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

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一名野地錄音師的「聽見台灣」──范欽慧《搶救寂靜》

    文/鄒欣寧2015年04月08日

    整理採訪的錄音檔案時,范欽慧製造出最大的聲響,是握拳在桌面敲出一記重擊。 砰!一旁的水杯隨之發出輕微的震動。儘管在採訪現場,誰也沒被這細微的咖啦聲擾動,它卻見證了一位自然錄音師的熱烈情感。 「喜歡當自然錄音師的人,除了對聆聽敏感,也對聲音的美有某種痴迷。自然裡的聲音是不期而遇的 more
  • 【我的生活實驗PROJECT】每天一小時,留給你身邊的動物與自然,可以怎麼做?

    文/范欽慧2015年02月17日

    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份大禮,一整套的法布爾「昆蟲記」全集,共有十本,這是我今年的重要計畫,在法布爾逝世百年的2015年,真正好好認識法布爾,不僅是他筆下所寫的昆蟲,還有他的研究方法、以及他的哲學體會。過去我總是片片斷斷閱讀法布爾的文字,或是也曾經寫過關於昆蟲生態影片的腳本。但是,當我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我感受生命孕育的各種節奏,如同自然中的季節更迭,花開花落,緣起緣滅。我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中,去微觀生命的繁複與繽紛。在自然的氛圍與洗禮中,逐漸理解那所謂的二十四節氣,正是人生片刻的縮影。年復一年,我們在節氣中經歷著生命的高低起伏,重溫著生命的驚蟄與寒露,預演著生命的凋零與新生……」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

  揮別冬藏的冷冽,蓄勢待發的新芽,如詩句般地直貫生命的核心。在光影交疊的春日樹林裡,我興奮地去探索這森林的本質……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相思樹之花,黃澄澄的有如小太陽。在甘霖與暖陽的邀請下,夏日的生命力,從土壤中層層被喚醒。弓背的山稜伏臥著美麗的夢境……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夏日不再駐足等候,我在樹下嗅到她離去的訊息。或許是剛割過的草地,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一種熱烘烘的香氣。但是我覺得那是秋天獨特的味道……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初冬煦陽的穿透下,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做,也會有好心情;有的時候只是隨意在步道上行走,也能展開一場有趣的探索。這是一個像風一樣自由的季節……

  她是熱愛自然、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同時也是一個以自然為主題的廣播節目製作主持人,當她在準備懷孕,準備成為一個母親之前曾認真思索,孩子降臨的同時,會不會也將是她上山下海「探險」的終點呢?──結果不是!她最終選擇和先生做一對「不放棄在自然中玩耍」的父母,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同參與他們一年四時往山裡鑽、向海裡去,進入各種自然情境的歷程,而她則透過文字、攝影,甚至錄音,點點滴滴記錄下在大自然的陪伴下,孩子與她擁有的無數美好體驗。

  於是,多年來全家一起身體力行,隨著節氣與時序的流轉,在台灣的山巔、海濱、林內、溪畔,甚至離島,留下大大小小的足跡、歡聲、笑影。最後更依著一年24個節氣,將這些旅行軌跡轉化成24篇動人的自然散文,連同攝影作品,帶我們從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領略台灣在不同時節的多樣面貌,也分享她與孩子──荳芽姊妹──怎樣優游於自然的脈動中,讓我們看到在雙親的引導與陪伴下,相差八歲的荳荳與芽芽在大自然中去看、去聽、去聞、去觸摸、去感受和嘗試的成長紀實。同時這也是24個親子自然旅行提案,每條旅行路線都能讓親子充分感知台灣節氣的脈動與氛圍。

作者簡介

范欽慧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碩士。

  現任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製作主持人、國語日報科學版專欄作家、獨立影像工作者,並擔任自然生態攝影學會理事。

  從小就是喜歡自然的孩子,卻在升學競爭環境下,切斷了這份對自然的孺慕之情。二十四歲去美國兩年,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真正認識台灣。

  三十歲之後決定成為soho族,開始拿著錄音機與麥克風,上山下海記錄起土地的聲音。

  三十四歲,第一次當媽,開始抱著孩子拍片,從聲音跨足到影像記錄。四十一歲,第二次當媽,開始認真思考母親與土地的生命意涵。

  文字著作:《傾聽森林》(1999)、《與自然相遇的人》(2000)、《台灣生物曆》(2001)、《海洋行旅》(2006)、《跟著節氣去旅行》(2010)。

  影片編導作品:《傷鳥天使》、《夢土》、《黑潮三部曲》(公視)、《台灣瑰寶──重回海洋》(公視)。

  曾獲四座廣播金鐘獎、林榮三文學獎、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永續台灣報導獎、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入圍2006年卓越新聞廣播採訪報導獎、入圍2007年金鼎獎最佳科學圖書獎。

