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愛因斯坦的孩子-永不放棄的熱血老師.學生.一場與眾不同的太空營學習之旅

愛因斯坦的孩子-永不放棄的熱血老師.學生.一場與眾不同的太空營學習之旅

A Smile as Big as the Moon--A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His class, and Their Inspiring Journey Through U.S. Space Camp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只有遭人嘲笑、漠視且一生注定沒未來的份嗎?深受愛因斯坦啟發的作者科思耶可不這麼想,他始終認為他們儘管狀況連連,但仍然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做任何事情,甚至參加所有活動,例如專為資優生設計的太空營。於是在他的努力奔走下,終於破除一般人根深蒂固的有色眼光,促成特教學生進軍太空營的機會。而在經過九個月的嚴格訓練,這群孩子最後以跌破眾人眼鏡之姿贏得滿場榮耀;他們不僅贏得了競賽、戰勝了自卑,同時也讓人見識到人類精神力量的偉大!

強力推薦

  讀這本書,我想對作者遙寄萬里之外的感謝……有障礙的孩子也許人生會有很多坷坎,然而他們絕不是一個「討債者」或「受罰者」。作者做出了讓我很感動的結論:「我們接受現實,但不會因此就不再關心這些孩子。」——陳長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我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麼感人、這麼有啟發性的書,讀完之後,有著會心的充實感……這本書非常適合特教老師和家長閱讀,因為它能帶來教育孩子的信心和智慧;同樣也適合一般教師和家長,因為它會給你一些啟發。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和會感動人的書,親自閱讀,必能品嚐有能力的愛的況味。——鄭石岩(諮商心理學家、知名作家)

  就像美國的太空計畫,這是一部充滿想像力及靈妙巧思、令人讚嘆的作品,讀者很容易可以從書中感受到無私的奉獻,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史普林格(Bob Springer,美國太空人)

  向月球發射——然後登陸星球……科思耶做到了。——賽南(Captain Gene Cernan,阿波羅17號登陸月球行動總指揮、全球最後一位登陸月球的美國太空人)

  這本書棒呆了!它毫不含糊地描述了一群特教學生所遭遇的困難,以及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既振奮人心又發人深省。——布洛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好萊塢知名大製片家)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故事,當然也激發了其他為人師者與那些向來被拋在一邊的學生一起努力的鬥志……雖然這些學生最終贏得獎牌,不過重新建立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才是他們真正的勝利。——《教師》雜誌(Teacher magazine)

  科思耶獨特而溫馨的故事證明了信念與夢想可以造就偉大的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個感動、寫實的紀錄……令人大受鼓舞。——《書目雜誌》(Booklist)

  真情流露的故事……學生的才華與怪癖讓人既感動又著迷。——《星報》(Anniston Star)

  本書不僅證明了「有志竟成」的道理,更證明了即使是被體制忽略的孩子,也能締造驚人的表現成果。——匹茲堡郵報(Pittsburgh Post-Gazette)

  一般書評鮮少出現「溫馨」這個字眼,然而它卻是唯一能夠代表本書精髓的詞。——《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

  本書甫出版,便在讀者與評論家之間獲得廣大迴響,佳評如潮,美國圖書館學會更將此書列為年度青少年最佳讀物。目前本書的電影版權已由華得迪士尼公司的知名製片布洛克海默購得。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55970
  • 叢書系列:大眾科學館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推薦導讀1
萬里之外的感謝
陳長文


讀這本書,我想對作者遙寄萬里之外的感謝。我的孩子文文,是個有重度智能障礙以及多重身體障礙的孩子,我特別能體會,要教導這樣的孩子不容易,而更不容易的是,要在外界不理解的大氛圍下,執著地為這樣的孩子爭取權益、爭取尊重。但本書的作者憑著對教育的熱忱,憑著對孩子的信心,卻做到了。

本書作者為許多有著不同程度智能或學習障礙的孩子奮鬥不懈,為了幫他們爭取參加原來是為資優生設計的太空營,他和另一位特教老師飽受白眼、嘲笑與挫折,但卻一任無悔地勇往直前。他們用執著轉變了身邊對他們不抱希望的人的看法,他們用勇氣對抗那些「這些笨孩子憑什麼參加太空營」的謿諷,他們用智慧克服了每一個橫在面前的困難挫折,他們用愛心、細心與耐心,教導那些「笨孩子」原來資優生才會做的事情,並以此燃起他們的信心。
終於,他們為學生們爭取到參加太空營的寶貴機會。

