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大停滯:全球經濟陷入漸凍,如何擺脫困局?

大停滯:全球經濟陷入漸凍,如何擺脫困局?

The Great Stagnation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萬金油專欄|人生萬金油】35歲的他,人生擁有的選項愈來愈少

    文/萬金油2013年06月11日

    主角I,35歲,上班族。 董事長,愛說笑:品味生活,快意人生 想來,I 是個認真過日子的好青年,他不是那種「賺不到五萬就不想存錢」、「錢不夠回家跟父母拿」的孩子。他認認份份拿了不錯的學位,不好不壞落在一家小公司裡,卡了一個小主管的位子。結婚數年的妻,是他的初戀對象,有二個小孩,恰好 more
  • 面對不成長的困局──簡潔有力而值得深思的《大停滯》

    文/莽斯特2012年08月13日

    2011上半年,我們原本以為即將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經濟動能將重新啟動、失業率可望恢復正常、薪資提升,但下半年的歐美國債問題再次造成全球經濟動盪,當大家關注問題解決與企盼再次走出危機之際,與克魯曼並列全球人氣最高的經濟學家泰勒.柯文,以其新作《大停滯》帶來簡潔有力而值得深思的觀點。 more
 

內容簡介

  全球最火紅經濟學家!最震撼的趨勢大解讀!

  假如我們不明白經濟為什麼停滯,如何進步?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世人發現《大債時代》的真相
  2012年,《大停滯》將為你揭開不再成長的未來──
  拿掉電腦,拔掉網路,我們的經濟還剩下什麼?

  全球剛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金融危機,
  大家原本以為,只要危機過去,一切都能恢復原狀,
  失業率恢復正常,薪資可望上揚。
  錯了!失業問題,薪資低迷,麻煩恐怕遠比你想像中複雜與悲觀!

  本書作者泰勒.柯文,與克魯曼並列全球人氣最高的經濟學家,
  這部簡潔有力的作品中,點出了一個遠較金融危機更令人驚駭的事實:
  其實從1970年代開始,你我的平均薪資就已經出現大停滯!
  而且柯文警告:這場長達數十年之久的「經濟大停滯」,還沒結束!
  因為,全球經濟已經來到空氣稀薄的「科技高原」──
  科技創新腳步放慢,所帶來的經濟果實早已不再甜美!
  該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未來,能再度擁有甜美又豐盛的果實呢?
  這本書,就是他引爆經濟學界熱烈討論的建議…

作者簡介

泰勒.柯文 Tyler Cowen

  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喬治梅森大學,並主持該校知名智庫Mercatus Center。

  他的超高人氣部落格,在全美經濟類點閱率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遠遠超過克魯曼在《紐約時報》的部落格(第三名),以及《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李維特的部落格(第五名)。

  柯文是當今經濟學界少見的天才。三歲就愛看書;十五歲贏得紐澤西州西洋棋冠軍;十九歲發表經濟學論文。目前為止,已經寫過15本書,是美國學界最肯定的經濟學大師之一。

  《彭博商業週刊》稱他為「美國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選他為過去十年「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更多相關報導請搜尋Tyler Cowen。

譯者簡介

沈大白

  資深譯者、自由撰稿人,譯有多部作品。

 

目錄

黃春興推薦序
我們同樣忘了栽種新果林

劉孟奇推薦序
清醒面對嚴酷事實吧

朱雲鵬推薦序
觀點簡潔有力,台灣可以借鏡

吳惠林推薦序
苦日子,何時休?

綠角推薦序
當科技不再大躍進

朱敬一導讀
一本有趣的書:不同觀點,大膽假設

全球中文版作者序
是該覺醒的時候了

第一章 在光禿禿的科技高原上
--從土地到科技,我們還剩下什麼?

第二章 所謂的新經濟時代
--賺的錢,花到哪去了?

