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抗癌就像減肥

抗癌就像減肥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抗癌的仙丹妙藥,就在生活週遭。
  做對幾件事,打造不發炎的體質,
  就能同時抗癌、減肥、抗老,拿回生命主導權。

  抗癌新思維:
  抗發炎,啟動身體自癒力
  顏榮郎醫師出身主流治癌體系,陪無數病人走過抗癌歷程,
  但多次治療失敗的無力感,讓他開始檢討西醫正統療法的盲點;
  他花數年回顧全世界最新研究報告,發現抗癌、減肥、抗老的祕密都在抗發炎,
  不但病人癌後生活品質變好,
  就連他本人親自力行「消炎新生活」後,也都變瘦變年輕了!

  抗癌不可不知:
  ■抗癌要多吃紅肉、高熱量食物補充營養?
  錯!紅肉及高熱量食物易引起身體慢性發炎,反而促進癌症惡化。

  ■只要吃對就能抗癌?
  錯!還要有抗發炎的生活習慣,搭配治療,才能全方位抗癌。

  ■癌症病人愈來愈瘦是化療、營養不良引起的?
  不一定!癌細胞產物也會分解肌肉,造成病人愈來愈瘦。

  ■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切乳後,就不會罹癌了?
  錯!切乳只治標不治本,有對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防癌。

本書特色

  抗癌創新觀念「抗發炎=抗癌、減肥、抗老」:不當飲食與生活形態引起身體發炎,導致肥胖、老化、癌症;戒掉壞習慣、力行好習慣,就能幫你減肥、抗老、抗癌。

  全方位抗癌指南:整合中西醫、自然療法,讓你抗癌一次到位,不再徬徨無助走冤枉路,一次釐清診間裡醫師沒告訴你的事!

  經過科學實證:引用最新400多篇科學研究報告,結合作者30年的研究與臨床精華,提出簡潔有力的低毒性抗癌策略。

  附贈完全抗癌清單:抗發炎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是抗肥胖、抗老化、抗癌症最好的辦法

作者簡介

顏榮郎

  投身低毒性天然物的研發應用近20年,希望能改善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並增強療效。最後體認到,在西醫正統療法之外,患者力行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啟動自體抗癌力,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祕訣。

  現任
  顏博士活力中心、診所籌備處執行長

  學經歷
  聖馬爾定醫院放射腫瘤科兼任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腫瘤生物學博士
  台大醫學士

 

目錄

第1章 為何抗癌 不易成功?
抗癌為什麼經常失敗?
我們真的缺乏神奇的抗癌藥嗎?
抗發炎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有如股市中的多頭趨勢

第2章 容易罹癌的飲食或生活型態 
罹癌風險不是先天命定的
飲食西化,嚴重衝擊國人的健康
紅肉有致癌或助癌風險,加工肉品更毒
小心!這些也可能會致癌或助癌
反覆挫折或無助的心理壓力是重大的助癌因子

第3章 肥胖像是個發炎組織
肥胖者的脂肪細胞就像癌細胞
長對脂肪,打造易瘦體質
肥胖的起因與癌症類似
發炎與肥胖互為因果
肥胖的脂肪分泌多種毒素,易導致癌症與慢性病

第4章 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癌症是活性氧造成的氧化性傷害 
腫瘤基本上是個發炎組織
活性氧是雙面刃:雖然有害,但也能用來抗癌!
癌之三大禍首:NF-B、發炎性巨噬細胞、癌幹細胞
健康對策:抗癌就像減肥

第5章 免疫力受損會降低防癌力 
抗癌免疫力出錯會誘發癌症
自然殺手細胞是抗癌免疫的中堅手
自然殺手細胞為何會被壓抑?
如何活化自然殺手細胞?

