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全球能源發展現狀與台灣的潛在商機

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全球能源發展現狀與台灣的潛在商機

Ten Technologies to Save the Planet

  • 定價:340
  • 優惠價:930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英國《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這是一本每個人都該讀的科學知識普及書,因為,
  這本書可以回答你最在意的問題:
  既然大家都主張儘快放棄核能,那麼,
  我們要用什麼發電?我們的車子要用什麼能源呢?

  2011年 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外海發生9.0規模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
  2011年9月12日,法國南部馬庫勒核電站附屬設施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
  德國女總理墨克宣佈,將加快轉變能源政策,讓德國儘速成為再生能源的非核家園。
  台灣呢?

  總統馬英九明確宣示他的核能政策為「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廠則在確保安全下,希望能在2016年前商轉,以達成穩健減核,逐步非核的目標」。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則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計劃」,逐步落實替代能源政策。

  在做決定之前,我們必須了解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研究氣候變遷解決辦法的世界能源專家、本書作者克里斯.古德,探討了「不要核能,我們能考慮的10種不同能源」,詳述除了石油和核能之外,每一種能源的最新發展狀況,優、缺點、以及取得成本高低。

  .風力發電:大家以為風力發電不穩定,其實在地球上的多風地區,風力比陽光穩定,而且維護成本非常低。對於無法建立供電網的國家來說,風力發電比燃料發電便宜可靠。

  .太陽能:科學家正串連太陽能、風力和潮汐發電,建立「智慧供電系統」。2015年,太陽能發電在美國將和煤炭發電一樣便宜。

  .海洋能源:利用設於海底的渦輪機,捕捉快速流動的潮汐流含有的大量能量。除了潮汐發電,還有洋流、溫差、海浪發電,你知道台灣電力公司正在研發哪種發電法嗎?

  .汽電共生:汽電共生是什麼?為何從前不可行、現在行得通?因為燃料電池的大進步。你知道全世界最棒的燃料電池技術在澳洲嗎?2012年開始,在家裡開瓦斯就可以發電了。

  .節能住宅:透過特殊的房屋改良,你家可以省下六成以上、甚至八成的能源使用量。相關商機在台灣高達7500億。你知道「節能屋」怎麼施工嗎?作者告訴你。

  .電動車:電動車不是「會不會」取代汽車,而是「何時會」取代——只要能在五分鐘內充完電,世界將會展開電動車革命。2011年8月這項發明出現了,三年內商業化。

  .生質燃料:不會跟人搶食物的生質纖維(芒草),才是取代化石燃料的明日之星。誰能用一美元製造一公升纖維素乙醇,誰將主導市場,於是創投業者全球到處下注。

  .碳捕集:政府民間大喊「減碳」消費,只是玩笑話,要是不捕集並封存電廠排放的廢氣,減碳是不會成功的。你知道嗎?海藻發電同時能碳捕集,是最新的「經濟作物」喔。

  .生物炭:就是用農業廢料和非經濟作物製造木炭埋入土壤裡,這能提高土壤的肥沃度,還可以碳捕集。愛爾蘭人弗拉納根發明了讓木炭完全燃燒的不污染爐子,只要四十美元。

  .碳匯: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土壤中,種樹種草就能拯救地球。除此之外,還要「少放屁」,這怎麼回事?
 
  我們不要核能,也希望盡量少用石油和煤炭,我們還有更安全又經濟的選擇。對地球來說,本書是目前最重要10種科技的最新發展狀況與前瞻。

作者簡介

克里斯.古德Chris Goodall

  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並取得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 MBA),是研究氣候變遷解決辦法的世界權威,兼具企業家、作者等身分於一身。為《碳評論》(Carbon Commentary)網站的站主,著作包括《綠能經濟前景和你想的不一樣》以及《綠企業》(Green Guide for Business)、《低碳過生活》(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後者得到二00七年Clarion Award非小說類首獎,並獲得《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推崇為「減少碳足跡的決定版指南」。

  古德參與馬爾地夫的碳中和(或稱綠平衡)計畫,協助這個島國在2020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達到碳中和的國家。他有空閒時,便投注時間於拔掉家電用品的插頭。

