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生存之道:對人而言 最重要的事

生存之道:對人而言 最重要的事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是渾沌迷亂時代的樁礎,日本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 信念的原點!

  為何如此閉塞的景況,會鋪蓋整個社會?理由不就是因為,大多數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因而失去人生的方向?……我認為,大家有必要徹底地問自己:「人為什麼活著?」--摘自序章

  海外八國翻譯發行,反應熱烈。
  幫助你實現夢想、步向踏實的人生!
  ★ 中國大陸發行量突破百萬!
  ★ 日本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書中闡述稻盛和夫對於人生、工作的詮釋與想法,並提點了做人處世的原理原則。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磨練自己的靈魂、提升自我。而磨練心志的最佳途徑便是專注地工作。此外,稻盛和夫也在書中提點人生與經營的智慧,如「夢想愈多、人生愈能大幅飛躍」、「經常內在反省、勿忘磨練人格」、「企業收益只是寄放,要貢獻給社會」等人生智慧結晶。

  此外,稻盛和夫在書中也提及了晚年開始信奉佛教的發想與啟示,如「一種心態,讓地獄變成天堂」中闡釋利他心的觀點,並強調「商業的原點就在利益他人」。

本書特色

  稻盛和夫在書中不僅以自己過去的經驗為例,說明過程中獲得的智慧與啟示。若讀者遭逢相同的困境時,便可以稻盛和夫的經驗為借鏡,並從中獲得啟發。

  此外,書中亦闡述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與對於工作的觀念,提及佛教義理與在人生中的體現,並說明自己出家的原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
 
  生於一九三二年,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一九五九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即現在的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一九九七年轉任名譽董事長。一九八四年設立第二電電(KDDI)擔任董事長,二○○一年轉任最高顧問。一九八四年設立稻盛基金會,同時設立「京都獎」,每年定期表揚對人類社會發展有功的人。此外,針對年輕企業家設立「盛和塾」企管訓練班,親自擔任校長,盡心盡力為日本培訓年輕的經營人才。二〇二二年八月逝世。主要的著作包括:《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敬天愛人:我的經營理念》、《稻盛和夫的實學》、《你的願望必會實現》、《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人生的王道》、《稻盛和夫工作法》、《成功與失敗的法則》、《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的自傳》、《努力,認真地活著》。

譯者簡介

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政大新聞系、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專職日文筆譯。


 

目錄

序章
因應渾沌時代,重新探索「生存之道」
此生的意義就是磨練魂魄
單純的原理原則,不可動搖的生活指針
從拚命勞動中,可體會出人生的真義
「改變想法」就可完全改變人生
宇宙法則:心有描繪的、必定實現
真的有不停帶給人睿智的「智慧之礦」
貫徹執行嚴以律己的「王道」吧!

第一章 讓思想成真
只取自己所需的人生法則
重要的是,醒著、睡著都要用力去想
是否能看到「彩色版」的事實?
對所有細節都持有印象,就能實現
沒有細心的籌劃與準備,不可能得到成功
因為生病,學到心的大原則
注意到運隨心轉的真理
能不放棄地做下去,結果也只有成功
重複努力,平凡也會化為神奇
每天發揮創意,就能產生大躍進
你能聽見就在身旁的「神的聲音」嗎?
經常記得,要過「有意識地留意」的人生
夢想愈多,人生愈能大幅飛躍

第二章 就原理原則去思考
人生或經營的原理原則,簡單就好
「生活哲理」成為迷惑時──指標
能固守原理原則,不隨波逐流嗎?
貫徹的意義,光知道是不夠的
思維的向量,決定人生整體的方向
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大戲?
不在現場揮汗,什麼也學不到
就是現在,抱著必死決心、活在當下
愈能熱愛,愈能成為「自燃型」人物
戰勝自己(的弱點)往前進,人生就有大的改變
能破解複雜的問題,凡事皆透明可見
試著用單純的方式,思考國際問題、與國家之間的摩擦
與外國的交涉,捨棄常識、講求合理

