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

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人不因夢想而偉大
只因有故事而偉大
 
你做的事有創意,就有故事
你做的事有故事,就有創意

 
  這是一趟以「故事」開創人生新局的冒險之旅
  也是由實戰經驗萃取出的「故事力創新」方法學
  更是個人、組織、地方、品牌⋯⋯
  都需要的跨領域溝通整合能力與創新洞見!

  說故事的技巧可以複製、可以教
  故事的脈絡,卻只能親身走一回
  活在故事裡,也為故事而活
  讓工作不再只是工作
  而你,就是帶來改變的人。


  在探索自我定位,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人們總是不安而迷惘。
  但本書卻讓我們知道:改變現狀,才有故事;唯有在故事之中,你才能看見自己的力量。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與工作的創新改變之書。
  一個中年男子,工作十多年,有不錯的頭銜、也背負家庭重擔,
  卻帶著浪漫理想離開職場,投身不確定的未來。
  他從谷底攀爬歷經種種意外挑戰,過程中所有孤獨與執著,都成為讓他獨特的創新養分⋯⋯
 
  於是,他帶著故事回來。
  帶著親身實踐的「故事力創新」方法學,回來了。
 
  「故事」,是向內的深掘。
  故事最吸引人的,不一定是大江大海的格局,而是日常生活細節的魅力。
  透過深入挖掘,找出表象之下的內涵,認識真正的自己、接受天職的召喚,才能創造更多可能。
 
  「故事」,也是向外的探索。
  這是一個人、一個組織,在遇到難題與逆境時,
  如何積極應對、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最終帶來改變的過程。
 
  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從人生到職涯、從部門到組織、從地方到城市⋯⋯
  理想與現實總有著巨大落差,你要如何用故事帶來改變、實踐創新?
 
  本書以人類學的脈絡思考為基礎,輔以實戰經驗,
  透過旅人的思維、編劇的洞察、導演的實踐等三大「故事力創新」方法,
  教你說一個有脈絡的好故事,一個能化歧見、尋洞見、帶來改變的好故事。
 
  先為自己說一個好故事,才能向這世界說一個好故事。
  走自己的路,你就是有故事的人。
 
  一個帶來改變的人。



  王村煌|薰衣草森林執行長
  李仁芳|國立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著有《巷弄創業家》
  李惠貞|《Shopping Design》雜誌總編輯
  洪雪珍|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
  郭瑞祥|台大管理學院院長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盧建彰|廣告導演
  謝榮雅|奇想創造董事長
  嚴秀茹|清華大學服務科技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震宇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政大社會系畢業。
 
  現為自由作家。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創意總監,規劃過三一九鄉專輯,也當過《GQ》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是少數跨越財經、時尚與在地生活的創作者。
 
  中年之後職業混亂、專業難以定義,曾是廣播主持人與電視節目製作人,並在誠品講堂授課。以彈性多元的顧問工作,參與各類型的商業創新,以及地方社區組織運作,實踐文化、社會與商業三贏的模式。
 
  另外,致力成為跨領域專業的溝通者,希望將複雜的事情變簡單、有趣,更有深度。

  主持「好好說故事工作坊」,引導上班族、創業者與企業主管提升思考、表達與傾聽的能力。在企業開設的說故事工作坊,則以改善跨部門溝通,建立企業文化與創新能力為主。
 
  2012年受邀在TEDXTaipei發表演說,曾獲選為《Shopping Design》2013年年度影響力人物,被稱為是「台灣新品種旅行設計師」。
 
  著作:
  《風土餐桌小旅行》(獲得2014年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39屆金鼎獎優良作品推薦、入選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旅人的食材曆》(誠品選書)
  《樂活國民曆》(與彭啟明、李咸陽合著)(誠品選書)
  《資訊夢工場》(獲得2005年經濟部財經管理傳記類金書獎)
 
