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判決

判決

THE JUDGMENT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1982年東南亞文協獎首獎作品∕2004年泰國文化部Silpathorn Award文學類首屆得主
  ◆泰國現代文學永遠的先驅者查.勾吉蒂代表傑作

  他想,人的一生也夠奇怪了。

  生下來,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有了生命,就要為了生活奔波,死了,一切也就結束了。

  人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死在哪裡,而且不知道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

  活著的時候,就像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瞎子。

  ──《判決》,第一部:羅網中

  沒有什麼可失去了。
  命運之前,該低頭沉默或者起身反抗?

  熱天午後,尋常泰國小鎮。

  年輕男子發,從小入佛門讀書學習佛法,在正式成為佛家子弟的前一刻,親情的羈絆將他從佛前喚了回來;他是父親的榮耀,更是小鎮的驕傲。一名謎樣的女子頌鬆,不知從何處來到小鎮,被發的父親收留,一老一少以夫妻相稱。老父親的一個念頭,將發跟頌鬆的人生緊緊綁在了一起。父親死後,繼子年輕繼母美麗,這個無血親關係的家庭組合,引發了小鎮居民的好奇心;集體的惡創作,具化成村頭巷尾人人可議的「事實」。

  發與頌鬆,此生的命運再無從掌握在自己手裡,眾人的心眼口語將決定他們倆活下去的樣子。

  伴隨無盡的黑暗浮現的,還有發未被言說的身世......

  人們以所謂的正常與冷酷,打造了一齣強施於普通人身上、再普通不過的悲劇。──查.勾吉蒂

  1980年代崛起於泰國文壇的查.勾吉蒂,小說作品向以懷疑之眼鋒利看進尋常生活當中的不尋常,出身農村的成長背景,脫去城市觀點想像、對農村風土人情進行描寫,亦是構成其小說世界的重要元素。歷經全球化∕現代化的風潮,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在產業以及社會結構上皆產生巨大的變異。1980年代,泰國社會運動方興未艾之際,查.勾吉蒂突破當時文學?運動服務的風氣,回歸文學書寫本質,以泰國尋常可見的小鎮為故事舞台,透過一名經歷佛門教育的年輕男子從上而下沉淪、無可扭轉的生之命運,對當時社會瀰漫一股無條件擁抱現代化的樂觀氛圍,提出強而有力、前瞻性地的觀察以及詰問。由於小說碰觸宗教等敏感議題,在泰國當地出版時旋即引發討論,但也?其帶來市場上的成功,作者更以此作品在29歲那年拿下東南亞文協獎等國際性以及泰國本地文學獎項,被後來的評論者視為泰國現代小說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多部作品皆以被譯為英文版發行,查.勾吉蒂也是泰國文壇少數可靠版稅專職寫作的作家。

本書特色

  ※台灣書市少見的泰國現代小說作品。

  ※本書作者於2009年台北國際書展期間訪台。

  ※泰國現代文學代表作,少數翻譯成英語發行的作品,被視為泰國現代小說轉型之作。

作者簡介

查.勾吉蒂 Chart Korbjitti

  1954年出生於泰國沙沒沙空省,童年時光都在農村度過。中學時代立志投身寫作,畢業後進入工藝學校學習。1979年以〈失敗者〉獲得泰國作家協會短篇小說鼓勵獎;隔年的中篇小說《走投無路》(No Way Out)出版後旋即引起廣泛討論,為當時低迷的泰國文學注入新氣象。1981年,長篇小說《判決》(The Judgment)為其帶來創作生涯第一個高峰,被視為當代泰國小說進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小說以犀利嚴峻的筆鋒,探討人性幽微的一面,一舉拿下泰國年度最佳小說等多項文學獎項,更在隔年東南亞文協獎(SEA Write Award)裡獲得國際級的肯定;1994年再以《時間》(Time)獲得該項殊榮,成為少數兩度贏得東南亞文協獎的作家。

  與許多當代傑出作家一樣,查.勾吉蒂以文學勾勒社會現象,無論是《走投無路》、《判決》、《時間》,或是短篇小說《Mad Dogs & Co》,不僅獲得書評界強力關注,更在泰國當地獲得讀者的熱烈迴響。2004年,泰國文化部宣布查.勾吉蒂為表揚傑出當代藝術家為旨的Silpathorn Award文學類首屆得主,此項獎項以「影響泰國年輕創作者」為給獎的標準之一,足見其在泰國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影響力。

目前他與妻子以及三隻心愛的狗一起生活。

譯者簡介

欒文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系客座教授,曾任泰國法政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39年生於中國吉林市,先後就讀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大學,畢業後即投身泰國文學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泰國文學史》,編著《東方現代文學史》(與高慧勤合編)。文學研究與評論散見於國內外各大報刊,並從事散文、隨筆等創作,翻譯作品等身。

 

目錄

中文版序 文∕查.勾吉蒂

序 幕

第一部:羅網中

第二部:往自由

 

