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抽絲剝繭

抽絲剝繭

The Silkworm

  • 定價:399
  • 優惠價:935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J.K.羅琳被圍剿的新作《孽血》是什麼故事呢?爭議何在?

    文/楊詠翔2020年10月23日

    J.K.羅琳以筆名撰寫的「私家偵探史崔克」新作日前引發熱議。   ※本文應該不會爆雷 Troubled Blood 九月中旬,《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以筆名羅勃.蓋布瑞斯撰寫的偵探小說「私家偵探史崔克」系列推出新作《孽血》,隨即引發軒然大波,部分原因來自羅琳先前發表的「恐跨性別」言論, more
  • 顛覆傳統推理框架的嘗試之作!淺談J.K.羅琳「史崔克探案」系列

    文/既晴2020年03月04日

    談羅勃.蓋布瑞斯的推理小說前,我們先談倫敦,她筆下偵探柯莫蘭.史崔克所居住的城市。 推理小說迷的聖地,無庸置疑,必然是倫敦。 搭乘著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地下鐵,你可以在貝克街站下車,去參觀221B的福爾摩斯博物館,朝見世人愛戴的神探福爾摩斯;你可以在萊斯特廣場站下車,到聖馬丁劇院欣賞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J.K.羅琳化身羅勃‧蓋布瑞斯再出擊!
全世界都在看!國際暢銷冠軍《杜鵑的呼喚》正宗續集!


是曠世巨作?還是死亡預言?
為什麼他筆下的故事,會將他推入致命的絕境……

  BBC改編電視影集!英國AMAZON書店讀者4顆半星高度讚譽!

  作家歐文‧昆恩人間蒸發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私家偵探史崔克接受昆恩太太的請託,著手調查這個案子。

  史崔克發現,昆恩失蹤前才剛交出新書書稿,而與他密切往來的每個人一聽到這本書,都不願多談,他們聲稱「那是一本既邪惡又卑鄙的書」。史崔克知道,昆恩失蹤的秘密就藏在這本書中。

  新書的書名叫作《邦彼士墨利》,在拉丁文中是「蠶」的意思。昆恩在書裡極盡所能地描寫周遭每個人的惡行與醜態,包括他的妻子、經紀人、出版人、編輯、兩名老朋友,以及情婦,都無法逃過昆恩的惡毒之筆,因此他們都極力想阻止這本書出版。

  就在此時,昆恩被人發現死在一幢空屋裡。他被繩子綑綁跪地,五臟六腑不翼而飛,屍體四周,還擺放著七副餐具。

  史崔克感到前所未有的顫慄,因為這幅悽慘的死狀,竟然與昆恩筆下的故事不謀而合!究竟這本書的內容是譭謗,還是真相?而又是多麼深的恨意,驅使這名兇手將昆恩的作品化成了現實?……

  《抽絲剝繭》是J.K.羅琳繼《杜鵑的呼喚》後,再次以「羅勃‧蓋布瑞斯」為筆名,所推出的私家偵探史崔克系列第二集。史崔克與其充滿活力的年輕助手蘿蘋的精采探案過程,每一個轉折皆扣人心弦,從第一頁開始就讓人難以釋卷,欲罷不能!

名人推薦

  【推理評論家】杜鵑窩人、【小說家/FHM雜誌總編輯】高翊峰、【作家】陳柏青、【推理作家】陳浩基、【作家/馬拉松跑者】歐陽靖好評推薦!

【來自各界的最高讚譽】

  柯莫藍‧史崔克回來了,還有他的得力助手蘿蘋‧艾拉寇特。這對擅長解謎的偵探二人組足以和《龍紋身的女孩》中的麥可‧布隆維斯特與莉絲‧莎蘭德,以及電影《瘦子》中的尼克與諾拉‧查爾斯媲美。這是一本有趣的小說,書中最吸引人的角色不是兇手或死者,而是負責查案的兩位偵探。──《紐約時報》

  請繼續寫下去!……羅勃‧蓋布瑞斯以機智和情感寫出偵探小說的傳統,並流暢地將我們帶入快節奏的曲折情節中,讓你完全忘記時間。──《西雅圖時報》

  繼去年膾炙人口的《杜鵑的呼喚》之後,以偵探柯莫藍‧史崔克為靈魂人物的第二本推理小說又問世了……《抽絲剝繭》觀察敏銳、節奏明快、機鋒處處,犯罪小說之名當之無愧!──《時人》雜誌