 

目錄

推薦序一 獻上我至深的禮讚 凌拂 …… 8
推薦序二 心地圖 楊茂秀 …… 10
推薦序三 自然節氣裡的鼓聲 陳木城 …… 12
自序  追尋生命的氣味 …… 15
【一月 小寒】台北烏來桶後越嶺古道  山中傳奇 …… 18
【一月 大寒】屏東恆春半島   奔馳在國境之南 …… 26
【二月 立春】新竹關西    赤足跑過鄉村小路 …… 34
【二月 雨水】台北市台大校園   最近的天堂 …… 42
【三月 驚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高山上找春天 …… 50
【三月 春分】台北新店獅仔頭山   大地野宴 …… 60
【四月 清明】新竹白蘭部落、鳥嘴山  迷霧中的童話森林 …… 70
【四月 榖雨】台東蘭嶼    飛魚之歌 …… 78
【五月 立夏】桃園大溪大艽芎古道   五月雪 …… 86
【五月 小滿】台北市南港山   山主人的家 …… 94
【六月 芒種】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上雲端尋花 …… 102 
【六月 夏至】台北土城彈藥庫   擁抱城市綠寶石 …… 110
【七月 小暑】宜蘭林美石磐、新寮、松羅步道 溪畔協奏曲 …… 118
【七月 大暑】花蓮赤柯山、瓦拉米、外海  山與海的擁抱 …… 126
【八月 立秋】澎湖望安    海角一樂園 …… 136
【八月 處暑】金門    金色童年 …… 144
【九月 白露】台北雙溪    在水一方 …… 154
【九月 秋分】台中武陵農場、思源埡口  粲然的秋日樂章 …… 162
【十月 寒露】南投惠蓀林場   分享秋實的滋味 …… 170
【十月 霜降】馬祖列島    拜訪傳奇之島 …… 178
【十一月 立冬】台北烏來信賢步道   漫步在溪畔 …… 186
【十一月 小雪】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自然學堂 …… 194
【十二月 大雪】屏東霧台、穎達農場  冬日的圖騰 …… 202
【十二月 冬至】高雄茂林多納村、茂林村  遷徙密碼 …… 210

【貼心小叮嚀】
如何讓孩子在自然中「解放」25
如何降低探訪野地的風險69
孕婦可以登山嗎93
如何讓孩子不怕爬山101
帶嬰兒登山要如何準備135
如何在旅途中準備嬰兒食物153

【分享多一點】
如何為孩子打造單車環島之旅33
怎樣帶孩子去體驗稻米文化41
怎麼帶孩子領略「環境美學」49
如何分別扁柏與紅檜59
如何依海拔高度來「閱讀森林」77
飛魚真的會飛嗎85
全球暖化對高山動植物有什麼影響109
如何讓孩子了解關心環境117
什麼是附生植物、著生植物、寄生植物125
如何認識望安的綠蠵龜143
什麼是孩子學習的「敏感期」161
櫻花鉤吻鮭的身世169
什麼時候最適合欣賞螢火蟲177
如何帶孩子理解「戰爭」185
如何「傾聽自然」193
如何善用自然教育中心的資源201
台灣原住民到底有幾族209
怎麼帶孩子參與自然社團活動217

節氣旅行地圖 218
節氣旅行資訊索引 219

 

追尋生命的氣味

我經常想起一個關於海龜的故事。

  曾經有人為了增加海龜在野地的族群量,於是想等海龜媽媽產卵後,馬上把這些蛋帶回去人工孵化,然後直接送回海裡,以免去小海龜獨自爬回海洋的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各種風險。然而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揚棄了,因為專家發現,小海龜奮力爬回海洋的那段路程,除了要努力避開天敵,還必須努力地貼近並記住這片土地的「氣味」,這段記憶,將伴隨著牠三十多年在海洋的流浪與漂泊,等牠長大成熟必須孕育幼生時,將重回出生的那片沙灘,無論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引領牠回家的線索,正是曾經匍匐嗅過的土地氣息。