第三章 磨練、提高心志
為何日本人失去「優美的心」?
對領導人的要求,道德勝過才能
經常內在反省,勿忘磨練人格
磨練心志的「六種精進方法」
在幼小心靈中,播種感謝思維的「暗中念佛」
無論何時都準備好,說「謝謝」的心情
高興時就表現高興,誠實的心最重要
佛教形容人類慾望之深,連托爾斯泰也感嘆
如何才能斷絕迷惑人心的「三毒」?
抽「正劍」奔向成功,拔「邪劍」自掘墳墓
勞動的喜悅,世上最高
把佛說的「六波羅蜜」銘記在心
透過每天的勞動,磨練心志
勞動的意意是,找回勤奮的驕傲

第四章 用利他的心生活
托缽之行,遇到人心的溫暖
一種心態,讓地獄變成天堂
商業的原點就在「利益他人」上面
貫徹利他思維,能拓展觀察事物的角度
每晚捫心自問,跨入新事業領域的動機
真正為世界、為人類,即使虧損,也要繼續試著做
企業收益只是暫時寄放,要貢獻給社會
日本啊!請以「富國有德」作為國策
沒有忘掉這項可敬的「美德」嗎?
開始以道德為基礎,展開人格教育
勿重蹈歷史覆轍,構築新的日本
從自然天理學習「知足」的生存之道
人類覺醒時,也是「利他」文明開花的時刻

第五章 跟宇宙洪流取得協調
掌管人生的兩大無形力量
能理解因果報應原理,命運也會改變
別急!因果的總帳最後都是正確的
包羅萬象、不斷促進成長的宇宙洪流
偉大的力量,注入到所有的生命當中
我為何下定決心、進入佛門?
不夠完整也無妨,重複精進就是尊貴之舉
心中擁有連結真理的美麗之「核」
遭逢災難是消除業障,可喜可賀
比開悟更值得做的是,利用理性與良心磨練心志
再微小的東西,都有其角色與職責
將人類該有的「生存之道」列為目標,未來就在其中

後語

 

推薦序一

披沙瀝金的生命智慧

  稻盛先生一直是我所尊崇的人。從他身上所散發的單純信念,無一不在書中的字裡行間中顯露;這本書更是我在一九九○年代,首次接觸到的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他在成長、求學、工作的過程中並不順遂,但秉持心中對自我正確的估量與對目標的堅持,使得眼前的一切困難化成了前進的動力,而那一段黑暗中緩慢摸索的步履,也形成了一種披沙瀝金的揀選過程,建立了專屬於「稻盛哲學」堅定不移的人生準則,以致於在日後創業,得以不斷維持企業的高收益成長、企業全球佈局如繁花盛開。

  稻盛風,早已吹向全球。他的書在日本銷售破百萬,中國大陸也動輒百萬以上發行,海外至少超過十一種語言授權,回響熱烈。最讓人好奇的是:無論在經濟景氣或者不景氣,稻盛企業為何都能穩定高收益成長?面臨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稻盛如何將之起死回生,重生再造?

  這本書是稻盛和夫信念的原點,讓我們得以窺探日本經營之聖對於人生的詮釋與想法,做人處世的原理原則,以及企業領導人該如何從「心」開始,主導企業的未來發展。究竟是基於何種信念?稻盛先生得以讓面臨股票下市、遭受破產解散命運的日本航空(JAL)得以奇蹟重生?我們該如何運用「稻盛哲學」,幫助自己和企業走出時下又窮又悶的時代,實現心中的夢想藍圖?

  在弱肉強食的商企業界,一切「利」字為上,稻盛先生始終奉行不悖的原則卻是:商業的原點就在「利益他人」上面。他說:追求利益的心情,是企業或人類活動的原動力,因此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想儲蓄財物的「欲」。但是絕對不要將這個欲只停留在利己的範圍內,要拓展成為「大欲」,謀求公眾利益。利他與利己其實互為表裡,從小地方看屬於利他,擴大來看終究會轉成利己。

  稻盛先生認為:思維的能量,決定人生的方向!他在書中提到:「如果能夠擁有確切的原理或哲學,無論在任何狀況下,應該都能夠從事正確的判斷才對。」心中是否有正確如金石般不可撼動的原則與覺悟,是決定了生存之道,以及能否得到成功果實的關鍵。