  節奏明快、緊張刺激的推理小說……羅勃‧蓋布瑞斯已被譽為推理小說界的新秀:老辣、諷刺、尖銳,又不失浪漫!──《華爾街日報》

  故事引人入勝,不僅情節曲折,合作夥伴也幽默有趣……是你會想一看再看的角色!──《時代》雜誌

  一本超級好看的書,扣人心弦!──《電訊報》

  一本節奏明快的偵探小說……架構嚴謹……讓人愛不釋手!──《獨立報》

  《抽絲剝繭》節奏明快,娛樂性強……史崔克在無意之間聲名大噪。他的身世不俗,是一名搖滾巨星的非婚生之子,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都在富裕的環境下成長……只有他鬱鬱寡歡,卻不使人感到厭煩。史崔克的潛力無限,不持續看下去實在太可惜了!──《每日新聞》

  《抽絲剝繭》是一本謀殺案推理小說,情節逼真!──「The Daily Beast」新聞網站

  《抽絲剝繭》的結尾……對書中人物深表同情的讀者定會感到欣慰。──《今日美國報》
 
  以諷刺的眼光看出版界……娛樂性強!──《娛樂週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勃‧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


  是《哈利波特》系列、《臨時空缺》暢銷作家J.K.羅琳的筆名。

  《抽絲剝繭》是備受讚譽的柯莫藍.史崔克系列第二集,第一集《杜鵑的呼喚》於2013年出版。

譯者簡介

林靜華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獲六十九年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曾任職聯合報系、歐洲日報編譯組副主任,現專事翻譯,譯著等身。

趙丕慧

  一九六四年生,輔仁大學英文碩士。譯有《臨時空缺》、《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易經》、《雷峯塔》、《穿條紋衣的男孩》、《不能說的名字》等書。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331315
  • 叢書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 / 48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私家偵探史崔克接受委託,尋找失蹤的作家歐文‧昆恩。經過多方探查,他終於找到昆恩名下的一幢空屋,史崔克排除萬難,終於來到這裡……

史崔克在漢默史密斯站換車之前提早幾分鐘從座位站起來,為危機四伏的下車行動做準備。等他抵達目的地男爵街站時,他已跛得很厲害了,真希望能有一根手杖。他小心翼翼踩著覆蓋許多骯髒泥印的地板,走出豌豆綠色的維多利亞式售票廳,很快便離開這個遮風避雨、裝飾著新藝術風格的文字與石雕門楣、有地鐵站珠寶之稱的小站,繼續進入無情的風雨中,往附近車行轆轆的雙線馬路走去。

他很高興的發現,他正在走的這條路正是那棟房屋所在的塔加斯路。

雖然倫敦到處可以見到畸形的建築,但他從未見過與環境如此強烈衝突的建物。眼前這一排暗紅色的磚造老屋顯然是早年更具信心、更富有想像力的時代的產物,但交通繁忙的車輛卻無情地從兩邊呼嘯而過,因為這裡是從西區進入倫敦市區的主幹道。

這是一群裝飾華麗的維多利亞晚期藝術作品,一樓的窗戶用鉛條裝飾成格狀,樓上向北的窗戶是大型的拱形窗,很像是已燬於祝融的水晶宮的碎片。史崔克雖然又濕又冷又痛,還是停下來欣賞一下一七九號,讚嘆它與眾不同的建築,心想假如范寇特改變心意同意將它出售,昆恩會不會反對?

