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蘇聯的最後一天
  • 定價:520
  • 優惠價:946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一的解體,以及由列寧所創建、由史達林加以鞏固的極權體制之崩潰,是一段針鋒相對、各懷鬼胎、爾詐我虞的故事。兩名二十世紀重量級角色之間的惡劣私人關係,最後把事態激化到圖窮匕見的地步。

  康納.歐克勒瑞圍繞著一個日子──1991年12月25日──扣人心弦地敘述了蘇聯的解體過程,而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就在那一天辭去總統職務,蘇聯從此走入歷史。歐克勒瑞以當天為起點,回顧了之前六個年頭各種波濤起伏的事件:戈巴契夫著眼於「公開性」(glasnost)和「重建」(perestroika)的改革政策;波里斯.葉爾欽灰頭土臉地遭到免職,以及其後的登峰造極;蘇聯百姓日益艱辛困頓的生活;昔日俯首聽命的各個加盟共和國變得日益桀驁不馴;以及共黨強硬派試圖扭轉頽局而在1991年八月發動的政變。

  八月的流產政變既削弱戈巴契夫,同時也強化葉爾欽的聲勢。事態於是快速演變成十二月時的局面,接著在一座冰天雪地的中歐森林內舉行秘密會議,決定了那個共黨巨無霸的命運,時鐘隨即滴滴答答地走向末日。攤牌時刻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則是兩名對手進行為時九小時的談判,其結局為戈巴契夫淚流滿面,而葉爾欽勝券在握。

  最終促成蘇聯解體的東西卻並非戰爭或反革命行動,而是疲憊不堪的戈巴契夫於助理們含淚目光的注視下,從一位美國記者那邊借來簽字的鋼珠筆。當西方國家正在歡慶耶誕佳節之際,克里姆林宮上方的紅旗冉冉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復存在。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那位心思細密、以改革為念的共產黨領袖,是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結果他卻被其飲酒無度、大搞民粹的對手逐出辦公室和總統官邸。

  歐克勒瑞曾在1991年擔任派駐莫斯科的通訊記者,並與一位蘇聯公民結為連理,後來更多次返回俄羅斯。他針對一個關鍵性的世界事件,做出了既生動有趣又細緻入微的研究報告,而其依據是對許多實際參與者進行採訪的內容,以及各種聚焦於那些私人恩怨與政治大戲的回憶錄、日記和官方文件。本書既是敘事史,同時又具備了一部冷戰驚悚小說的緊張節奏與懸疑氣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


  出生於貝爾法斯特,曾在蘇聯的最後幾個年頭生活和工作於莫斯科,擔任《愛爾蘭時報》駐莫斯科特派員。歐克勒瑞因為關於蘇聯的報導,於1987年榮獲「愛爾蘭年度最佳記者獎」,並且在2002年針對九一一攻擊事件做出第一手論述,再度獲頒同一獎項。他任職於《愛爾蘭時報》的三十年期間,亦曾派駐倫敦、北京、紐約和華盛頓。歐克勒瑞目前擔任《環球郵報》駐愛爾蘭特派員,並且撰寫過許多本書籍,其中《趁我們還活著》一書(美國慈善家查克.菲尼的傳記),獲《經濟學人》和《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2007年年度最佳書籍。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德國統一與蘇聯解體,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與歷史書籍翻譯。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從俾斯麥到希特勒》、《金錢的歷史》、《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不含傳說的普魯士》、《說謊者雅各》等。
 

 

目錄

導讀(周全)
俄羅斯/蘇聯主要人物表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前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出之際
第三章     招聘推土機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第五章     突襲莫斯科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第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午時分
第九章     死而復生
第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午
第十一章     煤油深可及膝
第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後
第十三章     獨裁政權展開反撲
第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
第十五章     挾持芭芭拉.布希
第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
第十七章     背信棄義、無法無天,而且丟人現眼
第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黃昏
第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
第二十一章 中央撐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薄暮
第二十三章 「核桃廳」內的交易
第二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
第二十五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
第二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
第二十七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天
第二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打劫者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 政爭的延續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723988
  • 叢書系列:左岸政治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5 x 21 x 2.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不管葉爾欽再怎麼艱苦奮鬥,莫斯科的情況在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七年始終不曾出現明顯改善。他找來接任高級職務的替代人選,往往跟被他開革的那些傢伙同樣腐敗無能。有一次與莫斯科貿易官員們談話時,他抱怨說道:「我們挖個不停,想把這一切污穢擺脫掉,可是我們仍然沒找到這個黑洞的底部。」科研機構不理會他有關裁減工作人員的要求。食糧則繼續在火車調度場腐爛下去。他從早上七點一直工作到午夜,他的不滿與日俱增。他到家以後往往會在汽車裡面多坐上幾分鐘,因為已經累得「連把我的手舉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他與政治局裡面的同志們益形疏遠。令葉爾欽心生不滿的是,一則他掌管莫斯科雖然快兩年了,卻無法像他在莫斯科的幾位前任一般,被提升為正式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再則他必須向葉果爾.利加喬夫(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負責,而後者卻認為黨的目標是要強化蘇聯式的社會主義,而非做出徹底改變。利加喬夫身為黨內的清教徒,如今已經把葉爾欽看成一個危險的民粹主義者。