第三章 有網路好棒,真的嗎?
--消失了的價格、產能與利潤

第四章 好料,都被撈走了
--難怪政府老在挨罵

第五章 下一場金融危機
--銀行家、博物館董事,以及你和我

第六章 我們能擺脫困局嗎?
--用理性與科學迎向未來

 

推薦序一

獨特的觀點,能否給台灣啟示?我們同樣忘了栽種新的果林

  文化新秀常以驚豔的論述掀起話題,泰勒.柯文就是一個典範。

  他在2002年出版《創造性解構》(Creative Destruction)時,就曾引爆「全球化能推動在地文化多樣化」的爭議。最近,柯文的新著《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也被《紐約時報》稱為「今年非文學類中被討論最多的一部著作。」《經濟學人》也認為該書「巨大地改變了人們對過去三十年的理解。」

  對過去三十年不斷出現的經濟危機,已有太多的知名專家與學者,如克魯曼(Paul Krugman)、魯比尼(Nouriel Roubin)、薩克斯(Jeffrey Sachs)等,提出各種的經濟解釋和總體政策藥方。但是,經濟情勢繼續震盪,日益惡化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更像「大停滯」的前兆。

  這次,柯文又在這本新書中提出了獨特的觀點:「也許你已經懶得談金融危機了。你聽夠太多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聯準會所犯的錯誤、腐敗的銀行家、失控的房貸業者、可惡的肥貓…。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同一時間內,犯下這麼多的錯誤?…答案可以歸納為這句話:我們以為自己還像過去一樣富有。」

  柯文認為,美國從十七世紀以來,就擁有廣闊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威力驚人的新科技等先天條件。他稱這些為「垂得低低的果子」,比喻美國要發展經濟並不需要太辛苦,只要伸手去摘取那些低垂的果子。但四十年來,低垂的果子都被採光了,追求經濟成長的成本愈來愈高,已經走到樹木早已光禿禿的「科技高原」上。可是,「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

  「垂得低低的果子」和「科技高原」的比喻及描述,清晰、明確又簡潔地傳達了柯文的論述要旨,應是這本新書成功行銷的關鍵。另一方面,這兩個詞彙都允許個人的任意想像和寬廣的延伸空間,這也是吸引專家學者參與討論的原因。對柯文自己而言,在果子低垂的年代,「政府會有很多的實質資源可利用,也會有很多的方法讓人民感到快樂——例如給人民更多利多政策。」但是,當今天的局面已經不再如前,而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結果就是「陷入財政泥淖中,為了償還醫療保險、社會福利與舉債利息而疲於奔命。」

  在果子低垂的年代,人們只要願意生產,就能賺得可觀的利潤(與薪資),可供消費,甚至浪費。消費與浪費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美國是否還有垂得低低的果子?

  這讓人反省:為何美國在七十年代前擁有那麼多低垂的果子,之後卻被採光了呢?答案很清楚,就是:人們因長期習慣於伸手就能摘取低垂的果子,變得短視和不勞而獲,忘了繼續栽培新的果林。柯文將這一習慣養成的責任指向政府部門,如教育、醫療等都「沒有面對市場的嚴格檢驗」,因而失去競爭力和利潤,也隨之失去了創新。對於只摘而無培育的缺失,就得亡羊補牢,勤於栽種果林。然而,廣闊的土地和大量的移民已經不可能再重新出現,唯一能栽種的就剩科技的發展。

  柯文討論的是美國,但其論述並無地域限制。美國當前的幾項困境,如財政負擔、失業率、科技發展停滯、教育效能不彰等,哪項不也嚴重地困擾著馬英九總統的第二任期?過去三十年,美國只顧採摘果實,卻忘了栽培新的果林。過去三十年,台灣也充分利用科技優勢,發展了筆記型電腦和IC產業。但這些果實也快被採光了,我們也同樣忘了栽種新的果林。沒有新的果實,經濟也就停滯下來。

  除了土地、人力和科技外,柯文也提到勉強可算是低垂果實的「性別與種族的歧視」。將這一點用於台灣,那就是:我們必須改善對外籍配偶和外籍人士在就業上的種種歧視,即使這低垂的果實不多,也是我們的優勢條件。

  當然,科技是經濟成長的最後保障。摩爾定律給了我們信心:若能集全球科技菁英於同一產業,人類有能力在一年半內將技術提升一倍。如果摩爾定律無法持續,必定是科學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正熱烈地爭論十二年國教,希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上學。但是,十二年國教能否提升他們的教育素質,能否讓他們的未來生活更富裕和快樂?柯文失望地回顧了美國的十二年國教,這能否給台灣提供一點兒啟示?

黃春興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推薦序二

當科技不再大躍進,不規律的創新

  一個新興國家,可以引入成熟科技、推廣教育、開發資源,提高人口生產力,大幅度推動經濟發展。過去,美國就曾經是一個新興國家。不僅如此,過去300年在新科技的普及與發明上,美國也居於領先地位。

  這就是作者書中所指的「低垂的果實」──國家似乎不必太費力,就可以達到的經濟成長。美國也以傲人的經濟成長,在立國300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但當這些方法都已經用罄,科技也沒有過去的重大進展時,那會如何呢?

