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

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鶚的買房、賺屋65問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5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65個必懂的房地產問題
  自住客、投資客都要學

  張金鶚教授
  帶你徹底了解購屋5大關鍵
  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

  從實際的房屋銷售個案
  學會做出理性的判斷
  買到自己的理想屋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如何抉擇?
  買房子要活在當下,還是期待未來?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新婚夫婦要先養孩子還是養房子?
  首購族、換屋族、投資族如何選屋?

  輕鬆達成房產理想

  張金鶚教授研究台灣房地產市場多年,試著經由本書幫助已購屋者、未購屋者、想購屋者、不想購屋者,都能安心做出購屋決策。

  張教授以輕鬆的筆觸搭配實際的案例,告訴讀者房地產的正確觀念與知識,並且幫大家達成一輩子的房產理想。

作者簡介

張金鶚

  從事學術研究多年,橫越建築、都市計劃、公共政策、經濟、財務金融與地政等領域,相關著作近200篇,發表於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另外,近300篇專論發表於主要報章雜誌。以發展台灣房地產研究與教學為己任,目前於政大講授「房地產投資與市場分析」、「住宅經濟與政策分析」、「不動產通識」等課程。

  現職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畫碩士、博士

  經歷
  英國瑞汀大學及格拉斯哥大學、
  瑞典國家建築研究中心、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及日本明海大學等訪問學者

  著作
  房地產的世界(1990年,遠流)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2010年,方智)
  張金鶚的都市更新九堂課(2011年,方智)

 

目錄

自序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楔子 建立正確的購屋觀念

第1章 如何開啟購屋之路?
第1問 租屋讓我學到什麼?
第2問 買第一屋該注意什麼?
第3問 換屋該考量什麼?
第4問 集資投資預售屋可行嗎?
第5問 你適合當包租公嗎?
第6問 換屋好還是都更好?

第2章 如何認清買房的立場與觀點?
第7問 我的房市立場為何?
第8問 我的房市預測不準嗎?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第10問 購屋是投資、還是消費?
第11問 「期待未來」或「活在當下」?
第12問 看重「報酬」、還是「風險」?
第13問 購屋要用「拼」的嗎?
第14問 延遲購屋等待機會好嗎?
第15問 房地產是好的投資工具嗎?

第3章 如何看懂趨勢?
第16問 房地產為何有景氣循環?
第17問 房市有哪些景氣指標?
第18問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第19問 房市與股市有何不同?
第20問 房市與金融市場有何關聯?
第21問 通膨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21問 台灣房市有否「國際盤」?
第23問 何時是買屋的最佳時機?
第24問 購屋要看長期或短期趨勢?

第4章 如何看懂市場?
第25問 何謂房市的基本面?
第26問 如何判斷房市的供需關係?
第27問 如何判斷房價是否合理?
第28問 何謂房市泡沫?
第29問 空屋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30問 房市資訊如何產生?
第31問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第32問 該危機入市或危機避市?

第5章 如何看懂政策?
第33問 房市政策有哪些類型?
第34問 政策如何影響購屋決策?
第35問 選舉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36問 該不該搶低利率買屋?
第37問 政府平價住宅該不該買?
第38問 奢侈稅有何成效?
第39問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第40問 ECFA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41問 政府打房為何成效不彰?

第6章 購屋關鍵因素衝突如何選擇?
第42問 購屋要注意哪些關鍵?
第43問 投資與自住客如何挑出理想屋?
第44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初階版)
第45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進階版)
第46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區位的衝突?
第47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時機的衝突?
第48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價格的衝突?
第49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管理的衝突?
第50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時機的衝突?
第51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價格的衝突?
第52問 如何面對時機與價格的衝突?
第53問 如何選擇黃金屋和生活屋?

第7章 不同人生階段的購屋選擇有哪些?
第54問 年輕人該先租屋或努力買屋?
第55問 哪種人適合租屋?
第56問 先結婚還是先買屋?
第57問 先養孩子還是先養房子?
第58問 五子登科的順序是否改變了?
第59問 首購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0問 換屋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1問 沒能力換掉舊屋該怎麼辦?
第62問 長期與短期投資族如何買屋?
第63問 房地產有何穩定的投資標的?
第64問 買屋自住兼投資有何新選擇?
第65問 退休族如何靠房地產養老?