  在書中,他不僅以自己過去的經驗為例,說明過程中獲得的智慧與啟示,也揭露自己遭逢困境時如何面對並從中獲得啟發。本書上市十年長銷不墜,等於稻盛先生的智慧結晶。這是一本人人必備的暢銷好書,千載難逢,十分慶幸自己能有機會拜讀此書,並為之作序。

唐松章
--(本文作者為崇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盛和塾召集人兼幹事代表)

推薦序二

人生之道 貴在於心

  日本航空在二○一○年一月以負債額高達約二.三兆億日圓聲請破產。在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大刀闊斧改革下,二○一一年四月一日到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營業淨益高達二○四九億日圓,並在二○一二年九月股票重新上市,而在今年春天所結算出的業績概況,營業淨益也有一九五二億日圓的亮眼表現,自有資本比率也達到四六.四%,較前一年提高一○.七%,這些數據都顯示出日航在稻盛和夫的領導下,財務體質更為健全。就在交出如此傲人成績之際,稻盛和夫毅然決然辭去董事一職,但日航仍禮聘其為名譽董事長。二○一二年底由日本產業能率大學所舉辦,以日本五百六十五位企業經營者為調查對象,選出年度最佳企業經營者,也是由稻盛和夫一舉拿下第一名的殊榮。稻盛和夫將不為人所看好的日航,創下不可思議的逆轉勝,讓人津津樂道,也成為企業成功經營的最佳範例。

  對於稻盛和夫在經營管理上的理念,每每讀來深有所感。「不在現場揮汗,什麼也學不到」,這是稻盛和夫在參加一次經營研習會中,由本田技研工業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所觸發出親身力行、全力工作,方能有所得的道理。在一九九五年時擔任中華汽車總經理的我,面對裕隆汽車的虧損,提出「遷都三義,廠辦合一」的構想,在思考出經營層面若與現場脫節,就無法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下做出的決策建議,而這個構想也讓裕隆集團快速走出損失的陰霾,成功的樽節溝通成本。就如同稻盛夫在二○一○年二月接掌日航之後,在三月即開始為期四個月的日航全日本據點拜訪之旅,親身與第一線的員工交流,並以身作責地在機場迎賓送客,讓員工了解到日航不是運輸業,而是必須用心待客的服務業。如此親力親為,只是為了凝聚公司的向心力,鞏固起高層與第一線員工同舟共濟的思維。誠如書中所言「重視體驗的感想更甚於知識」,這也是我常論及的概念。如果只是光說不練,並沒有採取行動,一切也只是空談(Just thinking/talking if no action equals nothing)。

  在這本《生存之道》中,稻盛和夫提及「用利他的心過生活」以及「商業的原點就在『利益他人』上面」,在接下重整日航的重擔,相信稻盛和夫也是懷著一顆無私的心,以不接受報酬方式,為的只是要把自己所長貢獻給這個社會。回憶起在二○○○年時,在接到是否有意出任經濟部長的意願洽詢時,心中情緒複雜萬分,未曾涉入政治洪流的我,為此不斷反覆思量是否具有能力扛起為人民為國家盡力的重責大任。但懷抱著想為台灣人民服務與無私奉獻的心,以首位企業經理人跨足到政界,一直沒有為忘卻自己當初投入的初衷,就是要讓人民能「安居樂業」。所以,不論是在基隆河的整治(員山子分洪)、改善大高雄地區的供水、中科開發,甚或是促進民間參與BOT公共建設、國營事業的變革上,都有了成效。政策的實施是需要許多的單位加以協同合作與磨合,若彼此間都以本位的立場來加以思考,只會讓政策的執行延滯,民眾也無法感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用心。因此,我總會希望彼此採取尊重對方立場的姿態,不固執已見,一起思考出完善的解決對策,以最有利於人民的考量來規劃與執行政策,透過這樣一個想要達成共同目標而做的努力,能夠貫徹這種原理與原則,也就能夠達成既定目標。