  臉書粉絲頁:洪震宇
 

目錄

推薦序|
紮紮實實,跑在路上——盧建彰
只要出發,就有故事——王村煌
意料之外,才是人生——李惠貞
從生活甦醒開始的自我改變之旅——李仁芳

前言|活出故事來

序曲|召喚——從旅行到履行
01  找尋,心之所向
02  跨界,重組專業
03  出走,製造人生空白期

第一幕|啟程——用好奇創驚奇
04  有脈絡,溫故就能創新
05  故事,就在現場
06  挖掘,內心的寶藏

第二幕|挑戰——化觀察為洞察
07  小旅行教我的事(一)——旅人的思維
08  小旅行教我的事(二)——編劇的洞察
09  小旅行教我的事(三)——導演的實踐
10  故事力創新——圍與危,解構穀倉效應
11  故事力創新——詮釋,才能活化故事

第三幕|改變——將事故變故事
12  做有故事的人——走上英雄的旅程
13  工作與家庭——故事力與人生策略
14  說故事的修煉
15  好策略,就是一個好故事
16  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文化、社會與商業的三贏
 

推薦序

▍紮紮實實,跑在路上——廣告導演|盧建彰


  ●赫爾辛基式的跑步

  我很少看人跑步,因為自己跑步就很累了,而且跑步是自己的事,不想看別人辛苦,更不想看別人跑得快或跑得慢,不管怎樣,那都是別人的跑步。

  但那回在赫爾辛基,我一直看到別人跑步,一開始不以為意,但當時間拉長後,開始感到奇怪,怎麼不管幾點鐘,都有人在跑步?早上七點鐘有人跑,下午四點滿街都是人在跑,午夜十二點連碼頭都有人在跑,整個城市都在跑,而且是紮紮實實的跑。

  紮紮實實的跑,我說的不是開玩笑的跑,是那種你一眼就可以看出,充分準備而且每天都會準時出現的那種,配備整齊、眼神認真,該怎樣就怎樣,全心投入,不在意風雨,更不在意目光,只在意呼吸和環境的協調,雖然不知道眼前的路會是怎樣,但每一步都很踏實,節奏穩定,手肘擺動精確,膝蓋抬起的高度一致。而且,你很清楚看到,雖然辛苦,但對方享受其中,並且在掙扎裡優雅,你也可以感受到,他會繼續下去,因為那是他的選擇,他會繼續下去,那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最妙的是,看著他跑,你會想跑,你會想,是不是該放掉既有的行程?換上跑褲,也來跑一下,像他一樣,認真愉快,紮紮實實的跑。
  
  噢,我在講跑步,我也在講洪震宇的新書《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

  說故事跟跑步一樣,一樣累,一樣有意思

  是啊,講故事跟跑步一樣,你得靠自己,你得到現場,你得用所有的心力灌注,沒有誰可以靠誰的,沒有權勢可倚靠的,沒有後門可以走,更沒有捷徑可以鑽。因為你自己知道,這是讓我真心喜愛,並覺得這多少算是個可以也值得花時間去做的事。

  看著震宇兄的文字,左腳右腳,一步一步來,像拳擊手的跑步日課,拳拳到肉,步步踏穩,我覺得自己好像近距離跟他一同跑步,一起呼吸,一起掙扎,一起想找出方向,一起面對岔路,一起走錯路,一起聽見有人叫你不要跑了,一起聽到自己叫自己算了,一起在走上對的路後發現,原來是自己把路給走出來的,而那裡,原來,根本沒有路。

  貼合著他的步伐,我發現,就跟跑步一樣,想說故事,你勢必得暖身的,拉筋的過程是既酸又痛的;但你不把筋肉拉開,你跑不遠的,你不把整個自己所有僵化的思考給伸展再伸展,你無法讓自己有柔軟的觀點,你看不見事件真正的核心。

  你得在那裡,你得花上時間,你得要求自己,甚至,有時候,為了到達目的地,你得要求自己放鬆,這種要求,真是很過分的要求啊!

