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品格致勝:以自覺資本主義創造企業的永續及獲利

品格致勝:以自覺資本主義創造企業的永續及獲利

Conscious Capitalism:Liberating the Heroic Spirit of Business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沒有品格,即使是營運A+的企業巨人,也會瞬間倒下!
關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自覺資本主義,讓企業自利利人,真正創造共贏。

  從血汗工廠到黑心商品,從華爾街肥貓到金融海潚,
  自由企業的誠信一再破產,資本主義的價值遭受重重質疑。
  要重新贏得社會大眾的信任,企業的品格就是唯一的解答。
  想創造商業的永續繁榮局面,自覺資本主義正是長遠的正途。

  資本主義是推動繁榮進步的重要制度,但企業卻常成為貪婪、剝削的象徵。本書闡述自覺資本主義,以協助資本義回歸正軌。自覺資本主義主張企業經營不應以獲利為唯一目的,應要考量顧客、員工、供應商、投資人、乃至社會、自然環境等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作者並進一步以實際的案例和數據證明,懷抱崇高宗旨、重視品格的自覺企業,經營績效甚至遠勝於所謂「從A到A+」的績優企業。
  
  作者相信:商業是好事,因為它能創造價值;商業合乎道德,因為它是基於自願交易;商業是高尚的,因為它能提升生存品質;商業是英雄行為,因為它創造繁榮,助人脫貧。本書大膽為資本主義辯護並重新想像,希望以一種更具道德自覺的新營運模式,為個人、企業以經濟社會建構一個更符合人性而積極正面的未來。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金融時報》、《財星》強力推薦

各界好評

  「最真實的好處來自互利,而非自利;能永續的關係是彼此感恩互助,而不是競爭逐利。作者麥凱的自覺企業經驗,也是里仁堅持多年的努力。在這世界裡,我們彼此相連,『有你一定有我、有我一定有你』的追求,才會有真正的幸福!」──里仁總經理 李妙玲

  「近來探討資本主義危機的大量著作,本書堪稱是最佳解毒劑。麥凱與西索迪亞提出一種以價值與宗旨為本的新資本主義,非常有說服力且激勵人心。仍不確信舊商業模式已不能滿足時代需求的人,都應該看這本書。」──聯合利華(Unilever)執行長 保羅.波曼(Paul Polman)

  「我向來認為企業有責任平衡營利與社會良心,但很少領導者真正知道從何著手。本書作者適時提供一個實際可行的框架,有助企業兼善各方利害關係人。我強烈建議大家聆聽他們的意見。」──星巴克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 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

  「本書解釋並支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益處,是可喜之作。正確理解的話,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最好的經濟制度。本書也務實地讚美商業的崇高宗旨和人文精神。我尊敬自覺資本主義的宗旨,並為之喝采!」──美國西南航空前董事長暨執行長 赫伯.凱勒赫(Herb Kelleher)

  「本書提供了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極其需要的另一套論述。企業必須以高於利潤極大化的宗旨為本,必須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皆獲得最佳利益。只有這樣,資本體制才能充分發揮造福人類社會的潛力。」──印度塔塔集團董事長 拉坦.塔塔(Ratan N. Tata)

  「兩位作者清楚而周嚴地說明了自覺資本主義的宗旨,幫助我了解REI持續成功背後的力量,令我更自覺地希望引導REI前進,服務新一代的戶外活動愛好者與環境守護者。」──娛樂器材公司(REI)執行長 莎莉.朱爾(Sally Jewell)

  「麥凱的覺醒旅程不僅鼓舞企業家,也激勵所有相信資本主義新成功定義的人。這個定義除了包含傳統的商業績效指標,也納入正面的社會效應。」──推特(Twitter)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比茲.史東(Biz Stone)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書。」──比爾.喬治(Bill George),《領導的真誠修練》作者

  「自覺資本主義是最有力的制度,可帶給人類超乎想像的繁榮、和平與幸福。本書區辨自覺資本主義的正面力量,並慷慨陳辭辯護。我想不到有誰比兩位作者更適合替自覺資本主義辯護。」──寇夫曼(Fred Kofman),《清醒的企業》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麥凱、拉哲‧西索迪亞 John Mackey, Raj Sisodia


