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 定價:650
  • 優惠價:95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52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計收錄專論九篇,內容含蓋日常生活、宗教科儀、士人文化、城市空間、商標與廣告、舶來品等內容。全書從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庶民生活展開,論及食物、居住、衣著、歲時行事及生命儀禮等面向;其後則連接漢唐之際飲食結構的轉變,與飲茶風氣的出現。在物質生活之外,精神性的宗教信仰亦不可或缺,中古道教科儀從世俗性、生活化轉向神聖性的宗教化,就讓科儀有其嚴格的規矩可以遵循。漢代以降的士人文化,更是此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漢唐之間,士大夫透過「京城社會」的社交圈,尋求自我高尚化與自我認同。元代書院的發展,則與士人文化、官方的儒戶政策、理學的正統化和官學化,有著極深的關聯。明中葉以迄清初,士人的社交、狎遊、文藝活動、生活經營等面向,更存在「雅」、「俗」之間的辯證與互動。關於明清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則有一篇專論加以回顧。另外,明清的城市消費和廣告文化的關聯性,與士大夫在廣告促銷上的角色,書中亦有特別分析。而隨著全球化的展開,晚明以來陸續傳入的各種西洋鏡,對民眾視覺感官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本書討論的主題之一。

作者簡介

邱仲麟

  臺灣宜蘭人,1964年生。淡江大學歷史學學士(1988)、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1991)、博士(1997)。曾任淡江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副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副研究員。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範疇為明清北京史、明清醫療史、明清社會史、明清生活文化史與明清環境史。

 

目錄

《中國史新論》總序(王汎森)
導言 (邱仲麟)

許倬雲,中國古代平民生活——食物、居住、衣著、歲時行事及生命儀禮
    一、前言
    二、農耕
    三、飲食
    四、居住
    五、衣著
    六、歲時與生命行事

王利華,漢唐飲食與生態環境
    一、飲食體系之地域分野及其自然基礎
    二、食料結構之調整及其生態背景
    三、造食技術和飲食結構與環境的關聯
    四、簡短的結語3

葛兆光,由俗而聖——中古道教科儀的宗教化
    引言:從胡適和楊聯陞的通信說起
    一、早期道教的流風餘韻?塗炭齋、過度儀與廚會
    二、寇謙之與陸修靜:5世紀南北道教科儀的聖潔化
    三、中古道教科儀的確立:理論、制度與方法
    尾聲:中古道教科儀的最終總結

甘懷真,漢唐間的京城社會與士大夫文化
    一、京城社會作為一個中國史的課題
    二、漢代選舉制與京城社會的成立
    三、漢末的黨人與京城社會的成熟
    四、魏晉時期的九品官人法與京城社會
    五、唐代的京城社會
    六、京城的文化意象與權力
    七、結語

陳雯怡,元代書院與士人文化
    前言
    一、蒙元前期北方與南方的書院
    二、書院制度的形成與元代的士人政策
    四、書院在北方的傳布
    結論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前言
    一、明清士人的歷史圖像
    二、城市生活與社交活動
    三、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結語

費絲言,明清的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
    一、城市作為一新興社會空間
    二、城市化與城市空間
    結論:由以「中國」為中心到「朝代」為中心的城市研究

巫仁恕,明清的廣告文化與城市消費風尚
    導言
    一、商標、品牌與字號
    二、招幌與楹聯
    三、社交與廣告
    四、節慶賽會的展示
    五、廣告與城市
    六、流行時尚的宣傳與創新
    七、士大夫的品味與身分的塑造
    結論

邱仲麟,晚明以來的西洋鏡與視覺感官的開發
    一、序論:奇器製造家
    二、千里鏡與目光的延伸
    三、西洋鏡與藝術活動
    四、小小洞天西洋景
    五、攝影術與西洋寫真
    六、從幻燈影戲到電光影戲
    七、結語:新視覺時代的來臨

 

  幾年前,史語所同仁注意到2008年10月22日是史語所創所八十周年,希望做一點事情來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幾經商議,我們決定編纂幾種書作為慶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史新論》。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我們以每一種專史為一本分冊的方式展開,然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選擇比較重要的問題撰寫論文。當然對問題的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而且總是牽就執筆人的興趣,這是不能不先作說明的。

  「集眾式」的工作並不容易做。隨著整個計畫的進行,我們面臨了許多困難:內容未必符合原初的構想、集稿屢有拖延,不過這多少是原先料想得到的。朱子曾說「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我們正抱著這樣的心情,期待這套叢書的完成。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主編、參與撰稿的海內外學者,以及中研院出版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

王汎森 謹誌
2008年10月22日
史語所八十周年所慶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371659
  • 叢書系列:中央研究院叢書
  • 規格:精裝 / 464頁 / 17 x 23 x 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言
——從文化史、社會風俗到生活



