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四分之三的香港》劉克襄:在香港行山,是我真正認識香港的開始

    文/陳琡分2014年06月26日

    ……下不及十公尺,便見華麗杜鵑鋪滿山坡,一叢叢地綻放著,形成粉紅的花海,果真不愧華麗之名。整個稜線彷若上帝的花園,眾神遊賞的仙境。稜線瘦長,學生們原本走得小心翼翼,雲霧繚繞下,看不見下方紅塵,反而忘了懸崖高聳的可怕,全被迎面而來的綺麗花海所吸引。 粉紅花海左一叢右一 more
  • 菜市場高手過招秘笈——劉克襄《男人的菜市場》

    文/京秋2012年10月18日

      男人的菜市場 男人逛菜市場應該會有幾個理由:1. 他是廚師;2. 他媽媽請他去買蔥;3. 和老婆打賭輸了要做飯。 而劉克襄就愛逛菜市場。他當然不是廚師,也過了當媽媽的跑腿小弟的年紀,至今仍不擅烹調。劉克襄逛菜市場的理由,就是不想被騙,想要家人吃得健康,「當我們走進菜市場,買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有一些人一輩子,執著地認真活著。他們就像一顆顆小行星,在浩瀚的世界一隅,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兀自折射出不同的光影和波長。

  劉克襄也執著地認真活著,二十初歲迷上賞鳥以後,他便沉浸在自然探險的世界裡,或走訪山林荒野,或鑽研書籍資料。半甲子來累積的經歷成為生命重要的養分,促使他遇見或發現了這些獨特的小行星。他們是傳奇的、漂泊的、探險的人物,還有更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庶民。

  作者以書信體的方式,娓娓述說著十五篇遭遇。每一篇都誠摯感人,又觀點獨到。譬如〈最後的撒哈拉〉,很多人寫三毛,但從來沒有人用關渡的蘆葦,切入她那漂泊流浪的靈魂;或者〈隱逝於福爾摩沙山林〉,描述一名紐西蘭的外國人獨自來到阿里山區,尋找失蹤的兒子,沒想到,這段時間江蕙的歌聲竟給予他莫名的支撐力量;又或〈成為珠峰的一部分〉,十多年前年輕的山友拾方方,為何堅持以震懾人心的「大敗」方式攀登世界第一高峰?還有〈家山〉,世界變化如此快速,兒時的家鄉已丕變,我們要如何回鄉呢?劉克襄花了十年的時間找到這條回家的路。

  這本書維持作者向來的風格,文字平實易讀,不以華麗的詞藻堆砌,或是展現繁複的文學技巧。它是一本用生命完成的書,還觸碰了部份死亡的議題,卻一點也不沉重,反而展現了大開大闊的心境。更難得的是,本書擴展了自然書寫的範疇。自然書寫不應只是環境議題、隱逸文學、自然體驗、自然史爬梳和調查紀錄等創作類型。它更高的層次,或許是一個長期浸淫在自然領域的人,看待和應對世界的方式。劉克襄用半輩子和自然打交道,獲得諸多啟蒙與力量。這本書是他和台灣這塊土地和人物的精湛對話。

作者簡介

劉克襄

  作家、自然觀察者。

  不斷嘗試各種文體和題材的試驗,作品深具開創性,屢屢引起社會對相關題材的關注,或者帶動書寫風潮。

  八○年代初,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開啟台灣自然寫作風氣。同時以詩作批判政治反映社會,掀起「劉克襄旋風」。後期展開台灣自然志的摸索與書寫。

  九○年代,創作版圖多元豐富。最大膽的嘗試是在住家後面的小綠山,進行三年低海拔環境的全面觀察,以及實驗性的自然觀察書寫。

  二十世紀,創作揉合植物、動物、古道、歷史、鄉鎮、鐵道等題材,並且兼以繪畫和攝影,不論文字內容或版面構成都呈現鮮明的個人風格。許多讀者視為「最懂得在台灣旅行的人」。

  二○一○年六月出版《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擴展了自然書寫的範疇,展現一個長期浸淫在自然領域的人,看待和應對世界的方式。

  劉克襄作品在遠流:

