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自在點燈

自在點燈

  • 定價:490
  • 優惠價:944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9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超越宗派,格局開闊,智慧啟發,為引領覺悟修行的明燈。

  本書彙集作者自在老師佛法修持二十年的深心體悟,
  與隨緣為大眾傳道解惑、因材施教的智慧文章。
  說法著重自我的覺悟、智慧的啟發與實際的修持;
  不拘教派宗門,超越傳統思惟模式,
  展現開闊的格局與精闢獨到的睿智哲思,
  誠為紛擾的現代,心靈修學與人生方向的指引明燈。

  內容分為五大單元:

  〈佛學經典篇〉、〈佛法修行篇〉、〈佛教生活篇〉、〈人生諮詢篇〉、〈心靈啟導篇〉,共182篇深入淺出的佛法心靈文章,引領您開啟自我內在的心燈,找到生命喜樂的泉源。

本書特色
 
  ◎超越宗派分別與傳統思惟模式,以精闢獨到的睿智哲思引導修學。
  ◎以自身實修體悟之法為說,不尚高論妙理之口頭禪。
  ◎隨緣說法,對象多元,因材施教,各適其器,故內容與文字面貌亦多元。
  ◎融佛法於生活,內容深淺兼具,男女老少、未學或初學、老參皆適宜閱讀。
 
作者簡介

自在老師

  .1964年生。
  .本名吳碧玲。
  .道號自在主人,法號清慧居士,網路名自在老師。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國家中醫師考試及格。
  .學佛修禪與中醫、太極拳等身心靈研修二十年。
  .曾任中學國文老師、報社中醫養生專欄主筆、社區大學太極拳老師。
  .古典詩詞曾三度榮獲國立成功大學鳳凰樹文學獎。
  .古典詩曾五度榮獲全國大專青年詩人聯吟大會之獎(現場比賽),最高榮獲第二名。
  .長期從事佛法、身心靈之傳道解惑,以及國學指導、養生諮詢等。
  .著有《自在點燈》、《閒雲書齋國學論文集》、《周子通書白話讀本》、《周敦頤通書哲學闡析》、《通書思想研究》、《雲水無心》、《浪漫禪風養生帖》等。

網站:
  .閒雲居─自在老師的國學書院:
  blog.yam.com/tztzai

  .閒來無事心靈禪境─自在老師的禪修道場:
  tw.myblog.yahoo.com/tztzai

  .雲水無心─自在老師的身心靈道場:
  blog.yam.com/masterrest

  .閒雲書齋─自在老師的國學禪房:
  blog.udn.com/TztzaiMaster

  .自在老師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

  ◎電子信箱:tztzai@yahoo.com.tw

 

目錄

〔自序〕以一燈燃百千燈,成無盡燈……

〔佛學經典篇〕
對佛經的認識與讀經的方法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實義
《金剛經》般若法與《心經》要義闡釋
《六祖壇經》「煩惱即菩提」的解脫智慧
慧能「不斷百思想,菩提這麼長」之禪義
趙州禪師「覓一個道人難得」之闡釋
「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公案釋疑
關於「六字大明咒」之持誦釋疑
唸觀音聖號與六字大明咒功效有何不同
佛說無分別心,何以別經咒之高下
《地藏經》「閻浮眾生…足步深邃」解說
《無量壽經》「聞名欲往生」之解說
世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解說
《彌陀經》「善根因緣得生彼國」解說
《華嚴經》善財「禮敬善知識」釋疑
《佛祖統紀.有朋法師傳》解說
弘一大師圓寂手書解說
龍樹菩薩之「至心歸命禮」釋義
《華嚴經》有哪些版本?有無注音本?
佛教的因地與果地是什麼?
真的有「他心通」嗎?
咒語讀到不會唸的罕見字該怎麼辦?
法號「妙禪」與「妙安」的涵義
究竟有無因果?因果從何而來?
自稱境界以及「我見」的問題解說
《大智度論》「佛難值遇」解說