第6章 糖是助長癌細胞的甜蜜毒藥 
癌症基因的變異造成葡萄糖代謝異常
高熱量飲食,會降低化放療效果
乳酸有如腫瘤的護城河,也會助長癌症惡化
糖是甜蜜的毒藥:多管齊下的癌細胞補品
癌症病人消瘦,不只是因為營養不良和化放療
癌細胞的十大特異功能
為何腫瘤缺氧會帶來癌症惡化?
矯正葡萄糖代謝,有利抗癌

第7章 消炎與抗癌的食物 
對的食物會啟動抗癌基因
抗癌的主食
食用富含Omega-3的油脂
大腸裡的超級掃把:植物性膳食纖維
抗發炎的益生菌&短鏈脂肪酸
抗癌的蔬果
金針菇及其它菇類
海藻&褐藻
抗癌的微量食物

第8章 消炎與抗癌的生活方式 
有氧運動是最具多重效益的良藥
氣功
禪修
瑜伽
腦波療法與喜歡的音樂

第9章 科學實證:這樣做真的有助於抗癌!
心理壓力引爆發炎,是癌細胞的幫兇
控制肥胖的飲食及生活方式有助抗癌
禁食易發炎的食物
改善發炎,先照顧好口腔與肛門
這樣做真的可以抗癌!

第10章 完全抗癌清單 
去除會導致發炎的飲食
去除會導致發炎的生活型態
抗發炎或抗癌的飲食
抗發炎或抗癌的生活型態
其它治療狀況時該注意的事項
改善肥胖的建議
改善便秘的建議

 

推薦序1

防癌與減肥的關聯在「抗發炎」

  30年前還是是醫科學生時,教新陳代謝學的老師有堂課上的是肥胖症。由於當時台灣罹患肥胖症的人數著實不多,同學們意興闌珊,直到聽到老師的開場白:「你們見過70歲以上的胖子嗎?」,大家才猛然驚醒,因為還真的是很少見到。這些肥胖的人在中老年後問題都很多,包括代謝症候群與癌症,因而鮮少活到70歲。

  30年過了,肥胖症愈來愈多,國人罹癌之比例也愈來高。以目前的研究而言,癌症的形成(oncogenesis)還不是十分了解,但多數總不脫與病毒、化學物、慢性發炎之糾結;也如顏醫師於本書所指出的,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癌症與葡萄糖、脂肪的代謝異常和發炎有關。

  舉糖尿病為例,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好發於肥胖者,具有脂肪代謝異常之特點,罹患某些癌症的比例也較正常族群為高。另外,C型肝炎病毒的複製與脂肪酸合成酶之多寡有關,而C型肝炎是肝硬化與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如同顏醫師在本書所指出的,脂肪堆積通常意味著慢性發炎,而慢性發炎常是癌症發生與惡化的源頭。防癌與減脂(減肥)的關聯愈來愈明顯。

  我在國外擔任外科教授10多年,深深感覺到英國人常說的「You are what you eat! 」」的真實。

  顏醫師是我早年服務於長庚醫院的同事,當年常與他討論癌症的研究與治療。顏醫師除了是治療癌症的專家,對癌症的預防也頗有心得。兩年多前返國後得知他將把二十多年來幫助癌友抗癌的經驗付梓,深感幸慰。顏醫師在書裡提出充分科學證據佐證,指出癌症與脂肪代謝的相關性,字字寶貴,不但對廣大民眾有教育意義,也值得醫界同仁句句啄磨。

林成龍
牛津大學醫學博士
高醫大講座教授暨腫瘤外科主任

推薦序2

走在時代尖端的熱血抗癌專家

  接到顏榮郎博士的邀請為他的新書寫序,實在是驚訝的成分多一些。和顏兄認識是因為共同的興趣,在臺大醫學系四年級時剛好台灣風行一股對中國醫學的熱潮,我受到當時在台大教授針灸學的內科吳俊重教授感召,成立針灸研究社,廣邀同好共同參與。當時我對針灸並不是那麼專精,探聽到學弟中有數位學貫中西的人物,於是就與顏兄和其他幾位同好討論,大有知心之感。於是在臺灣西醫重鎮--台大醫學院成立針灸研究社(現在改名為傳統醫學社)),成立之後一時盛況空前,成為醫學院裡社員最多的社團,連一些知名教授都來看看這些學生們在玩什麼花樣。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汗顏,當時年輕無知、不知天高地厚,不過也只有年少輕狂,才會玩這麼大。後來顏兄接任社長把針灸研究社辦得有聲有色,榮獲台大社團最高榮譽「傅鐘獎」,還組織了醫療服務隊,帶隊到偏遠的地方去服務民眾。可見他的熱誠、組織能力以及對於偏遠醫療服務的愛心。

