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

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

Key to Success!Eight Critical Values of Harvard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

  行動讓你改變際遇;心態讓你扭轉命運。
  本書毫不藏私地公開哈佛人的成功人生關鍵秘訣。

  你上班時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
  空閒時滑來滑去玩的Facebook,
  好巧,
  這是兩名哈佛中輟生毅然決然一搏的時代成就。

  企業管理專業顧問
  林均偉◎著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
  已當選的歐巴馬是哈佛法學院畢業,
  而競爭對手羅姆尼也是哈佛商學院出身,
  這麼巧,
  難道是哈佛大學派出的種子隊?

  哈佛如你所想,俯拾皆是人才。
  但令人欣羨的人生並沒有絕對的偶然,更沒有絕對的必然,
  有的只是:他們都滿足達成夢想的8種關鍵心態。

  哈佛大學成為世界各國莘莘學子心目中的學術聖地,有著非常充分的理由。

  至今已有7位美國總統畢業於哈佛大學,且多達了40位教授榮獲諾貝爾獎,另有多達30位以上校友曾獲得普利茲新聞獎的榮譽,更不用說擁有超過數十家跨國公司的總裁。

  此外,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已成功連任),也曾先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院;他的競爭對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也同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

  哈佛當然如你我所知的培養了無數著名的學術創始人、文學家、思想家等。這裡畢業的學生,在世界各地的企業界都受到相當歡迎,校友均有其相當不錯的社會地位及權力,在財富方面也自然就十分雄厚,因此每年哈佛大學所獲得的學術研究經費,均高達幾兆幾千億美元,由此可知,哈佛校友的經濟實力與人際關係網的力量可見一斑。

  為什麼哈佛有這麼多成功人士?

  本書從八個方面分別闡述了由哈佛校訓引導出的哈佛理念、哈佛精神,如獨立思考、創新能力、擁有夢想、回饋意識與社會責任等等。其中每個主題又分別以不同方面加以論述,在編寫上闡述以發生在哈佛人身上真實、通俗的事例,重點說明其能輔助讀者達成夢想與目標的關鍵特質。

  哈佛著名的輟學生

  ★比爾.蓋茲(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哈佛校史上「最著名的輟學生」。

  據悉,哈佛的學生報《哈佛深紅報》(The Harvard Crimson)將比爾.蓋茨稱為「最成功的輟學生」。他在一九七三年進入哈佛大學,兩年後輟學,之後與比他高兩個年級的保羅艾倫(Paul Allen)一同創辦了微軟公司,在《富比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他連續十三年蟬聯世界首富;二00八年正式退出微軟,並五百八十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全數捐給基金會;二00九年再以四百億億美元資產重登榜首。

  比爾.蓋茲在哈佛大學二00七年的畢業典禮上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哈佛校史上「最著名的輟學生」在輟學創業三十二年之後,終於「正式畢業」。

  ★馬克.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有潛力成為「下一個賈伯斯」。

  二00四年,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決定從哈佛退學,全職運營網站。他後來回憶道,他從哈佛輟學是受了比爾.蓋茲的影響,因為蓋茲有一次在哈佛演講時說道:「如果微軟失敗,我會重返哈佛。」

  哈佛資訊科學系教授馬蘭(David Malan)並誇讚,祖克柏跟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前微軟執行長蓋茲一樣,都算是百年難得一見、舉世聞名的科技巨星。賈伯斯辭世時,美媒預測祖克柏有潛力成為引領科技風潮的「下一個賈伯斯」。

  據《美聯社》報導,祖克柏大二時創立校園社交平台「臉書」時,哈佛校方也正在建立大學師生網路名冊。而祖克柏當時批評校方花費數年時間架設網站「愚蠢至極」,還說:「給我一個禮拜,我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