  路上是會有阻礙的,當你疲累時,連個人行道上磁磚的凸起,都會讓腳感到不舒服,連只是要繞過去,你的呼吸都得調整,都會因此多喘上幾口氣。而那就是跑步,那大概就是故事的開始。

  ●你的風景,是你的心眼讓你看見的。

  我常為自己處在一個虛幻的行業感到害羞,讀震宇兄故事的故事,更為自己無法每次都真正的把那幾公里老老實實的用自己的腳踏上感到羞恥,最重要的是,你知道的,聽故事的人也知道,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用詞藻假裝蓋起來、但下一秒就會被從心頭微風吹過而垮去的城堡,都知道的。

  跟跑步一樣,你都知道的。

  而那些紮紮實實的,會在時間過去,被沖刷後,會留下來的故事,是用腳和腳上滲出來的血,所編寫描繪成的。
 
  那些你講得出口,描繪出筋脈有血有肉的故事,都是你用身體,一個呼吸一個呼吸記下來的。

  ●我是幸運的,能讀得到這書,能用自己力量前進

  跟說故事一樣,我跑步是因為我要跑步,而且我跑步,都在想東西,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我的東西;我跑步也常不想東西,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都不再是我的東西。從來就是不正經,從來就是超正經,雖然身體很用力,但有時身體也不用力,只是讓腳帶著我,一種管他的,看你會帶我去哪裡,反正我每天的行程都有目的地了,試一下沒目的地看會怎樣,至少不會死。

  會死也沒關係。

  跑步時死掉,應該很帥。

  說故事死掉,應該很帥。

  看著震宇兄的書,看著震宇兄的路,你會覺得原來可以這麼跑,原來人可以跑得這麼有力,原來人可以跑這麼遠,原來人可以好好跑好好活,原來,我們都有機會跑出自己的路,像個人一樣,像個有故事的人一樣。

  而那帶給我們盼望,讓這誤以為「黑心才能活」的世界,開始有點光亮,開始想起我們是人,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

  那讓我感到辛苦但甜蜜著。

  跟跑步一樣。

  喘著氣但帶著笑。

  祝福你,以故事,像那陣雨一般,令人雨露均沾,潤澤自己,潤澤這世代。

▍只要出發,就有故事——薰衣草森林執行長|王村煌

  火車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山洞,一路搖搖晃晃往台北去,我跟震宇在車上一邊檢討過去三天行程待改善調整的項目,一邊隨性聊天。這之前我們已經近一年沒見面,不方便出門的我只能從臉書中看見他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繞台灣一圈又一圈。

  這是我大病初癒後初次離家旅行,那天下午天氣很好,太平洋藍得令人明朗又愉悅,談話的內容大部分已經忘記,但至今仍然非常清楚記得,車行到宜蘭平原時突然問了震宇:「你離開固定的工作從事書寫、田野及顧問等不務正業的工作,這二年來收入足夠養家嗎?」可能是問題太過於直接,他愣了三秒後才抬起頭說:「可以!家裡過得去!」眼神倒是流露出帶著傲氣的堅決。

  那是四年前的夏天,我們剛從花蓮石梯坪的小旅行回來,三個月前他主動向旗下的緩慢民宿提案,規劃了這趟旅行,帶著旅人來到這個美麗又充滿能量的地方和故事相遇。

  這計劃是薰衣草森林與震宇繼菜單設計之後的第二次合作,後面我們還持續進行了好好甲仙店的社區共好設計,以及薰衣草森林新社店的田野創新等案子,也為薰衣草森林各品牌在不斷創新、尋找意義的企業旅程上帶來重大的幫助。

  隨著經營環境的變遷,今日企業家彷彿已成為負面名詞,不信任、對立的新聞占滿媒體版面,傳統的經營管理觀念已經無法面對由社群媒體宰制的社會。身為企業的一份子,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思考的是:

  有沒有一種企業,不只能獲利,更可以成為地方的驕傲;

  有沒有一份工作,不只能養活自己,更可能喚起生命的熱情;

  有沒有一趟旅行,讓我們經由美好,體驗共好,重拾對世界的信心,成為更好的一個人。

  除了薰衣草森林,我們也看到許多人、許多公司願意走出舒適的風景,向風雨陰晴的故事荒野前進。套句震宇所言:「只要出發,就會有故事。」

  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曾寫下如此詩句:「不要溫馴地走入良夜,白晝將盡,就算年老也要燃燒咆嘯;怒吼,怒吼抗拒天光沒滅。」天色灰暗,風暴將至,這個難以定位、眼神傲氣的灰袍巫師已經整裝完成,推開門,啟程。

  因為門外有等待已久的魔戒遠征隊。

▍意料之外,才是人生——《Shopping Design》總編輯|李惠貞

  震宇是個特別的朋友。他很真誠,也很真性情,有什麼事情請他幫忙,經常能得到超越預期的理解和收穫。但在對事情的討論和處理態度上,他又不因為交情而讓你輕易過關。不只一次聽說,他受邀擔任講師,卻反過來一再「逼問」主辦單位活動的設計、目的、流程……等等細節;不乖乖領講師費就好,一定要協助讓整個活動意義清楚,他才肯接。當然,這過程當中他已做了許多講師不須做的事。

  他是一個這樣的人。

  在我自己某個演講的場合中,因為想跟聽眾溝通這是一個可以自己創造工作和定位的時代,舉了幾個國外的例子,也想談談國內的實例;想了想,身邊有兩位朋友是最好的示範,其中之一就是震宇。

  他的身份很難簡單說明,你想到的描述,可能都只是他的一部分。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社會之中,其實非常珍貴,也極鼓舞人心。他開創了一條沒有前例可循的路,讓我們知道,人生有各種可能,而且在這種種可能之中,沒有標準答案。

  我喜歡他反覆以「人類學」角度剖析、觀看那些原本晦澀不明的理論及領域,賦予一種人文的深度,讓所有工作上的難題都能回到「人」的思考。因為他把本質想得很透,因而能看清複雜的事物底下清楚的脈絡。

  很開心見到他把這一路走來、難以定位的人生故事,寫成了書,讓讀者可以跟著他的腳步,開闊觀點和視野。

  聽震宇演講時,記得他的簡報中有一張投影片,引述德國思想家本雅明的話─「真正的漫遊者,有偵探的敏銳、詩人的善感、哲學家的深邃。」這段話一直放在心上,讓我非常嚮往。我還在學習中,而那前頭,有震宇引領。

  在這本書裡,有一段安藤忠雄的自述,「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我確實感受到這也是震宇的寫照,他以自身腳步向我們證明了何謂人生真正的充實。

  期待在那光明的凝望中,也能生出我們對自己人生的勇氣。

▍從生活甦醒開始的自我改變之旅——國立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李仁芳

  本書是作者(自稱「故事人」)本人的故事─一個從生活甦醒開始自我改變之旅的故事,也是作者從「記者」脫胎換骨成從事「偏鄉創生」、「組織創新」顧問,歷經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等人生歷程的遠征故事。

  今年是台灣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第二十二年。
 
  一直以來,國內傳統社區營造普遍從「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角度出發,焦點放在解決社區問題,手段方案則相當仰賴向公部門提案爭取預算分配。

  今後也許可以從更基本「常民設計」(People Design)角度出發,以社群營造為焦點,除了公部門資源外,更可考量動員一些「進步」企業,以及社區、社群資源,以社會企業模式推動新品種社區營造運動。

  像楊儒門等人創立二四八農學市集在大稻埕迪化街二百五十九號開店,賣高雄大寮有機紅豆湯、台南東山嶺南里手工炭焙龍眼乾等農產品,一樣可以協助農民與農村社區;或者像郭紀舟伉儷在眾藝埕開「豐味果品」推展優質水果;何培鈞在竹山經營「天空的院子」,不也是一種好樣兒的新品種社區營造?