  約翰‧麥凱/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創辦人及執行長。非營利組織「自覺資本主義」(Conscious Capitalism, Inc.)創辦人。畢生致力於銷售天然有機食品,建立更優良的商業營運模式。曾獲頒安永(Ernst & Young)的「年度最佳企業家」、《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美國最佳執行長」、《霸榮》(Barron’s)的「全球最佳執行長」、《市場觀察》(MarketWatch)的「年度最佳執行長」、《財富》的「年度優良商業人士」等殊榮。

  拉哲‧西索迪亞/非營利組織「自覺資本主義」(Conscious Capitalism, Inc.)創辦人,賓利(Bentley)大學行銷學教授。在許多知名企業擔任顧問,教授經理人課程。發表過七本著作、百餘篇學術論文。他的著作常是《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財富》、《金融時報》關注的焦點。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與責任編輯,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柏南克的四堂課》、《哈佛商學院最實用的創業課》、《數位新分享時代》及《下一個失落十年投資之道》等書

序言者簡介

比爾.喬治(Bill George)

  哈佛商學院管理實務教授、美敦力公司前董事長暨執行長。他著有四本暢銷書,包括《真誠領導》及《領導的真誠修練》(True North),以及最新的《真誠領導社群》(True North Groups)。他任職於艾克森美孚、高盛及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董事會。
 

目錄

推薦序
從傅利曼的「利己」資本主義到麥凱的「利他」自覺資本主義/李誠

序言
協助資本主義重回正軌/比爾.喬治

引言 我的覺醒之路
第1章  資本主義:從盛譽、誤解到污名化
第2章  自覺資本主義與英雄精神

第一部 第一原則:崇高的宗旨
第3章 宗旨:企業的意義追尋
第4章 宗旨的探索與擴大

第二部 第二原則:利害關係人整合
第5章 忠誠、信任的顧客
第6章 熱情、振奮的員工
第7章 耐心、大器的投資人
第8章 協作、創新的供應商
第9章 繁榮、友善的社區
第10章 健康、生機的環境
第11章 外圈的利害關係人
第12章 利害關係人的互依關係

第三部 第三原則:自覺領導
第13章 自覺領導者的特質
第14章 自覺領導者的修練

第四部 第四原則:自覺文化與管理
第15章 自覺文化
第16章 自覺管理
第17章 往自覺企業之路邁進
第18章 自覺資本主義的力與美

自覺資本主義信條
附錄A 自覺資本主義的實務案例
附錄B 自覺資本主義與相關概念
附錄C 對自覺資本主義的誤解
致謝
 

序言

協助資本主義重回正軌/比爾.喬治(Bill George)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書。身為一名堅定的資本主義者,眼看著近二十多年來,資本主義脫離正軌,聲名狼藉,而且大部分惡名可說是罪有應得,我憂心忡忡。

  在本書中,約翰‧麥凱與拉哲‧西索迪亞回歸資本主義的本來面貌,提出具說服力的論據,說明資本主義是人類歷來最偉大的財富創造體系。在本書中,他們稱其版本為「自覺資本主義」(conscious capitalism)。我卻認為它就是資本主義,因為這才是唯一貨真價實的資本主義。其他經營方式,包括「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不過是冒牌的資本主義。如我們在2008年全球經濟崩盤及隨後的大衰退期間所見,這些虛假版的資本主義無法持久,長期而言必將失敗。

  2005年,我看到麥凱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爭論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那是我首次接觸麥凱的理念。在傅利曼逝世前不久,麥凱質疑他有關企業僅對股東負責的觀點;金融市場將傅利曼的這種說法,理解為企業唯一的責任就是創造良好的短期股價表現。1970年,傅利曼在一篇發表於《紐約時報》、廣受引述的文章〈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增加盈利〉(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中,嚴厲批評關心員工、社區及環境的企業領袖:「企業家若是認真看待提供就業、消除歧視及防止污染等責任,就是在鼓吹純粹、十足的社會主義。」