《風鳥皮諾查》
  背叛傳統的風鳥,追尋自我的故事。本土動物小說經典,也是諸多國中指定讀物。
  一九九一年開卷十大最佳好書。

《座頭鯨赫連麼麼》
  細膩地探觸鯨魚擱淺之謎,反映活著的徬徨與無奈。鯨魚迷必讀佳作。
  一九九三年開卷每週好書推薦。

《野狗之丘》
  以日記體描繪城市流浪狗六百多天的生活內容,引起熱烈迴響。
  二○○七年開卷、讀書人每週好書推薦。

《永遠的信天翁》
  敘述台灣最傳奇的鳥類,短尾信天翁的歷史、生態與冒險歷程。
  二○○九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
  二○○八年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二○○八年讀書人名家推薦童書。

《11元的鐵道旅行》
  以緩慢的節奏,隨性走訪鐵道。在尋常的事物裡,發現迷人之處,領會生活況味。
  二○○九年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入圍二○一○年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

 

自序:小行星絮語

  「人生沒有意義。」
  十七歲的孩子考完學測後,憂鬱地跟我和內人說。
   「為何沒有意義?」我們關切地跟他溝通。
  他提出一個要求,只要染頭髮即可。

  去年他毫無預警地染過一次,後來還偷偷打了耳洞。這回總算事先通報。我們商量了一陣,建議他買安全的植物染劑,回家自己染,減輕身體的傷害。隔天,他便付諸行動,心情也頓時開朗起來,似乎又有一個新的開始。

  好單純天真的生命呵!這是我在整理本書十五篇跟自然生死相關的手稿時,孩子跟我之間的一段生活插曲。也可能,就是全部。

  嗯,真的,就是全部了。若仔細回想,從國中以後,孩子和我的交集愈來愈少,有時甚至只剩「我走了」、「我回來了」的招呼。

  我們忙,他似乎也很忙。但忙到應對如此簡單,著實教人感傷。不免懷念起早年帶他奔跑野外,攀爬山林的快樂。原本希冀他在成長過程裡跟我一樣,生命不斷地被大自然所浸潤。怎知世界的天平,並非向我們這邊傾斜。他凝望世界的方式,跟我截然不同。

  祟拜太宰治,睥睨學校課程。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有些挫折的。內人安慰我說,「至少這次他願意跟我們討論,分享他的心情。」她的意思是,這個家還存在著牽引、依存的力量。

  是嘛?我還是扼抑不住自己的狐疑,只好喃唸著,「等他高中畢業了,我們再像以前一樣,帶他到鄉野旅行,或者再攀爬高山吧!」

  話說得這麼無奈,不免更加沮喪。最近打開抽屜,我的文具旁仍擺放著好幾冊他小時候畫的動物和地圖,看到這些他自製的圖畫書,不禁油然窩心。我們彷彿在同一個星系,一起運行。

  十七歲的他現在可不一樣了,或許現在仍繼續環繞著我們,但也有了自己的軌道,正在快速運轉。而且很顯然,在這條自轉的路線上,可能是他人生離我們最遠的時候。

  我們定定地亮著,他像一顆忽明忽暗的星球。

  其實這般不安傷腦筋時,我們也常反省,會不會太過於急切了,總以自己的經驗衡量現世的價值。比如我和內人都是比較會讀書的學生,但從未想到,一個不太想讀書又很有叛逆想法的人,他是如何度過生命最懞懂的階段。這孩子的成長,莫非是我們生命的辯證?我們因他的時而疏離,反而看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生風景。

  好,再回到那句讓我們忐忑不安的話吧,人生沒有意義?

  我們順著孩子的心意,讓他染髮解悶,但我們相信他的「人生沒有意義」還會持續不斷地發生,持續不滿足。或者還會有下一回的染髮,或者以其他方式尋找慰藉的出口。

  人生的意義何在?我肯定,十七歲是不會有答案的,二十七歲都很難。

  而我突然也想起正在修潤的十五篇文章,那些傳奇的、漂泊的,或者探險的人物,還有更多名不見經傳的庶民。半甲子以來,在我的田野訪查和自然旅行的過程裡,他們以各種璀璨獨特的生活經驗,陸續闖進我的旅次,撞擊我的生命。

  孩子是星球,他們也是,但明顯大不同。

  回首自己的夜空裡,他們彷彿是地平線上,熠熠繁星裡最明亮的那幾顆。有的以剎那的美麗錯身,提示我漂泊流浪的奧義,有的則反以一輩子的清貧寂苦,向我從容灌頂。更有以壯烈果決之死亡,見證自己的存在。還有平凡度日者,靜默地追尋可能的永續家園。他們都具有單純而強韌的生活質地,熱情而努力地錘鍊自己,或者耗盡自己,把生命拉出深邃的美麗面向。