  顏兄畢業、服役以後到美國最大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做癌症的博士研究,然後回到長庚醫院服務,在短時間內就升任副教授。原本以為他會專注在研究與醫療服務,然後一直升等做到教授。但是在一次偶遇時才知道他已經開業,行醫之餘還在進行樟芝的研究,當時只是心想我們這些人大概都身有反骨,不願按照一般人所認知的道路去走。今天讀到顏兄的新書,才知道其實他是大有深意。

  雖然我們走的是不同科系,我走的是婦產科,接生來到人間的新生命;顏博士走的是癌症研究與治療,想必接觸許多人生命的最後一程。但是行醫多年都有相同的感觸。我在臺安醫院秉承創院的宗旨推廣醫學,行醫多年發現愈來愈多的疾病和生活習慣有關,例如女性的內分泌失調、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癌,及其他許多生活病;誠如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大約有50%的疾病和生活習慣有關,也就是所謂的「生活型態病」。因此臺安醫院努力推廣八大生活習慣的NEW START新起點生活型態,預防疾病的發生或是改善疾病的嚴重度。顏博士則是以預防醫學的觀念做為癌症的防治手段。事實上許多癌症都和肥胖以及靜態的生活型態有關,由生活改變才是有效防治癌症的第一步。

  過去多年來,癌症一直列為十大死因的首位。也因為癌症的正統療法,諸如開刀、放療和用藥化療有其侷限性,如果沒有效,那就再用更強的藥,卻可能因而產生一些強烈副作用,因此病患經常會去尋求正統治療以外的協助或直接抗拒正統治療。

  醫師和民眾往往忽略一些生活型態改善以及輔助療法的功效。顏博士除了推廣預防醫學、使用傳統療法之外,並花費20多年的心力,以科學方法研究低毒性的天然物,希望能改善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以及增進療效。這一類輔助癌症治療的天然物,正是今日某些藥廠研發的重點,可見顏博士在癌症的治療上不但是走在時代的尖端,還是一位全方位的治癌專家。

  顏博士將他畢生行醫的心得寫在這一本書中,我在臺安醫院主持婦女減重班多年,深知減重是一種行為模式的改變,成功與否往往在一念之間;治療癌症也是一樣;而且脂肪細胞與癌細胞也有許多生物學上的相似點,所以書名稱為《抗癌就像減肥》,實在很有創意。然而這也說明了,這一念之間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困難,端看你有沒有選擇正確的道路。

  我知道顏博士以最虔誠的心來寫這一本書。有些坊間的保健書籍,只是為了打知名度或是推銷產品,可能充滿一些似是而非或沒有充分研究證據的說法。顏博士秉其治學的精神,不但深入淺出以案例或其它淺顯易懂的表達方式,讓我們了解一些艱深的醫學邏輯,並且考證詳細,參考了將近400篇的科學研究報告。相信這本書對於自己或家人正為癌症困擾的民眾,無異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對於想要預防癌症的民眾,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因此我很榮幸在此推薦這一本嘔心瀝血的巨著,也深信這一本書會對所有的人都有莫大的幫助。

周輝政
台安醫院策略長兼婦產科主治醫師

推薦序3

真誠醫者的抗癌指南

  我的同學顏榮郎寫的這本《抗癌就像減肥》,除了指出一般民眾抗癌的盲點,也提供了簡易可行的對應策略。不僅通俗易讀且具專業性,更難得的是以一種真誠的醫者情懷來告訴民眾他們應該知道的抗癌知識。很值得推薦給想要防癌抗癌的民眾閱讀,也是醫學相關學生和醫療專業人士的參考書。