  ○科技大躍進,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們常以為近代科技不斷進步,但實際上,這本書提醒我們:科技大躍進的時代已經是近兩世紀前的事。19世紀火車的普及,將過去需要十幾天的陸上旅行變成一天可達的行程。1837年電報的出現,將過去最多只能和馬一樣快的資訊傳播,變成幾乎可以即時傳達。一個19世紀初期的人,到了19世紀中葉,他會發現世界已經完全不同。但1970年代的人到了現在,恐怕不會覺得有那麼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新發明。

  在不以人口增多帶動成長的前題下,經濟成長率追根究底,就是每人每小時產出的增長。簡言之,就是效率的提升。

  要讓人能在一樣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創新。

  藉由科技,將每一個人每一工時所能創造的產出提升。這就是科技進步何以能推動經濟成長的原因。

  美國1960年代,一位工人的平均產能是南北戰爭時代的五倍。不是因為20世紀的工人比較強壯、比較聰明,而且因為現代工人手上有更好的科技與工具。

  ○學習與低成長共處

  但是,本書作者指出:重大新科技的發明,已經進入一個遲緩的階段。連帶的,也使經濟成長停滯不前。

  低成長,會帶來許多衍生問題。對一個已經習慣於過去經濟成功的國家,這使其政府與人民,都產生一些過度樂觀的行為。怎麼辦?

  作者認為,要與低成長共處,或許美國還有需要向日本學習的地方。

  或許誠如作者所說,近年的科技進展已不如發明電燈泡、發現抗生素的年代,讓人有向前跨一大步的感覺。但科技進展常呈現不規律的形態,時而快速,時而停滯。許多重大發明,都是沒有事先規劃的。從來不會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十年後發明電燈,或是五年後發現抗生素;天底下沒有這樣的計畫,但這些劃時代的創舉,就這樣突然出現了。

  因此,即便今天已開發國家受限與科技的進步速度,但對於未來,我樂觀的相信,或許仍有現在意想不到的重大進展,正在等著我們。

綠角
(本文作者為知名財經部落格作家)

作者序

致讀者,寫在本書之前,該是覺醒的時候了

  為什麼我們的經濟動能幾乎全面熄火?
  對於未來,我們能有什麼樣的期待?

  很高興,有機會把這本《大停滯》介紹給繁體中文版的讀者。

  我認為,西方國家再度面臨了信心危機。對於如何重新點燃經濟引擎,歐元區中大部分國家其實毫無頭緒,它們正在經濟崩潰的邊緣上,一場大型的金融危機迫在眼前。例如西班牙,在這本書出版時,失業率已經高達二十五%,零售業也被打回到二十年前的規模。希臘,就更不必說了。

  至於美國,雖然看起來穩定得多,但實在算不上有什麼好表現。好不容易擺脫了衰退,卻仍然陷在緩慢的經濟成長之中,就業市場甚至連復甦都談不上。

  大家都知道,我們經濟裡的許多動力已經消失,卻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英國的狀況也是如此。這段期間以來,加拿大與澳洲,算是兩個經濟上的贏家。然而,不妨看看它們成功的原因──把天然資源賣給中國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除了這點以外,這兩個國家其他產業的生產力不是陷入停滯,就是早已大不如前。

  撇開西方國家不談,看看日本。日本陷入明顯的停滯,已經有二十年之久,而且直到今天都看不到景氣回春的明顯訊號,終有一日,高築的債台會再也撐不住。在經濟上,日本看來也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

  過去十年來,我們倒是能看到許多開發中國家出現「追趕型成長」,但那些被追著的先進國家,表現卻令人失望。

  ○拿掉電腦,拔掉網路,我們的經濟還剩下什麼?

