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余英時回憶錄【限量精裝版】

余英時回憶錄【限量精裝版】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從「訪談錄」到「回憶錄」 ──十一月選書《余英時回憶錄》

    文/余英時2018年11月06日

    余英時回憶錄(平裝版) 這部並不是我自己最先發願撰寫的。它的起源有一段曲折的歷程,必須先交代出來。二〇〇七年深秋,廣州李懷宇先生初訪美國,即到普林斯頓來訪問我。這是我們事先在電話中約定的。他告訴我,他早已讀過我的文字,一直希望有機會和我作較長時間的談話。那時他還是報刊記者,以訪 more
 

內容簡介

◎第43屆金鼎獎圖書類「文學圖書獎」
◎第12屆香港書獎
◎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


  從一九三七年抗日開始到今天,是中國現代史上變亂最劇烈的一段時期。我深切感到:如何將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重大變動在訪談稿中呈現出來,其意義遠大於追溯我個人生命史的發展。回憶錄因個人的處境互異而各有不同,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生都在研究和教學中渡過,因此回憶也只能騁馳在學術、思想和文化的領域之內。不用說,我所經歷的世變也是通過這一特殊領域得來的。我希望我的回憶對於這一段歷史流變的認識稍有所助。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和我同代的其他學人,以不同方式留下他們的回憶。這樣的回憶越多越好,可以互證所同、互校所異。出版這部「回憶錄」的另一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說:我在《回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余英時

  全球華人引領翹望,期待已久的鉅作,《余英時回憶錄》終於問世了。余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更重要的,他多年堅持反共、平反六四的立場,從不受各種利誘而動搖,遙居人格者高位。這部回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折,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里,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時回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余英時


  祖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朱熹的歷史世界》(2003)、《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2004)、  《中國文化史通釋》(2010)、《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2011)、《方以智晚節考》(2012)、《論天人之際》(2014)等多種。
 
 

目錄

序從「訪談錄」到「回憶錄」

第一章 安徽潛山的鄉村生活
一、潛山九年
二、文字禍  
三、五四運動的性質  

第二章 共產主義與抗日戰爭
一、我認識共產主義的過程  
二、抗日戰爭的背景  

第三章 中正大學和燕京大學
一、入讀東北中正大學  
二、北平閒居  
三、上海行
四、燕京見聞  
五、燕大學人  
六、「入團」經過  

第四章 香港與新亞書院
一、轉學新亞書院  
初入錢門  
師生之情  
唐君毅先生與新儒家的興起  
二、校外求知  
三、自由知識人的政治文化動態  
香港流行的反共刊物  
《人生》與《自由陣線》 
友聯集團及其創建人  
友聯的規模與影響  
《祖國周刊》的獨特作用  
尾聲  

第五章 美國哈佛大學
一、初訪哈佛  
哈佛燕京學社的接待  
「一見如故」的邢慕寰  
「訪問」一年的工作回顧  
向楊聯陞先生問學  
旁聽三門課  
帕森斯的「社群系統」  
布林頓的歐洲近代思想史  
基爾莫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二、攻讀博士學位  
賽門的羅馬史  
懷特的歷史哲學
佛烈德里治的古代政治思想史  
費正清的專題研究課  
日文專修  
追隨基爾莫讀文藝復興  
博士論文  
三、中國人文學者在哈佛的歷史發展  
第一階段:中國現代人文研究的開端  
第二階段:「商量舊學‧涵養新知」  
第三階段:全新的轉向  
高友工的「為己」之學  
張光直:友誼與論學的反思  
新階段的特徵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77745
  • 叢書系列:允晨叢刊
  • 規格:精裝 / 232頁 / 15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安徽潛山的鄉村生活
 
一、潛山九年
 
一九三○年,我在天津出生,而我的籍貫卻是安徽潛山。不過我的籍貫不是掛名的,因為我後來在潛山故鄉住了九年( 一九三七—一九四六)。為了說明為甚麼會在鄉間住了這樣長的時間,我必須交代一下家世背景。這要從先父(諱協中,一八九九—一九八○)一代說起。
 
根據我家的家譜,余家早在潛山縣官莊鄉落戶,但余氏一族中在明清以來都沒有產出過舉人、進士,因此都守在鄉間,沒有遷移到大城市中去。我的祖父好像是一位秀才,但沒有更高的功名,仍然鼓勵四個兒子讀書,只有我父親因為是最小的兒子,才獲得較好的機會。但父親生在清末,已無科舉可考,只能爭取接受現代新式教育。因此先後在安慶、南京、北京讀中學以至大學,最後從燕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當時畢業論文是〈劉知幾之史學〉,由陳垣(援庵)教授指導寫成。
 
但他對歐洲史、美國史興趣更大,所以一九二六至一九二八年在美國考爾格大學(Colgate College)和哈佛大學都是讀美國史。我家是中小地主,每年收租還不夠開銷,我父親上學和留學是靠借錢和出賣部份田地才辦得到的。他只在美國讀了兩年,取得碩士學位便回國了。回國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工作還債。一九二九年他繼蔣廷黻出任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本來是有意長任下去,不幸我母親因生下我而逝世,這對我父親的打擊太大,一年以後便離開天津了。
 