  他們和我的孩子是不同的星球。色澤、明度、成分和質量都不同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依小行星的軌道或光譜,把太空中的小行星歸納分類,有些類別較多,有些較少。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幾十萬顆的小行星。但也還有許多未被發現,未被歸類的小行星。

  我很喜歡這樣的小行星狀態和分類。人生似乎亦然,有些清楚了,也總有些還是混沌未明。即將付梓前,我仍不時試著抽?這十五篇文章裡每個人物生命的核心本質,回味著他們和我生命間折射出的光影和波長。

  前五篇集中於走山探險的悲喜與榮辱,帶來的生命撞擊,第六到第十篇是他人的成長和漂泊,如何了悟生命的智慧。最後五篇則是個人探尋至今,接觸自然家園的見識。或許,這是我的史詩。我的,很小的,一個人的伊利亞特到奧德賽,從探險、漂泊到返鄉。

  至於我的孩子,應該還是尚未成形,還未歸類,或命名的。

  十七歲時懷疑生命,這種困惑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生的意義從來都不是引言,更不是課堂上的是非題或申論題。人生的意義是後設的。我們用一輩子追逐,可能最後回首時,才會恍然明白。

  這話孩子今天尚難受用,其他同歲數的年輕人恐怕亦然。我很幸運在自然觀察和探險的旅途裡,邂逅了這些人和事。感謝他們有意無意的跟我對話,引我驚詫,渡我省思。晚近更有機會埋首書寫,跟自己的青春懺示,獨留下這樣的小行星絮語。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是過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開始的疑惑,或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小事的慢慢積累,堆疊出未來,同時形塑了自己的高度和亮度。

  我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

後記

  過去出書向來自得其樂,常以一己之力完成書寫,兼及繪圖和攝影的癖好。整理本書時,因為題材和角度迥異以往,文章校訂和圖片蒐集的過程特別感受到辛苦和壓力。好些人物和其背後的故事,常拉出細瑣而綿長的生命插曲,更讓我心力交疲。還有一些文章發表後,又因浮昇意外的情節,或文獻資料的增添翻新,或自然科學的新近佐證,顛覆了過往的推敲,我只得重新檢視,大幅修潤,甚而否定之前的觀點。其過程彷彿在追探,發掘一顆顆星球的誕生。未幾,卻因衍生新的可能,不得不推翻自己的命名,重新盱衡其質量和光度。而這也是我必須在此交待,並向先前接觸過諸多文章的讀者,深深致歉的。

  在這個繁複的爬梳過程裡,也特別感謝江秀真、姜博仁、吳永華、沈振中、陳秀娘、陳添財、張致遠、黃義雄、楊南郡、謝春德、簡天賞、賴麒泰等諸位女士和先生,慨然提供照片之使用,或協助我增添見識,擴充本書的豐富性。內人費心編輯和修潤,更是此書的重要推手。若以個己之力量,恐無法將作品完美呈現。此外,美術編輯孟達的巧思設計,遠流出版公司文娟、麗玲、佳美的寬容與協助,還有諸多期待和關心此書結集出版的人士,在此亦一併感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6518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9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開卷好書獎BV

 

內容連載

隱逝於福爾摩沙山林

「Jody」,從你的留言,我第一次注意到江蕙的英文名字。

那是一九九九年初,冬末春初之交,你,費爾.車諾夫斯基,一名聽不懂台語和國語的外國人,飄泊於阿里山山區時,不斷地聽到了,各地都在播放著她的閩南語歌曲。

我對照了歷年江蕙的歌唱作品,那時她正巧出版了《半醉半清醒》。在這張睽違二年多的專輯裡,江蕙的唱腔首度融入生活況味,擺脫了傳統閩南語歌曲的苦情風格。你後來購買的想必就是這一張吧。

你就這樣反覆聆聽著江蕙的歌曲,壓抑著悲傷,一邊繼續在這個異國的偏遠森林,尋找你失蹤的孩子,魯本。雖然江蕙被譽為「台灣人最美的聲音」,但我從未想過她的歌曲竟能安撫一名異鄉者的失子之痛,而你似乎從第一回聽到時,就獲得了幽微的鼓舞力量,因而牢記著它了。