譯者簡介

蘇雅薇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現為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生。喜歡為了休閒而閱讀,為了翻譯而閱讀。譯有《懂這些中學知識你就非常吸引人》(大是文化)、《新5分鐘推理》(臉譜)」、《腐敗的統治者》(知書房)等書。

楊幼蘭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碩士,譯作曾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89年與92年度金書獎。翻譯作品包括《雪球-巴菲特傳》(合譯)、《漫步中國股市》、《沒有對手的競爭》、《改造企業》、《跨組織再造》、《創新管理》、《即興創意》、《日不落行銷》、《病菌與人類的戰爭》、《玻璃、紙、咖啡豆》、《鉛筆》等數十本書。

 

目錄

推薦序 決定能源發展的關鍵時刻  你不該缺席 文/林俊旭
自序 低碳非核,十年內能否實現?   

第一章 獵風: 和不斷高漲的石化燃料價格相比,風力發電將成為相對便宜的電力來源;別以為風力發電不穩定,在多風地區,風力比陽光更穩定。
台灣現況:有追風潛能,打造硬體不成問題

第二章 太陽能:太陽能發電很環保,不會造成汙染,運作時不會發出聲響,也不需要常常維修,預計到了2015年,部分地區的太陽能發電可以和煤炭一樣便宜。
台灣現況:加速重直整合,回歸市場機制

第三章 海洋能源:人類對海洋能源的利用始終很消極,儘管發展中的產品很多,但願意投資者很少,目前也不確定哪種研發最容易成功。
台灣現況:海洋,是老天送給台灣最好的禮物

第四章 汽電共生:推動汽電共生的方法很多,其一是不會產生有害氣體的燃料電池,另外一種是區域供熱電廠,常成為電力公司的主要替代能源。
台灣現況:穩定獲利,企業用戶為主流。

第五章 節能住宅:不論是被動式節能屋或是無碳屋,造價都比傳統建築昂貴,反而是德國政府的老屋環保整修計畫,是比較經濟又實惠的好方法。
台灣現況:容積獎勵,帶動住宅節能風潮。

第六章 電動車:問題不在電動車「是否會」,而在於「何時會」取代汽車,2011年已突破電池續航力問題,並出現第一座可營運的電池交換站。
台灣現況:電動機車,最適合島國發展

第七章 生質燃料:農田的稻草、玉米穗軸的外葉、鋸木廠的碎木屑,這些不會跟人搶食物的生質纖維,才有未來。
台灣現況:生質柴油需求量日漸增加。

第八章 碳捕集:要是不廣泛捕集並封存電廠排放的廢氣,全球廢氣排放減量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減碳比你以為的,更緊急,更重要。
台灣現況:早日洗刷排碳大戶的國際汙名

第九章 生物碳:生物碳能提高土壤的肥沃度,還具有吸收碳的龐大潛能,但因為方法太簡單又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反而缺少更多關愛的眼神。
台灣現況:期待生物碳能小兵立大功

第十章 碳匯:我們無法迅速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卻可以多補集碳來抵消廢氣,土壤與森林比你以為的更能拯救地球。
台灣的現況:植樹造林,沼氣再生。

總結 用這十種科技拯救地球
後記 除了這十種科技,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推薦序

決定能源發展的關鍵時刻  你不該缺席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在我參加不下十次的國際場合裡,日本友人總是利用機會對台灣人民的慷慨捐獻表示衷心感謝。這些友人有部分是舊識,也有些是初次見面,表達謝意的時機有在公開演說的場合時,也有在私下交流的談話中,但屢屢都感受到他們誠心的感謝;不禁覺得日本人真的被嚇到了,台灣人感同身受的情誼也真的被對方感受到了!

  這次由海嘯引發的地震與核災災難中,核災屬於最具爭議性的議題。過去幾年許多國家在減碳壓力下推廣核能,核能工業也頗有起死回生的態勢,但在福島核災後,核能又被重擊了一次,核能議題再度浮上公共政策辯論及政治角力的檯面,很多國家也因此改變了能源發展政策。

  但除了核能,我們還有什麼選項?