〔佛法修行篇〕
「修道」與「修法」的區別
「佛教」、「佛學」與「佛法」的區別
初學佛者修學之要
誦經應否了解經文及誦念程序
念經時雜念很多該怎麼辦?
誦經迴向的意義與如何迴向
自修念經該出聲與否及迴向問題
抄寫佛經的修持功夫與相關實務
仰仗佛力加被,讀經修持易於得力
沒時間讀經,念佛即是好修行
念佛修行是每日生活所必須
無相念佛持咒,更加歡喜自在
「無相念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念佛如父母,往生是歸家
如何行善累積福報?
佛法中「供養」的意義與類別
布施福德與修心功德
修道的「出世」與「入世」
佛法修行在於啟發自性智慧
學佛要從積極面大乘菩薩行來修
修道依於真實心,沒有宗派的分別心
實地修行才明白——回應宗教門戶之見
不只要修「慈悲」,還要修「智慧」
學佛要修智慧並能隨緣
談如何修智慧
如何修學以求智慧?
「聞思修」——思惟是智慧的開端
心如何「安」?學佛是否要去道場修?
為甚麼會恐懼不安又易怒呢?
修行人如何面對情緒起伏?
修行人的自然真性——談喜怒哀樂之發
「用心」就是「修行」
「承擔」即是「放下」
知諸法如幻,亦不可執於幻
學佛不尚高論玄談,以實修為要
真實修行者不事無益之戲論
出世法不事戲論,反身自求本心即是
「因果業報」與「慈悲心」
「做母親」是一項了不起的大修行
關於修習靜坐的問題
修行當於自我身心安頓處求益
修行就是面對自己的身心靈
修行才能化除苦惱得到安樂
「尊師」的迷思
關於所謂的「開悟」與「得道」
關於「佛菩薩的化身」之語
汝來問師,師在汝邊
文殊遇緣則有師
菩薩做諸眾生的「不請之師」
依法不依人,自覓心中佛
學佛者當如何面對生死之事?
吾道一以貫之

〔佛教生活篇〕
學佛是不是要皈依呢?
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談佛教的「不飲酒戒」
學佛修行之人不應該結婚嗎?
持誦佛經以求遂願的相關事宜解說
關於農曆七月誦經拜佛等事之釋疑
聆聽莊嚴平和優美的佛樂有助修心

〔人生諮詢篇〕
神佛指示,亦應理性衡量,自我抉擇
求神不如求己,姻緣未到就做自己
籤詩解說:感情不合須隨緣
籤詩解說:分手求合看因緣
籤詩解說:前途光明靠自己
籤詩解說:謀事慎思天地人
籤詩解說:金榜題名憑實力
籤詩解說:問神還須反求己
籤詩解說:遵行中庸四時安
籤詩解說:努力尚須破困境
籤詩解說:依循天理即修行
籤詩解說:自信迎接好運來
運勢詩句解說:得吉處順須謹禍
姓名性格解說:有才定心方成器
測字解說:感情非真怕無緣
夢境解說:拜神為求三際緣
求師指點,關鍵仍在自己手中

