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

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新臺灣電影是從二十世紀6、70年代的健康寫實電影和臺語片的傳統中創新的電影,並為延伸留住臺灣本土化,此外更要趨向國際化、全球化,可以說新臺灣電影是既本土化、臺灣化,又國際化的多元文化的新電影。總之新臺灣電影是從電影傳統中創新,創新中又不脫離傳統。 

  從此時此地電影大製作的盛況,回顧近百年來臺灣電影製作走過的艱辛克難道路更該有一個新的里程碑或標竿,顯示臺灣電影進入新階段,實現了近百年前人的夢想,《新臺灣電影》就是這個標竿,顯示新世紀新時代電影製作的康莊大道。

作者簡介

黃仁

  本名黃定成,福建連城人,1925年出生。1946年來臺後,1948年起主編〈臺北晚報〉影劇版兼寫「影評」,從此編寫電影迄今60年,1951年轉至〈聯合報〉任職長達43年。出版過〈歐美名導演集〉、〈臺灣電影百年史話〉、〈國片史話〉等20多種電影叢書。曾擔任金馬獎、金鐘獎、國家文藝獎、電影輔導金評審。曾獲頒中國文協文藝獎章、新聞局特別貢獻獎、金馬獎特別貢獻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名譽藝術博士。

 

目錄

劇照(新臺灣電影代表作)

輯一 試論新臺灣電影
一、為何要強調「新臺灣電影」(代序)∕南藝大名譽博士 黃仁
二、「後海角時代」年輕導演創作的新臺灣電影∕資深影評人 梁良
三、新臺灣電影的市場潛力與契機∕南藝大教授 黃玉珊
四、由“閩南語熱”觀“新臺灣電影”
-以《海角七號》和《雞排英雄》為例∕廈大教授 李洋
五、新臺灣電影史的悍衛者井迎瑞∕黃仁

輯二 閩南文化是大部份新臺灣電影的根
一、第一屆閩南文化影展及論壇序言∕南藝大音像學院院長 井迎瑞
二、閩南語電影的文化內涵與臺灣電影的文化多樣性∕北大教授 李道新
三、新型閩南電影文化及其產業鏈的構想∕廈大臺灣研究院研究員 陳飛寶
四、臺語片的過去與現在(傳統與新生)∕黃仁

輯三 新臺灣電影導演群像
九把刀∕王育麟∕王童∕何蔚庭∕吳乙峰∕吳念真∕李安∕李祐寧∕周美玲∕林正盛∕林育賢∕侯孝賢∕張作驥∕陳駿霖∕鈕承澤∕馮凱∕黃玉珊∕楊力州∕楊雅喆∕楊德昌∕萬仁∕葉天倫∕蔡岳勳∕蔡明亮∕鄭文堂∕鄭有傑∕戴立忍∕鍾孟宏∕魏德聖

輯四 新臺灣電影代表作
青山碧血(又名《霧社事件》)(1957)∕血戰(口焦)吧哖(1958)∕王哥柳哥遊臺灣(1959)∕龍山寺之戀(1962)∕兩相好(1962)∕高雄發的尾班車(1963)∕兒子的大玩偶(1983)∕油麻菜籽(1983)∕看海的日子(1983)∕搭錯車(1983)∕海灘的一天(1983)∕嫁妝一牛車(1984)∕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青梅竹馬(1985)∕童年往事(1985)∕超級市民(1985)∕戀戀風塵(1986)∕父子關係(1986)∕桂花巷(1987)∕稻草人(1987)∕恐怖份子(1987)∕舊情綿綿(1988)∕悲情城市(1989)∕牡丹鳥(1990)∕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無言的山丘(1992)∕戲夢人生(1993)∕多桑(1994)∕愛情萬歲(1994)∕飲食男女(1994)∕超級大國民(1995)∕春花夢露(1996)∕太平天國(1996)∕忠仔(1996)∕今天不回家(1996)∕一隻鳥仔哮啾啾(1997)∕黑暗之光(1998)∕天馬茶房(1999)∕超級公民(1999)∕真情狂愛(1999)∕沙河悲歌(2000)∕夢幻部落(2002)∕艷光四射歌舞團(2004)∕生命(2004)∕無米樂(2005)∕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2005)∕翻滾吧!男孩(2005)∕插天山之歌(2006)∕海角七號(2008)∕夜夜(2008)∕冏男孩(2008)∕停車(2008)∕不能沒有你(2009)∕眼淚(2009)∕霓虹心(2009)∕一席之地(2009)∕聽說(2009)∕陽陽(2009)∕艋舺(2010)∕有一天(2010)∕近在咫尺(2010)∕當愛來的時候(2010)∕父後七日(2010)∕臺北星期天(2010)∕一頁臺北(2010)∕第四張畫(2010)∕雞排英雄(2011)∕寶島漫波(2011)∕阿爸(2011)∕牽阮的手(201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翻滾吧!阿信(2011)∕命運化妝師(2011)∕青春啦啦隊(2011)(紀錄片)∕麵引子(2011)∕賽德克.巴萊(2011)∕龍飛鳳舞(2012)∕陣頭(2012)∕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2012)∕女朋友.男朋友(2012)

感謝各出品公司提供劇照及資料
《新臺灣電影》參考文獻及網站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8039
  • 叢書系列:新萬有文庫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8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為何要強調「新臺灣電影」(代序)黃仁