在中國,「文化」一詞,最早可溯源自《易經》賁卦所說的「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種「人文」教化的意涵,到了近代開始出現轉變。19世紀末以後,西方意義的「文化」(culture),大量出現在文史學界的論著中,而其背景與中西文化交流愈益緊密離不開關係。

20世紀初,透過一批留學日本、歐洲、美國的學生的譯述,許多文化史著作被陸續介紹進中國,其中日本的中國文化史論著,如中西牛郎(1859-1930)的《支那文明史論》、田口卯吉(1855-1905)的《中國文明小史》、白河次郎(1875-1915)的《支那文明史》等,其譯本均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或之前出版。而從20世紀初到中葉的50年間,中國史學界有關中國文化史的幾十部著作,大部分的歷史觀深受歐美、特別是日本文化史家的社會達爾文進化論、地理環境決定論、種族決定論、心理因素決定論等觀點的影響。

關於中國文化史的研究,梁啟超(1873-1929)無疑是一個開拓者。早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他在《新史學》就指出:「中國數千年,唯有政治史,而其他一無所聞。」為此,他將史學重新定義:「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也。」民國十年秋,他應聘在南開大學講授「中國文化史」,印有講義《中國文化史稿》,雖然內容「只能被看作歷史編纂學史的引言」,但卻是「中國高等學校關於這門學科的首出課程和首出教材」。或許他自己也感到名實不副,所以在正式出版時,改名為《中國歷史研究法》。不過,對於文化的進化論,他後來有所修正。民國十一年十二月,梁啟超接受南京金陵大學的邀請,演講〈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對於舊著《中國歷史研究法》之修補及修正〉,對文化史研究的歸納法、因果分析法和進化觀提出質疑,而開始傾向循環論。稍後,梁啟超又計畫撰寫多卷本的中國文化史,這一構想部分呈現在民國十四年於清華大學開課的講稿《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中。

20世紀初以來,最早以「文化史」為題的著作,歷來均認為是民國三年林傳甲在上海科學書局出版的《中國文化史》。晚近有學者考證,此一說法純屬誤傳。林傳甲(1877-1922)的著作中,只有《中國文學史》而無《中國文化史》,而且《中國文學史》出版於光緒三十年(1904)。因此,若捨去梁啟超的《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不論,最早以「文化史」命名的專著,應屬顧康伯的《中國文化史》。顧康伯的《中國文化史》,係因在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任教之需所編,起稿於民國十年夏,完成於十二年秋,民國十四年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他在〈自序〉中提到:「歷史云者,所以考究過去時代人類生活之狀況,而明其進化之階級,俾學者於國家、於民族、於社會,知有所以改進也。換言之,歷史之功用,在考究其文化耳。」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其受到進化論影響的痕跡。

但若就編寫先後而論,柳詒徵(1880-1956)的《中國文化史》無疑在顧康伯之前。柳書的初稿,作於民國八年至十年間,原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授課的講義,隨編隨印,發給學生,「其後雖微有修改,亦迄民國十五年為止」。該書內容,民國十四年至十七年,在《學衡雜誌》分期連載,後來並出版合訂本。民國十七年,中央大學又出版排印本。民國二十一年,在南京鍾山書局正式印行。民國三十六年,上海正中書局將其收入大學用書,重新刊印。柳詒徵在書中嘗言:

世恒病吾國史書,為皇帝家譜,不能表示民族社會變遷進步之狀況。實者民族社會之史料,觸處皆是,徒以浩穰無紀,讀者不能博觀而約取,遂疑吾國所謂史者,不過如坊肆《綱鑑》之類,止有帝王嬗代及武人相斫之事,舉凡數學、文藝、社會、風俗,以至經濟、生活、物產、建築、圖書、雕刻之類,舉無可稽。吾書欲袪此惑,故於帝王朝代國家戰伐多從刪略,唯就民族全體之精神所表現者,廣搜而列舉之。(見頁9)

正如學者所指陳,柳詒徵反對毫無止境的疑古,而認為必須廣蒐史料加以分析,表現出明顯的信古傾向,而從書中內容也可以看出強烈的民族主義。他還認為:「歷史現象,變化繁賾,有退化者,有進步者,有蟬嫣不絕者,有中斷或突興者,固不可以一概而論也。」這是一種進化與倒退並存的文化史觀。該書自問世以後,流傳與影響頗大,胡適(1891-1962)雖指摘此書有許多疵漏,但也認為「柳先生的書,可算是中國文化史的開山之作」。而梁漱溟(1893-1988)也是在讀了柳著《中國文化史》後,「深受啟迪,從而有《中國文化要義》一書出版」。

當時,在學校講授中國文化史者甚多,有些講義並未出版,呂思勉(1884-1957)就是其中之一。民國十八年,他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講授中國文化史,現存《中國文化史六講》就是上課的底稿。他在〈序〉裡指出:「文化者,人類理性之成績也。」特別標榜「理性」的文化,這點頗值得注意。該課程原定分為二十講,現存講稿僅前面六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經典翻譯文學展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兒童自然生態展_本本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