柯文哲
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推薦序4

方法對了,抗癌和減肥都是有可能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遠勝治療,癌症更是如此。既然癌症起因於細胞增殖過程中不斷累積的基因突變,那麼其預防措施就需要落實到如何減少組織的損傷(減少發炎)、降低新陳代謝(減少熱量攝取)、避開突變原(戒煙等)這三個方面。一旦不幸成為癌患,就要擺正心態,採取正確的方法來控制腫瘤生長,做好長期與瘤共存的準備。

  顏博士的新書,正是圍繞這些主題展開。他以通俗易懂的文采將最前沿的抗癌研究成果介紹給大家,又創造性地將癌症與肥胖進行對比,告訴大家抗癌好比減肥,只要方法對頭不是沒有可能。在西醫治療癌症的侷限性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這本書像一縷清風,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也是輔助抗癌的行動指南。書中引用的大量科學文獻,也能成為醫學院學生很好的輔助閱讀,是值得放在案頭隨時翻閱的好書。

黃偉達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推薦序5

不只抗癌,還可幫助減肥和養生

  做為兩個孩子的媽,我開始相當注重健康養生的問題。這本書中所提的清晰觀念與簡易作法,即便不是抗癌,也可當作減肥或養生的參考,是本很有誠意與條理的抗癌書籍。第一次發現,原來減肥與抗癌這麼相似!

錢韋杉
藝人、兩個孩子的超級媽媽

作者序

  人生是一場不間斷的修行,我們的想法或行為模式會塑造出個人獨特的性格、身體與命運。處在台灣這個美食天堂,享受各式珍饈美饌的同時,我們的修行與智慧也正日以繼夜地受到考驗,必須時時為自己的生活飲食把關,才不會誤往肥胖、慢性病甚至癌症的路上走去。如果癌症是人生的試煉,如何度過這一關絕對是自己需下苦功修行,而不能將它直接托付給他人就期望過關。

  我的求學之路看似有些順遂,但因為讀的是醫學,反而在實習與行醫過程中體會到許多生命的無奈;尤其是面對復發型或晚期癌症病人,「不治之症」的無力感更是深刻。後來之所以會選擇鑽研癌症之路,也是居於這種氛圍吧。

  這種無力感,更會塑造一輩子的潛意識壓力;很荒謬地,這種壓力卻可能來自一輩子從未談過話或服務過的病人。當我還在醫學院唸書時就深深體會到了;當時台南朋友有個三十多歲的的鄰居,我們雖知彼此,卻從來沒說過話;只知道他患有某種慢性白血病,這在1980年代初是不治之血癌。我現在仍記憶猶新,有一回暑假我回到台南,我們意外碰了面,間隔約10~20米的距離;但並沒有說上話,他虛弱地看著我,似乎期待我能跟他說說話,或給一些建議,或許能有些輕微的幫助吧?但是,那一刻我卻懦弱地轉身離開,因為以當時我對癌症的認知,我知道幫不了他,我甚至沒有勇氣走到他的面前給他一個表面上的鼓勵。轉身離開當下,心空蕩蕩的,不知道我這麼多年在醫學院混的是所為何來?面對病人無助的眼神,我手上卻沒有任何神兵利器可以使用。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內疚。但後來我才發現這樣的事件漸漸變成行醫生涯中常見的一部分,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模糊地覺得我應該再多做些什麼,看是否能讓狀況變好一些。

