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傳媒關鍵概念:傳媒素養教材

傳媒關鍵概念:傳媒素養教材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傳媒/資訊深深影響了當代教育和公民生活,然而臺灣各級學校公民通識課程,尚缺乏適用的教材讀本。本書特別採用主題概念法,像百科全書一樣,匯集當代傳播學界公認的重要傳媒概念,分成26講次方便學生瞭解傳媒本質。

  每一講次都包含了「基本觀念」、「學者的回應」、「問題討論與作業」三部分。編者很榮幸邀請到國內11所大學的20位新聞傳播領域教授,參與、撰寫「學者的回應」,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在地適用性,非常值得大家一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主編

  公益性民間社團,創立於2002年
  致力於協助傳媒工作者提高新聞專業水準
  前身為行政院新聞局金鐘獎、金鼎獎部分獎項

  目前設立的獎項除「社會公器獎」、「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外,
  還有下列新聞獎:
  平面媒體類:
  ◎即時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
  ◎新聞攝影獎(單張)(系列)
  ◎新聞評論獎
  廣播類:
  ◎即時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
  電視類:
  ◎即時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
  ◎每日新聞節目獎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
  ◎新聞學術著作獎

 

目錄

教學小叮嚀

第一輯  傳媒體制形成的諸多元素
第1講 新聞自由
 臺灣新聞自由的幾點觀察/羅文輝
第2講 傳媒與政府的關係
 傳媒與政府的兩種關係:黨政軍的退與進/馮建三
第3講 傳媒與公眾信任
 重建傳媒的公共性格:南韓報業改革的借鏡/林麗雲
第4講 人民知的權利
 知的權利是天賦人權/彭家發
第5講 公眾的傳媒近用權
 臺灣傳媒近用的檢視/賴祥蔚

第二輯  傳媒內容製作的條條框框
第6講 傳媒所有權集中化
 傳媒所有權集中化關係到社會你我他/陳炳宏
第7講 傳媒內容的品質
 傳媒內容反映社會現況/鍾起惠
第8講 新聞客觀性
 新聞客觀性存廢平議/彭家發
第9講 誰決定了新聞?
 編輯權的巨變前夕/陳順孝
第10講 新聞採訪策略
 新聞倫理是採訪策略的底線/林照真
第11講 傳媒報導的偏差與政治傾向
 臺灣選舉的新聞偏差/羅文輝
第12講 新聞倫理
 性侵害相關新聞的「蘋果化現象」及其影響/孫秀蕙
第13講 公民新聞
報導切身議題、促進社會公義/陳順孝

第三輯  傳媒的深層社會效果
第14講 傳媒的力量
 論傳媒之傳播效能/林東泰
第15講 宣傳與傳媒
 新聞與宣傳「你中有我」/游梓翔
第16講 傳媒與選舉
 掌握傳媒是否就可穩操選舉勝算?/翁秀琪
第17講 傳媒的族群報導
 傳媒中的刻板形象/張錦華
第18講 廣告
 廣告不是必要的罪惡?/莊伯仲
第19講 公共關係
 公關與新聞界/倪炎元

第四輯  傳媒專業的際遇
第20講 網路與新傳媒
 讓網路新媒體成為新聞業向上提升的推手/胡元輝
第21講 全球化與傳媒
 傳播全球化/在地化的多重抉擇可以兼顧/羅世宏
第22講 新聞是一項專業
 新聞人員的專業地位/羅文輝

第五輯  臺灣傳媒的專業化道路
第23講 黨政軍退出傳媒
 退出傳媒的意內、意外與期待/馮建三
第24講 置入性行銷
 政府置入性行銷紀實/劉蕙苓
第25講 收視率調查
 收視率調查及其應用亂象/林照真
第26講 臺灣記者的工作環境
 〈無聲哀嚎〉的臺灣記者/劉昌德

編者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324764
  • 叢書系列:傳播學
  • 規格:平裝 / 30 x 27 x 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講  新聞自由

基本觀念


「新聞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是大眾傳播的天字第一號關鍵概念。它是民主社會中傳媒產業活動的基石,並且與其他若干重要的傳媒概念有關。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文保障新聞自由:「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新聞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以
及向政府請願申冤的權利。」

我國沒有新聞法或出版法,相關的基本法沒有明文保障新聞自由;至於我國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所保障的,應當屬於一般人民的言論自由(法律上稱為「表現自由」),而非傳媒專業所稱的新聞自由。不過,習慣上我國學術界一向把憲法第十一條的效力視為涵蓋了新聞自由,是我國新聞自由的憲法基礎。這樣的見解並不完全妥適,因為憲法保障的對象是全體國民,例如平等權、自由權,其保障範圍及於全體國民,除非另有規定或另有用意,否則憲法條文不會僅適用於某一部分人口的。出版自由與新聞自由,嚴格說來並不完全等同,前者與所有公民有關,後者則僅與傳媒工作者有關。現階段的我國新聞工作者,擁有獨立的採訪權和編輯權,不受政治力干預,也沒有事前的新聞檢查。

雖然如此,我國傳媒工作者實際上享有相當高度的新聞自由,則無疑義。

新聞自由的本質和範圍,漸漸變了。這些年,享有新聞自由的大眾傳播媒體,不再限於傳統的報紙、雜誌、書籍,而是擴及了廣播、電視、網路、影碟等公開發行的資訊商品;另外,這些年逐漸發展出「傳媒近用權」等積極的、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自由權觀念,是另一項進展;除了免於外力干涉的外部新聞自由,新聞自由涉及傳媒機構日常編輯採訪作業獨立性時,機構本身的內部新聞自由,也受到了傳媒業界和學術界的關注。自由的對面是限制、責任、義務。新聞自由受到法律和公共利益原則的限制,任何違法或違背公共利益的言論或報導,當事人不得主張新聞自由。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