而這些學生也在這樣一個對資優學生可能沒什麼大不了、但對他們來說卻很「崇高」的目標——參加太空營中許多科學與數學的訓練——驅策下,有了許多成長與收穫。要知道,對許多有特殊障礙的孩子而言,連對一般人來說簡單至極的生活小事,他們都得花上十倍、百倍於常人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做得好,更何況是參加太空營,去學習、認識與操作那些複雜的儀器。

從這一點來看就不難理解,作者在爭取太空營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有多大了。

事實上,除了書裡的真實故事,許多因緣際會的巧合、許多周邊熱心者的幫助、許多觀念守舊者的阻擾……這些波波折折的情節扣人心弦外(例如看到作者因著一個「巧合」從絕處獲得堅定的盟友,常會讓我也為之振奮),我有更深的感觸其實是,如果不是只有這兩位特教老師有這樣的愛心與認知,而是社會大眾,特別是手上握有資源、握有權力的人有這樣的愛心的話,那麼,社會可以為這些有特殊障礙的孩子做更多更多的事情,幫助這些有特殊障礙孩子的家庭,卸下肩上許多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的重擔。

我甚至常常在想,每一個掌握權力的達官顯要們,或者較有能力、較幸福的富裕家庭,家中都應該有一個有特殊障礙的家人,這絕不是詛咒,而是一個深切的祝福,這樣他們才能體會,他們手上的權力或資源可以創造多少弱勢者臉上的微笑;他們才會知道,沒有好好運用手上的力量造福人群是多麼可嘆的浪費。

  如果他們家裡都有這樣的孩子,我相信政治人物就不會這麼輕易地浪費千百億的公帑,他們比較會用那些寶貴的經費去換取無數這些孩子的快樂、幸福,去幫助有這樣的孩子的家庭、父母,讓他們肩上的重擔稍稍卸下。同時擴而大之,善用手上的資源去幫助失憶老人、精神病患以及許許多多等待幫助的弱勢族群,並且將愛心推及世界,去協助開發較為遲滯的國家裡許多等待援助的人們。

而有能力的人也就會更珍視手上擁有的一切,會知道不斷累積財富金錢是沒有意義的,到死的那一天,沒有人帶得走一分一毫,何不好好運用自己所有的,去幫助受苦者取得溫飽、取得微笑?

很多人在權傾一時、富甲天下的時候總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的生命好像是無限的,因此,好事以後再做就可以了。但實際上,人的生命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脆弱太多太多了,不管你是布衣小民還是權傾一時的亞歷山大大帝,「那一時」總是說來就來,今天我們不能善用自己擁有的一切行善積福,臨到「那一時」,就只能抱著遺憾與羞愧而去。

讀完這本書,讀者會發現,作者不打算用文字刻意美化、浪漫化這些有特殊障礙的孩子,以及為他們奮鬥、爭取權益的點滴。誠如作者在〈序曲〉及第一章所說:「他們大半輩子都是邊緣人,有時過去受到的創傷會嚴重到無法平撫。這些孩子會考驗你的耐性,也會令你心碎。每個人的問題都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當然,你試圖解救每個孩子,但有些情況非你所能掌控,老實說,有的孩子根本不甩你,也不希望你伸出援手。有的孩子情況好轉,有的孩子則每下愈況,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雖然作者「並不浪漫」地點出了真實的狀況,但對這樣的「真實狀況」卻做了一個讓我很感動的結論:「我們接受現實,但不會因此就不再關心這些孩子。」