  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患者,也是我當見習生時遇到的一位癌末病人。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在有點陰暗的癌症病房,陽光灑在午後花園裡,室內室外是兩種截然的溫度,就像病人們的心情。當時他已是胸膜「間皮癌(mesothelioma)」末期,一種因為長期暴露於石棉而起的胸腔癌症;而我只是一個被分派去跟他談話的見習生。就像過往一般人對待癌症的態度,家屬總是不希望病人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因此在談話中我被要求假裝一切都還OK,但是,當我跟他談話時,他的眼神隱隱透露出,似乎已清楚天年無多,他的假裝不瞭解只是病人與家屬間彼此的善意隱瞞。這是一個相互體貼的家庭,但我知道我對他這致命疾病絲毫無能為力,一對夫妻即將因為這樣的絕症而分離,那種強烈的無力感,也深深襲擊我年輕的心。隨著實習觀摩愈久,所見癌末病人的無奈只是更多,尤其是肝癌或肝衰竭末期的慘狀:黃疸、腹水、食不下嚥、腦昏迷或食道靜脈曲張合併出血、感染等尤令人震驚。當時面對病人與家屬的絕望眼神,對於生命的凋零,只有「無力感」可言。但正因如此,讓我總夢想是否有仙丹妙藥或其它神奇妙方,可以幫助病人克服這等難題。

  1986年大學畢業與服役後,為了擺脫這股沈悶的壓力,我決心離開台灣,希望學點新的技能或想法,於是申請到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念博士班,參與大學時代所想像不到的癌症基礎研究。當時熱衷於研究致癌基因的調控,因此畢業後也順理成章地喜好研發反制癌基因或抗癌基因療法。後來發現這類研究的專利陷阱實在太多了,除非是意外的新發現,不然任何你根據科學邏輯所能想像出來的抗癌藥物雛形,大多已被某些高手申請了專利;再阿Q一點想下去,做這類的研發也無非是投身生物科技資本主義的行列,就算能研發出突破性的抗癌產品,對癌症病人是否真有幫忙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為何這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空華。這要從現代文明的系統性問題談起。大藥廠大多是上市公司,首要考量必然是如何研發、產出新藥以促進營收與每股盈餘;否則一旦藥品專利過期,就得面對藥價急落的專利懸崖與營收銳減。它們如果要發展某種抗癌新藥到可以臨床上市,往往必須透過嚴謹耗時的毒理、藥理與臨床試驗等階段,這些費用加總起來會高達1~5億美元;但若要藥廠去投資以證明某種專利過期藥物、蔬果天然物、運動或氣功具有抗癌療效,就不太可能;因為這類投資通常無法取得專利,或太容易被模仿;而且上市後的收益通常不足以彌補原先的投資規模。因此大藥廠的利益邏輯不盡然會與普羅大眾的健康利益完全一致。

  這是資本主義系統下運作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然而這個社會又需要大藥廠持續研發、製造藥品,它們也需要合理的利潤才能維持下去;因此大藥廠成為現行醫療照護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我們看到,藥界老是在歧路亡羊般地不斷尋找神奇抗癌藥,醫界則參與驗證這些新藥,期待有天某個神奇的魔力子彈能徹底治癒癌症。

  另外,現代醫學對於癌症的「化約論」思考模式,將人體簡化為一個遵循物理化學邏輯運作的生物機器,並且認為任何疾病都是由於某分子的變異所造成;同時試圖逐層分析找出變異因子。這些原則在面對細菌、病毒時可能非常好用,只要能找出病源體並使用抗生素或疫苗,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對於癌症若依據化約論模式,企圖把複雜的癌症發生路徑切細,並找出關鍵的異常訊息;這雖有助於了解癌症,但要用於抗癌則有時顯得不切實際。因為癌症牽涉到太多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如果企圖藉由只矯正數項變異分子或基因以抗癌,便會發生「見樹不見林」或「瞎子摸象」的情況。例如,過往的經驗早已顯示單一抗癌藥物、標靶藥物或新科技,很難把癌腫瘤徹底消除;新科技或新藥再怎麼高強,對於復發型或晚期癌症也是有漏洞。

  換句話說,我們亟需關照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在整個病理、生理系統上的差異,加上對於飲食或生活方式做調整,以試圖賦活本有的自癒力。正如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所言,疾病的痊癒需要透過啟動自癒力;醫師只是扮演協助的角色,也不是唯一擁有抗癌智慧的人。而醫學研究也顯示,只要能減少促進腫瘤或肥胖的發炎因素,人類本就具有自我療癒本能。不論是抗癌或減肥都需要患者積極參與,才能有效治療。而且事實上,經過眾多研究或常民體驗,顯示這種尋求多策略的防禦、攻擊,來啟動自癒力以改善抗癌體質是非常必要的。