  《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這本書詳盡介紹了十種替代能源科技,用推廣科普新知的方式娓娓道來。兩年前這本書的中文版問世 (原書名為:綠能經濟真相和你以為的不一樣),而這次再版內容又增加了目前這十種科技在台灣的發展潛力,進一步增加了可讀性。

  比較巧的是兩年前初版時,正是在雷曼兄弟連動債引起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化石能源價格飆高的氣燄暫時受到抑制;兩年後再次發行的此刻,全球似乎又要進入另一個因歐債所引起的金融危機;各國綠色能源的發展,如太陽光電,也在二○一一年嚴重停滯。一直沒變的是氣候變遷戲碼在全球各地不斷上演,而減碳需求隨著氣候變遷而來,替代性能源又因減碳需求而被廣泛討論。因此替代能源研發雖然進行多年,但其實是因為氣候變遷議題才受到重視。

  根據跨國研究顯示,台灣人面對氣候變遷是真的「有感」,對於氣候變遷威脅的認同程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從切身之痛的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風災,到二○一一年底尚未平息的泰國水患,很多人感受到對抗氣候變遷的工作必須馬上展開。然而弔詭的是,在多災多難的今天,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渺小一再被突顯,「人定勝天」的古訓也一再被推翻;既然人類力量無法與大自然抗衡,很多人會懷疑:單憑使用替代能源,就能扭轉氣候變遷的趨勢嗎?

  雖然「氣候變遷」與「能源安全」是兩個不同的議題,而替代能源也無法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但我們相信隨著科技成熟進步,替代能源科技至少可以部分解決人類生存的危機。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這個名詞在一九八七年誕生了,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在巴西里約日內盧發佈「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進一步確定了永續發展的實施策略,包含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強制性地位。

  而二○一二年六月,聯合國即將重回巴西再度召開地球高峰會議,慶祝二十一世紀議程發表二十週年。二十年過去了,人們應該要思考「人類社會是不是比較永續?」,但無疑的是:以綠色能源為中心的綠色經濟早已在國際間成為主流思維,也改變了國際競爭力的定義。因此除了愛地球外,面對全球競爭時,我們也關心台灣有沒有辦法把握這個轉變時刻,在新的綠色世界經濟體系中發揮關鍵性角色,而這本書也提供了我們這方面的思考。

文 / 林俊旭 (中華經濟研究院 國際所/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所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37139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作者序
低碳非核,十年內能否實現?

本書深入探討十種不同的方式,藉此可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從大氣中抽取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本書更進一步建議,一旦我們不再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新能源所需的價格不但不會比現在高,甚至還會低出許多,未來科技還會持續高度發展,低碳能源的價格會比現今降低非常多。

新科技愛好者往往認為,自由市場能自然帶動替代能源發展,取代石油、煤炭和瓦斯,然而數量漸多的環境悲觀論者則認為,世界正加速走向災難;在接下來幾個章節中,我希望在這兩種看法間保持平衡。以下探討的科技大部分都還在初始階段,儘管前途十分光明,但如果沒有持續的科學發展、大筆的創投資本和政府(以及民主國家選民)的大量資助,這些科技都無法快速發展。

此外,我想不需要特別說明大家也應該知道,發展新科技後,不表示我們就不用改善工業及家庭用電的效率,如果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甚至使之降低,我們必須一面發展新科技,一面佐以減少能源使用量,包括實質改變生活方式。

本書提到的一些新科技未來可能會失敗,我在此簡單介紹的創新公司,十年後極有可能大部分都不會存在,但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因為讓最後真正成功的那些發明大規模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經濟去碳化並非遙不可及
書中十個章節分別介紹一項新科技或技術,可以將全球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百分之十,且每一項發明都在現今科學和技術可行的範圍之內。雖然這個用詞有點討厭,不過達到「經濟去碳化」需要的花費應該不會超出人類負擔。