  麥凱質疑這種觀點,這也是我多年來嘗試做的事。我們都認為,企業的社會角色遠比傅利曼所講的廣泛。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以及運作,是社會所特許的權利。濫用權利可能導致企業喪失自由,如主管當局可撤銷企業的營業執照,或是以法律或監理措施限制營運自由。

  麥凱領導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期間,成為我和美敦力(Medtronic)的同事想仿效的榜樣。根據個人第一線的日常實務經驗(麥凱在他的商店裡,我則是在醫院面對醫生與病人),我們都知道,要建立能嘉惠顧客、員工、投資人、社區、供應商及環境的組織,真正的資本主義是唯一的方法。

  麥凱與西索迪亞明確地說明領導力非常重要。他們告訴我們如何成為「自覺領袖」(conscious leader),這個概念和我提出的「真誠領導」(authentic leadership)幾乎完全一樣。他們體認到,領袖藉由發展自我認知與情緒智商,整合自己的心與腦,同時賦予其他人如此做的力量,這有多麼重要。俗話說:「人類必經的最長旅程,是心與腦之間那18吋的距離。」近十年來,我們對領袖的信心大幅衰退;要重建我們對領袖與資本體制的信任、確保真誠領導,培養自覺領袖是最佳方法。

  2002年自美敦力退休後,我任教於多家頂尖的學術機構,最主要是近九年在哈佛商學院。拜這些經歷所賜,我得以和才華橫溢的企管學者及卓越的企業領袖交流,在課堂上與優秀的學生和企業主管切磋,以發展並鞏固我的理念,並據此寫了五本書和無數文章。

  與此同時,社會對企業領袖的信任遭受空前的嚴重打擊。要了解自覺資本主義近十年如何受打擊,我們必須回到傅利曼的理論;好幾個世代的經濟學者和企業執行長深受這些理論影響,刻意或不自覺地奉行傅利曼的理念。隨著股市日趨短視,投資人的平均持股時間從八年降至六個月,傅利曼理論的影響有增無減。

  令人極其遺憾的是,致力於追求短期利益的後果慘重:許多卓越企業如通用汽車和西爾斯百貨(Sears)因而崩壞,安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凱瑪特(Kmart)及柯達等公司則破產,而在2003至2004年間,超過一百家大型企業公司因為可疑的會計操作而被迫修正往年的財務報表。但這些問題仍不如2008年的災難嚴重:許多過度負債的金融機構在積極追求股東價值極大化之際瀕臨崩潰,其中包括規模龐大的房利美(Fannie Mae)、貝爾斯登(Bear Stearns)、雷曼兄弟、全國金融(Countrywide)及花旗集團。華爾街對企業施壓,迫使它們追求短期股價表現,最後自食惡果,許多金融業者因此倒閉。

  麥凱稱傅利曼為「他心目中的英雄」。傅利曼去世前不久,麥凱在兩人2005年的辯論中質疑這位經濟學家的說法。值得讚賞的是,傅利曼嘗試將麥凱的許多想法融入他的股東價值創造理論。但麥凱仍直言批評:「傅利曼認為,照顧顧客與員工,以至企業慈善活動都只是手段,目的是增加投資人的利潤,我的看法則恰恰相反:對全食超市來說,賺取豐厚利潤是手段,目的是達成我們的核心企業使命。我們希望藉由提供更營養的優質食物,增進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健康幸福,而除非獲利豐厚,我們無法達成這項使命。人不吃東西無法生存,企業不賺錢也無法存活。而一如大多數人不是為了吃而活,企業也不能僅是為了獲利而存在。」

  本書中,麥凱與西索迪亞會向讀者逐一介紹企業所服務的對象,包括一般認為不利於企業利益的人,例如工會及活動份子。兩位作者會說明,即使彼此之間持續存有歧異,但他們何以值得企業重視和尊重,而企業又該如何對待他們。

  傅利曼計算股東股價值的方式,對經濟學家來說易於計算和衡量,但無法反映影響企業健全更重要的長期要素,如企業策略的效能、企業投資的優劣、顧客的滿意度以及員工對公司的投入程度。相對於短期股價波動,這些因素對企業的長期、永續價值的影響大得多。其他重要學者,例如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同事柯普蘭(Robert Kaplan),則提出了測量企業長期績效較經得起考驗的精細方法,例如平衡計分卡。