他踏上白色的前門台階,門上有砌磚的遮雨棚,上面雕刻了垂飾、卷雲與徽章。史崔克用冰冷麻木的手指將鑰匙一支一支拿出來試。

試到第四支時順利地插進鑰匙孔,可以毫不費力地轉動,彷彿和多年以前一樣。門鎖發出喀噠一聲輕響,前門應聲而開。他跨過門檻後隨手把門關上。

一陣強烈的衝擊立刻迎面襲來,他彷彿被打了一記耳光,又彷彿被當頭淋下一桶水。史崔克急忙找他的大衣領子,翻上來蓋在他的口鼻上。本來應該聞到塵埃與舊木材氣味的地方,卻傳來一股強烈的化學藥品氣味,刺激著他的鼻子與喉嚨。

他不自覺伸手將旁邊牆上的開關打開,天花板上兩個光禿的燈泡立刻放光,狹窄而空蕩的玄關裝飾著蜂蜜色的木嵌板,同材質的旋扭狀門柱交錯成一道拱門。乍看之下,它寧靜、優雅,比例相當協調。

但史崔克瞇起眼睛仔細看木作上一片看似燒灼的痕跡,發現有人到處潑灑一種具有腐蝕性的酸性液體──燃燒了房間內寂靜、多塵的空氣──看起來像是一種肆無忌憚的破壞行動;它破壞了陳年木地板上的亮光漆,損毀前方木造樓梯的光澤,甚至潑灑在牆壁上,使大片粉刷漆被漂白褪色。

會員評鑑

4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2.0
|
2017/10/09
有後悔買了中文的。看得我好辛苦(淚)中文不好卻又沒到看不懂⋯ 以前都沒試過覺得看原文比較好。有些地方看了幾次還是不懂就直接跳過⋯ 也許以後買書還是看英文好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3/15
這是私家偵探史崔克系列的第二集,退役軍人史崔克,退伍後當起私家偵探,因為一個已被判定為意外的名模案件,找到真凶而聞名,讓他在這行業奠定基礎,並開始有源源不絕的客源。雖然沒有閱讀過第一集《杜鵑的呼喚》,但《抽絲剝繭》是個完整的故事,我並未覺得有絲毫妨礙的閱讀完了此作,我喜歡J. K. 羅琳筆下塑造的這對吸睛組合,尤其是史崔克的助手蘿蘋,她並非空有美貌的花瓶,而是一個知道自己對事業的期待,並勇敢追夢的女性。

蘿蘋對於偵辦案件有著興趣與熱忱,因此她放棄了高出一倍的薪資與平穩的職業,更必須面對未婚夫馬修對史崔克與她這份工作的明顯厭惡。她不僅協助史崔克處理辦公室內的工作,更能獨自外出調查,故事裡也展現了其優異的駕駛技術。蘿蘋面對的困境與掙扎,是許多努力著職場與家庭兩頭兼顧婦女的縮影,未婚夫對她的工作,顯然有著不同的期待,希望她能夠更穩定,有著更高的薪資(可以分擔更多家計與家務)。

故事背景與內容緊緊纏繞著出版業。作家歐文的死狀,一如自己未出版作品中主角死亡的樣態,多麼驚悚又殘忍的死法,因為如此,警方與史崔克追緝的過程,自然鎖定在有機會閱讀歐文手稿或可能聽過他談及故事內容的少數人,這本未出版的新作《蠶》,醜化影射身邊每個人,揭開最深最痛的瘡疤,史崔克追查著每個利害關係人,也彷彿帶領讀者看著出版業中各種人際糾葛與文人相輕的場景。

我喜歡書中談到關於《蠶》的文本分析。裡頭充滿各種醜怪怪物、荒誕歷程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發展,但從真實世界與書中書虛擬文字世界的交互呈現,也體現文字本身創造與再創造的動力,當文字脫離了作家的手與腦,進入真實世界後,它們也從此開始有了自己的生命,同樣的文字,也許會被人瘋狂喜愛,同時又被另一些人唾棄厭惡。我不禁聯想到《哈利波特》裡頭那些魔法世界的怪物們,是否也是由一個又一個真實世界的醜惡所轉化,而從此擁有了自己獨特生命?!

如同祭典般的重口味戲劇化死亡場景,隨著史崔克「抽絲剝繭」的與眾人連番對談,更挖掘出人性各種陰暗、不安、荒蕪的景象,我沈浸在過程的每一刻,細細感受品味著濕冷的英國風味、外表冷硬內心溫暖的鐵漢執著,以及每個人物內心深處的樣貌,最後的結局精彩而出乎意料,但再度回頭仔細回想,其實線索早已擺放在讀者眼中,許多情節皆環環相扣,而文字更時而象徵多重的意義,讓人著迷並深深佩服!