這段話讓我很感動,而我也想藉由這個撰寫導讀的機會說一些自己的感想。我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有障礙的孩子也許人生會有很多坷坎,對父母而言,在他們的人生陪伴中,會遭遇很多挫折、考驗、傷心與懷疑,但孩子就是孩子,身上的障礙並不是他們的錯,他們絕不是一個「討債者」或「受罰者」。這一點,我一定要特別強調。華人社會受到一些民間信仰的影響,常會以為這輩子際遇不順的人必然是上輩子做了壞事,所以才會在這輩子受罰。有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會怪罪孩子,或怪罪自己。怪罪孩子的,把孩子當成一種羞恥,覺得家裡有這樣的孩子很丟臉;怪罪自己的,則會哀怨地覺得一定是自己上輩子欠了孩子什麼,這輩子他是來討債的。這都是迷信的無稽之談!也讓有身心障礙孩子(或類以狀況)的家庭,背負了更大的心理痛苦。實際上,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每一百個人當中,就會有兩個智能有障礙的孩子!百分之二是一個很高的比例,這表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這些孩子都是社會的一部分。
  有了這樣的孩子來到家裡,的確,父母親要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擔心、辛苦,但這和還債或罪過的輪迴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必須尊重孩子,他只是有了與眾不同的「挑戰」。我們更要尊重自己,雖然比別人付出了難以言喻的辛苦,但那只表示自己比別人更堅強,有更大的毅力與耐心扛起這上天交託的擔子。

  絕對不要逃避家裡有身心障礙孩子的現實,更不要無端地加給自己與孩子自卑與羞愧,甚至把孩子藏起來,怕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孩子。

  基於相同的道理,我也希望社會大眾(特別是較有資源的人們)給予身心障礙的同胞、弱勢族群以及他們的家人更多的關心與支持,並用同理心去體諒他們的處境。

  我常在報章上用極重的措辭批評政府許多無意義的支出,用幾千億的軍購保衛國家?有多少人還沒等得及偉大政府的「保衛」,就已經被苦困的經濟活活壓死了!這些錢可以用來幫助無數類似的弱勢家庭,讓他們稍稍卸下壓得他們無法喘息的重擔,換得這些家庭難得的幸福微笑!買邦交、花錢打廣告美化政績、用千百億的公帑去蓋造無用的公共設施!看到本可用來救急救窮的錢,平白地被糟蹋掉,叫人怎麼能不生氣?

  事實上,對家裡有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親來說,終其一生最牽掛的就是,當自己百年以後,留下沒有自立能力的孩子,誰去照顧?想到自己離開人世後,孩子將可能面臨的淒苦飄零,這是父母親心中最大的憂痛。此時,這些最最弱勢的孩子,這些父母親們心中最寶貝的一塊肉,就需要政府、有能力的社會大眾分去他們心中的憂懷。

  也因此,我真的很希望所有掌握權力的人、擁有能力與財富的人,家中都有一個身心障礙的孩子或家人,這樣他們將能體會弱勢者的點點辛酸,也許他們才會好好運用自己擁有的資源與條件,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期待絕不是詛咒,而是祝福,對有能力的人的祝福,也是對弱勢者的祝福。也許唯有如此,孔子在〈禮運大同篇〉裡所描述「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才能實現。

【作者簡介】
陳長文,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兼執行合夥人、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台北歐洲學校董事長、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董事、元智大學董事會董事,並任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教授,以及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專題講座教授。

會員評鑑

4.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06/05/14
看了這本「愛因斯坦的孩子」,自躺在沙發上,隨性的翻開書頁始,歷經了跟隨主角情緒起伏,或屏息或扼腕或喝采的過程,直到終了,闔上了書本。

「偉大心靈素來都會踫到平庸心智的激烈反對。」──愛因斯坦

書中第一句的話,在書翻盡了同時,驀然在我的眼前開展、貼近、放大,伴隨著新的視野。用它來敘述此書歷經的辛酸苦辣,大抵是真實而貼切了。可能的與不可能的,究竟誰有資格去定義這一切?

我剛升上高一時,參加了中研院針對高中生舉辦的考試。接到結果通知單時,我真的沮喪,握著通知單的手顫抖不已──初試的結果,差了0.5分沒通過。離最低入取標準0.5分的數字差,一如零點五光年寬的鴻溝,那樣巨大的橫在我的夢想前。我是如此的渴望得到中研院的培訓機會啊,這樣的夢想卻被0.5分給扼殺了。

基於不甘心,我寫e-mail給計畫的負責人,向她說明了,我離最低標準只有微小差距,並且真的很希望參與培訓計畫,希望她能允許\我成為旁聽生。結果是讓我雀躍的:培訓計畫有個不公開的旁聽生機制,而我獲選加入。