以後我記得隨父親先後住過南京和開封。父親便在資源委員會擔任過專門委員之職,研究美國史與國際關係,這是在南京的時期。抗戰前幾年,父親的好友蕭一山在開封河南大學擔任文學院長,邀請他做文史系主任,當時范文瀾也在系中,他們認識,不過不算有深交。所以我的記憶中有不少關於開封和河南大學的片斷。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戰開始,我記得一家人乘鐵皮火車從開封到南京,再坐輪船到安慶,在安慶住到年尾,日本軍隊已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了,這樣便回到潛山的故鄉官莊。
 
我有系統的記憶便是從這時開始的,以後的事有些至今猶如在眼前一樣。我說這一段故事,表示我父親這一代才離鄉外出,但根還在故鄉,遇到戰爭的危機,父親決定把家人送回鄉下。不過父親跟政府遷去重慶,我是和伯父、伯母一起回鄉的。如果父親、伯父這一代或更上幾代早就移居大城市,我便沒有機會回鄉了。

會員評鑑

5
12人評分
|
1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1/08/21
在這本書中,我最感深刻啟發的有幾個部分:

一、 對於現實世界的體會,必須「在生活經驗中實證感受」。余英時先生論及自己的共產主義的理解,乃是從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歷、對於親友的觀察、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進而得出自己的判斷。
二、 對於自身的精神有著深刻的覺察。余英時先生曾提及自己在燕大時期,「入團」的經驗曾讓他「在精神上產生產大的變異」,一是宗教式的狂勢情緒,一則是左傾右稚病。他自省到「人心中深藏著種種邪惡,一旦釋放出來,整個人一定會被吞蝕掉」。這段話對我撼動甚深,一切的信仰與主義,都必須不斷從多元與對立的觀點進行考察,否則即陷入宗教狂熱與幼稚而不自知。
三、 對於學習,不斷在「瞭解自己」與「確認方向」中,找尋對自己最有幫助學習對象。書中余英時先生歷敘自己在大學、香港新亞書院,以至於哈佛大學的學習歷程,余先生在問學研究之際,不斷確認著自己的研究方向,並從新的接觸與理解中進一步找尋到研究的進程。「認識自己」與「掌控學習方向」是密不可分的關係,若無對自我時時的深刻省察,覺察自身的興趣與不足之處,學習便無明確的研究重點,亦無從開展出自身的思想進路。

  在此書中,可以看到余英時先生的史家精神,但凡提出一項觀點與主張,皆是鋪墊於縝密的史料論據之上。有憑有據之論述,並細加爬梳自我思考與理解的進程,最後方提出自身的理解觀點。在如今浮淺主觀論述充斥的年代,余先生的文字,具備一種對於真理的尊重與力量。如能跟隨余先生的思考進路閱讀此書,當可有更加深密周嚴的思考與成長。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8/03
余英時是一個常聽到卻很陌生的名字,本書對於不認識他的讀者來說,仍是一本非常精采的書籍。大時代裡的偶然與必然,學者鍊成過程、思想詰問,那是一個辛苦的時代,但也可能是非常美好的時光。全書裡面所提的人物我幾乎都沒聽過,但讀來相當流暢,敬佩余先生也敬佩出版社,做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
展開
user-img
4.0
|
2020/04/20
能不能再出版印刷一些精装《余英時回忆录》,现在买不到精装版,只有平装的在卖。想买精装的,请出版社再制作销售一些,谢谢。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4/10
劇透警告
余英時,史學大師,中研院院士。本書是他的回憶錄,不稱為自傳是作者並無以自身觀點出發做完整記錄的打算,僅是將從小到大所見所聞,重點回憶,並且偏在學術歷程,讀者可以以輕鬆的角度閱讀本書,了解那段歷史的流變。

作者生長於民國早期,是一個與戰亂比鄰的年代,也是一個西學東漸,有志於學者可以盡情孺慕大師風采的年代。帝制方瓦解未久,中國社會正需要各種多彩的學說,填補帝國所留下的斷垣殘壁。民主、科學、自由主義、共產主義等等,多方論戰,似乎可以靠言論自由的市場,為中國找出一條新的生路,那個時候的知識份子,或許都是這麼想的…

我很羨慕作者所描述的,那個在學術殿堂暢所欲言的情景,跟志同道合者同聲一氣,跟不同觀點者筆尖論戰,縱橫捭闔,快意恩仇。那是我夢想中的學術之道,也是一代大師所曾經走過的路。

現在台灣的現況,如果有學生表明想要進入歷史系,免不了跟父母一場家庭革命,被老師苦苦勸服。因為以他們的人生歷程觀之,歷史本來就是捧不住的飯碗,何不讀個賺錢的科系?觀點不同,沒有對錯。但與其我在這來空談人文素養,不如親讀本書,或許會有一番不同感受。

上次閱讀類似題材,是齊邦媛的《巨流河》,該書對情節描述較為詳細,可以當成小說閱讀也不失樂趣。這本回憶錄相對則是摘要記述,兩本書互相對照,戰亂時代學人的剪影,或可略知一二。
展開
user-img
5.0
|
2019/05/14
引經據典,時空交錯的方式, 令我彷彿身同其境的感受。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