  時序到了西曆十一月底,我所處的國度,空氣開始充滿冬日氣息。農人這時候已收割完稻穀,準備將收成送入稻穀烘乾機,以便往下碾製成白米。

  二○○八年,泰國的白米價格飆升到難以置信的地步,儘管泰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大的稻米生產國。無法相信,但事實卻是如此。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我決定親自耕作稻米以供自食。我體會到,稻米生長到可供食用的地步,過程是十分繁複的。但這古老的生產模式卻也教會了我們,該如何去看待自己的文化。

  我買了一架小小的碾米機,午間時分,我把稻穀送入機器輾成白米,到了晚餐的時候,我首度嘗到自己親手耕作出來的米飯滋味,味道當然不比市面上買來的,但感受卻大大地不同,我想自己總是偏愛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東西。

  我吃到了比平常還好吃的白飯。

  我相信,從小吃飯的人,長大後無論到了世界哪一個角落,也一定會想念白米的滋味。

  我也是這樣的人。即使吃過別的食糧但終究不能缺少米飯。

  把這類事情說給別人聽,說是我們的肚子思念米飯,旁人也許能理解句子本身的意義,但感受力絕對無法跟同樣習慣食用米飯的人相同。

  台灣與泰國沒有什麼分別,我們同樣擁有悠久的米食文化,應該說,我們非常類似。《判決》這部小說,與耕作稻米一事沒有什麼關係,如果硬要說點什麼,我只是想告訴讀者們:米飯就是米飯,不是漢堡能取代的。

  特此感謝聯經出版以及相關人士,給予本人與台灣讀者相互認識的機會。

  謝謝。

查.勾吉蒂
西元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33706
  • 叢書系列:小說精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部 羅網中

1

  長方形的屋子裡,光線黯淡。
  第一扇窗戶被打開了,淡黃色的光照射進來,排列成行的桌子依稀可辨。第二扇窗戶又被打開了,屋子裡明亮多了,這裡的一切已經可以看清。教室前面的黑板,右上角用白色的粉筆寫著一九╳╳年╳月╳日一行字,黑板下面的溝槽裡,用過的粉筆頭和掉下的粉筆灰堆在一起。當第三扇窗戶被打開,屋子裡更明亮了。講課用的講台在黑板的右側,椅子被推進講台,上頭擺了黃褐色的粉筆盒和紅色的花瓶,裡面插著暗紅色的茵比拉花,花瓣已經謝了,無力地垂在花瓶上;光線照射進來,將投在講台上的玻璃花瓶影子添上了一層淡紅色調。教室後面的一角,靜靜地站著裝垃圾的簍子、掃帚和撢子,這個角落上方是剛被打開的最後一扇窗戶。
  小提琴聲輕輕地傳了過來,並不是什麼美妙動人的曲子,只是初學者拉出來、高高低低的音符而已。在早晨,一片寂靜的早晨,小提琴聲遠遠地從教職員宿舍飄了過來……
  發打開所有的門窗之後,走出了教室──這是今天早晨他必須整理完的最後一間教室。這兒總共有十六個房間,其中包括十二間教室、三間教職員辦公室、音樂教室、工藝教室和醫務室。有個房間有五個窗戶、兩扇門,每天早餐和晚間時分他都必須開關好門窗,他所做的一切是規定好了的,已經成了習慣。
  他從教室大樓走下來,沿著大樓周圍的水泥甬道,拐到樓後的七個大水罐附近,打開水龍頭往橢圓形的鐵皮桶裡放水;水滿以後,關好龍頭,提著水桶和抹布又向教室走去,爬到樓上,用力擦著地板。他跑來跑去,把樓上的走廊地板擦完了,然後又去換水,擦樓下的走廊,完成後再轉去擦另一間教室大樓樓上走廊的地板。這裡只有樓上鋪的是地板,樓下是水泥地(是學生們星期五開會用的)。
  地板擦完以後,他把水桶和抹布放回水罐旁,然後回到樓裡,進了校長休息室,打開放在緊挨著校旗旁邊位於校長辦公桌後面的玻璃櫃,櫃子裡陳列著銀製的獎盃和錦旗,這是從很多次的比賽獲勝得來的。發從櫃子的下層拿出國旗,搭在肩上然後關好櫃子,下了樓,來到學校前面的旗杆旁,把國旗繫在旗杆底部的繩子上。旗杆基座以水泥築成,外圈用磚頭砌成圓形,在兩者間種著仙丹花,綠葉之中正開著橘黃色的花朵。
  今天早晨陽光和煦,晴朗宜人,發卻感到有些悶熱,他背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溼透了。
  學童們身著灰白色的衣服,自四面八方陸續抵達學校。他們拖著零亂的書包,有的還帶了飯盒……
  達品老和尚以及當師兄手捧著缽盆從椰子園中走出來,穿過學校前方的草地,正要返回佛寺,廟童們則提著飯盒跟在後頭。發放下手中還沒繫好的國旗,蹲在那裡向路過的和尚雙手合十,之後再站起身,把雙股的繩子拴在旗杆的底部。
  佛寺的大鐘急促地響著,最後三響卻有些間隔,就像收音機報時一樣,告訴大家現在是早晨八點鐘。日上三竿,愈來愈多學生從四面八方抵達,從城裡搭車來的老師已經到了,住在教職員宿舍的老師還沒有來,家裡離此處不遠的校長也還沒有到。
  如果是雨季,發會站在擺有洗腳缸、通往教室的樓梯邊監督著學生,因為總有人不洗腳就提著書包和飯盒就這麼跨進教室。有些學生是提著鞋子來學校的,不到校門口他們是不想穿上的。學校有個新規定,每個學生,特別是五到七年級的學生必須穿鞋。在那個季節,田園的道路十分泥濘,走路的時候腳上免不了要沾上許多爛泥,有些學生不慎會跌得滿身泥漿,到了學校,走進教室之前是必須洗乾淨的。
  但此時還是涼季,所以洗腳的事也就不過分要求了。