  本書作者發掘、敘說偏鄉的故事,以創意旅人的視野開發偏鄉小旅行,橫向結合在地資源,推動美食(食べる,taberu)、文化(遊ぶ,asobu)和美景(見る,miru)─亦即如日本人所稱的RuRuBu金三角─致力推動一種新品種創意生活複合服務事業:風土旅行設計+風土餐食設計。

  從社區總體營造角度觀看,作者所致力的志業,和前文敘及的楊儒門、郭紀舟、何培鈞等所致力的志業,都可以說是社造2.0的新典範。

  具有深度,也最有永續發展能力的偏鄉社區營造,應是在地生活、在地文化的分享,倒不見得一定是大山大水大景點的消費。所謂「整備風土資本,打造偏鄉小旅行」,就是重新發現、重新創造全島三百一十九個鄉鎮,每一處城鄉最引以自豪的特色。

  相對於「整備風土資本」應從在地三一九個鄉鎮,七千八百三十五個村里的Here & Now開始,台灣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有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打造新故鄉運動,很重要的關鍵著力點也同樣是在於要能動員/提高在地居民對腳下自身鄉里的關心度。讓居民有新鮮的好奇心,就像是在自家鄉里觀光旅遊一樣,可以用外界的眼光去眺望自己所居住的城鄉。

  「偏鄉創生」的觸媒師/催化者,要能讓七千八百三十五個村里的在地居民(局內人視角)自然擁有這種「來自外界的眼光」(局外人視角)。如此原本平淡無奇的偏鄉日常生活,頓時又再度大放異彩,讓在地偏鄉社區散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整備在地風土資本,打造偏鄉小旅行,就與社區總體營造一樣,首要之道是要讓鄉民瞭解自身所居停的土地。瞭解帶來依戀,依戀就會更願意積極投入社區營造活動,讓自己感覺身為該鄉土的一員而深感與有榮焉,這將成為推動社造與地方進步最大的一股動力。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說:「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圍的生活是多麼平靜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其實感動與熱情不一定要在旅行異鄉時才能有,雖然米蘭昆德拉說:「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其實更重要的是要修練自己成為心靈的貴族,隨時隨地都可以舉行生活的「壯遊」。只要你修煉足夠的存在感與敏銳的覺察力,即使是偏鄉,每一個空間、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為你帶來「初心」的體驗與喜悅。以初生嬰孩般的初生心境,身處偏鄉每一個時刻、每一個生活情境,都是鮮活愉悅的體驗,不用刻意到觀光名景張望,也不用刻意到異地探尋。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地偏鄉。是好的時光,就是當下現在。

  社造與風土資本的整備也好,打造偏鄉小旅行也好,都是以社區在地的創意生活達人(石梯坪耀忠、舒米、池上翔哥、美濃張媽媽、甲仙阿忠、瑞昇⋯⋯)為製作人,來整備地方各類風土資本:以社區歷史人文為佈景(時間),以在地山川城鄉街廓為舞台(空間),以社區創意工藝和節氣餐食設計為道具(人間),以所有參與體驗過程的居民與旅客為演員,在各個可居可遊的偏鄉社區,共同生活(演)出一場創意生活的大戲,為偏鄉社區的人文環境與地方經濟同時帶來一個更好的明天。

  攜來創意中介、觸媒轉化的偏鄉酵母─這就是「偏鄉創生」設計師對鄉民與偏鄉最大的貢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66371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5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活出故事來
 
我們有如橄欖,唯有被粉碎時,才能釋放我們的精華──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過於喧囂的孤獨》
 
