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Religion: 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宗教這麼偉大,為什麼它引發了這麼多戰爭?
它能蓋巨型教堂,為什麼卻無法餵養窮人?
你追隨的是真實的耶穌,還是被發明出來的耶穌?
如果你曾對宗教抱有懷疑、不解,甚至失望,
把宗教說的先放一邊,聽聽耶穌是怎麼說的!


  二○一二年,當時二十三歲的傑夫寫了一首熱情而強烈的詩〈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他和朋友把這首詩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沒想到短短48小時之內竟然吸引了七百萬個人點閱,一年的點閱人數更高達兩千三百萬以上!影片引起的共鳴和回響不計其數,不分教徒和非教徒,從無神論者到各方宗教領袖都認真關注和討論,傑夫也從此一頭闖進文化交談與人生思辨的領域。

  在本書中,傑夫再次重申他在詩中想傳達的概念:律法與慈愛的距離、強求與恩典的對比、外在表現與內心平安的差異,以及絕望與希望的分野。書中所說的「宗教」並不是指人的信仰,而是錯誤僵化的教條、自以為義的宗教人士,以及那些以宗教之名傷害他人的行為。他在書中對耶穌、宗教、人生提出許多疑問和詮釋,為讀者展現了年輕世代的精神探索方向。

  本書不只有深刻的省思,也有溫暖的治癒。傑夫說,他也曾經誤解宗教的意義,有過一段混亂糟糕的日子,他認為自己其實並不夠格來寫這本書,但是他說:「既然我嘗過了恩典的滋味,自然忍不住想告訴別人。」因此,他決定分享自己的故事與想法,希望這樣的經驗與讀者的生命產生聯繫,一同領受神的恩典與救贖,最後進入愛與療癒的世界。

本書特色

  ★推爆臉書與推特,概念影片在YouTube創下48小時700萬次超人氣點閱率!

  ★攻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出版人週刊》暢銷排行榜TOP3

  ★與《格雷的50道陰影》並列於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全球3000萬人熱烈討論!

名人推薦

  搖滾傳教士 朱頭皮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 張日亮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管中祥
  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銀色快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強力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作者說,他只想把自己的信仰歷程分享給大家(或許還對那些他認為的假基督徒假基督教會補幾腳)。但願有人看了之後,能再給耶穌一次機會、能多認識耶穌一點點,能重新思考自己的世界觀。當代的基督(天主)教會若都有作者這般的反省,相信就不會再有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了。──朱頭皮,搖滾傳教士、知名音樂創作人

  對於那些對基督宗教徹底感到失望的基督徒,本書提供另一個出路。讓耶穌的話語、耶穌的作為,過濾掉宗教信仰中屬人而不屬靈的各種事物,重新拾回耶穌所願意我們擁有的真自由。──張日亮,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

  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乍看之下似乎是要挑戰主流的基督教價值,但其實是要我們看到「信仰」的窘境,我們可以試著反省信仰如何和生活真正鑲嵌為一體。──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作者以風格鮮明的文字,在書中點出現行宗教體制存在的許多盲點,以及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深刻反省。讓我們透過這本書,重新和耶穌建立新的連結。──銀色快手,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這是一本認識基督宗教信仰的好書,特別用在教會小組或團契中,當作讀書分享、討論信仰的好教材。──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作者所問的問題,都是你在人生中必須回答的問題。如果你喜歡思考、問問題,或是正在追求什麼,請拿起這本書看吧!──安.福斯坎(Ann Voskamp),暢銷書《一千次感謝》作者

  不論你幾歲,這本書都將開闊你的視野,讓你更想追隨那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領袖。──麥可.赫卡比(Mike Huckabee),前阿肯色州州長,知名節目主持人

  本書會讓你不禁停下來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不受宗教噪音的干擾。──鮑伯.高夫(Bob Goff),《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如果你厭倦了蒼白、冰冷的宗教,請來看看這本充滿活力的書,它會讓你認識全新、活生生的基督。──羅素.摩爾(Russell D. Moore),美南浸信會倫理暨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

  傑弗遜不多談教理與規則,直接用聖經原則帶領我們認識耶穌。──里卡多.卡卡(Ricardo Kaka),足球明星、皇家馬德里隊中鋒

  本書另闢蹊徑,以日常口語及生活經驗來回答生命裡的大哉問。──坎迪斯.卡梅隆.布雷(Candace Cameron Bure),演員、《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傑夫的勁爆影片吸引了眾多受夠了宗教道德教條、不滿宗教以外在表現來評判人的人,他的這本書談得更深!──賈斯汀.霍爾康柏(Justin Holcomb),馬爾斯山教會牧師,