最後想要特別一提的是,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中文書名《抽絲剝繭》,不但呼應著死去作家歐文的書中書《蠶》,更表達偵探一步步從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裡,一點一點剝開迷霧,剝開每個人的祕密,剝開兇手的惡意與偽裝,抵達真相的過程。
展開
user-img
3.0
|
2015/02/16
感覺這一類型的小說,jk羅琳還沒辦法駕馭的很好,人物相當豐富,但是主線劇情的推動力量不夠,在觸發事件發生之後,緊接著的劇情並不能算是緊湊,一下子描寫了大偵探的感情生活,一下子描寫小助理的內心世界,但是案情進展卻很緩慢,而整體線索也算零散,導致中段相當緩慢,而最後一段的結局拯救了這部小說。

而人物部分,主角彷彿有一種看穿人心的力量,看到一個角色的時候可以得到大量的側寫,可是因為這些側寫的緣故導致讀者無法觀察這個角色,明明主角找人約談第一次,卻可以立即描繪出她的性格,類似福爾摩斯那樣,可是更不合理。
因為福爾摩斯分析能力是bug,但大家喜歡這個bug,然而這個偵探應該還是一般人阿。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2/09
書中書的兇殺案雖然老梗,但羅琳寫的非常精采!翻開書就欲罷不能,對於失蹤的昆恩雖然知道兇多吉少,但實際看到兇案現場的描繪,驚心動魄讓人久久無法回神,最後的結局也出人意料(就是完全沒猜到兇手啊)。羅琳巧妙得透過史崔克的辦案過程,將書內每個人物的特色描繪的精緻鮮明。

羅琳的說故事技巧加上獨特文筆,讓這本書有別於一般類型犯罪小說,相當推薦!個人覺得這本比杜鵑的呼喚更好看!越來越期待下本關於偵探史崔克的故事啦~
展開
user-img
4.0
|
2015/01/28
在接受《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的訪問時,J.K.羅琳(J. K. Rowling)表示:「我真的不知道靈感從哪裡來的,它從哈利開始,其他角色與情節慢慢浮出,最後佔滿我的心靈。」就像海格出現在水蠟樹街改變哈利‧波特的平淡生活,當《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靈感進入羅琳的腦中,她的人生便產生巨大的轉變,從此與《哈利波特》結下將近20年的不解之緣。即使在系列小說邁入終章之後,人們仍舊難以忘懷羅琳所創造出的迷人魔法世界,並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她的名字幾乎可以說和《哈利波特》畫上等號。

作家及其著作的關係正是如此微妙。作家可以串連文字成為極富魔力的故事,故事同樣可以為作家的生活帶來變化,如同施了魔法般。就算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曾宣告「作者之死」,意圖將文本獨立於作者之外,顯然很多時候兩者其實是難以分割,相互牽連,無法劃出明確界線。譬如作家歐文‧奎尼的新書《邦彼士墨利》,雖然內容極其怪誕,令人費解,但看在有心人眼裡,這分明是一部諷刺之作,取樣的正是他身旁所接觸的所有人。這樣一本著作在為他帶來名利雙收之前,就先要了他的命,而且是以幾近慘絕人寰的方式命喪黃泉。

羅琳曾被譽為「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魔法媽媽」,她已經用《哈利波特》系列印證自己在奇幻小說的掌握度,那麼講求懸疑性的偵探推理小說呢?如同多數同類型作品,偵探的形塑是羅琳首重的部分,敘事則先圍繞著無關緊要的小案件展開,讓主要案件以「偶然」的方式出現在讀者眼前。歐文的妻子莉奧諾拉就是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現身在私家偵探柯莫藍‧史崔克的辦公室裡。她宣稱丈夫已失蹤十天,希望史崔克幫忙找出他的下落。雖然我們都知曉有偵探的地方必定會有命案發生(試想名偵探柯南),但羅琳以失蹤作為起點,確實為故事的鋪陳留下更多懸念,尤其歐文尚未付梓即遭出版社擋下來的新書《邦彼士墨利》更是啟人疑竇。