知道這件事的朋友們都說:「還好剛好有旁聽生機制啊!」但是,原先的我就打算,如果被負責人婉拒,那我要再向領導教授、所長、院長……陳情,能不能以幫忙清理場地,以任何我可以幫忙上的工作,作為旁聽代價。所以,與其說是「碰巧」讓我撞上了旁聽生機制,我相信是自己的勇於嘗試,才開創了這個機會。

在看「愛因斯坦的孩子」時,我會心一笑,那種「為自己所愛而奮鬥」的心境,我是懂得的。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不解──麥可教練和羅蘋老師,何以為了自己的學生,非親非故又麻煩到了極點的特教學生,如此不遺餘力,幫他們打開機會的門?孩子們如史考特,為什麼能夠完全的忘卻「我不想屬於這個特教班」的心態,大方的承認了自己的身分,並且繼續開創下個美麗的合作? 有太多我不能明白的問題,因為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故事。

不可思議的,不在最後的成就,而是故事最初的偉大心靈,之後的一個個奇蹟,不過是擁有這種偉大心靈之後必然的結果。 書中的孩子,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0.5分的差距,他們的分數是零分──而一開始時,他們也盡責的履行一個零分的孩子,會有的舉動:史提夫的事事不合時宜、路易斯對人的敵意、自卑的史考特、處處受人欺負的史蒂芬妮……這一切行為,好像理所當然,完全符合世人的期望。

我相信麥可教練的初衷,必然含有那麼一點點賭氣的成分:「憑什麼只能是資優生有?我的學生呢?他們不是人嗎?」,他只想證明「太空營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從他對學生的種種擔心中可以看出,直到營隊活動完,他其實都不太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的任何一個成就都讓他驚呼讚嘆不已。 直到故事末了,麥可教練看見了學生,面對榮耀時的那種平靜,才驚覺「他們已經不是特教生了」。當孩子們學會彼此信任、尊重,透過那種緊密的聯結,一切的成就、一切的不平凡,就顯得理所當然了,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不需要說出口的」。

從起初的零分,直到拿下了一個個逼近100分的A級成績,順利的奪下各項大獎,他們成長了、學會了。當史考特將藍色錦帶裁切成一片片,分給眾人時,我確信自己看到了一個成長的故事,這樣的成長需要用愛心去灌溉,需要經過挫折磨練,需要彼此無悔的相信。 愛因斯坦的孩子,可以是任何擁有偉大心靈的人。過程當然會遭到激烈反對,否則,淬練出的,只會是驕縱而非美麗。

我會一直記得這本書交予我的:不要給自己什麼界線,也不要用既定眼光去審視事情,偉大的人事物,可能藏在任何一處。我也相信,這樣的美麗不會是一瞬之光,而是可以照亮黑暗的初陽。
展開
user-img
4.0
|
2006/04/27
因母親的關係,所以我對特殊教育有些瞭解。特教的學生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他們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難跟世界連結。同時他們各個有自己特殊的才能,卻不被外界所認同。

看到本書的特教老師,那麼努力為孩子們爭取參加太空營的機會,這一股熱情和意志力沒有輕易地被歧視的眼光所打敗,真的是令人十分感動!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所帶領的孩子們,表現絲毫不輸給資優生。這群星星兒們同樣有身為人的自尊與知覺。即使經歷重重的挫折,作者依舊沒有放棄,始終抱持著:「我們接受現實,但不會因此就不再關心這些孩子。」的觀念,鼓勵容易灰心的特教老師們,你的努力也許一時之間得不到回報,但是孩子還是可以感受的到你付出的關懷。

我真誠的推薦,這是一本好書!
展開
user-img
4.0
|
2005/11/16
我承認自己是個情感過度豐富的人--看感人的電影會哭、看肥皂劇裡悲歡離合的橋段會哭、自己一個人唱歌唱到感傷的歌詞時也會哭;所以,才讀到陳長文律師為本書所寫的介紹,眼淚\就忍不住奪眶而出時,這本書立刻被放入我的購物車裡--事實證明,它不僅讓閱\讀的過程隨著事件發生有笑有淚\,而且真的用掉了我半包衛生紙的感動。