喜歡看電影嗎?情節越扣人心弦、精彩刺激,越讓人深刻難忘,兩小時的故事,彷彿經歷一趟三溫暖的旅程,心情為之震動,散場之後,還在咀嚼剛剛幾個難忘的場景與對白。
 
例如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電影《神鬼獵人》(The Revenant),這個故事描述一個被熊咬到重傷、瀕臨死亡邊緣的毛皮獵人,原本只是苟延殘喘、肉體上的痛苦,直到被護送返家的隊友背叛,殺死他相依為命的愛子,獨留他在冰天雪地中等死,這才是最大的悲哀。沒想到這個獵人用意志支撐,爬出死亡蔭谷,一心一意追擊兇手,要為兒子報仇⋯⋯。只是大雪蒼茫,又有神出鬼沒的印地安人伏擊,他能活下來、繼而復仇嗎?
 
回到現實。這樣驚心動魄的故事最好不要發生在我們身上,讓故事成為故事就好。很抱歉,故事之所以讓人難忘、刻骨銘心,就是化身為各種挑戰、難關,總在不經意、出乎意料之際降臨,沒得選,也沒得逃。再來是我們如何面對故事拋出的難題,放棄?還是正面迎擊?但對手頑強,難關一再出現,千迴百折,最後終於找到解決之道,皆大歡喜。驀然回首,在那燈火闌珊處,故事正對我們微笑招手。
 
仔細回想,這趟歷險過程,是否得到一些貴人幫助,也遇到許多敵人或意外的逆襲,內心曾掙扎徬徨,但仍激發我們的鬥志,找到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或他人即時的援手,過程中內心也轉變了,更有勇氣接受挑戰。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會告訴自己,也與他人分享,「從前從前,原本⋯⋯但是⋯⋯後來⋯⋯最後⋯⋯。」
 
敘述這個經歷時,一幕幕場景都歷歷在目,彷彿才剛剛發生過。其實,你正在說故事,或是故事正在說你,說一個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創新改變之旅。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4/02
▋ 激發創意思維的潛能|斜槓的實驗精神,開啟創新之路|《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

文/Junqi Hu 鈞淇

📔《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 文組記者編輯的出身,卻能成為企業顧問,以創新思維協助解決企業問題,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嗎?但洪震宇老師就是這樣的強者。作者跨足多種產業,在跨域過程不斷蓄力,斜槓許多不同身分:財經雜誌記者、時尚雜誌編輯、企業講師......。書中有許多作者投入地方創生的實例,牽動在地人民與當地環境特色、文化風俗,使地方蓬勃。也將歷程化作行動,持續擴展跨域影響力。

------------------------------------------------------

✍️ 與其超越,不如獨特

  我滿喜歡作者提到「偶像破壞者(iconoclast)」的概念。

  為什麼新聞台都要搶「獨家新聞」?因為稀缺的事物總是能抓住觀眾的目光,「限量」、「限時」、「獨家」聽起來就讓人充滿興致,對吧~

  除了新聞跟物品,人,也適用。特別是在競爭時,例如升學面試、競賽活動等。我都跟學生說:與其做得比別人好,不如做一件別人沒做過的事。

  甄選時,你不知道需要超越多少競爭者,也無法預估競爭者的實力,所以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不要跟他們競爭,不要想著怎麼超越他們,那只是沒有盡頭的庸人自擾。勝出的不二法門是端出他們都沒有的「獨門秘技」,也就是必須「創新」。

🟡 偶像破壞者(iconoclast)三要素:
1️⃣ 獨特的眼光
2️⃣ 擁抱新奇的無懼勇氣
3️⃣ 能有效溝通與改變他人的社會智能

------------------------------------------------------

📌〈前言:活出故事來〉

  該如何創新?事實上,「創新」來自「故事」。作者以四種視角、三種方法,提出「故事力創新」的方法論,從故事建構創新。

🟨 四種視角:
🟡 局內人的兩種視角
1️⃣ 上而下的策略端:領導者布局計劃,定位組織價值。
2️⃣ 下而上的執行端:工作者依據環境脈絡的彈性執行。
🟡 局外人的兩種視角
1️⃣ 由外而內的人類學家:第三人稱視角釐清脈絡問題。
2️⃣ 由外而內的顧客:同理供需關係,檢視方案與計畫。