  對於這種醫療的不完美,我認為不應該咎責某些醫療人員或團體,因為這可能也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例如,為何醫療人員無法在飲食或生活型態的調整上,給病人正面積極的建議?一來,傳統醫學教育缺少這一塊;二來,對於每天忙著看診、照顧病人的臨床醫師來說,先進的癌症研究通常不太會吸引他們的注意,除非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有效(然而臨床研究往往落後基礎研究5~10年),否則對他們來說科學意義不大,而且臨床醫師更難得關注這些發表在基礎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因此患者的期望與醫療人員的判斷之間必然會存在落差。此外,根據目前的醫療保險支付條件,大多數癌症治療的醫院如果想花時間、人力給病人飲食或生活型態調整的諮詢,可能沒辦法從保險系統得到合理適價的收入,反而只會招來浪費時間和精力的抱怨。

  因此「化約論」思考模式下的抗癌法,與資本主義系統運作下不斷產出的新藥,是個互為因果,又交互作用的現實。在現行體系下,讓試圖透過飲食或生活型態調整,以賦活人體本有的自癒力與抗癌力,變成不可能的烏托邦。如此看來,文明的發展讓我們的系統或個人陷入某種困境,要掙脫就得有清明、鳥瞰全局的智慧判斷。

  既然新科技或新藥對於復發型或晚期癌症病人的無力感,可能因為系統性問題而助益有限,那倒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吧!知識就是力量與智慧的來源,我希望這本書中的要點能讓受癌症所苦的人,取回一些掌控命運的自主權;當然這也適用於備受肥胖或其它慢性病困擾的人。

  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我一直提醒自己讓這本書簡單清晰、符合邏輯,讓一般讀者感覺實用與易讀。這不是一本包山包海式的癌症治療指引,而是試圖指出諸多癌症常見的共同原因與惡化機制;透過這樣的了解,可以跟醫師共同計劃各種可行的策略,用來防癌或輔助抗癌;當然也有助於改善肥胖或其它慢性病。

  如果你與負責診療的醫師難以達成共識,卻又想尋求輔助食療或其它身心靈活動時,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全面、心安的策略,讓抗癌之路不再那麼感到徬徨無助。當然也希望患者或家屬不必因此走到一些荒誕不經、憑空浪費金錢與心力的路徑。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這也是一本立論有據的養生專書,不只提供防癌或改善肥胖智慧,也有助於預防或改善其它慢性病。當然我也樂見醫療專業人士閱讀本書,其中的最新引用的論文會讓您欲罷不能,絕不浪費您寶貴的時間。祝您愉快地看完本書,

  最後要感謝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給予建議和批評的諸多親朋好友,包括黃經天、曾小鳳、黃振華、王惠民、顏書渠、施夙玲、許定騰、林怡孜、李沛紜、陳志銘、陳昭蓉、陳文生、陳諺慧對某些章節的建議或修飾,Agnes Wu對第4章的文字修飾;李瑟總編輯與李依蓉編輯對於初稿鞭辟入裡的評論與建議尤其令人感激。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417669
  • 叢書系列:健康人生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常聽到的玩笑話是:「減肥有什麼難的?我天天都在減肥!」是的,問題就在於不了解肥胖背後的本質與運作原理,以至於時時在減肥,卻老看不到成效。抗癌也是一樣。癌症自1982年起年年蟬聯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2012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3,665人,佔所有死因死亡人數的28.4%,每天幾乎有120人死於癌症;這使得大家談癌色變,覺得抗癌不易,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大家對癌症的不了解。

如果了解癌症與肥胖在成因及本質上有許多相似處,或許人們就不必再把癌症視為奪命絕症,因為抗癌就像減肥,雖然不容易,但也沒那麼絕望。肥胖其實是一種生活病,因飲食或生活習慣異常,導致慢性發炎而造成;癌症亦同,不當的飲食或生活習慣,會導致體內發炎與免疫力減弱,而且刺激癌細胞生長,讓其有機會發展成具有侵略力的腫瘤,或加重惡化。