記得初次遇見你在奮起湖。那天我坐在月台上,正準備享用著名的火車便當。才打開熱騰騰的飯盒,遠遠地便瞧見一名高頭大馬的外國人,胸前掛著一個告示牌走來,乍看還以為是傳播福音的熱情信徒。我慌忙撇過身子,兀自吃著便當,根本未曾留心你的形容,或者在做什麼。

未幾,在祝山,我們有了第二次的碰面。一個寒冬早上五點初頭的清晨。很多遊客搭乘支線火車到來,瑟縮地端著熱食,擠在觀日台等待日出,你又在那兒悄然現身。

那天你依舊披著一頭亂髮,衣著簡單,蓄滿髭鬍,胸前仍掛著那個醒目的告示牌。這時再見面我仍誤以為,大概只有狂熱的宣教士,或者摩門教徒,才會這麼勤勞,一大早到來吧。

等走近你細瞧,才赫然看見,那告示牌上,印著失蹤已經近一年,魯本的半身像。
你不斷地朝觀光客群走去,不斷地微笑著,以簡單的中文問候,「你好!」然後,展示紙板上的照片和英文,還有別人幫你寫的中文:

「你有沒有見過,這位紐西蘭金髮青年,他叫魯本。我是他的父親,從紐西蘭來……」

當我看到這些內容,一時尷尬不已,再想及去年十一月,魯本的失蹤,旋即浮昇想幫忙又使不上力的無奈。

不知你在此多久了?是否每天都如此早起?日出之前,一名走江湖賣膏藥的王祿仔仙,一如過去持著一款藥品在兜售,但大概是受到你的感召吧,這回站在欄杆前,向群眾大喊時,居然講出這樣的內容:

「我手拿的是從那玉山東峰來的雪蓮,非常的珍貴。但今仔日我不想賣了。今仔日,我要特別跟恁介紹,頭前的這位金頭毛的阿都仔老歲仔。咱毋看他這樣子,好像耶穌一樣,他是真心真意來咱阿里山,找伊後生。今仔日我毋做生意了,你若有能力,在深山裡,找到一個金頭毛的年輕人,一定是阿都仔的囡仔。你若找得到,拜託你來找我,你不但會有獎金,我還會把我這些珍貴的藥財,全部送給你。」

你雖然聽不懂台語,但看到這位江湖台客如此賣力地宣傳,勢必了然他的熱忱。或許,無濟於事,但你仍投以感激的眼神。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6/01/20
每次遇見劉老師,他總是興高采烈地給予活動鼓勵、或熱情地分享他踏訪野地的所見所聞,卻要讀到這部作品,才知道他心中對於人世聚散離合竟藏有如此深的哀傷與摯情。作者也是一顆小行星,在開篇就以年表的方式列出了自己行星運轉的軌跡,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其餘十五顆小行星如何與他交錯相遇,織成屬於自己、也屬於某些早已殞落、無人記得的行星光譜。很少看到第二人稱你/妳可以用得如此自然不造作,透過寫給那些滄桑、已逝的人、物、靈的書信,構成了一部部讓人動情的微傳記,一句簡單、樸實的句子充滿文學溫熱的意象,柔情地道盡了他們在自然生態保育的路上所受盡的狂風暴雨,甚至連一場場足以讓他們喪命的土石流,一筆寫來也毫無怨懟。為何讓我動情呢?明明不認識這些人。或許是因為他們正在為全體人類的罪孽獻身贖罪,而作者是一個勇敢的記錄者,即使心口淌著血,仍堅持以溫柔慈悲的筆調陪他們走完全程,使我們有機會正視自己對土地所造成的每一種傷害。
展開
user-img
5
|
2011/01/29
今天下午到新北市圖書館聽了劉老師關於這本書的講座,劉老師挑了書中五則故事分享,滿場聽眾,包括美青姐在內,大概只有我的心情是隨著演講激動不已,這五則故事的場景都跟自己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阿里山 太麻里 與 桃源鄉 都帶孩子到過那旅行;老師照片中的平等古圳更是十七八年前就造訪過的舊地,而老師在 [ 大敗 ] 故事裡提到的老大,更是親切,因為自己就跟老大一樣是頭份人,而且二十幾年前便翻閱\過老大主編的雜誌,劉老師馬上接著我的口說:[ 三台雜誌 ],老師果然是內行人,本想演講過後跟老師分享一本好書 ~[ 漫走在熊的國度裡 ],無奈時間有限未能如願,盼望以後的日子裡還能聽到老師更多好故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 山德森之年The Way of Kings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