後記 面對房地產「居住」與「賺錢」的衝突與選擇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台灣房地產經過了幾次的景氣波動循環,尤其這一波房市景氣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復甦至今(2012),雖然在2008年下半年受到美國次貸風暴影響,房市小幅下滑,但在資金泛濫及低利率水準下,2009年又引發另一波房市投資熱潮。而這波房市熱潮卻也激起廣大民怨與「居住正義」的爭論,但對自住客而言,更引發是否要進場「拼房」,以免房價上漲更買不起的恐慌心理;當然,有些人拼命買房之後,也擔心會不會買在高點划不來。另外,對投資客而言,也引發是否要進場「賭房」,以賺取這波高房價的投資機會;當然,有些人也擔心萬一賭輸了,是否將陷入更大困境的憂慮。

  面對自住客是否「拼房」、投資客是否「賭房」的困惑,更進一步要問的是:不論自住或投資,買了房子之後,是讓自己生活更幸福,還是讓自己生活產生更大壓力?反之,如果這時暫不買房子,是讓自己生活更自在,還是讓自己生活更焦慮呢?換言之,買房的目標除了考慮「賺錢致富」(當然也有可能賠錢)之外,是否更應考慮「生活品質」的提升(拼命賺錢無法享受生活)?當「賺錢致富」與「生活品質」發生衝突時,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當前房市瀰漫著「賺錢致富」風潮,忽略了「居住生活」才是房屋的本質。賺錢致富要認識市場、掌握趨勢,而居住生活則要認識自己與家人、掌握生活與環境。本書除了提供「市場之尺」來掌握判斷之外(見第三章〈看懂房地產趨勢〉、第四章〈看懂房地產市場〉及第五章〈解讀房市政策〉),同時更提供「心中之尺」來掌握釐清(見第六章〈購屋的關鍵因素〉及第七章〈不同人生階段的購屋選擇〉),另外透過個人的經驗背景(第一章及第二章),說明我個人購屋選擇的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以及其間的衝突與選擇。

  當前房地產市場力量龐大,試圖透過「市場之尺」作為一般人購屋決策的唯一準則,進而扭曲哄抬操控市場之尺,這也看出房市廣告行銷費用的龐大及影響力。目前坊間有關房市的書籍或資訊均將購屋者視為投資者,強調如何購屋賺錢,將房屋視為投資工具,而未將房屋當作居住產品。換言之,目前房市多討論「市場之尺」,而忽略了「心中之尺」,只有市場之尺,並不適合進行購屋決策,因購屋者會不自覺地買了市場喜歡而自己未必喜歡的房子。

  本書除了重新從我個人不同角度審視此「市場之尺」外,更重要的是,要告訴讀者,購屋決策除了市場之尺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中之尺」,並透過本書學習建立好心中之尺,購屋決策將不會焦慮徬徨。自己作為購屋決策的主人,不再受到市場的壓力而當「屋奴」,是本書撰寫的目的。

  看過我上本《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的讀者,應了解我提出的房產五大關鍵因素:時機、區位、價格、產品和管理。本書進一步希望讀者了解,面對此五大關鍵彼此發生衝突時,將如何評估選擇。換言之,在現實環境中,購屋者很難找到同時滿足五大關鍵的個案,遇到五大關鍵各有利弊優劣的不同個案時,購屋者該如何作決策選擇?透過本書所提供的學習方法與案例,掌握自己的心中之尺,再透過市場之尺的學習與分析判斷,購屋者自然能「安心」進行購屋決策。

  本書的內容比上本七堂課更深入淺出,簡短精鍊,輕鬆易讀,並加強時事與案例的討論,最重要的是,本書七章節的佈局均以讀者關心的問題為出發,共結集了房地產65問,我再提綱挈領地予以回應。沒看過七堂課的讀者可以先看此書,看過七堂課的讀者更應再看此書,除了是續集,且更完整補充了七堂課的內容。

  本書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在出版社的協助下,終於得以集結成書,令人欣慰。非常感謝《Money錢》雜誌主筆劉育菁小姐的文字協助,完成初稿;她不但將生澀的學術語句轉換成淺顯易懂的白話口語,同時她也提供許多市場案例與觀點,讓我能從更多不同角度思考,才使得本書能夠展現如此豐富且輕鬆的大眾風貌。

  買房子的確是人生大事,更是一輩子的事,因為買到的房子好壞,將影響個人及家庭一輩子的生活與財富。本書撰寫的初衷是,幫讀者充實房地產的專業知識與判斷,以避免大筆資金因購屋決策錯誤而造成損失,並在賺錢致富的同時,提升居住生活品質與品味。

  面對詭譎多變與眾說紛紜的房市,希望此書能幫助已購屋者、未購屋者、想購屋者、不想購屋者都能安心做出購屋決策。如果這輩子不想「賭房」,也不想「拼房」,又該如何安心「住房」與「賺房」?透過本書將能輕鬆學習房地產的正確觀念與知識,充分掌握個人房地產的「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並成一輩子的房產理想!也希望能藉著這本書,對台灣房市的健全盡份心力,謹以此書獻給關心台灣房市的每一位讀者!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張金鶚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734623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新北市每坪40 萬元以下都可以買」、「跟著捷運買房長期倍數增值」、「買下一個信義計畫區」、「買都更老屋翻身變金屋」⋯⋯這些都是過去媒體最常包裝的房市話題與賣點。

但跟著這樣的邏輯買屋,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別人眼中的好房子,可能不會是你的好房子」,甚至「市場公認的好房子,更可能不是你理想中的好房子。」原因為何?