  稻盛和夫所闡述的「人生之道」其實就是最基本的做人做事道理。只不過,最簡單的原理原則,反而易被遺忘與忽略。同樣地,當我們在面對問題時,雖然看似複雜難以解決,但只要回歸問題本質,原來其實是相當單純的。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則「成功方程式」,也就是人生∕工作的成果=思考方式×熱誠×能力,就如同我曾提出過的企業要能成功,就必須擁有策略、決心與執行力(策略+成功+決心=成功),成功與否存乎一心,人生不可能是永遠順遂,唯有秉持著純正無私的心,動機良善純正,心性的提升也就能走向輝煌的人生。也希望讀者能由書中體會出稻盛和夫所要帶給我們的最純粹的人生滋味,轉化出更為美好的心,建立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道。

林信義
----本文作者為前經濟部長、前行政院副院長、廣源投資(股)公司 董事長

推薦序三

生存、生活到生命

  像稻盛和夫這樣一生成功的經營者或創業家本來就不多,像他這樣認真用心寫書,分享生命哲理的人就更少了。由於他是非常多產的作家,書與書之間的內容難免會有重疊,但他的每一本書都有一個主軸。

  這本《生存之道》(生�方)出版的年代,是日本經濟已渾沌了十年的二○○四年之際。當時閉塞的氣氛瀰漫整個社會,他認為這種狀況的起因在於日本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和今天台灣的狀態有若干相像。日文的「生」就像中文的「生」,不只是「生存」」也有生活、生命等較廣泛的意涵。

  我一直對稻盛先生十分敬重,三年前他以八十一歲高齡受邀整頓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這個包袱沈重的日本國家象徵,在他的領導下,歷經二年左右的時間,已反虧為盈、起死回生。這兩年去日本時,我都特別選擇搭乘日本航空,一方面松山到羽田比較省時,一方面可近身觀察其成果。

  日航改善過的「服務旅程」(Service Journey)從地面報到服務,到艙門的登機時間、艙內座位設計、機上飲食及服務,據我個人的評價都超越競爭者。因此,稻盛先生的經營管理不只是說說寫寫而已,他是可以力行、實踐、做到的。審視本書的內容,他說的不只是經營管理,像他所談的其實是生活、工作、事業及生命的基本道理。

  許多日本人寫書的風格有點像爐邊談話,穿插個人經驗或歷史故事,侃侃而談、平易近人,可能沒有太多的系統或架構。稻盛先生要傳達的道理,也不是十分艱深,但因為都是作者身體力行的心得(包括佛教修行),因此十分有說服力。

  稻盛先生所談的「生存之道」並非侷限在個人層次,也觸及企業、國家、甚至人類文明。本書主要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讓思考成真>,強調運隨「心」轉;第二章<就原理與原則去思考>,簡單即是善、即是美;第三章<磨練、提高心志>,和他修行佛教的磨練與啟發有關;第四章<用『利他』的心生活>,從商業原點到「富國有德」的國策一樣適用。

  「利他」也是施振榮先生最近在談「王道」時常提到的,傳統經濟學假設人是自私利己的,雖也沒錯,但兩者並不互相衝突。過去太強調自私的部分,在物質缺乏時代,有許多的零和遊戲。但今日的網路世界、免費經濟及共享價值,有許多利他分享的作法,最後還是回到利己。對生命、對價值的了悟,才是指導生活、生存的法門。

 溫肇東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四

生存之道即是修行之道

  稻盛和夫先生的新著作《生存之道》分享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在無形時間遞嬗中,在有形事物空間的創造裡,在人與人之間用心投入而淬鍊出的生命智慧,包含了深刻體會生命轉化的道理,並歸納出不論個人生存、企業、國家乃至整個文明或全體人類都可奉行的法則。有幸受邀為本書作推薦序文,在閱讀本書時,引動心中思緒流轉與稻盛和夫先生的生命智慧遙相呼應,謹以恭敬心提筆為文與大家分享。