「邦彼士墨利」是拉丁文「bombyxmori」的發音,意指蠶。蠶在長成成蟲之前,必須吐絲作繭,以變態成蛹,最後才能化成蛾。歐文以蠶為書名,並以隱晦的方式極盡所能描述妻子、經紀人、出版商和老友等人的惡行惡狀,就像編織出一個巨大的蠶繭,企圖讓世人從抽取蠶絲的過程釐清他所要傳遞的訊息,同時也希望自己能藉此羽化、蛻變,成為受人矚目、叫好又叫座的成功作家。只是歐文忘記一件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蛾若要破繭而出,得先將繭溶解出一個小洞,如此一來就無法理出完整的絲線,是以取得蠶絲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沸水煮繭,殺死其中的蠶蛹,才能抽取蠶絲。換句話說,當歐文意欲藉此揭發醜聞時,早已在不知不覺中作繭自縛,甚至為自己引來可怕的殺機。蠶不只是書中書的名稱,也是這本《抽絲剝繭》的原文書名,指的自然是偵探解謎、破案的過程。一個名詞,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足見羅琳的用心與巧思。

從失蹤、死亡、警察破案,到最後由偵探解謎並翻案,羅琳的敘事模式固然無太多新意卻十分得宜,至少她掌握住傳統偵探小說的節奏。至於貫徹故事首尾的私家偵探史崔克,就像多數偵探一樣,都是出身於破碎的家庭,也難以組成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許正因為如此,才造就其社會化不甚完全的性格,否則如何遊走於警察所象徵的法律制度之外,以自我的步調和思維辦案呢?這大概是為什麼私家偵探的身上多散發一種獨特的迷人魅力。

有趣的是,身為私生子、前未婚妻將和別人步入禮堂的史崔克,之所以願意接下莉奧諾拉的委託,其理由是想讓一個家庭得以完整。「史崔克最近在幫幾個有錢的少婦擺脫他們的城市丈夫。自從發生金融危機後,這些丈夫在她們眼中已逐漸失去魅力。但現在這個案子是要幫一個妻子找回她的丈夫,看起來似乎有意義多了。」羅琳寫道。在偵探小說裡,幾乎很難見到完整的家,英國作家凱特‧亞金森(Kate Atkinson,1951-)以私家偵探傑克森‧布洛迪為主角的系列小說如此,羅琳筆下的《抽絲剝繭》亦是如此。即使是好不容易和未婚夫重修舊好的蘿蘋,其關係似乎也顯得搖搖欲墜。追究其原因,或許是偵探的推理所仰賴的是思維,是個人價值的突顯,就算過程中曾吸取來自四面八方的資源與協助,最終的結果仍需由自己歸結出來。

所以偵探多為男性。唯有男性被允許獨立作業,唯有男性擁有理性思維,唯有男性可以涉足犯罪現場這種具危險性的場域。羅琳顯然不同意這番論述。史崔克雖然是男性,但他的得力助手蘿蘋卻是女性,而且是十分渴望證明自我的女性。在故事的前半部,蘿蘋的工作內容多是接電話、文書處理及其他雜務,是取代性極高的存在,加上史崔克不停暗示想多找個人來幫忙,更加深蘿蘋的危機感,因為她不甘於讓自己的價值只是如此而已。然而在父權社會底下,女性只能屬於家庭,無法擁有獨立思維,作為「個人」而存在,是以作家邁可‧范寇特認為:「女人一般而言都有想作母親的欲望,缺乏那種創作文學、真正的文學所需要的專心一志。」於是蘿蘋努力爭取機會、證明自己,甚至不會屈就於未婚夫的怨言,反而勇於向他表明意願以及對工作的熱忱。因為這是確立自我存在與價值的最佳途徑。

蘿蘋一角讓我不禁聯想到羅琳。縱使她靠著《哈利波特》系列揚名立萬,立下難以令人望其項背的紀錄,仍有部分人士認為「奇幻童書」的類型難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而貶低其成就。這或許無意間促使羅琳在《哈利波特》系列結束之後,毫不眷戀地轉向書寫題材嚴肅的《臨時空缺》(The Casual Vacancy,2012),並以筆名羅勃‧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創作偵探推理小說。羅琳想告訴世人,她不只擁有豐富的想像力,也能深入經營人物的刻劃和情節的編排上;就算是少見女性作家涉獵的推理小說領域,她也一樣能得心應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