事實上,許多書中提到的科技,譬如不犁地耕種(zero-till farming)和改良式住宅絕緣系統現在都已經可以使用,長期看來花費也不會太高,這些科技可以減少家用的支出,甚至增加收入。其他包括:次世代生質能源(biofuels)和潮汐能源(tidal energy)等科技,近幾年內雖然會比化石燃料昂貴,但隨著可預期的科技發展,我們未來都看得到這些能源的價格降低。除此之外,雖然要花點錢,但碳吸存(carbon sequestration,或譯為碳截存、碳封存、碳固定)也是可行的選項,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好消息。

然而,淘汰化石燃料並不容易。我們必須承認,為了發展書中提到的新科技,人們需要費心費力改變現在處事的方法。比方說,我們現在用汽油或石油當作汽車燃料,在世界各地沿路上千座加油站都可以加油,液體燃料很方便,也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便利生活。然而,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人類很明顯應該轉而使用電動車(electric car),以再生能源充電的電池當作電源。

總有一天,電池推動的電動車價格會降低,比現在靠內燃機運轉的汽車怪物還要容易保養。但要全球汽車都停用石油、轉而使用電力的工程浩大,汽車電池必須持續改進其價格和充電速度,還要能儲存行駛好幾百英里所需的電能。雖然第一代全電動賽車已經上路,也獲得熱烈迴響,但不代表電池能夠快速成為汽車動力的主力。我們需要企業家和公司冒險停止使用汽油,政府也必須提供支持和財政協助,車主則必須忍耐第一代電動車的種種缺點。然而一旦跨越所有難關後,大家一定會懷疑:為什麼人類等了這麼久,才轉向使用無污染、保養簡單又極有效率的電動車?

書中提到的其他科技幾乎都需要走過類似的過程:一開始,新科技使用起來既花錢又不方便;隨即而來的麻煩期間內,大家的熱忱開始消退,科技進步也顯得緩慢;接著,存疑的買者開始接受新科技;最後,我們終於發現不需要再依靠化石燃料而活。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5/07/01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雖然比較有賣點,但是很明顯跟內文有別,有些篇章根本沒有討論新電力,而是在討論如何節能減碳,回頭翻閱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en Technology to Save the Planet」,可以看出原作者的寫作方向並非只是討論新能源,而是介紹10種可以拯救地球的新科技。

這本書分為10個篇章,大約有5個篇章是介紹新能源,其中有些新能源如海洋能源,對台灣來說非常陌生,其中潮汐發電還有一些中文資料,洋流發電、海浪發電的資料就非常缺乏,因此這本書算是填補中文資料在這方面的空白。由於作者的寫作方向是針對英國讀者進行介紹,因此相關能源、技術應用的評估資料都以英國為主,因此台灣的出版社在這本書的每張最後都補充台灣的現況,算是彌補了這本書偏重英國應用可能為主的可惜之處。

通常講再生能源的書都對再生能源的未來樂觀以對,經常完全不提及其應用限制和經濟性問題,但這本書倒是很誠實的指出每種再生能源現在的問題,但是作者總是很樂觀的認為這些難題會在時間及量產的情況下被克服。對於作者的主觀樂觀,讀者或許不會同意,但是對於作者的誠實告知問題在哪(比方說說洋流發電機要面對鹽份的侵蝕),這點要給予肯定。

撇除電力發展的部份不談,作者在其他的篇章中介紹許多節能減碳的新做法,如「生物炭」、「碳匯」、「碳捕集」等,其中像是「生物炭」、「碳匯」等,以前很少在中文資料上被介紹,因此讀來非常有新鮮感,也是難能可貴的中文資料,雖然這些減碳的新作法要用在台灣恐怕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但是新觀念總是多多益善,也提供給有心減碳的人更多靈感與方向。另外節能屋的部份也讓人耳目一新,作者介紹許多節能建築的設計理念與應用,非常值得台灣政府借鏡,只要寫入建築技術規則,很快就可以在台灣實踐節能屋。

如果你把這本書視為反核的政策建議書,那恐怕你會失望,但如視為節能減碳的政策建議書,這本書倒是值得一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