  我想從「道」說起,《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從眾生萬物豐富繁榮裡領受到其中規律,而歸於單純之初始本源,先古聖賢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道」也是指自然變化的法則;而從為人的角度出發《說文解字》中:「道,從首,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這意涵中「道」不僅僅是法則、是方向,也更是行動。因此「道」是我們邁步向前的方向,也是到達目的的行動。方向需要正確確立;行動需要方法執行。而稻盛和夫先生的「生存之道」中「道」的「面之所向」為何呢?就是「讓往生時的靈魂比出生時更美好」。「道」中「行之所達」所用的執行方法為何呢?稻盛和夫提出「努力讓思想成真」、「以原理原則思考」、「磨練提高心志」、「利他的心生活」、「與宇宙洪流取得協調」等等重要的方式來達成「生存」的目標與意義。

  佛法不說「生存」,但提倡慧命。慧命是眾生本具的佛性,探究稻盛和夫先生所用之「生存」一詞,意近佛法的「慧命」。稻盛和夫先生的「讓往生時的靈魂比出生時更美好」,意近佛法所謂的除垢無染回脫自性之「慧命」。如何自淨慧命呢?佛法經典《四十二章經》提到,「佛曰: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說出除垢無染回脫自性之「慧命」的執行方法,就是要富貴能求道,要貧窮能布施,要面對所有大環境與個人心性的挑戰,能藉事練心,能秉持生命關懷的同理心與綜觀宇宙的大悲心,明明白白堅定的執行慧命的修行之道。

  現今人類活動頻繁,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用帶動個人,社會價值觀的混亂失序。要怎麼樣可以撥亂返正,達到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祥和、國家的安康、自然環境的永續等等,所有課題的探討都指向每個個人對生命的態度與執行。

  我的心領神會「生存之道」即是「修行之道」。

沈文振
----本文作者為拓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五

劍及履及-步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們常常說:「當一個人的人生歷練已經到達一定的階段時他的體悟也有一定的深度。」閱讀完這一本書,就感覺像是吸收了一個人的畢生精華般,內心的滿足及充實真的是難以言喻。在書中記錄下的是稻盛先生從自身奮鬥經驗中體會出的哲理與見解,他所分享的每一個觀點都值得我們再三咀嚼思考、細細品味。

  其中稻盛先生提到的「企業身為社會的公器,因此也有為社會、為人類盡力量的職務和義務。」這份理念絕對不是博取聲望的口號或是號召而已,稻盛先生的的確確實踐他所說的願景,他那份回饋社會的熱情,使我深有共鳴。當然不能單憑一人的力量,我認為每一位企業家都應當正視自己對於社會的責任,將一己之力回報於社稷,唯有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這股向上的力量才會在社會間流轉,帶動大家一起往進步的方向前進。

  此外他在書中提到:「人生的目的在於磨練自己的靈魂、提升自我。」令我佩服且印象深刻的是稻盛先生在自我實踐上,也將經營企業當作是一種修行,認為磨練心志的最佳途徑便是專注地工作。這樣的心態看似是工作狂心理,然我個人卻不這麼認為,反倒覺得他十分高明。自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追求磨練心志,也因此產生了各式各樣號稱能磨練心志的方法,在眾多方法中,稻盛先生選擇把自己融入了工作,把工作歷練當作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對他來說,埋首於工作中並不是件苦差事,只認為自己是一直不斷地在學習、追求成長。

  確實,在工作上我們都會面對到各種不同的狀況,每一次的難題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且在工作中我們也不斷地磨練著自己的能力。就像陶藝師在拉陶坯的過程一般,不斷地踩動著轉盤,眼睛專注地盯著陶坯,手反覆地修整不平的表面,最後臻於完美。現下很多就職者或是求職者總是覺得難以投入在工作之中,認為工作是辛苦的,但其實歸咎到底其實是心態上的問題,若是我們能學習培養出把工作當作是磨練心志的心態,把心的視角轉向,相信在工作上得到的收穫及成就也會日益增長吧。正如稻盛先生所言:「開悟就在每天的勞動當中。」