  ★麥特.戴蒙(Matt Damon),以奧斯卡金像獎《心靈捕手》聞名全球的影星。

  麥特.戴蒙在一九八八年進入哈佛大學,在大二時請假拍攝電影《旭日東昇》(Rising Son),這是專門在電視上播放的電影。戴蒙在大三和大四時也經常外出拍戲,一直沒有修夠畢業所需要的學分數,在學分未修滿的情況下肄業前往洛杉磯發展。

  戴蒙在接受《哈佛深紅報》採訪時回憶到:「實際上,當時我經常準備回去,我幾乎讀完最後幾個學期,但還是被迫離開了」。

  戴蒙與好友,同時也是演員的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因為撰寫了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劇本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與金球獎的最佳原著劇本獎,而他本人也因同一部電影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入圍提名。

  哈佛部分亞洲校友
  ▲馬友友:美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
  ▲劉軒:臺灣知名DJ,名作家劉墉之子。
  ▲趙小蘭:美國第二十四任勞工部長、美國內閣第一位亞裔婦女。
  ▲胡剛複:中國物理學家。
  ▲竺可楨:中國地學家。
  ▲胡先驌:中國生物學家。
  ▲陳寅恪: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梁實秋:中國散文家,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學家,建築師,教育家。
  ▲趙元任:中國語言學家,漢語言學之父。
  ▲丁祟吉:留美,回國後曾任職大沽砲臺,後曾任記者,亦曾任江海關代理副稅務司。
  ▲王良登:留美,回國後曾任駐古巴總領事。
  ▲皇太子妃雅子(Princess Masako):日本王妃、前外交官。
  ▲曾蔭權: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滿紅:台灣歷史學家。
  ▲張光直:台灣人類學家。
  ▲呂秀蓮: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副總統,台灣首位女副總統,女權運動先驅。
  ▲林義雄: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
  ▲黃偉哲: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賴清德:現任台南市長。
  ▲李應元:中華民國前行政院秘書長。
  ▲吳乃仁:前台灣糖業公司董事長。
  ▲許達然:台灣歷史學家、作家。
  ▲張介英:年代新聞臺與東風衛視主播,暢銷作家,TOEIC滿分與IELTS紀錄保持人。
  ▲馬英九:中華民國第十二、十三任總統。
  ▲林清澤:臺灣影像醫學教授。
  ▲林書豪:NBA休士頓火箭隊台裔美籍籃球員控球後衛。
  ▲賴英照:前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長。
  ▲陳長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
  ▲吳志揚:現任台灣桃園縣長。

  哈佛錄取標準是?

  哈佛大學這座具有三百七十多年歷史的世界名校,承載了多少莘莘學子的歡笑與淚水,因而多數人都關心這樣的事——究竟有什麼特質的人才能被哈佛錄取呢?

  哈佛大學的招生簡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哈佛招生沒有公式可言,高中學業非常重要,且招生委員會還會考慮許多其他標準,例如社區服務、領導才能、課外活動和工作經驗,招生委員會不設任何限定。我們信賴中學教師、學校輔導員、校長和校友所提供的關於考生的傑出品德、戰勝逆境的能力以及其他個性人格的證明,這些都會影響招生委員會的決定。」

  曾擔任十年哈佛大學校長的尼爾.陸登庭(Neil Rudenstine)教授表示:「想成為一名哈佛學生,不只是學習要好,還要看他是否具有創造性。只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具有創新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一流學生必備的素質,除了關心自身專業的領域,還要看他是否關心其他領域,有沒有廣泛的興趣。」

  也就是說,成績好並不是被哈佛錄取的唯一標準,哈佛大學在招生時會特別注重學生是否具有特長和潛質。如果具有創造與發展的潛力,那麼成績不佳的偏才也可能被錄取。

  聰明並非是成功的唯一要件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例子:

  悲劇性的天才人物,威廉.席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十九世紀末在紐約出生。他擁有極高的數學和語言天賦,其智商估計達兩百五十至三百,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值。

