從食道湧上喉嚨而造成的不適感,或是感覺胸口灼熱猶如「火燒心」;其實,聲沙、吞嚥困難及胃部脹痛等情況,亦有可能是由胃酸倒流造成,若延誤治療,就有機會導致食道潰瘍、食道收窄,甚至引發成癌前病變的「巴洛氏食道症」。因此,如遇有消化道不適,便應該及早求醫,對症下藥。

  胃酸倒流的成因主要與下食道括約肌失調有關。在非進食的狀態下,下食道括約肌會保持緊閉;進食期間,就會自然打開,讓食物移動至胃部。下食道括約肌一旦鬆弛,胃酸便有機會反湧至食道及喉嚨。

  以酸制酸 加劇病情

  雖然醫學界至今仍無法確定括約肌鬆弛的原因,但肥胖、胃酸分泌過多、食道蠕動無力或有食管裂孔疝,都有可能誘發胃酸倒流。因此,要預防胃酸倒流,應從改善飲食習慣著手,切忌不定時進食、經常宵夜、過度飽滯及經常進食高脂食物。

  有些市民更誤信食療偏方,或藉飲用蘋果醋及檸檬水等酸度高的飲料來改善體質,卻因而導致胃部不適,令胃酸倒流情況惡化。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天都會出現約二十次反酸情況,而胃酸倒流的病徵與一般消化道不適亦甚為相似,故此不少人都以為是一般消化道不適而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

  胃酸監察 幫助確診

  確診胃酸倒流可從症狀問卷調查開始,若病人得分為十二分以上,則表示極有可能患上胃酸倒流,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雖然約兩至三成患者可憑照胃鏡確診,但是仍有大部分病人無法從胃鏡確定食道被胃酸破壞。

  最可行的方法是在食道口安裝胃酸監察儀,並進行二十四小時食道酸鹼值監控檢查。醫生會先將儀器從病人的鼻孔放進食道口,觀察下端的酸鹼度;假如病人整日內百分之四時間(約五十八分鐘)的酸鹼度低於四(中性酸鹼度為七),則被診斷為患有胃酸倒流。

  「質子泵抑制劑」是現時醫學界最常用於應付胃酸倒流的藥物,其功效除了可減少胃酸分泌外,更能降低胃酸酸度,即使反酸持續湧上食道及喉嚨,亦可將不適程度降低。雖然這並非治本方法,但部分患者服藥後能有效控制病情,只有少數人需要長期服藥,可見其療效亦十分顯著,甚至比手術更安全可靠。

胃潰瘍 陳沛然 腸胃及肝臟科專

  近數十年來,本港的胃潰瘍患者數目呈下降趨勢,但是我們仍不能忽視此問題。由於重症胃潰瘍可引至嘔血或大便出血,嚴重的可以致命,因此若有相關癥狀,必須盡快求醫處理。

  過去兩年我曾為一千六百名公立醫院病人做胃鏡檢查,發現當中一百六十五人胃部或十二指腸出現潰瘍。當中七至九成胃潰瘍患者,胃部驗出含有幽門螺旋菌;另外小部分人因服食消炎止痛藥傷胃,導致胃潰瘍。

  嘔血便血要小心

  胃潰瘍患者一般出現反胃、嘔吐、胸口疼痛等病徵;至於重症患者,更會出現胃出血(嘔血或便血)、穿孔性胃潰瘍或腸胃阻塞等嚴重病徵,可導致嚴重後果。

  事實上,由於控制胃酸的藥物有進歩,胃潰瘍個案已大幅減少,而因為胃穿孔而要做切胃手術的個案每年更少於十宗。

  曾有一名七十七歳婆婆,間中有胃痛及貧血,其後多次發現胃和十二指腸有潰瘍,兩年後再度入院,並開始嘔血,血色素一度急跌近半至六點五度,陷入生命危險,需要輸血八包急救,其後在一周內接受五次胃鏡止血。由於病人患有心臟病,不能使用強效藥物治療;幸而使用其他藥物後情況有改善,她留院一個月後出院。

  胃潰瘍可以透過藥物、內窺鏡或切胃手術治療,抗生素可有效清除胃內的幽門螺旋菌,但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有機會產生腎炎、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為減低胃潰瘍的風險,大家不宜多喝奶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亦應避免食無定時。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5843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