  這是生命最初的氣味,來自土地,來自母親。

  三十歲時,我開始想要去探索這樣的「氣味」。這才發現,我對所謂「土地的氣味」是如此的陌生,卻似乎又有強烈的依戀。於是我開始打開感官,去探究、去覺察。然而,這樣的追尋,在我成為一位母親之後,有了更豐富多元的層次。我感受生命孕育的各種節奏,如同自然中的季節更迭,花開花落,緣起緣滅。我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中,去微觀生命的繁複與繽紛。在自然的氛圍與洗禮中,逐漸理解那所謂的二十四節氣,正是人生片刻的縮影。年復一年,我們在節氣中經歷著生命的高低起伏,重溫著生命的驚蟄與寒露,預演著生命的凋零與新生。自然處處皆開示,我們少的就是一份悟性。然而,若是你把孩子帶到自然中成長,只要你浸濡地夠久,夠深刻,你會發現身處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可以有無限地延伸。

  這樣的敘述,或許太過抽象。但是想想,以節氣來分,一年不過是二十四個節氣,但是我在書中所寫的旅程,卻足足橫跨了十個年頭,主要是從一九九九年我剛開始懷孕,到二○○九年之間的故事,這段時間的我,歷經了兩次懷孕產女,拍了三部紀錄片,寫了四本書,哺乳期前後將近五年,日子經常忙得昏天黑地。比起傳統女性,我有更多的自由去實踐自己的意志,但是在母職的角色中,我很清楚自己是如何受惠於孩子所帶來的各種甜蜜負荷,儘管在體力上我絕對吃足苦頭,也沒有時間好好打理自己、跟朋友逛街聊天。但是也因為她們,我會願意更認真地善待自己的身體,過健康的生活,因為她們,我有更多的理由去嘗試各種挑戰,因為她們,我有更多的創意去完成更多的夢想。

  這本書足足寫了兩年多,但是這樣的願望卻已經醞釀多年。對我而言,這本書所寫的絕不僅是親子的旅行日記,因為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包含著自我生命的追尋,自然萬物的對話。或許可以說這是一份自然教育理念的實踐吧,畢竟我從事了十幾年的自然教育,深刻體認到家庭親子教育與自然教育,對孩子人格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與其站在一邊放話,還不如起而力行,而我所能做的,就只是儘量多陪陪孩子,跟著她們一同去發現各種趣味與驚喜。經過十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是更貼心、更「容易說道理」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她們擁有一份「自在」。

  所謂「自在」,正是來自於一個可以安頓的自己,一個可以撫平的心靈,我深信這是來自於大自然的啟蒙。而「自在」,也來自於了解。這本書其實就在串連起一個逐步「了解」的過程。從何開始,從何演繹,從何分歧、從何團聚……,在以節氣為背景的舞台上,我試圖構築了台灣的自然地景,隨著時間光影的穿梭,我跟牛牛、荳荳、芽芽,時而主角、時而配角,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所串連的故事,對荳芽姊妹而言,可能算是一個生命的序曲,也算是我所能留給她們的「遺產」,她們將會在其中尋找到更多生命氣息的印記。種種故事在山林野地上演,我相信對大部分的讀者而言,我們只是一個身影,我們能在彼此共同的生命經驗中相互激盪,我期待那是一種更寬闊的鼓舞,讓更多的人,不必再懼怕帶嬰孩出門,也不必去擔憂那煩瑣的家當行李。因為,只要我們夠自在,孩子當然也會很自在。

  這本書雖然以母親的角度來寫,但是父親的角色並不缺席。身為「荳芽」工廠的負責人,牛牛居功厥偉,卻總是躲在幕後默默支持。事實上,本書的照片大部分是出自於他的大作。我們家的老爸,每次出遊,不但要當車伕、還要在步道上當挑伕,從荳荳扛到芽芽,身上還得背上沉重的攝影器材。每次我在步道看到比較漂亮的昆蟲或小花時,只需動張嘴說:「爸爸拍」,就看到我們的一家之主,立刻操傢伙上陣,任務達成後,再非常得意地顯示傑作,獲得妻兒的滿堂喝采。當然,我也要趁機諂媚一下,真的感謝老天讓我遇到牛牛,因為世界上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忍受一個如此迷糊、經常突發奇想,卻又衝勁十足的老婆。