會員評鑑

4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09/12/09
這是出自泰國的小說,第一次接觸是新鮮的,也恰巧符合書名《判決》,如果我只選擇我熟悉的,那麼很有可能我不知道的事情會更多,世界是彩色的,只要你向外擴展,哪裡都能去,所以,決定買下這本書,並開始挖掘自己對他人自私的判決。

書中的主角是一個極為平凡的人,心性努力單純,做好自己份內的事,為他人的吩咐負起責任,直到他為去世的父親扶養起年輕但腦子有點不正常的繼母,引來村子裡眾人的譏諷與誤解,一開始他並不理會,雖然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時日一長,他開始認為人性本惡,沒有一個人值得相信,就算有人願意相信,他卻懷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最後酗酒度日,以死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結局是遺憾的,即使他想證明,卻因為他的身份低賤而沒有人願意相信,他開始懷疑起自己儘管再多努力,最後也會被他人利用,他想擺\脫那個動不動說自己是丈夫的繼母,卻因為父親的憐憫收養不得不承擔起他未完的責任,就這樣他懷抱著想出家的遺憾,以及被他人利用的憤恨,終日酗酒搞壞自己的身心靈,到死也無法明志。

我們為什麼會誤會一個人?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人常用社會的道德觀,或是自己的,來看待任何事情,有的人是大聲嚷嚷,巴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件醜聞,有的人是可憐起受害者,為他被眾人圍勦的傷害不甘,但卻不敢站出來保護他,最多的人是選擇沉默,心想根本不甘我的事,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好。

社會現象是由人類造成的,是一條線牽動全身的鉅大影響力,在書裡,除了一個身份比他低賤的收屍人願意相信他,再也沒有一個人願意站起來幫助他,這樣的影響力多麼強大,足以讓所有他幫忙過的人反過來不理睬他,你可以相信貓在鋼琴上昏倒了的說法,但你忘了最初的事實究竟是什麼,誤會是影響甚遠的,但多數人已經不在乎事實是什麼了。

這麼自私的判決,有的時候,是自己給的,我們不能說主角是因為過於善良單純,所以被誤會了還啞口無言是他的錯,也不能說當他極力撇清卻惱羞成怒而對他人心生恨意是他的錯,也許\人人都有錯,在書裡,每個人的個性都是鮮明的,但在現實生活裡,我們也都是獨立唯一並且重要的個體,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而我們要如何在狹隘的空間求生存,我們要如何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維持世界的平衡,這一點卻是必須互相合作的,在書裡,有一方的堅定坍方了,在現實裡,我們都會失去平衡。

我們很容易單看一個人的外表就對他下了定論,直覺告訴自己不喜歡他,所以說話的態度不是很好,有時直接的走開,然而,你可能從未用心認識過對方,這是其中一點的可能,還有好多種可能,而我自己也有這些“直覺”,你輕易對他人論定“黑”,也會由自己決定他要不要變“白”,這一段過程,也許\誤會就此展開。

對他人的想法產生,這是很自我觀點的,如果你看到一個全身骯髒的流浪漢破口大罵一個路人,你可能會覺得他是神經病,但你極有可能不會去想也許\是那個路人啐了他一口才使得流浪漢對他破口大罵呢?

無論一個人的身份為何,今後多學習先聽他說話才對他定論吧!
展開
user-img
3.0
|
2009/03/12
我偏愛不同國家作者的作品,這本泰國作者所著的\"判決\"則是我閱\讀的第一本泰國文學作品,書拿在手上感覺很新鮮。在書不斷翻頁的過程中,我越看心中越浮現台灣民國五十年農業社會的景象,書中主角發因善念來照顧弱智的繼母,遭到不明就理及愚昧村民的惡意對待,這類的事情在當時的台灣是時有所聞哪!閱\至結尾時,真的替發感到心痛!沒有一絲希望與出路的選擇,是發的選擇。我在讀此書後,學會以更多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的發展及過程,也許\結果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它終究是存在的。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