  席德斯在六個月時,就學會了二十六個字母;一歲半能看紐約時報;三歲時他開始對高等數學感興趣;四歲時已精通法文;八歲時他從高中畢業,已能流利地使用德語、拉丁語、希臘語、法語、俄羅斯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

  九歲在哈佛大學舉辦四維空間的講座,因而很早就已出名。席德斯很可能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的智力巔峰,但他與社會格格不入。成年後,他竭力避免接觸數學,並透過各種化名進行寫作,據說他後來一共懂得二百種語言,並能在一天之內學會一門外語,且能互相翻譯。晚年後,他的行為變得古怪,最終慢慢淡出了公眾的視野,他毅然放棄學術,選擇了體力勞動,當了一名印刷廠工人並以收集車票為嗜好。最終於四十六歲時因腦中風死於波士頓一間租來的房間裡。

  儘管席德斯年幼時展現出神童的威力,成年之後,卻沒有常人期待的成就。雖令人惋惜,卻也是能夠理解的事實。這也驗證了天才或神童不過是一個「過程」,階段性的成功並不能保證永遠的成就。

  聰明,或許是成功的因素,但並不是成功的條件。哈佛是社會菁英寶地,不是因為哈佛人天生就是菁英,而是因為他們的視野更高,志向更遠,付出的更多。

  擁有獨立思考與解決事情的能力

  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前這個社會最欠缺的能力,人們總是人云亦云,容易受媒體操控。那些從電視上看到的、報紙上看到的資訊都是單方面「餵養」給視聽者的情報,並非全然是真相,所謂的「媒體亂象」的稱謂也經常等同於「社會亂源」。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也表示當他在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都學到了兩種重要的能力,一是懂得並養成如何學習,二是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方法。

  他更說明:「方法是要有紀律、有系統、有計劃。系統是指一套一套的學問,並不是今天看一點小說,明天看一點歷史,後天看一點藝術,這是隨興、沒有系統的學習,效果很低。至於有紀律,就是每天看。獨立思考要有知識基礎。基礎則是隨著終身學習慢慢建立起來,累積思考的材料。對所有的書籍、資料,也要發展『合理的懷疑』,因為沒有一個人講的話是完全對的,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必須保持獨立思考、自行研判的清醒。」

  也因此,在資訊如此爆炸的年代,如不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就容易隨聲附和,盲從跟隨,甚至隨之渲染起舞。雖然世間事的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但是現在的世人,還是人云亦云的居多,這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造成的。

  跟優秀的人學習,才能更優秀

  根據《動腦雜誌》的報導指出,許多老闆不敢雇用比自己優秀的人才,但是一個公司的偉大,應該是取決於其擁有多少優秀的人才。

  奧美廣告(Ogilvy & Mather)的創辦人大衛奧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曾說:「雇用比你優秀的人,我們才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我們就會變成侏儒公司。」也就是說,優秀人才會像磁鐵一樣,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參與,形成正向循環,進而改變團體的氣氛。

  話雖如此,但是實際上確有很多主管不願意僱用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才,因為怕他們爬到自己頭上,也擔心控制不了他們,怕他們搶了自己的位置。如果每個管理者都這樣思考,那麼管理者也就很快會變成該組織的一道矮牆,即便才能不夠優秀,但因為沒有找到挑戰者超越,所以在公司裡,低位階的人能力都比高位階的人來的低,最後這家公司將無可用之人,組織的發展也就僅只於此了,不可能再有太多的突破。

  曾聽過某位外商公司的主管在甄選員工時,對面試者說了兩句話,一是:「我在甄選自己未來的主管」,二是:「現在我是你的主管,但未來,你也有可能會成為我的主管」(後來該位應徵者,果真成為了該公司的總經理)。不知道有多少主管能說出這樣大器的話,因為要能說出這樣的宣示,不但需要有自知之明,還要擁有十足的自信,這同樣也是多數亞洲人較缺乏的特質。

