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人,為什麼會自我感覺良好?:大腦神經科學的理性與感性

人,為什麼會自我感覺良好?:大腦神經科學的理性與感性

ON BEING CERTAIN: 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re Not

  • 定價:260
  • 優惠價:923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歷史上最偉大的棒球打擊手,在揮棒時其實並沒看見球!
  世界傑出橋牌冠軍,只是大膽基因的作用結果?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許的邏輯思考,其實來自於與外星人的對話?
  接受嚴格醫學訓練的知名醫師,竟會支持無法證實的另類療法?

  人類為何會如此「自我感覺良好」?根本原因其實深植在大腦生物學中。

  波頓博士在本書中引經據典,呈現大腦如何創造「知道感」使人類的意識得到鼓勵,而這種自我良好的感覺,又如何受到基因的影響。

  在人類追尋生命意義的終極目標時,終究會發現科學和宗教的極限。

  如果我們能因此反省,並開始質疑「自我感覺良好」的本質,對於科學、宗教、信仰、輿論、爭端,願意採取不同的觀點來思考,就可以展現出更寬容、更自在的生活態度。

  ◎ 人們所確定的事,事實上大多都沒有證據和理論支持!
  ◎ 當記憶與事實有所出入時,人們竟然會選擇相信自己的記憶?
  ◎ 決定一個人的宗教、靈性態度,竟然是基因?
  ◎ 依照直覺下判斷,其實是任憑大腦照著感覺走的危險方式!
  ◎ 視而不見,並不代表沒有看見?科學家們竟然沒有看見籃球場的黑猩猩!
  ◎ 即使面對相同的證據和數據,科學家會因為自己的立場而導致不同的結論。
  ◎ 科學、宗教都是有極限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敞開心胸,接納不同的觀點。

作者簡介

羅伯特.波頓 醫學博士(Robert A. Burton, MD)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博士,美國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委員會委員。加州大學舊金山錫安山醫院神經科學系副主任。著有A Skeptic's Guide to the Mind: What Neuroscience Can and Cannot Tell Us about Ourselves.(懷疑論者的心理指南:神經科學怎麼告訴我們)及數部科學小說。一生致力於探討大腦功能,對於科學的限制,認同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格羅斯教授所言,「我們所知的越多,便會發現我們不知道的更多。事實上,知識最重要的產物就是無知。」

譯者簡介

鹿憶之

  國防醫學院研究所肄,台北人,僑居美國後回台,作品曾獲新聞局小太陽獎。文字工作悠遊企劃、採訪、編輯、撰文、翻譯,不改其樂。翻譯作品涵蓋親子健康心靈類,包括《非你莫數—輕鬆教快樂學數學》、《開心吃素》、《木碗》、《愛搭公車的貓》等。

 

目錄


第1章   知道的感覺
第2章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知道?
第3章   確信並不是一種選擇
第4章   心理狀態的分類
第5章   神經網路
第6章   模組化與突現
第7章   思想始於何時?
第8章   進一步澄清「知覺的思想」
第9章   思想的歡樂
第10章  基因和思想
第11章  感覺的思想
第12章  確信感的兩座棟樑:理性與客觀性
第13章  歡迎來到墮落世界
第14章  心理感知
第15章  最後的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51293
  • 叢書系列:Brain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9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在一個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所舉辦的一個神經心理學研討會,我和妻子置身於一群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之間。主持人宣布要播放一段30秒的影片,片中有兩個球隊,一隊穿白衣,一隊著黑衣,每隊有三名球員。主持人要求我們數出穿黑色球衣的球員來回傳球的次數。

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數傳球次數,但是我數了10次,妻子卻是11次,大部分觀眾也數了11次。因此我猜想,妻子是不是又比我多看到了什麼。接著主持人問,有沒有人在影片裡看到了什麼不尋常的事物。