🟨 三種方法:
1️⃣ [累積看法] 旅人的思維:好奇心誘發觀察與提問。
2️⃣ [獨創想法] 編劇的洞察:轉化素材為可執行的方案。
3️⃣ [實行做法] 導演的實踐:由上而下的創新領導與籌畫執行。

  從累積「看法」,擁有獨到的「想法」,並且落實可行的「做法」,最終則是內化為一則故事的「說法」,以故事為漣漪,擴散影響力。

------------------------------------------------------

📌〈第三幕:十二 做有故事的人──走上英雄的旅程|不務正業的專業|累積小勝利的實驗精神〉

  我們可以把故事力創新融進我們的專業工作,有意識地往創新邁進。在精熟駕馭領域專業後,才會在更多刺激的環境下,慢慢產生新的作法。從小的實驗累積,就能匯聚成看似壯闊的創新,創新其實也就是拼湊許多個「經過無數優化的小實驗」而成,這就是作者提到的「實驗精神」。

  作者在「記者→編輯→作家→顧問→講者」的轉移中,透過迭代,嫁接起各種工作,最終梳理出自己的行事作風。從各種細小的目標開始,不斷滾動式修正,最終就會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越精熟,直至最終得以發展出創意。

  在這一連串不斷嘗試跨域探索的過程中,作者聽見天命的召喚,找到天賦與志業,「志業常在水平線上」,而帶著實驗精神,可能將引領自己走向交會之處,成功找到天命所在,開始深根,並發展創新。

------------------------------------------------------

🙋‍♂️ 結論

  11月底曾參加作者主講的「信義學堂歲末年終場: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講座中作者提到在混齡的教學工作坊,用了多重策略,讓不同性質的組別進行討論。當下感到驚訝,因為這種方法,正是教育領域所謂的「差異化教學」,不過作者並沒有教育領域的背景。

  閱讀完此書,我也思考書與講座的連結,倒也不覺得驚訝了。從書中的故事,能看出作者對「遷移」能力的重視。書中也多有經典引述,作者讀書極廣,相信在閱讀中早已吸收融貫各界知識。教育界在講的差異化教學,在其他領域一定也有類似的概念。

  我佩服的不是非教育背景使用差異化教學的作者,而是能海納百川,靈活應用的遷移能力。創新究竟是什麼?能隨心所欲將知識、技能、情意,轉化與遷移的一場有趣遊戲。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10
決定離開組織的掩護(也許是鉗制)冒險走自己的路,對大部份人而言是個說得容易卻難以實現的夢。 看者筆者離開舒適圈,從一開始並不順遂的過程、再到環環相扣的一步步實現、參與、發生影響,相當令人欽羨。 進一步審視自己的想法也油然而生,看完書後「我是誰?想成為誰?自己的故事是什麼?」,這顆種子已在心中種下。

節錄詩人羅勃.佛洛斯特的《未竟之路》末段,最能表達此時的感受~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許久之後我會感嘆的說:

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選了那條較少人走過的路,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6/12
請分享閱讀【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一書(歐文松)

人生的旅程從一出生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路程,沒有終止,直到生命盡頭,必將留下自己解決問題最棒的故事,自己才能找到至高無上的價值,讓生命活出故事來。做有故事的人第一步要離開舒適圈,才能踏上英雄的旅程,猶如嬰兒離開母體般放聲大哭,透過好奇心來觀察這個世界,也開始培養實驗精神,經由一連串重複實驗、改善、調整等,將馴化恐懼,愛上冒險。