  當你遇見那些資質優秀的人才,便能從這些有深度的人身上學習到某些讓你成長的事物,造成彼此思考上的碰撞,這樣的「身教」贏過所有的「紙上」訓練。當我們領略過這些資質優秀的人才們,擁有了跟這些人合作的經驗,必然可以感受到無論是心靈或是智慧明顯提升的感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訓並非沒有道理。

  Eight Critical Values of Harvard
  不是哈佛人也能有效運用的夢想成真關鍵

  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所以我很努力。--第83屆奧斯卡影后 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這個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績,再去強調自己的感受。--前微軟董事長 比爾.蓋茲(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
 
  當沒有人相信你時,要相信你自己。--NBA籃球選手 林書豪(Jeremy Lin)

  記住,從別被問題的複雜打敗,要主動起而行動,
  那麼這會是你生命中又一次的偉大經驗。

作者簡介

企業管理專業顧問 林均偉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現任勞工就業職能訓練教育資深講師。專注於企業管理諮商、職場教育、組織發展與菁英人才管理、服務與團隊整合的相關訓練工作。近年來,並經常受邀至各社區大學開班授課。著作有:《吃飯前最好摸清楚的飯局潛規則》

 

目錄

◆前言

Chapter1  聰明非成功要件,EQ決定人生    Condition
1.哈佛,要的不只是成績    
2.聰明並非是成功的要件
3.除了IQ,EQ更重要
4.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5.比爾.蓋茲,下一個未來潛力
6.人生贏家:好名聲就是好財富

Chapter2  所有的天才,都是放對了地方    Advantage
7.認識自己,比追求目標更重要  
8.即使哈佛畢業,仍須自己努力
9.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天才或白癡,只是放對或放錯地方
11.自信,哈佛人的成功秘訣
12.接納與學習比你優秀的人

Chapter3  貪心地作夢,並歡迎挫折的到來   Dreams
13.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14.挫折,始終是成功的推手
15.改變心態,提升自我價值
16.正向心理:幸福的秘方
17.哈佛裸奔的背後秘密
18.哈佛的夢想家,設下目標不放棄

Chapter4  人格特質,造就哈佛人的成就    Personality
19.哈佛人的中心思想:真理
20.高EQ創造哈佛人的成就
21.誠信,尊重,堅持原則
22.哈佛人的領袖特質是?
23.抓住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24.將壓力轉為無限的動力

Chapter5  好的人脈關係,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Connection
25.溝通從聆聽開始是基本
26.將自己劃為他人的「自己人」
27.讓人脈成長,就能更快成功
28.團結共識,累積更多人脈
29.有特色,做自己最堅實的依靠
30.胸懷越寬廣,走的路也就越長

Chapter6 大膽行動,抓住一瞬的機會    Boldness
31.行動為你改變了際遇
32.膽大心細,邁出成功第一步
33.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34.為目標早準備,勇於挑戰
35.選對方向,就成功了一半
36.掌握時間,就是先發制人

Chapter7  競爭與雙贏,是馳騁社會的手段   Reciprocal
37.哈佛不變的傳統與創新
38.競爭意識,哈佛成就的動力
39.面對敵手,也是一門學問
40.「心機」,也是手段裡的一種
41.在平凡之中找出不平凡的價值
42.菁英也需有合作雙贏的意識

Chapter8  回饋社會,是幸福之源   Feedback
43.為什麼畢業自哈佛的富翁最多?
44.從自身優勢創造無盡財富
45.聰明人不被金錢的貪欲奴役
46.財富,人生中的極小部分
47.哈佛輟學生看待工作的三種進程
48.心懷感恩,回饋社會

 

前言

  創立於一六三六年的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其前身稱為哈佛學院 (Harvard College),直到一七八0年才擴建為哈佛大學。