  我在這本書裡,將上述現象稱為「新常態」。我嘗試提出一個架構,讓大家理解為什麼世界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簡單說,是因為西方的科技進步速度放慢了──至少與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前半相較,慢了許多。拿我奶奶來說,她出生於一九○五年,在她人生的前五十年當中,就目睹了許多驚人的改變,例如汽車、電力、收音機、抽水馬桶到抗生素等等;而我自己的人生前五十年,卻只看到溫和的改變。從科技的角度來看,今天的我們,還是會很熟悉一九六○年代的時空。

  我們今天之所以會覺得有很多創新,主要是因為電腦、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但除此之外,其實經濟裡的其他領域,已經停滯了很多年;今天,全球經濟裡仍保持創新活力的產業,只剩下很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開創新一波的經濟革命,是非常困難的。沒錯,藉由電腦,我們目睹了一場資訊革命,但我們──至少以美國而言──生活中的其他基本配備,拿今天跟過去數十年相較,老實說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頓時間,我們今天不得不承認:經濟成長真的是有極限的。倘若回到過去的年代,這種極限,是人們不可能理解的。

  我無意在這篇自序中,陳述整本書的觀點。但我想藉由這本書,向大家解釋我們的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西方國家──還有日本──的經濟動能幾乎全面熄火?對於經濟的未來,我們又能有什麼樣的期待?

  我希望讀完之後會喜歡這本書,並激發你的思考,讓自己稍微有點警惕。該是覺醒的時候了。

泰勒.柯文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13517
  • 叢書系列:早安講堂
  • 規格:平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光禿禿的科技高原上
從土地到科技,我們還剩下什麼?

美國正在徬徨。經濟表現令人失望,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才剛剛過去,失業率居高不下,大家都擔心再次陷入衰退。對於全球性的不景氣,美國完全束手無策,反而得靠亞洲來帶動經濟復甦。

然而,過去三次復甦──分別是二○○九,二○○一與一九九一,本質上全都是「無就業復甦」。企業獲利回升了,低迷的就業市場卻原地踏步。

打從一九七○年代以來,上班族的「所得中位數」(median wages,意思是,有一半的人在這個數字以上,另一半的人所得低於這個數字)就已經呈現「大停滯」,僅僅增加一點點。

而這樣的薪資大停滯,還在持續中。幾代以前的人,賺得比今天的我們多很多;幾乎每隔幾十年,他們的生活水平就會提升一倍,而今天的我們,實際上的成長遠比我們想像中低。

三百年來,我們把好料都撈光了…

這些年來我們所感受到的榮景,基本上是靠債務、膨脹的房價與經濟上的假象所堆砌起來的。拿此刻來說,我們正努力回到二○○八年時的水準,但是實際上,即便是回到金融危機前的那十年,我們也沒有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

更糟的是,我們今天還得面臨長期的財政危機。而危機之所以形成,正是因為我們有沉重的社會福利包袱,因為我們對債務的高度依賴,以及我們眼睜睜看著問題惡化,不願勇敢地解決問題。

這危機如今也蔓延到政治上。在美國,明明中產階級已經被壓到喘不過氣,明明公共部門未能有良好表現,而且對於龐大的社福支出壓根提不出好方案,民主黨仍然要擴大政府支出。共和黨雖然有一套主張,但對於減稅所能帶來的獲利提升、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果,卻充滿著不切實際的想像。共和黨一旦掌權,往往比民主黨帶來更大的財政災難。

也許,你對於共和與民主這兩大黨的印象都遠比我好;也許,對於該怎麼做我們未必有相同見解,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政治出問題了。政治人物的主張與行為,如今越來越兩極化,導致我所謂的「老實的中間分子」,完全發不出聲音。人們往往批評,是「他們」的經濟政策錯了,認為「他們」被其他國家的競爭者牽著鼻子走。但我們其實並不很清楚,到底自己錯在哪。

這些問題,全都有一個很少被注意到的根源:過去三百年來,我們把所有「好料」都撈走了。我們的社會與經濟,全都建構於「有撈不完的好料」的預期之上。但好料,早就被撈光了。

你到過櫻桃園嗎?到處都有櫻桃,隨你愛檢多少有多少。或者,想像一下你在一個熱帶小島上,樹上結滿了各種果子,全都垂得低低的,摘下來就能吃,連下廚都省了。

我們的經濟就是如此。美國打從至少十七世紀以來,就享受著無數「垂得低低的果子」──廣闊的土地,大量的移民,以及威力驚人的新科技。然而,在過去這四十年中,這些原本垂得低低的果子,全都不見了,而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我們沒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一片科技高原上,這裡的樹木早已光禿禿。這,正是問題所在。

我們原本以為,在經過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已經突破了限制,經濟可以永遠的高成長下去。但現在,該接受一套新想法了:我們會遇到科技高原,而此刻我們正在高原上,等待著下一次大型的成長革命來臨。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