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危機時代與主體建構:新世紀以來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危機時代與主體建構:新世紀以來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自2008年以來,在中國崛起與金融危機的雙重背景之中,誰才是定義中國「大眾文化」的社會主體?

  新世紀之交,「新中產」及「農民工」這兩個社會主體,同時在中國大眾文化的書寫中被突顯:前者被認為是「橄欖型社會」的中堅力量以及民主化的推動者,而後者則是在社會想像中佔據邊緣位置的弱勢群體及「差異性」存在。如果說「新中產」是中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的獲益階層,那麼農民工/新工人就是九O年代以來,支撐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的廉價勞動力;前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成為消費社會的「主人」,後者則隱藏在消費主義舞臺背後,是不可見的全球化時代的生產者。這兩個社會群體都是中國社會轉型和經濟改革中出現的「新人」,他們如何被突顯,又是如何佔據了各自舉足輕重的位置?

  本書從多個在電視節目、雜誌、報紙上「火紅」的現象切入,深入探討大眾傳媒如何把「新中產」/「公民」想像為社會主體、把「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想像為被救助對象的意識形態,並從而論證新主流文化如何重塑自身的內在意涵。

本書特色

  本書由多個大眾媒體的火紅現象切入,抽絲剝繭,深入地分析了這些在網路或電視上爆紅的人事物的成因與背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慧瑜


  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中國電影史和大眾文化研究。著有《視覺現代性──20世紀中國的主體呈現)(人民出版社)、《影像書寫——大眾文化的社會觀察(2008-201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墓碑與記憶——革命歷史故事的償還與重建》(秀威出版)等專著。在《讀書》、《天涯》、《天下》、《開放時代》、《戰略與管理》、《電影藝術》、《藝術評論》、《南風窗》、《文化縱橫》、《文化研究等刊物皆有論文發表。
 

 

目錄

緒論
一、「崛起」中國
二、主體位置的置換
三、危機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

第一章
「愛的奉獻」的霸權效應、公民社會的想像及批判的位置―關於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的文化解讀

一、「愛的奉獻」的霸權效應
二、公民社會及其「公民想像」
三、批判的位置,甚或尷尬

第二章
遮蔽與突顯:作為社會修辭的「農民工」

一、「農民/工」的知識譜系
二、關於「民工潮」的三種文化轉喻
三、外來妹、打工文學與流浪之歌
四、「階級兄弟」、弱勢群體與底層想像
五、「民工劇」的文化位置
六、「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七、「視而不見」的主體

第三章
社會「主體」的想像與「體制化」規訓

一、央視的新聞再現
二、社會的「主體」與「客體」
三、「反」體制的想像與體制的重建
四、 主持人/中間人的位置與國家/體制的三重角色

第四章
「拳頭」、「誰」與「冒犯者」―當下公民與公民社會話語的意識形態功能

一、「公民之年」和「中產之殤」
二、「拳頭」的故事
三、這個「誰」是「誰」?
四、公民韓寒=冒犯者=意見領袖=模範公民=反體制者
五、「我們」與「官方說法」的合謀

第五章
房產之痛、市場隱喻與國家的位置

一、「房產之痛」與「市場經濟」的雙重想像
二、國有/民營、人治/法治、體制/職業化的二元爭論
三、「推手」、「罪惡之源」和「拯救者」

第六章
「進不來」,「回不去」―蝸居、蟻族與「中國工人」的「N連跳」

一、「遲到」的命名
二、為何「進不來」,為何「回不去」?
三、一個「老」故事

第七章
舊瓶裝新酒: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法治的力量」

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二、舊瓶如何裝新酒:意識形態的分裂與整合
三、以法治的名義:「法治人物」的「除魔術」

第八章
「見證奇跡的時刻」:草根達人的顯形術與屌絲的逆襲

一、「我是草根,我怕誰」:草根的「顯形」
二、網路紅人的迷思:芙蓉姐姐成名記
三、草根與體制:從「人民藝術家」到「草根藝人」
四、草根的文化功能:從「傻根」到「許三多」
五、「見證奇跡的時刻」:被凝視的草根達人
六、屌絲逆襲:誰是「幸運」之星

第九章
與「孔夫子」和解:主流文化的重建與裂隙

一、「孔夫子」的文化「軟著陸」
二、「新國博」的重修
三、「發現你的心靈」
四、與「孔夫子」的政治和解
五、孔夫子的幽靈

第十章
「舌尖」上的視覺「鄉愁」

一、「文化中國」的想像
二、舌尖上的「秘密」
三、「美食家」的登場
四、「幻象」的功能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2206
  • 叢書系列:Viewpoint
  • 規格:平裝 / 32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八章

「見證奇跡的時刻」:草根達人的顯形術與屌絲的逆襲


隨著旭日陽剛、西單女孩等草根明星登上2010年春節晚會的大舞臺,他們也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成功神話,春節聯歡晚會過後,許多電視欄目把他們作為訪談嘉賓,讓其現身說法講述夢想成真的故事,但沒過多久,這些草根明星的娛樂潛能似乎就被耗盡了(大眾文化沒有「不老的傳奇」,「速朽」正是常態)。

不過,近幾年來《星光大道》、《中華達人》、《中國達人秀》、《我是大明星》、《你最有才》、《我要上春晚》、《中國夢想秀》、《天下達人秀》等電視欄目紛紛以草根選秀或草根達人為主角。如果說「超女快男」作為草根階層走的是青春靚麗的帥男美女路線,那麼這些被獵奇化的草根明星、草根達人為什麼也會分享「草根」這個命名,並成為時下電視螢屏的「寵兒」呢?或許,值得追問的不是草根是誰或者草根包括哪些群體,重要的是草根被定義的方式以及草根作為社會修辭的文化功能。

一、「我是草根,我怕誰」:草根的「顯形」
儘管「草根」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但其成為一種社會流行語,是2005年前後才出現的文化現象。在此之前即使那些以草根為主角的娛樂節目,也很少使用草根,而用老百姓、平民、普通人等詞彙,這些表述往往與人民、黨、幹部、基層、群眾等命名方式聯繫在一起,成為一種延續至今的毛時代遺留下來的社會政治實踐方式(在空洞的官方新聞報導中,這些詞彙依然被使用,只是其特定的政治性已經很少被提及)。改革開放以來,個人、個人主義被作為個性解放、人道主義的政治實踐逐漸深入人心,再加上90年代中後期以來公民、公民社會、中產階級社會的討論,公民/「審慎而理性的中產階級」取代了人民成為新的社會想像的基礎,與此同時,底層也取代了基層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而90年代隨著商品經濟所催生出的「大眾文化」也被認為與官方/政治文化、精英/知識份子文化不同的樣態(「人文精神論爭」某種程度上是人文知識份子被大眾文化邊緣化的微弱反抗)。不管是80年代的個人主義(人性論),還是90年代的公民社會、大眾文化的討論,都建立在對官方/體制及其相關的政治經濟實踐的反抗和批判之上(這種非體制/非官方的想像是80年代以來自由主義論述的基本姿態,在經濟上推崇自由放任、在政治上主張憲政民主、在文化上支援市場邏輯下的大眾文化)。可以說,「草根」的出現延續了個人、公民、大眾等社會修辭方式關於「非體制」、「民間」的文化想像。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