電影「阿甘正傳」中那位頗富智慧的母親經常言簡意賅,說出比經濟學家更犀利的道理,例如「我們真正需要的財富其實並不多,其餘大多是用來耍闊炫耀用的。(There is only so much of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飲食也一樣,我們真正需要的食物其實也不多,其餘大多是用來滿足口腹之慾、或挑動味蕾神經、或炫耀精緻高貴料理;而過度沉溺於飲食饗宴之樂,造就高血糖、高血脂與高氧化壓力,往往就是導致慢性發炎與諸多生活病的源頭。吃得清淡、只吃七分飽,其實是最簡單的健康之道,淡薄之中不僅滋味長,命也長。

抗癌為什麼失敗?

探討失敗的原因可以產生智慧結晶,所以我們先來看幾個抗癌失敗的案例,以便從中瞭解癌症的本質,找到避開錯誤循環之鑰。希望能讓讀者看清癌症狡猾多變的面貌,進而體認到:要成功抗癌,就需要多種策略完整到位,馬虎不得。

案例一僅憑化療或標靶藥物,一再挫折的肺腺癌患者

51歲的郭先生是民間企業的小主管,因多年肺癌的化療引起黝黑皮膚、虛弱,狀況持續惡化轉而尋求其它替代輔助療法。他罹癌前經常運動,也無抽菸惡習,因此向來少生病;但很容易情緒化或緊張,平常多外食,而且偏好油炸物、紅肉及各種含糖飲料;他也喜歡親自下廚料理,因此常常暴露於廚房油煙中。這些累積起來可能是他罹癌的因子。¬¬¬¬¬

2004年12月在公司年度體檢時,被發現有肺部腫瘤。因此在中部醫學中心接受手術,術後病理報告證實是肺腺癌。由於是早期肺癌,因此當時並未施行放射線與化學治療。直到2007年10月追蹤檢查,發現血中腫瘤指標「癌胚胎抗原(CEA)」(一種醣蛋白,正常值為5 ng/ml以下)過高,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肺部腫瘤復發。他因此接受第二次手術,但術中發現肺癌已經侵犯到中隔腔淋巴結與胸膜,無法完整清除。但是他的癌細胞被檢測出具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 receptor)」基因的變異,此後一年多便服用了可對抗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艾瑞莎(Iressa),但是長期下來導致臉部長滿痘瘡、皮膚乾燥或甲溝炎,而且體力嚴重衰退。

會員評鑑

5
10人評分
|
10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3/12/09
台東都蘭聚樂山莊民宿散記---奪回生命的自主權—讀「抗癌就像減肥」後記!

這些日子,年邁的岳父常駐醫院,加上自己年歲漸增,進出醫院的機會也比較多,每次游動於醫院的各個角落,看盡人間「初始與末端」的百態,感觸非常的深刻!

國人對於「醫療」很依賴卻是很陌生,對於醫生多是敬重,甚少「質疑」,也不知道自己有些甚麼樣的權利與義務,說是「乖巧」、「聽話」,卻又有點「愚癡」!

癌症早已經是台灣地區普遍存在而且是致死率最高的病,舉凡我們身體上的任何器官都可能「致癌」,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的研究過「為甚麼我會致癌?」對於罹患癌症的患者又有幾人問過「除了吃藥、化療、鏢靶治療之外,日常生活中我應該怎麼調養?」「醫生,我應該用甚麼樣的方式來防癌或者治療『比較』有效?」
市面上防癌的書籍汗牛充棟,但是卻從來沒有一本告訴我們「為甚麼癌症是甚麼?」

顏榮郎博士在「抗癌就像減肥」一書的自序中說「我們亟需更整體性地觀照癌症細胞與正常細胞在整個病理、生理系統上的差異,加上對於飲食或生活方式做調整,以試圖賦活本有的自癒力。」

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癌細胞成長與擴張的原理,更明確的指出哪些物質是「癌細胞的養分」,哪些又是「癌細胞成長的剋星」,看完全書之後,你會豁然開朗---原來我每天都在「養癌細胞」!!