我常聽到公司同仁說「公司沒講過」「公司有這規定?」「公司有太多規定了」,在一次公司全體會議最後Q&A,我勇敢召喚右手舉起來,問了一個不是安全牌的問題「本次會議花太多時間講公司規定或宣導事項,同仁實在記不起,有聽也忘了。也就是等於沒說,因為同仁要記住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從此之後,會議時間大幅縮短,報告方式也有了改變。而我也嘗試以寫故事方式透過E-mail,來傳達想法或是公司精神,更透過說故事方式,將工作上發生的事情,值得分享、提醒、激勵、感動的事情,變成可以溝通的故事,讓同仁更能感同身受與記住,才能持續保有好奇心地學習。

在書本第83頁談到「聆聽問題,用對方理解的話來交談」,作者洪震宇受邀至一家壽險公司幫基層主管導讀《執行力》,這本書屬很硬的高科技製造業,聽講對象是中年大叔大嬸,公司遇金融海嘯而產生嚴重虧損,希望藉以貫徹改革的決心。現場先問大家有沒有讀冊?幾乎沒有人看,作者笑答「我也沒看」,大家也就開心了起來,「但是沒有導讀,不能領錢,所以請大家聽我說故事。」接著秀出金融海嘯世界各大保險公司倒閉畫面,接著是這家壽險公司的財報,問目前遭遇最大問題是什麼?跳脫該書的框架,改以台灣本土企業的故事來跟大家溝通,尋求彼此之間共同話題,達到溝通目的。

最讓我感動是本書第15章「好策略,就是一個好故事。」電影《我們的那時此刻》的導演楊力州,曾在一場演講主題「說故事的人」,在結束前提到,拍紀錄片最難的,是如何說再見?因為工作畢竟得結束。接著說「但是震宇(作者)沒有對甲仙說再見。」其實作者好幾次都想說再見,後來卻不想放棄,想辦法讓甲仙1.0小旅行改變力量能夠繼續下去,直到甲仙2.0村落民宿實踐,還有現在進行式甲仙3.0學校社區化。改變很難,從知道到做到,是一個最遙遠的距離,然而,生存之道就是改變。

本書"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共16章,以英雄之旅程編撰召喚、啟程、挑戰及改變等四大架構,以英雄從旅行到履行、用好奇創驚奇、化觀察為洞察,將事故變故事等方式詮釋。書本一開始放置在地風味美食照片,以及遇見有故事的人照片等,讓我看見照片就覺得是真的,有真相就有故事。本書第35頁”故事力創新”一表,透過挖掘故事,創造故事力量,進而產生的創新能力,歸納成四種視角與三種方法,教我如何去思考計畫提案,會產生什麼故事。

作者洪震宇現為自由作家。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創意總監,規劃過三一九鄉專輯,也當過《GQ》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是少數跨越財經、時尚與在地生活的創作者。2012年受邀在TEDXTaipei發表演說,曾獲選為《Shopping Design》2013年年度影響力人物,被稱為是「台灣新品種旅行設計師」;所寫《風土餐桌小旅行》獲得2014年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39屆金鼎獎優良作品推薦、入選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現主持「好好說故事工作坊」,引導上班族、創業者與企業主管提升思考、表達與傾聽的能力。

這本書適合有說故事需求的人閱讀,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說故事,更適合你閱讀。每個人都有機會擔任團隊的領導者、專案經理等主管職,主管如同導演,團隊成員是演員,計畫則是劇本,了解成員的角色與能力,激勵他們、啟發他們,導演是團隊最重要的說故事的人,未來的主管都必須具備說故事的能力。

最後回歸市場接受度是最誠實的,顧客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的故事才能真實感動自己,感動別人,唯有在市場火裡來水裡去,親身走一遭,經過研磨與淬煉,才能綻放不一樣的精華。你做的事有創意,就有故事;你做的事有故事,就有創意。我正在故事驛站途中,邀請你一起到來,跟有故事的人一起說故事。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