  衷心推薦這本書給各位讀者,不僅可從中吸取稻盛和夫先生這近一甲子的奮鬥心得,也能學到他的人生態度,謙遜而踏實、積極而努力的前進;重要的是,靈活地將之運用在職場工作當中。在台灣社會當中,人人都應該像稻盛和夫先生學習,秉持著「利他」的精神,努力認真的面對社會上、職場上的重重困難挑戰,勤奮不懈地實踐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要忘記感謝的心情,經常用誠實的反省心自律;更別忘了正向思考、用正確的態度、持續做正確的事,在每天的生活中磨練自己的心,以提升人格。

  然相信各位讀者也知道「知易行難」。在學習每位成功者所分享的理念時,除了理解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能夠真正地「Take action」—也就是去實行。我在人事圈服務的這二十五年來,也面對了不少優秀的菁英及成功人士,其實他們都有反映出書中所描述的成功的特質及態度。然他們和一般人的差異就在於:面對著那些成功的理念,他們都有確實地去「Take action」。唯有去實踐才能夠有機會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因此,在此與大家共勉之,不僅是學習稻盛先生的生存之道,也要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許書揚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六

邁向地球時代的企業家典範-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

  二○一二年,台灣盛和塾召集人唐松章博士,邀請我到盛和塾演講。當時演講的題目是:「佛教創造財富的秘密」。這與一般人認知佛教安貧樂道的思想大不相同。然而,稻盛先生以佛法的智慧融入企業經營的卓越成就,卻具體地說明了自利、利他,自福、福他的「菩薩經濟學」,為近代人類深陷於資本主義的困局,點亮一盞明燈。

  二○○八年,中國大陸的毒奶事件,震驚了社會,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有深刻的反省。當時應上海復旦大學之請,以「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為題,探究佛經中以慈悲和智慧為核心的「菩薩商主」,廿一世紀的企業家如何在企業中具體實踐全體與個人的幸福。二○一○年與不丹總理吉美.廷禮閣下會面時,暢談我個人所建構的菩薩經濟學,與不丹所推行的「國家幸福力」(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之密切關聯。

  《生存之道》一書,在世界各國的出版,皆受引發廣大迴響。稻盛先生以甚深而單純的道理,做為一生行事的準則。他認為這些讓他一生獲益無窮的觀念,與其經營企業茁壯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在第一章<讓夢想成真>,提到無論醒著、睡著都要精進地觀想,以專注持續的念力,讓生命如同持續燒煮的水,終有沸騰之時。

  稻盛先生運用佛法中「觀想」的法門,透過以心念對通向成功路徑,孜孜不倦、重複不斷地模擬想像,愈來愈熟練,甚至在眼前鮮明地具體顯現,讓成功的美夢重疊無數次後,形成現實。十多年前,我也曾運用觀想的方法,創發出「成功心象法」,每天睡前及晨起前,將一天的生活順利成功的影像先觀想一遍,增強成功的念力。當觀想的心愈放鬆,愈沒有執著,如同明鏡映照萬物,就愈能創發不可思議的成果。

  在<就原理與原則去思考>一章中,則談及大原則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生命大戰略的建立,永遠重於戰術;做對的事,永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掌握了大根本,就不會迷失方向。稻盛先生一生依止為人類謀福利的「利他」思想,作為根本的生命目標,確立這樣的生命大戰略,讓他不曾在成功中迷失,也能在艱困中安度寒冬。我們可以說,稻盛先生的一生,所依止實踐的正是:「自利利他、自福福他、自覺覺他、自圓圓他」的菩薩商主之道,一生都是以「利他」的心在生活。

  稻盛先生認為,「利他」正是經商的原點。他也期勉企業家應該要成為「三好商人」—對客戶好,對社會好,對自己好。

  事實上,企業本身正是最好的布施。我們可以將企業,視為菩薩的布施行。一個企業的運作,最直接的布施對象有三者:企業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企業的員工及眷屬,及企業主自身及其家人。

  企業在營運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創造消費者、員工及其眷屬及自身及家人幸福的過程。而企業所創造的利潤,則是所獲致的福報。因此,我將個人從《金剛經》中體會的菩薩企業精神,寫成如下的偈頌:「企業即布施,利潤即福報,輾轉善循環,共成淨世間。」而這樣的企業,將利益全體人類,為未來的地球發展突破困局,創造新的地球黃金世紀。

  慶喜世間有稻盛先生這般慈悲的智慧長者,作為邁向地球時代企業家的典範。我們也期待「以智慧創造利潤,以慈悲善待一切」的菩薩經濟學理念,能昇華現代的企業精神,而引發未來企業的新典範,共創人間未來福!