這是一群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在社會的眼中,是群邊緣人,雖然同在一個地球上呼吸同樣的空氣,但他們的生活及所受的待遇,卻彷彿他們是多餘的,讓人眼不見為淨的一群,甚至當我每個月看到居高不下的健保費時,心裡都曾經埋怨,為何要為那些無法自己生存或大量耗損社會資源的人多付那些錢。

當我們把愛心、同理心掛在嘴邊,而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時(哦!當然除了年輕時為了愛玩而加入以高中生為主的義工團隊、很久才一次的捐款、和每個月的健保費~這些算是我屈指可數的義行吧),卻有一群真正富有愛心的老師,為了這些比B段班更叫人放棄的學生們而努力,為他們爭取一個公平的參與機會,堅強的挑戰「有人就會存在」的官僚體系,及伴隨著「特教」而來的歧視;老師的奮戰不懈固然令人感動,但真正勇敢的是那群孩子們,他們從成長過程一路不斷地承受著冷嘲熱諷、輕視污衊,即使面臨遲來的公平正義,他們仍要花費比常人更多的體力、毅力和決心,來面對接腫而來的挑戰。但誰又能想見,一群特教生,竟然能在NASA專為資優生所辦的太空營中,克服一切障礙與自我挑戰,而有超乎想像傑出的表現。

即便是在書架上,這本書也被歸類為「特教類」這樣冷門的類別,我想替它申訴,因為它值得更多人的閱\讀、敬佩及感動;如果愛因斯坦當年沒有機會克服學習障礙,他可能終其一生也只是個特教生,而人類也將失去歷史上重要的資產;所以,作者為本書取了「愛因斯坦的孩子」這個書名,除了他所喜愛的愛因斯坦名言(我知道你的直覺一定跟我當初看時想的一樣,你想說E=MC2是吧...這應該算是發現,不是名言吧):「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卻可以遨遊世界」;更因為這群孩子證明了,只要有機會,他們的想像力和能力真的無限。
展開
user-img
4.0
|
2005/10/16
這是我在國中教書的第九年。

這段期間,特殊教育成為教師的普遍功\課。我所工作的學校取消特教班,輔導室特教組以教學資源班的形式輔導有需要的學生——這些學生打散到各個班級去;教師通通要參與特殊教育研習;同時,校園裡出現越來越多所謂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開學前後兩週,所有的導師與授課教師不停地召開IEP會議,與家長甚至醫生面談。

這對我們來說,很累。累的不是這些會議,而是後來與這些學生相處、協調他們和同儕之間的衝突、與家長一起工作。我們發現教室裡越來越多的學生有行為偏差的傾向,而我們被告知:這些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不是因為家庭教育或個性問題,而是因為所謂的學習障礙或身心障礙(說「可能」,是因為除了部分接受過診療與診斷,卻有更多由於父母親不願意接受事實或害怕孩子被貼標籤,而拒絕使孩子接受診斷後進到特教體系);教育改革的聲浪、家長的期許\、民間教改團體促使我們必須以更緩慢、溫和的方式幫助他們——儘管我們教師壓力極大,面對他們幾乎無法預期的行為時,恨不得能狂吼甚至處罰他們!

因為這樣的壓力,以及在教育良知理想與內在現實人性的拉扯,很多老師覺得很挫折。於是,常常看到老師一接到新的班級,就互相問候「你們班有沒有有多少個IEP、什麼樣的情形」,或是打聽之前的老師,問問是否有「可能」但未經診斷的個案。之後,開始焦慮、告訴自己要有智慧、要有愛心、要有勇氣。我們知道特教學生進到班級是一種教育愛的展現,更是教育價值的彰顯,但是身為面對這些的第一線教師,我們需要專業的協助、時間與熱情。

《愛因斯坦的孩子》顯現了這樣的熱情。這本書在某一些點上,離我、離台灣的教育環境很遠,但又有很多是很相似的——學習障礙孩子的需求,家長與老師的無力與期待,行政單位可能有的官僚與宣傳作風,教育界乃至社會大眾裡一方面高倡教育平等、另一方面塑造菁英教育的兩面手法......這些都令我莞爾不已;而書中教師的努力、孩子的細微轉折與改變、有心者的付出與貢獻,使我眼中溢出熱淚\、心中湧出熱情。

我不是學者,我不是教育家,我只是一個國中老師,而我喜歡這本書——它使我思考,使我有一些新生的力量重新看待、對待我的學生。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