  不需宣傳,全世界都知道哈佛是一所群英薈萃、人才輩出的一流大學學府,更是所有莘莘學子夢想中的知識殿堂。哈佛至今對美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科學與高等教育等都產生了源遠流長的極大影響,稱為一股「哈佛勢力」也不為過。

  提到哈佛,就不能不提其創下的輝煌記錄。如哈佛的畢業校友之中,已有七人先後成為美國總統,迄今擁有超過四十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及三十名以上的普立茲獎得獎者,更不用說許多傑出的世界級學者、文學家、思想家、科學家、外交官等皆出自於哈佛。而即便是與其僅有些淵源的學生,在自己的領域闖出一片天的成功者更是難以計數。

  在此,並非是「神化」哈佛的豐功偉業,而是如此驚人的紀錄實讓人很難不去注意到哈佛的教育理念究竟為何?而又為什麼哈佛畢業的學生(甚至肄業者)多半都能闖出些成就?這單單只是因為他們有著高於常人的智商嗎?絕對不是。

  哈佛的大學部學生約有六千八百人,研究生一萬一千人,全職或兼職的教職員共有一萬兩千人。而每年來自台灣的研究生約會有三十至四十人,多半就讀於公共衛生學院及設計學院。

  所有的哈佛人都並非一出生就注定了將來是個菁英份子,即便是家境優渥、特別予以栽培者,我們也能夠從其成長的歷程當中,發現多數出自哈佛的成功者所擁有的共通點都非常相似,無論是人格特質或是對於目標的企圖心,通常都是既能柔軟又能強烈的。

  而多數的哈佛人除了IQ,其EQ指數(情緒商數)也相當地高。他們多半具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有效轉化挫折為行動力,同時也非常瞭解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能計畫周詳地大膽作夢。與其等待機會,他們多半會選擇主動出擊去創造機會。此外,在競爭之中偏向謀求雙贏,在心志動搖時以真理為方向,即便是成功之後也願意回饋於母校、造福社會,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仿效的關鍵特質。

  哈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出更遠的視野,更高的志向,同時,他們自身也得更努力才能達成目標,即便是具有成功素質卻無法有效發揮,始終不願認真以待,那麼也只是徒然無功,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咬牙付出」的艱辛學習過程。

  實際上,哈佛大學能夠培養出如此多不勝數的頂尖人才,不僅僅在於其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在於其在承載了長久歷史下,已沉澱、淬煉許久的哈佛智慧。在長期與卓越的教授及優秀的同儕互相砥礪、思考碰撞之後,耳濡目染,得到的便是脫胎換骨,使學子進入更高標準的境界,無論是學術,還是自我心態亦然。

  哈佛,早已不只是一所大學的名字,更是一種人文精神,一種處世智慧。百年哈佛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夢,也是夢想起步的地方,而它帶給世界的不僅是優秀人才,還有更多值得借鑑的人生哲學。

  本書闡述了哈佛人的人格特質、習慣、夢想與機遇等各個關鍵心態,同時詮釋了哈佛的哲理精髓,觸及了人性中最質樸的情感,並挖掘出其中的哲理。沒有冗長無謂、類教科書的說教,只有與你分享真實故事中的哈佛力量。

  此外,敘事筆觸通俗易懂,期望能為讀者朋友們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透過本書,願你能感受並汲取到有益於啟發人生之路的哈佛百年智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13006
  • 叢書系列:成功良品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6 x 23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抓住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當亞歷山大大帝獲得勝利之後,有人問他:「你是不是抓到了機會才進攻的?」他聽了後,便大怒喊道:「機會是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的!」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於抓住機會,而成功者善於自己「創造」機會。每天在家等待機遇降臨的人,只能得到嘆息;而善於觀察機遇、創造出機會的人,才能親手達到成就。