洪啟嵩
----本文作者為國際禪學大師、地球禪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417683
  • 叢書系列:日本館-商業思潮
  • 規格:軟精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序章

因應渾沌時代,重新探索「生存之道」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個人生活應該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衣食應該飽足、卻欠缺節制;社會應該自由、卻充滿閉塞氣氛;只要使出幹勁就可以得到一切,但是人類卻軟弱悲觀,甚至有人因此犯罪、製造醜聞。

為何如此閉塞的景況會鋪蓋整個社會?理由是因為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因而失去人生的方向。我認為,應該不只我個人這樣認為,眼前社會如此混亂,起因在於人們普遍欠缺人生觀。

處於這樣的時代,我認為大家有必要徹底地問自己:「人為什麼活著?」首先必須正向面對這個問題,確立自己的生活方針的「哲學」。這裡所謂的哲學,也可以說是一種理念或思想。

要做到這樣,可能如同在沙漠理灌水般徒勞無功、或者像在急流中打樁般困難。然而,正因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鄙視努力、流汗」風潮的時代,因此我相信,此刻單純、直接的提問,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除非我們去嘗試、徹底從頭思考生活方式,否則混亂會愈來愈嚴重,未來也會愈來愈渾沌不明,社會的亂象不斷擴展下去──我認為感受到這種切實的危機與焦慮的人,應該不只我一個人。

我想從正面的角度切入探討人類的「生存之道」。由基礎開始觀察,毫無顧忌地道出我的想法。我徹底重新質疑人活著的意義與正確的生活方式。藉由這種做法,在時代的急流當中,我想試著打下一支小小的樁。

各位讀者,如果可以從此書中,找尋到生存的喜悅或得到一點啓示,因而讓自己度過充滿幸福且充實的人生,將是我最高的喜悅。

此生的意義,就是磨練魂魄

話說,我們人類活著的意義或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對這個可以說是最根本的問題,我還是想從正面提出我的答案,也就是提升心志、磨練魂魄這件事。

人活著的時候會被欲望迷惑牽引,這也是生物活著的特性。一旦放下迷惑,我們就能夠追求無止境的財富、地位和名譽,成為被快樂淹沒的生命。

的確如此。只要活著,就不能沒有足夠的衣食,想要活得自由自在,也必須有金錢才行。由於出人頭地也可以成為生存所需的能量,因此,我們也不能否定,人活著就該擁有人生的目標。

問題是,以上所提的,都只限於眼前這一世。不論你擁有多少東西,往生時一點也無法帶到另一個世界。這一世的事物,都得在這一世做出清礎的結算。

在所有的事物當中,如果有一項是不滅的,那不就是所謂的「靈魂」嗎?當我們死亡時,不得不全數放下今生今世努力積累的地位、名譽、財富,只能用靈魂迎向嶄新的旅程。

因此,每當有人問我「這輩子你為什麼而來?」時,我就毫不遲疑地回答,因為我想成為「比剛出生時更好一點」的人,也就是說,我為了想帶著更美麗、高尚一點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而來。

在庸俗的世間誕生,嚐盡各種苦與樂、在幸運、與不幸的波浪沖洗下,直到最後的日子為止,還是絲毫不倦怠,努力地存活着。生存的過程有如磨亮自己的砂石,提升我們的人性、修養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擁有比來到此生更高境界的靈魂,然後離開這個世界。我認為,這才是人類的生存目的。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1/12/23
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稻盛和夫是我一直很景仰的經營家,
這本書不僅是企業經營者要看,管理階層要懂,覺得一般大眾也很適合。
希望大家都能在此混沌世代中,找到我們的生存之道。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