一九八七年那場災難性的政治局會議結束之後,戈巴契夫開始刻意躲開這名棘手的莫斯科黨部頭目。他竭盡所能地避免跟葉爾欽握手,或者在週四的政治局會議上跟他講話。葉爾欽攻擊黨內特權的時候,剛好觸及了戈巴契夫的痛處。因為他確實喜歡過好生活。除了在莫斯科修築一棟宛如宮殿般的宅邸之外,他還下令在黑海沿岸的「福羅斯」興建一棟巨大但缺乏建築品味的夏季行館供他獨家使用。就連他最忠貞的助理們,也因為其漫無節制使用國家資金的方式而感到不安。

戈巴契夫的團隊成員都很聽話,但葉爾欽是其中的異數。他開始表達出一些在當時被視為異端邪說的意見。一九八七年五月,當黛安.索耶在莫斯科替「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六十分鐘》節目,當面問他俄羅斯人是否認為資本主義行得通的時候,他給出了肯定的答覆。索耶繼續問道:「那麼您呢?」他回答說:「我當然這麼認為。」即便他當時還不真正明白何謂資本主義,可是他曉得共產主義起不了作用,而且他已意識到公眾的不安情緒。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17/03/10
當初讀這本書,是因為想要理解,蘇聯的改革者戈巴契夫如何從初改革時的一世英名,變到後來的狼狽不堪。如果你也是基於同樣的信念來看這本書,我想你可能會失望,因為這本書的書寫並不是從大視野的角度在講蘇聯的八○年代遇到什麼,戈巴契夫做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相反地,這本書就是在講戈巴契夫和葉爾欽之間的恩怨。實在地說,這個切入點對一般讀者來說是很有趣,但就國際關係研究者來說,就有點芭樂了,但不可否認,很多政治的決斷,往往也是個人恩怨、情緒的延長。

作者是愛爾蘭記者,他派駐在莫斯科的時光正好是蘇聯變化最大的時光。他透過採訪和大量閱讀相關當事人的自傳或訪談,整理出了戈巴契夫的上台,到戈巴契夫的下台。為了聚焦,他把寫作的重點放在描繪戈巴契夫和葉爾欽身上,於是我們看到這兩位領導人其實都是蘇共中的改革者,但戈巴契夫的改革在於維護蘇聯體制的大致完整,而葉爾欽的改革到後來已經是解構整個蘇聯體制。

透過作者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戈巴契夫和葉爾欽從政上都有性格問題,戈巴契夫的問題是對待部屬不夠帶心,也沒有群眾魅力,因此「人才」、「人力」的流失是他任期中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最終成為他領導崩潰的主因。而葉爾欽日後在領導俄羅斯上的一事無成,也可以從他初任俄羅斯總統可以看出來。他知道美國的資本主義體制可以提供人民足夠的生活品質,然而他對於俄國如何逐步走向資本主義體制則毫無頭緒,於是他批判驚人,讓民意得以宣洩,但是從解構的過程來看,顯然葉爾欽根本沒有替後面的新資本主義體制做準備。

作者指出了一個關鍵:如何處分龐大的國有資產,蘇聯當時是沒有任何配套機構和準備的。在歐美,如果國有資產要進入市場拍賣,它有獨立的監理機構,也有國會監督,最後也有獨立的司法機構把關,確保國有資產不會被任意的賤賣並交付私人。然而,俄羅斯沒有這些準備就進行私有化,結果就是私有化讓龐大的國有財產落入個人手中。

俄國總統普丁曾說,蘇聯的解體是當代地緣政治的一大災難,並抨擊戈巴契夫要為這個災難負責任。但就作者的角度看,這個責任顯然不是只有一個人要負責。若從美國的角度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失敗?因為這使得俄羅斯終究沒有走上如歐美一般,大開大放的民主政治,變成地緣政治上的隱患。

因此蘇聯的最後一天,並不是俄國走向西方的那一天。我想,這是作者在書寫這本書時,想傳達給讀者的心意吧!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