等待無效,先親手創造機會吧

很多人都會這樣想,機會究竟要怎麼尋找?又怎麼來得及抓住?當然這個道理很簡單,有機會時我們極力抓住,沒有機會?那我們就要自己製造機遇。

就猶如商機往往存在於市場之中,但它不會主動提醒人們這就是機會,而是要人們去發現,甚至需要自己去找出機會。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比爾‧蓋茲當年從哈佛輟學,創辦微軟公司,是一個經典的神話,但這個神話也使得無數後人在為自己創業時缺乏機會而尋找藉口。但是事實上,蓋茲本人在創業之初也是自己創造機會,並非坐等機會的到來。

臉書的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同樣如此,Facebook是由他與哈佛大學的同窗達斯汀‧莫斯科維茲、愛德華多‧薩維林、克里斯‧休斯四人於二○○四年共同創立的。

在祖克柏高中時,他曾創作了名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樂程式,並藉由人工智慧來紀錄、學習使用者聽音樂的習慣,之後被電腦雜誌(PC Magazine)評價為三顆星。

微軟與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當時就已經想招攬並訓練祖克柏,不過他仍選擇於二○○二年九月進入哈佛大學。二年級時他開發出名為Course Match的程式,這是一個依據學生的其他選課邏輯而讓使用者參考選課的程式。

一段時間之後,他又開發出了另外一種程式,名為Face mash,讓學生可以在一堆照片當中選擇出外貌最佳的人。據祖克柏當時的室友表示:「他做這個只是因為好玩,他有幾本名為臉書(Face Books)的書,裡面放著學生的名字和照片。剛開始,他建立了一個網站,放上了兩張照片,可能是兩張男生照片或是兩張女生照片。讓瀏覽者可以選擇哪一張最『辣』,並且根據投票結果來進行排行。」

這個網路投票競賽進行了一週,但是在某個早晨,卻被校方關閉了,因為哈佛的伺服器被灌爆,因此不准學生進入這個網站。除此之外,更多學生反應,他們的照片在未經授權下被使用。祖克柏為此公開道歉,並且在校刊上公開表示:「這是個不適當的舉動」。

不過,祖克柏出自好玩的這個網站,後來不斷地被學生要求:要發展出一個既有照片也有資訊的校內網站。根據祖克柏室友的回憶,他說:「馬克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非常高興,而且決定如果學校不做的話,他要做,他將會建一個比學校更棒的網站。」

我們能夠說,在激烈的競爭之下,能夠脫穎而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善於看到機會,並主動創造機會的先驅者。

逆向思維能助你創造機會

如果你能突破常規思維,有意識地運用與一般思考方式或習慣背道而馳的逆向思考法,那麼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人在加州發現了金礦,這個消息很快就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淘金。這些人餐風露宿,日夜趕路,恨不得馬上就飛到淘金地大撈一筆。

在這些淘金者當中,有個叫菲力普的年輕人,他才十七歲。他很快地就意識到在這裡,水必定跟黃金一樣貴重。但是大家都被閃爍的黃金迷住了,根本沒人想到缺水的事。於是,他下定決心,不再跟著淘金,而是要弄來水賣給這些淘金人,賺淘金人的買水錢。

賣水是很簡單的事,只要挖一條水溝,將河裡的水引到水池裡去,然後用細沙過濾,就能得到清涼可口的水了。他把這些水分裝在瓶子裡,運到淘金地上去賣給那些口乾舌燥的淘金人。那些人一看到水,就紛紛拿出自己的錢買菲力普的水解渴。

看到來賣水的菲力普,很多淘金人都覺得可笑:「這個傻小子,千里迢迢跑到這裡淘金,但是不跟著去挖金子,卻做這種小生意,真是沒出息!」

但事實很快證明菲力普並不是他們說的「傻小子」。在淘金熱過了之後,很多淘金人的熱情消失了,錢也用完了,血本無歸,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加州。但是回頭看,菲力普卻已經單靠賣水賺了六千美元。在當時,這些錢已足夠讓他算是個小富翁了。

能夠反其道而行,運用逆向思維來創造機會,有時反而收穫更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