(一)新臺灣電影的內涵
電影人物的對白,是否運用其母語,是電影藝術構成的最重要部份,可是20世紀的50年代到80年代前期的臺灣傳統電影的人物對白,受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和市場的限制,當時本省人聽不懂國語,新來外省人聽不懂臺語,卻不能採用母語發音,以致政府大力推行自創品牌的健康寫實電影也出現老臺灣的本省人和新來的外省人都說著同樣的國語(普通話)。受到健康不寫實的批評,為了多數本省同胞能看懂電影,這時臺語片誕生,形成國語片和臺語片截然二分的兩大類。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臺灣新電影」,首創國語片運用臺灣母語,打破國、臺語片的界限,不但取代大部份傳統的國語片,也取代了沒落的傳統台語片,而且由於九年國教的成功,這時新一代的臺灣民眾,不但能聽懂國語,也大多能說流利的國語,因此新電影繼承了國語和臺語片的合一的新市場。

第一部說臺語的新電影,是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它在南部上映臺語版,在北部上映國語版。萬仁導演的《油麻菜籽》同時用了這兩種語言,女兒跟母親講話時說臺語,和父親則說國語。

臺灣新電影在同一部影片中,不但同時運用了本省人的母語─臺語,也運用了外省人的母語─國語。第一部運用臺灣客家人母語客語(客家話)的電影,則是侯孝賢導演的自傳電影《童年往事》,後來客語電影也逐漸增多。

侯孝賢可說是在臺灣電影史上開拓母語電影最先進的大師。
之後萬仁導演的「超級市民三部曲」:《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都是國語、臺語並用,《超級公民》除了國語、臺語,還有部份原住民語言;王童導演的「臺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都是國語、臺語並用的代表作。到了1995年,吳乙峰拍攝的921大地震紀錄片《生命》,打破傳統規範,在電影院上映,且創下千萬元賣座的紀錄,是新臺灣電影重要作品,從此紀錄片也能上院線,也能大賣座,成為新臺灣電影主要的片種之一。

21世紀,新臺灣電影又出現了一批年輕的傑出新導演,使新臺灣電影的創作蓬勃到達新的高峰,方興未艾,這些年輕的新導演群,包括:導演《停車》、《第四張晝》的鍾孟宏,《不能沒有你》的戴立忍,《陽陽》、《一年之初》的鄭有傑,《冏男孩》、《女朋友男朋友》的楊雅喆,《翻滾吧,男孩》的林育賢,《一頁臺北》的陳駿霖,《雞排英雄》的葉天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九把刀,來自馬來西亞的何蔚庭導演的《臺北星期天》更讓片中的外勞說英語,混血兒導演劉漢威的《霓虹心》則讓來臺灣旅遊的瑞典母子說瑞典話和英語,並自然地跟說國語、臺語和英語的臺灣演員對戲,已完全打破語言的局限,讓角色該說什麼話就說什麼話,只要是片中人物的真實需要,任何語言都可運用在同一部影片中,這是「新臺灣電影」最大的特色。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不說這些具有新臺灣精神的電影是「新臺語片」,而拓大其內涵和包容範圍,稱之為「新臺灣電影」。

(二)新臺灣電影的發展
新臺灣電影是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健康寫實電影和臺語片的傳統中創新的電影,並為延伸留住臺灣本土化,又讓臺灣人說臺語,外省人說國語,原住民說原住民各族的語言,此外更要趨向國際化、全球化,必要時亦說英語或其他外語,可以說新臺灣電影是既本土化、臺灣化又國際化的多元文化的新電影。總之新臺灣電影是從電影傳統中創新,創新中又不脫離傳統。

「新臺灣電影」也可以較接近是新臺語片,範圍更廣更多元而已,因新臺灣電影中,多數影片都有說臺語,甚至有些新臺灣電影中臺語佔的份量甚多,因此也有人稱為新臺語片,我們不必排斥這種說法,而應予重新肯定和包容,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90年代興起的「新新電影」,這些都是「新臺灣電影」。

臺灣傳統的臺語片有25年的歷史,之後還出現有大部份臺語對白的本土化新電影,自《悲情城市》以來,有大部份臺語對白的本土化電影沒有中斷過,又有雙聲帶的臺語片,臺北上映國語拷貝,中南部上映用臺語拷貝;可是有一些人士包括參加過拍臺語片的人士都說臺語片只有12年的生命,我曾當面糾正,對方仍強辯「後來臺語片每年只拍幾部」,但即使每年只生產一部臺語片,也不能說是臺語片已全部死亡,或不再存在。電視上的臺語連續劇,更從未斷過,可見臺語的魅力在臺灣社會無可取代。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任內曾發動搶救已沒落的臺語片,予以修復保存有兩百部臺語片成為臺灣文化最珍貴的遺產,為了臺灣文化的延伸,井院長永遠有苦幹打拼精神,現在改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仍不改當年維護臺灣文化搶救臺語片的初衷,發起舉辦《東亞閩南文化節》,獲得文復會的全力支持,並邀請有關單位聯合贊助,經過半年多的苦心奔走籌劃,終於在2012年4月28日起在台南舉辦,配合鄭成功文化節,作多元性的活動,總名稱為「世界閩南文化節」,其中再分影展和閩南文化論壇兩部份。

值此新臺灣電影正在起飛的當下,我們企圖發展出不一樣的視野與觀念,以華人電影市場而言,其中約有六千萬人是屬於閩南語系,包含了臺灣、閩南與東南亞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群)、乃至於東亞地區,因此,本次活動也邀請東南亞地區以閩南文化拍攝的影像作品展出,例如目前仍在台中萬代福影城獨家上映兩年多的新加坡閩南語電影《錢不夠用2》,可以進一步看到閩南文化電影市場的潛力,讓臺灣年輕一代的導演或是獨立製片看到,閩南文化是一個跨國界、跨時代的工具,也是一個文創的市場,更是某種票房的保證。井迎瑞院長不是本省人,但他比許多臺灣學者更愛臺灣,對臺灣的歷史文化更有貢獻。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