抗癌絕對不是依賴「單一」的治療方式,而是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方式」,作者指出「只要能減少促進腫瘤或肥胖的發炎因素,人類的自我療癒本能就可以有效的被啟動。不論是抗癌或減肥都需要患者積極參與。」

如果要我要勉強的指說這本書的有「缺點」的話,如果書中圖表能與文字配合在同一版面,將會使得讀者更易於瞭解,謹此提供作者參考。

如同作者所說的「奪回生命的自主權」,希望各位朋友能從這本書得到這樣的啟示!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1/27
All my life I have been fighting to manage my weight without much success, which is mainly due to my lack of dicipline. After reading Dr. Yen's book, I realize it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beauty but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think from now on I will be more motivated to be very diciplined about looking after my health. This is absolutely for everyone who wants to look good and be healthy (just read the monkey case).

I wish Dr. Yen has written this book in an even simpler way because I do not need so much scientific proof to convince me. However I rate this book as "super".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1/12
我覺得顏博士是一位將心比心善待病人的好醫師,因為他字裡行間殷殷囑咐讀者,要拿回生命的自主權,命是自己的,要用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照顧自己的身體,
"抗癌就像減肥"真是妙喻,減肥的人一定要少油少鹽少糖多運動,飲食清淡,呼吸新鮮空氣,這是大家養生原則,能夠身體力行自然可以防癌抗癌
問題是一般人都有惰性,也常會心存僥倖,抗拒不了美食誘惑,於是減肥失敗,疾病也容易找上門,
所以我建議要把這本書當成健康寶典,時常拿出來參考,該如何吃,該如何生活,該怎麼避免環境危險因子等等,you are what you eat,you are what you live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1/06
身為印度愛笑瑜珈運動(愛笑俱樂部)的台灣引進者,很高興顏醫師在書中有提到「笑」對於提升免疫力的功效。而他描述這項運動的文字部分,也顯示顏醫師有蒐集閱讀了很多資料,才能描述的很正確。甚至比我們笑友和笑長更正確。由此可知顏醫師寫書之前的準備功課是做得很認真嚴謹。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0/30
  在看到這本書書名以及封面關鍵字『抗發炎=減肥X抗老X抗癌』的當下,內心其實糾結了一下!這段文字給我的刻板印象讓我驚嚇萬分啊!因為反覆發炎、肥胖以及癌症正是我目前生活的寫照!
  但在拜讀完顏博士大作之後,卻讓我生活有了小小的激盪與改變!首先作者很貼心的安排了導讀,不同身分的讀者可以依據不同的導讀順序來讓自己更容易進入本書的氛圍,這是讓人很驚豔的安排;其次,作者使用了約15個案例來說明複雜的醫療程序以及機轉,讓讀者可以從簡單的文字敘述輔佐照片來觀察,淺顯易懂的敘述方式更貼近讀者;而安插在內文中的《一分鐘醫學教室》更讓對醫學常識一知半解的讀者更清楚明白專有名詞所代表的意義,這是門診時醫師所無法解釋清楚的一部分;書末更將書中所參考的文獻做成一覽表,讓本身已是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可以按圖索驥,找到足以佐證書中內容的依據。
  看過本書之後,以一個癌友身份的我來說,我除了嘗試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戒掉了含糖飲料與嗜食的紅肉之外,也增加了運動量,我開始每天騎20km的腳踏車,提早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也藉著信仰和音樂釋放生活上的壓力,短短一個半月,成效是體重降了4公斤,精神上也愉悅許多。如果你現在問我,我接下來會把這本書借給誰看?我會告訴你:『不借!』,好書不是該大力分享?我只能分享我讀過本書之後的愉悅心情!書呢?我要留著時時警惕自己啊!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楊定一全新作品!重啟人生,再次出發,我們亟需一個全新的開始,走出有毒的關係,看清自戀的倒影,突破受害心態的枷鎖,活出這一生的祝福《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