育有一雙子女的雙薪小夫妻,為了讓孩子進入明星國中,省吃儉用「拼」進台北市的舊公寓;一對頂客族的設計師夫妻,為了創作、景觀與實現即興生活的理想,遠離市區,選擇了淡水面海的景觀好宅。

小家庭與頂客族這2 種不同的家庭組合,他們眼中各自需要的好房子、生活需求、所期待的居住品質,大相逕庭。

在雙薪夫妻眼中的老公寓,鐵定不是頂客夫妻眼中的好房子;相同的,頂客夫妻夢想中的生活好宅,絕對不符合雙薪家庭的居住需求。

有些因素比地段更重要

那麼,為什麼市場總是想用一把「尺」,去衡量每個人的購屋決策,甚至都很敷淺地用「這間房子能否賺錢」的結果去衡量好壞與對錯。

我一直無法認同,全台灣的購屋策略只能跟隨一個原則:「地段」。這些由業者提出的「市場法則」,不應該完全左右購屋人的決策;甚至我認為,購屋人應先建立「買到一間未必賺錢但適合居住的好房子,勝過買一間只能賺錢但不適合居住的爛房子」的自覺。如此一來,市場法則就會跟著改變,我們才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

有機會的話,請到接待中心逛一逛,你會發現,很少有銷售人員會不厭其煩地強調:「這間房子冬暖夏涼,最適合老人與小孩居住。」「這棟大樓有人性化的管理及配備,省下日後維修的費用與管理瑣事。」「我們的營造廠從施工工法改進,降低了在潮濕多雨環境下房屋漏水的機率。」「在公共空間裡,配有廚餘機及太陽能設備系統,環保又愛地球。」⋯⋯有多少建商願意從居住及生活面來說明,房子的特殊與重要。

相反的,接待中心的銷售人員經常都是這麼告訴你:「附近每坪行情80萬元,我們土地取得成本低,只賣70萬元,每坪現賺10萬元。」「這裡距離『未來』捷運站,只有200公尺,通車後房價鐵定會上漲。」「房子距離市區只有一橋之隔,多花10分鐘,房價足足省了2成。」

以「心中之尺」取代「市場之尺」

因為多數人信奉買屋賺錢的美夢,代銷公司為了迎合大家買屋鐵賺的白日夢,只好編織很多不切實際的美麗謊言。

該如何改變價格勝於一切的購屋王道呢?根本之道,就是購屋人要先從自己出發,發掘自己的「心中之尺」,暫時放下「市場之尺」,才不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當了冤大頭而不自知。

「市場之尺」和「心中之尺」究竟有什麼差別?前者是建商、業者,為了把房子銷售出去而進行的美麗包裝,它很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未來題材,如重劃區概念、捷運題材、陸資概念,也可能是裹了糖衣的毒藥,像都更黃金屋、明星學區等。簡單說,就是闡述「買屋等於投資與賺錢」的神話。

「心中之尺」是架構在希望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事先了解家人過去的生長背景、居住環境、個人偏好、家庭組成及居住經驗等,再從中找到最大公約數。

如何建立自己對房屋的觀點(心中之尺)呢?購屋人不妨與家人反覆討論,推演及面對自己對於房屋的期望、能力與取捨,淬鍊出對房屋偏好的優先順序,也就是好房屋的「硬性元素」與「軟性元素」。

硬性元素包括住宅面積、格局型態、採光、方位、社區公共設施、鄰里環境及景觀;軟性元素包括鄰居素質、住宅管理、維護等,家人應共同討論這些選項的優先順序,哪些是絕對不能妥協,哪些選項是可有可無,有彈性調整的空間。這些優先順序確認後,就能找出購屋的最基本條件。

理性購屋才能戰勝市場

反過來說,購屋人未建立「心中之尺」之前,理論上不應該到接待中心或仲介店頭看房子,因為你買貴與買錯地點與產品的機率,比起已建立「心中之尺」者高出許多。

再者,即便建立好自己的心中之尺,碰到身經百戰、舌粲蓮花的房仲或代銷業者,仍有可能被業者牽著鼻子走,甚至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房子。唯有抱持理性購屋的心態,你才能戰勝市場,因為你的好房子,未必是市場的好房子。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