〔心靈啟導篇〕
生命的交輝
煩惱即菩提,真空是妙有
自己決定生命的價值與人生方向
依於心靈的母親
佛法並不是要眾生捨棄自我
真誠分享心得,勝於直接說教
忠於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純淨的心靈沒有宗教分別心
患難見真情,交友但隨緣
接納內在的「小孩」而學習成長
從病苦中體悟人生
回覆一位真誠可愛的準高中生
把握優點發揮,快樂的做自己
心靈的「資源回收」,煉成人生智慧
親密要好,仍要彼此尊重
修行是為了找尋自我與自我實現
仁者無敵——仁者心中沒有敵人
生命自我承擔,沒有「敵人」可責怪
交友隨緣,並尊重彼此沒交集的部分
「小孩」是內在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潛能智慧接受磨練而成長
「真誠」不可恃,「修智慧」才圓滿
每個人都應學習為自我生命負責
藉外在的人事來歷練成長
學習「理」「事」分明、守經行權的智慧
佛法不是學術,而是人生的教育
人生的本質,是旅程,更是課程
去惡行善即是修道
「怪咖」性格,內化為自我實現
見人受報,哀矜勿喜,當內自省也
從時事看孟子的「富貴不能淫」
孔子所說「知命」的現代意義
接納自我,正向思考,努力提昇
尊貴是外在榮耀,莊嚴是內在光輝
學習安排自己的生活
去除依賴,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盞明燈
善心助人,要能不卑不亢
人我之間得平衡,才能和諧喜樂
打開心門,行善助人,就會得到喜樂
精神層面的奉獻,是殊勝的「法布施」
心理上之「大人」與「小孩」的差別
相逢即是有緣,關懷被冷落的同儕
人格分類法在於瞭解特質,而非定型
創傷壓力應請專業人士協助
把戀愛當作成長學習,使自己提升
壓力影響身心,應紓解治療
夢見佛教人事物,有深厚佛緣
對其他宗教與未知學問的謙卑與尊重
有才華者應該「深藏不露」嗎?
「絕世武功」的不同面貌
跳脫媒體紛擾,醒覺平和地生活
時時念佛,就是「安心安太歲」
對治「恐懼」,要求知識與修智慧
尊重情誼久,淡淡自芬芳
知足感恩,心靈沒有「不景氣」
用智慧來生活,可以輕簡從容
以智慧面對感應與預言
自在心靈——享受而不必擁有
嚴謹與自在
靜修省思、念佛感恩過生日
尋覓真愛,真愛在哪裡?
慈悲奉獻的人生,永不寂寞
「慈悲雍容」比「青春永駐」更有光輝
學習找出辛苦背後的意義
有膽量做自己,才有做自己的自由
人有無限潛能,能成就無限可能的事
與世無爭而超越自我
〈自在禪語〉超越的自信就是贏家
〈自在禪語〉誠摯善語傳遞溫暖
〈自在禪語〉態度反映自身修養
〈自在禪語〉平等待人
〈自在禪語〉生命的「帥」與「美」
〈自在禪語〉順境逆境都是學習
〈自在禪語〉辛苦的昇華
〈自在禪語〉跟自己做朋友
〈自在禪語〉人際關係,隨緣自在
〈自在禪語〉隨緣與放鬆
〈自在禪語〉放下得自在
〈自在禪語〉沈澱淨心
〈自在禪語〉靜坐觀空,心歸澄寧

 

作者序

以一燈燃百千燈,成無盡燈……

  本書為我佛法修持二十年的深心體悟,以及多年在生活中、網路上,隨緣為大眾傳道解惑與心得分享的文章之彙集。

  我自民國八十一年,因緣際會踏入佛門,即開始自行修學,至今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修學,無師無友,心靈直依於觀世音菩薩;勤苦獨力,堅修大乘菩薩行,而以大智慧為根本方向。
  
  為求智慧如海,其間十二年深入經藏,日日禮佛誦經、抄寫佛經,與深讀佛經不間斷。十二年以毛筆抄寫了五十餘部佛經,亦曾抄寫《老子》一部;讀過了百餘部佛經原典,並日日誦持佛號與《大悲咒》、《普門品》、《心經》、《阿彌陀經》等。領悟道法,深契於心,法喜充滿。
  
  由於無師無友,故亦不屬當今任何道場、派別、師門,修學超越宗門教派及一切界域分別。以心契道,直心修行。禪淨兼修,經咒皆持,兼學儒家、道家之學,而以禪法、止觀及念佛為契心法門,歸宗於般若究竟之法。以《金剛經》為核心修持法典,旁及諸多方便法門。
  