  ……最後我想把這本書獻給我的哥哥。在我寫書期間,哥哥罹患了癌症,卻非常堅強地走入這場生命的風暴。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了我的童年,那裡有我跟哥哥共同的回憶,我們共享的生命「氣味」。我想告訴哥哥的是,艱困的「大寒」之後,充滿生命力的「立春」就在眼前。而我們將會一起見證著更多生命的奇蹟,並且要把這份美麗,繼續傳誦下去。(本文為節錄)

獻上我至深的禮讚

◎凌拂(作家、自然生活者)

  作者范欽慧在序言開始,說了一個關於海龜的故事。一翻開書稿,我就被這個自序的開頭感動。這經驗於我是特殊的,因為內容若何,還沒開始看呢!這般簡易進入情狀,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透過某些記憶的片段點式跳出,直覺這個海龜的故事,就是作者本尊。

  就某些切面而言,我是認識范欽慧的。曾經在她的節目裡談書,曾經聽她重點式的講她動人的經驗故事。如果我沒記錯,她曾經在哺乳期因為工作,因為出外景,因為脹奶,在異國餵遍某一個村落裡的嬰兒。女性、工作、母親、大地、海洋,她的經驗極其令我震動。

  母乳就是潮汛,海龜的故事抽動大潮滾滾而來。書裡說她三十歲開始探索土地,三十四歲第一次當媽媽。對生理的著床、受精而言,她是高齡產婦,對自然深刻的覺醒而言也是,但是懷著豐沛的潮水行旅,潮來潮去,遷徙、築巢、育雛、餵哺,自然裡的胎、養、生、息與她同一脈動。

  我幾乎一口氣看完這本書,引人入勝,精采極了。寫得極好,因為真實誠懇,所有的對境於她就是如實的生活,不是目的特顯,預先系統設計出來的,所以全真。書中依節氣整合,但豐沛野逸不同於人造林,隨著孩子的成長,許多地方重臨返溯,多元交錯,成長的情境彷彿類同一個森林的演替。演遞的林相是活的,分秒不同,孩子的成長和森林一樣,潛在的磅礡遠勝園藝林園造景許多。

  這本書以一個嗅聞土地記憶,投入自然的母親為聚合點,向四圍輻射,集女性、工作、家庭、親子教育、自然科普、文學、生活於一身,深入自然,當澳洲學者瑪格麗特.羅曼(Margaret D. Lowman)以孕婦之姿挺著肚子,研究樹冠生活群,完成《爬樹的女人》一書(先覺出版),我們也有范欽慧懷著大潮來去山海。與其說是她卯足了勁,倒不如說此書展現的是一種密碼的開啟。生命中我們有太多的未知的印記,潛隱在晦蒙幽浩的某處,得緣時,潛伏的印記在不同的時機一一被喚醒,陸續陸續成就范欽慧的,有她夫、她女、她親戚、她友人,當然更深一層的是,書中的人物也都互相開啟,而後這經驗也將開啟讀者眾生。啊,浮游群落,這個情境為許多為夫、為婦、為父、為母……各種族群、角色,以群落型態擴散。生命不都是這樣嗎?浩如寰宇,它可以是許多人的借鏡,乃至對現在越來越宅化的電訊時代;那些被物化在都市,宅化在電腦影訊中的男男女女,啊!開心農場在哪?此書極具啟發性,打破了許多我們以為的不可能。

  人與自然的關係緊密,多重交錯,研究、觀測、厚生、利用,知識可以讓對境明晰,但在知識裡更恆存的是瞬間心中的靈動。此書融知識於行旅之中,化於一味。說起理論,學院門牆裡的嚴冷,如果把自然都換成了術語,綱目科屬,我無寧是取此書,選擇置身情境。科學的門檻太高,理論往往只解釋一種現象,而情境它包含域外,提供分析,足夠滋潤與柔軟理論,為掉書袋者賦予豐富的分析案例。陽春百雪是一景;草茨荒清是一景;枯木焦林也是一景;大海不擇細流,自然兼容並蓄,如果大自然只為學理存在,那必然是地球環境失調的原因之一。

  我有幸先讀此書,隨著作者一家,從立春到大寒走了一圈野地山水,這本書展現的經驗與情質真是寶貴,讓一個長期向簡素自然學習並汲取滋養的生活者深受感動。面對自然,走入是最重要的開啟,這本書具有這樣的動力,容我向自然裡的一家人,獻上我至深的禮讚。

心地圖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董事長)