沒人回答。

「什麼都沒看到?」

大家紛紛搖頭。

「有幾個人看到大猩猩?」主持人問。

還是沒人舉手。

「你們確定沒有大猩猩嗎?」

雖然有所懷疑,但眾人還是點頭。大家都認為沒有大猩猩,但是影片一定有蹊蹺。

主持人重放影片。在影片快結束時,有個穿著黑猩猩裝的人跑上球場,停在畫面的中央,捶胸長達9秒,然後走開了。期間球員們若無其事地繼續傳球,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研討會的成員們紛紛大笑起來,覺得又有趣又尷尬,竟然沒有人看到黑猩猩。

我確信我的視網膜記錄了一切影像,但由於其他意圖的介入,在視網膜和意識之間發生了認知的失誤(研討會小組將之稱為「不注意的盲點」)。但當我們重新引導注意力到不同方向,開始尋找黑猩猩時,我們毫不費力地看到了,而同時或許也錯過了其他什麼。

這個黑猩猩實驗傳達出一個現象,就是觀察者的心態會影響他對證據的判斷。作為觀眾,我們每個人都告訴自己的潛意識要尋找什麼,為了以最高效率來執行這個指令,一個隱藏的次級指令被送到非意識,告訴潛意識去忽略無關的影像輸入。潛意識控制我們,應該看到什麼,不應該看到什麼。

很少有人相信個體的認知就是與外界資訊的精確傳達。我們的觀察是否源自於中立的心態,相信大家心中自有評斷,因為潛意識承載著我們所沒有覺察的議題、動機,還有複雜而無法說明的頑固預設立場。對於大猩猩的實驗結果,我們並不覺得驚訝,儘管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過依然堅持抱著世風日下的客觀性觀念。

18世紀早期盛行著一場科學爭論,爭論的焦點是,如果事先沒有預設立場,那麼是否還可能進行科學研究?達爾文在1861年寫給一個朋友的回信中說:「大約30年前,人們認為地質學家應該只做觀察,而不該做理論推演。我記得有人說,依照地質演變的速度,地質學家該去找一個碎石坑,然後每天數數石頭,記錄顏色。奇怪的是,竟然有人不明白,每一種觀察一定都是支持某個觀點或反對某個觀點的。」

達爾文沒有躲在神秘的理性之心後面,他直率地接受了觀察的發生,是源自於我們的大腦功能。他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擺脫自己思想的偏見,因為他完全了解自己的限制,最後在限制中得到成功。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卓越的成就和一個深刻的教誨。

相較於達爾文的機智,有位心臟外科醫師在深夜電視節目上宣稱自己可以減少心臟病人開刀後出現複雜症候群。他用雙手在病人的「術前光輪」(preoperative aura)上移動(自稱為非接觸性的治療)。「我和其他人一樣,很驚訝地發現它的正面效果。我在此澄清,我毫不猶豫、毫不懷疑地就參與了這個計畫。」如果這個外科醫生沒有預設立場,那他怎麼可能「毫不猶豫」地就進行這個計畫?他不是在研究怎麼吃義大利千層麵,也不是怎麼看國家諮詢報,對我來說,宣稱「沒有預設立場」本身就是一種有立場的警告。

這位醫師不是唯一的一位。讓我們快速看一下字典裡對「客觀」和「知道」的解釋:

客觀:如實表達或處理事實或狀況,而不受到個人感情、偏見、詮釋的影響。
知道:直接接受。心中清楚或確定。無可懷疑,視為真理。

在此相信我不需為知覺的錯誤呈現多做解釋,清楚和確定的定義也很清楚。清楚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觀的判斷。現在我們把這些意義組合起來,知覺與認知的限制,以及心裡清楚的感覺不是意識的選擇,如此應該足夠大家瞭解客觀的真義。用通俗的語言來說,人們總是相信自己可以擺脫根深蒂固的偏見,並且不會受到一點點科學認識的限制。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小孩!不讓創傷延續的4個修復練習|聯經精選電子書每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