  因無師無友,故修學上,以諸佛菩薩為師;以古今聖賢、一切經典書籍為師;乃至隨所遇眾生、善緣惡緣、順境逆境等,無一不從中用心體會學習,增長慈悲智慧。所謂「文殊遇緣則有師」,我亦如是隨緣修學。
  
  我自開始學佛,即清楚自己的方向。我深心追尋的道法乃是「身心靈的安頓」,所以除了佛法,也從各方面探索學習,如中國哲學、中醫、太極拳、心理學、奧修心靈書等等。然則,廣義的佛法,真實道法,實是涵蓋這一切學問的。故我實非完全宗教傾向的「佛教徒」;我是「佛法修行者」,以追求宇宙人生究竟真理、超越而透徹之大智慧為終極方向,並將佛陀教育的道法,貫徹在自己生命與生活中;無時不修行,無修無不修,無為無不為。二十年修持,一路行來,雖然單獨一人,但方向始終清楚,步伐依然堅定。

  雖然十二年深入經藏,讀過諸多佛經原典;於修行上,我不尚清高玄妙之談論,總以實修實行為要。在閱讀諸多聖賢大德之道法著作時,常深感書中多為道法理論之講述,罕見實地修行上之體證心得分享。無有前人修學之心路歷程可資參考,以致自己修學,倍感艱辛。故我日後為人說法,多用自己領悟的語言,以自身實修體悟之法為分享,而不尚高論妙理之口頭禪也。
  
  我學佛二十年,始終未遇相契之師友因緣,只能勤苦獨力,摸索前進,一步一腳印,備極艱辛。常常心有疑惑而無人可請教,十分苦惱,只有精進念佛,求佛菩薩指點迷津,常因而茅塞頓開,歡喜不已。
  
  常當我於苦惱深淵之際,即發誓願,願將來自己智慧增長、修學有所成時,能為眾生做明燈,指引修學與心靈的道路;為眾生之導師,傳其道,解其惑,使眾生不致如我般困惑苦惱而無人指點。

  我十六年有如閉關一般的居家潛修,偶爾隨緣為人說法。直到民國九十六年,始進入網路,成立網站部落格,公開與無量大眾結緣,傳道解惑,交流分享。多年來,如此隨緣說法之文章甚多,遂彙集整理,出版本書。
  
  書中大多為已發表於部落格之文章的再整理;有網路大眾求教之回答,也有與網友交流之回應。說法著重自我的覺悟、智慧的啟發與實地的修持;不拘教派宗門,超越傳統思惟模式,展現開闊的格局與不同於一般道場的修學見解。編輯依各篇內容性質,歸類為五大單元:〈佛學經典篇〉、〈佛法修行篇〉、〈佛教生活篇〉、〈人生諮詢篇〉、〈心靈啟導篇〉等,共十六萬字、一百八十二篇文章。有佛理闡釋, 也有生活與人生哲理,可說是一本深淺兼具的佛法心靈之書;希望能在紛擾的現代,作為大眾心靈修學與人生方向的指引。
  
  由於隨緣說法,對象多元,男女老少各階層都有;有教友,有非教友;教育程度有中學生、大學生,到碩士、博士、大學教師等。皆因材施教,隨根器程度說法,故內容與文字風格亦隨對象而呈現多種面貌;隨其深淺,各適其器。出版本書,於說法所引用之經典文字,皆明確查證校對,並重新標點,務使引文正確可讀。
  
  本書之封面設計,我將書名「自在點燈」四字作直行二二排列,成一方形,實含有一禪機:如此排列,此四個字,可以從各個方向任一字開始,而產生多種讀法與寓義:「自在點燈」、「點燈自在」、「點燈在自」、「燈在自點」……。
  
  《維摩詰經.菩薩品》云:「有法門名無盡燈。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誠願《自在點燈》這本書,能引領您「點亮自我內在的心燈」,找到生命喜樂的泉源。
  