  過去十年中,賀德(Mark Hurd)領導惠普,以及帕米薩諾(Sam Palmisano)領導IBM的不同方式,鮮明點出前述兩種理念的差異。賀德來自NCR,從失敗的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手上接掌惠普。他在最終因行為不當而被迫辭職之前,似乎成功地使惠普重回正軌:他推高惠普的營收與盈利,讓股價上漲一倍以上。但是,這些成績有部分是因為公司大砍研發支出(從6%降至3%,而以前曾達到10%),而且專注於短期營運,排擠了適當長期策略的投資。自賀德2010年離職以來,惠普股價重挫55%,市值蒸發了600億美元。

  反觀IBM,在帕米薩諾穩定的領導下,專注透過以價值為本的「全球整合企業」服務其全球顧客。此一長期的文化轉變耗費了帕米薩諾擔任執行長十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但近三年來促使IBM的股東價值增加逾1,000億美元(或84%)。

  帕米薩諾的內部接班人羅曼提(Virginia Rometty)有極佳的條件延續公司的成就;而賀德的外來接班人李艾科(Leo Apotheker)與惠特曼(Meg Whitman)則必須致力替惠普尋找可行的策略。

  我非常感激麥凱與西索迪亞替企業和社會寫了這本著作,闡述如何整合企業的關係人群體,創造永續組織,同時增進社會及企業本身的長期利益。他們稱資本主義為一股「英雄力量」,以因應社會最艱鉅的難題。就此而言,他們的想法跟我的哈佛商學院同事波特(Michael Porter)完全吻合。波特這位現代企業策略先驅不久前才登高一呼,倡議企業領袖藉由「創造共享價值」貢獻社會。

  我熱切期望這些觀念能廣為各方接受,成為未來企業經營的實務標準,使資本主義能在未來數十年蓬勃發展,成為促進全球社會繁榮的重要力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04251
  • 叢書系列:財經企管
  • 規格:平裝 / 335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在與人合創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之前,我上過兩家大學,累積了約120小時的選修課程,主要是修習哲學、宗教、歷史、世界文學及其他人文學科。我只修自己有興趣的課,一旦覺得乏味就馬上退選。在這種自主的學習方式下,我自然學到許多有趣和寶貴的東西,但得不到學位。我從不曾修讀商管課程,而我認為這其實有利於我從商。身為創業者,我沒有什麼必須放下的觀念,而且有種種創新的可能。在二十歲前後的數年中,我努力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我的人生意義探索使我參與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counterculture movement)。當時我學習東方哲學與宗教,至今仍然練瑜珈和冥想。我研究生態學,成了一名素食者(我迄今已經嚴格吃素十年)。我在德州奧斯汀的一家城市公社住了兩年,留長髮、蓄鬍鬚。政治方面,我逐漸傾向進步論(或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信奉反商意識形態,認為企業基本上是邪惡的,因為它們只會自私地追逐利潤。相對於邪惡的企業,我認為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是「好的」,因為它們抱著利他精神為公眾利益服務,而不是追逐利潤。

以這種個人背景,我1978年創業時,顯然已「做好充分準備」。那時我和女友蕾妮‧羅森(Renee Lawson)在一間舊屋開了一家三千平方呎的小店,名為Safer Way(意為「較安全的方式」),賣自然食品。我們向親友籌集了4萬5千美元的種子資本。當時我們都很年輕(我25歲,蕾妮21歲),充滿理想,創業是因為我們想賣健康食品給人們,賺錢過好生活,並在這兩件事裡享受樂趣。

雖然我們常常每週工作超過80小時,我們最初只拿約200美元的月薪,而且就住在商店樓上的辦公室。那裡沒有淋浴間或浴缸,因此我們必要時會利用店裡的Hobart牌洗碗機「淋浴」(我很確定這違反了某些城市衛生法規)。經營Safer Way兩年後,我們決定搬到一棟遠更為寬敞的大樓,與另一間小型自然食品商店合併,然後在1980年將公司更名為全食超市。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