  跟著節氣去旅行  起先我以為那是一本生活美學的書  可是吸引我的  教育了我的是節氣的傳統  從此我就會看農民曆了

  跟著節氣去旅行  起先我以為那是一本遊記  其實它確實也是一本遊記  可是這本遊記記的是生命情調與人與大地匯通而成的「心地圖」

  跟著節氣去旅行 有詩的音樂  有圖的韻律 還有大人與小孩  在天與地之間 走來走去的生活哲學 這是大地的饗宴  也是一本我想要在養育子女時好好閱讀的書

  跟著節氣去旅行,從人文的觀點來規範時間與生活之間的關聯,作者范欽慧真是幸運,有「小老師」跟在身邊,走在大自然之間。看她的書,讓我想到一首詩:「我把天空畫成藍色∕我把大地畫成綠色∕中間夾著新鮮的空氣」上面這個大自然三明治,用食物來比喻畫面的精神糧食。我記得我女兒小時候,我讀這首詩給她聽,她拉著我往門口走,打開門她就高興了。後來我才了解,大地本來就是一本大書,打開門走出去,就是走進最豐富的書籍裡。

  如果你隨著這本書的作者跟他的家人,依循節氣的召喚去旅行,你就一面學會生活中時間的安排,享受著大地的脈動,一面時時停下來,注視許多的細節,小小一朵花、一條蟲,轉彎處風景的變換,總是讓人要停下來、蹲下來,用全身去閱讀。例如她在台大校園裡面〈最近的天堂〉的那一頁,文字這樣寫:「二月底的春日,野花已開得繽紛熱烈,芽芽穿梭在嬌小的紫花酢漿草中。她神氣地四處顧盼,在草浪中踏步潛行──她就是花,就是活在自然中的小苗。我在花中嗅到驚喜,在孩子澄澈雙瞳中看見傳奇。」 圖則是一個學步的小孩在綠地裡跳舞嗎?尋找嗎?她在想什麼?另外一張圖是幾朵花的特寫,這裡的酢漿草是述說著幸運嗎?還是知識的預備?……(本文為節錄)

自然節氣裡的鼓聲

◎陳木城(台灣創意遊學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台北縣永續環境發展協會理事長、作家,也是退休校長)

  驚蟄春分,我也早已在《跟著節氣去旅行》一書中,分享了季節的饗宴,不時掩卷沉思,驚豔不已。

  書中提到的人,像周儒教授、楊懿如教授、王建華校長、李俊延老師、詹家龍老師等等,都是我尊敬的經常討教的生態學界朋友。最讓我詫異的是許多我以為她不認識的,例如植物界的朋友:呂宋莢?、杜虹、蔓黃菀、山胡椒、華九頭獅子草、車桑子、狹瓣八仙、王爺葵、落葵……;蛙類的朋友:腹斑蛙、莫氏樹蛙、台北樹蛙、面天樹蛙、斯文豪氏赤蛙……;鳥類的朋友:冠羽、青背、黃腹琉璃、黑枕藍鶲、金翼白眉、小彎嘴、栗喉蜂虎、鸕鶿、黑嘴端鳳頭燕鷗……;還有蝶類、魚類、蜻蜓、甲蟲等我的老朋友,竟然都在書中一一被點名了,還工筆描述,真是太感動了!從書中我也發現,我們從來未曾同行共遊,但是竟然有那麼多地方,我們都不約而同,在不同季節因緣際會拜訪過,例如:松山的四獸山(我也住過虎林街)、烏來的信賢(我在那裡教過書)、林美步道、武陵的七家灣溪、茂林的多納、澎湖的望安七美、金門的田埔溼地建功嶼、馬祖的東莒離島、蘭嶼八代灣的漁人部落等等,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在教育理念上,我也是自然主義的信仰者,相信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不是看得到的外貌、學歷、名位或財富,而是看不見的品格、情操、意志、信念、情懷和靈氣悟性,而這些抽象層次的靈性,都必須在大自然的體驗、陶冶中養成。梭羅說過:「當有人特立獨行,向著山林田野兀自行去,那是因為他聽到了別人聽不到的鼓聲。」我想,我們喜愛大自然的人都一樣,我們心裡聽到一種無法抗拒的呼喚,那是淙淙的溪水聲,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種子膨脹抽芽的嗶嗶剝剝聲,或是山谷中隱藏在雲霧之間隆隆的雷聲。……(本文為節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6174
  • 叢書系列:生活館-Taiwan Styl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月 雨 水 杜鵑花開時‧通泉初探頭