  本書能在今年,自己修學滿二十年之時,順利出版,實感恩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護持;同時感謝書中所有求教與交流的大德,促使我思惟修學,為文著作,才有今日這本書的誕生!無盡感恩!是為序。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 謹識
  民國一○一年十月九日
  於台中閒雲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890117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佛教生活篇〕
談佛教的「不飲酒戒」

〔緣起〕
我在部落格發表了一篇文章:〈從書法藝術談起〉,裡面一段說到:
「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的融合。『真』,是創作之心的真誠,不為名利,沒有頭銜,沒有造作,沒有心機,完全是自然本真的流露,是謂『真』。傳說王羲之有名的〈蘭亭帖〉,是酒後半酣之際寫成的,待酒醒之後再寫,卻寫得不如原來的好。可見那酒後半酣之際,就是自然本真的流露。」

有佛友看了之後,來函求教云:
「請問老師,『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是因為飲酒而成就詩名。古代文人雅士多因飲酒而寫出佳篇,有所謂『無酒不成詩』。那麼佛教五戒中的『不飲酒戒』,其道理何在呢?我知道一般善知識都會以所謂的修行功德、因果禍福等教條作答,其實難以令人信服難。自己思考了許久,仍不得其解。故請老師開示。」

〔回答〕
關於飲酒的問題,喝點小酒,的確是會讓人放鬆神經,心情愉悅。但是否任何人飲了酒皆能作詩或創作藝術作品呢?

所以,「酒品」,飲酒之後的表現,還是因人而異的。
本來有才華的人,因為飲酒,放鬆了許多人為約束,真性流露,所以能創作出好作品。
而有更多品行不良的人,飲酒之後,藉酒壯膽,為非作歹,家暴打老婆等等。
佛教為了防止酒後壞戒,犯下殺盜淫妄等罪行,所以制定了這個「不飲酒」的「遮戒」。這「遮戒」只是一種限制與約束,不是絕對的。

現在一般佛教徒卻把這個「不飲酒戒」遵奉得像天條一般神聖不可違犯,連烹調料理使用幾滴酒都不行,真是「法執」得矯枉過正也!

然而佛教素食也有「藥膳當歸湯」等,須知其中所用的中藥材,如當歸、熟地等,都是用酒浸泡炮製而成的,很多中藥材都需要「酒製」。他們食用了酒製的藥材藥膳而不自知,卻自以為「守戒」?

當明白,所謂「飲酒」與「用酒」是不同意義的。適度「用酒」是一種「藥」,不僅用在藥材的炮製方面,有時煎煮中藥也需要使用酒(例如「炙甘草湯」)。傳統中醫更有許多「藥酒」,搭配相關藥材以促進血液循環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所以,視需要適度的「用酒」,也有其作用的。

佛經裡,也有佛弟子向佛質疑這「不飲酒戒」。

有一位國王,是佛弟子,他向佛陀質疑說:喝了酒,心情愉悅,有何不可?說他曾經宴請幾個有紛爭的豪族大臣,大家喝酒愉快,就消除了彼此恩怨,和平共處。這樣飲酒應該有大功德才對呀!

佛解釋說,飲酒是「遮戒」,是為了防範飲酒之後亂法造罪所制定的;如果飲不致醉,且有利益,就不在禁止之列。但是仍須靠長久持戒功夫的養成,才能成就智慧方便。(此為經義概述,原文詳見附錄《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下)

所以,學佛要明法理、明事理,才能有圓融的智慧。若執著於某一個「法條」,頑固執持而不明其理,不知隨緣變通,再如何的「守戒」,也只是盲目依從而已。

我觀世間眾生,絕大部分不是迷失於世俗名利之事,就是迷失於所謂的「佛教」教條,信教「修行」一輩子,還是一個迷失的人,真是可悲可歎啊!

學佛要修智慧,才能成為「覺者」;而「佛」之本義,「覺者」也。
阿彌陀佛!

(民國一○一年二月寫)
(附錄《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針灸匠張寶旬食療養生書《對症食療小妙招》 祛除百病吃出健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