最近的天堂 台北市台大校園

我非常喜歡英國女畫家賽斯麗.巴克(Cicely Mary Barker)的畫作,第一次看到她所畫的「蘋果花仙子」,兩個高坐在蘋果樹的小女孩,讓我立刻想到荳荳與芽芽。後來我更進一步去蒐集觀賞她的作品時,發現她的一系列花仙子作品,都是以兒童與植物為主題。這幅畫完成於一九二三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時代,據說巴克的作品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因為讓當時的人得以從現實嚴峻的冷酷世界,遁逃到一個絕美的氛圍中。而隔了八十多年後我跟這些畫面相遇,深深吸引我的不僅是其中迷人的自然畫風,還有一張張天真無瑕的孩童臉龐,奇妙地穿越時空國度,讓我覺得如此貼近,又如此熟悉。

這是一個野花初綻的季節,在城市行走,你不會錯過大地向你投射的那片微笑──黃鵪菜、通泉草、紫花酢漿草紛紛從公園、校園、安全島的角落探出頭來,嬌小靈動的模樣,像是孩子似的四處張望。孩子與花,完美的組合。在我的記憶蒐藏中,荳芽也生活在花花世界中,有野花為伴,孩子們彼此遊戲、裝扮、擁抱……,那些欣喜與甜美的童顏,就像是從畫中走出來的花仙子。

花仙子的樂園

帶孩子在自然中嬉戲,其實也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出發。在台北市,我最鍾愛的兩個地點,一個是植物園,一個是台大校園。我工作的電台地點就在植物園旁邊,窗戶望出去一片青蔥,季節的變化也盡收眼底。植物園也是荳荳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地點之一,每年寒暑假,她總是陪著我到電台工作,中午的時候我們會一面散步,一面去尋找熟悉的五色鳥洞穴,拜訪住著紅冠水雞的小島,以及穿越那條可見到樹鵲和松鼠蹤影的木頭棧道,跟我們熟悉的大楓香樹與麵包樹打招呼。荳荳曾經在那棵印度紫檀下練跳繩,電台前面的水黃皮是她最愛攀爬的樹幹,有時她耍賴貪玩不寫暑假作業時,也會被我要求在某棵樹下罰站或背唐詩三百首。

而台大校園則是另一片存在於塵囂中的綠寶石,也是我家的後花園,這裡的幅員廣闊,有湖泊池塘,有田園老樹,還有面積大到可以踢足球、翻滾跳躍的大草坪與充滿各種探險野趣的荒地角落。我喜歡帶孩子來這裡騎腳踏車,聞著割草後的綠草香,撿拾滿地墜落的楓香果實,以及各種可以作為扮家家酒的基本「食材」。

今年的春天來得早,清晨聽著雨聲起床,出門後發現陽光早把水氣蒸透,庭院中的杜鵑花早在二月底開始綻放,我想春神不會只鍾情於這一小片園圃。春光的召喚,在我心中勾勒出一片綺想。荳荳小時候,我們也曾經帶著她去台大校園閒逛。同樣是二月底的春日,滿地的小葉欖仁落葉,像是一張張愛心造型的書籤,靜悄悄地散落在教室外的長廊、路邊溝渠、柏油路面,還有我們的頭頂與肩膀上。荳荳蒐集了滿地的樹葉名片,再一股腦地撒在爸比頭上,我仍然記得她發出那悅耳的咯咯笑聲。

那時杜鵑仍含苞待放,但是野花已開得繽紛熱烈,荳荳穿梭在嬌小的紫花酢漿草中,與其說是花仙子,更像是小巨人。她神氣地四處顧盼,在草浪中踏步潛行,當時的她可能對花並沒有太多感覺,因為她就是花,就是活在自然中的小苗。而我像是離開五線譜的音符,為了尋找亙古的旋律,我學習重新發現,重新聆聽,我在花中嗅到驚喜,在孩子澄澈雙瞳中看見傳奇。我反覆咀嚼一種遺忘的滋味,而她卻完全融入所有的詩句裡。

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曾經說過:「我相信一片草葉的生長不亞於星辰的行程。」如果萬物遵循著同一脈絡演繹,或許在某個星雲間,某個草叢中,也流傳著跟我們類似的故事,有緣聚,也有緣散,生命的離合,正如這季節的演替。屬於孩子的春日,屬於季節的春日,我聽見四周嗡嗡的蜜蜂喧囂,為此情此景下了註解。這是故事的起點,自然用最素樸原始的面容,引領我向著生命朝聖。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飲食、旅遊、親子教養】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