  作者以勇敢、誠實、真誠的態度,帶我們離開廉價、膚淺的「靈性」,真正獲得耶穌給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皮特.威爾森(Pete Wilson)牧師,靈性成長書作者

  讀本書時,你很難不重新反省以往的偏見、習俗與傳統,在此同時,你也將深深愛上耶穌。──猶大.史密斯(Judah Smith),西雅圖城市教會主任牧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弗森.貝斯齊(Jefferson Bethke)


  小名傑夫,他不是牧師、神學家或諮商師,只是一個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美國年輕人。

  生長於一個窮困的單親家庭,由身體殘障的媽媽獨力帶大,母子感情深厚。但在高中時,媽媽對他出櫃、坦誠同性戀身分,也離開了教會,使他深感背叛與痛苦,不但生活陷入一團混亂,母子關係降到冰點,他的信仰觀也遭到各種挑戰。

  這樣的經歷,使他年紀輕輕就對神與宗教有更加深刻的看法。二○一二年,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一首詩〈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並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支影片創下48小時內700萬個點閱、一年超過2300萬個點閱的驚人紀錄。影片內容掀起廣而深的宗教文化討論,吸引了以年輕人為主的網路世代,不分教徒和非教徒,從無神論者到宗教界各方領袖都認真關注和回應。喜愛寫作的他以此為主題,寫成本書。

  目前與妻子、愛犬住在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擁有一家蠟燭工廠,希望藉由燭光照亮社會。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畢,現為政大宗教所博士候選人。譯有《治癒生命的創傷》、《開啟你的靈性力量》、《聖五傷畢奧神父傳》,合譯有《瑜伽之心》、《複製、基因與不朽》等作品。
 

目錄

前 言 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
第一章 有請真實的耶穌現身
第二章 為什麼我認為耶穌討厭宗教(而且你也應該如此)
第三章 基要派、偽君子,以及其他所謂的「基督徒」
第四章 宗教製造敵人/耶穌帶來友誼
第五章 對宗教來說,人有分好人和壞人/對耶穌來說,只有需要恩典的壞人
第六章 宗教是人向神討東西的工具/追隨耶穌能讓人得到神
第七章 宗教認為苦難是神對你的懲罰/神已為你的行為懲罰過耶穌了,所以苦難是祂的恩典
第八章 宗教說:如果你……神就愛你/耶穌說:神一直很愛你
第九章 宗教指向一個黯淡的未來/耶穌許你一個光明的未來
第十章 為什麼耶穌愛教會(而且你也應該愛)
結 語 你認識耶穌嗎?
 

專文推薦

信仰離生活有多遠?


  有些牧師經常會在主日崇拜講道時,提醒大家不要當一個只會到教會「坐」禮拜的基督徒。這樣的話語,從小到大聽無數個牧師說過,顯然,這是教會普遍又「長」見的現象。

  牧師們不厭其煩地諄諄教誨,是為了要告訴大家信仰與生活必須合而為一,到教會是要「作」禮拜敬拜上帝,與神親近,而不是要當只會「坐」禮拜的形式主義者,或者,像是個有口無心的唸經小和尚。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分教派的牧師都喜歡舉這個例子,可見許多人的信仰與生活是有點距離,而且還被框限在「教會」的條條框框的形式裡。

  教會是個「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的溫暖所在,這也是許多人喜歡到教會的原因,教會不但給你安慰,也會告訴你人生的方向。

  但即時如此,有些牧者或會友的言行也會讓人對教會失望,甚至因此想離開教會、離開基督教。看到這種狀況,總是讓我疑惑:你究竟信的是上帝?還是教會?就算你是因為某些人才接觸到信仰,但要信的應該是上帝、是耶穌,而不是人吧?

  教會畢竟是人的組成,維持運作的方式除了人為的組織結構,還有高道德的信仰價值,但也因為這個道德是有「高度」的,人們若不能真的承認自己的軟弱,把一切交給上帝,只是靠著規範「硬撐」,受到的檢驗與質疑也會格外地強烈,而當你把信仰建立在這種虛無飄渺的道德基礎上,其實,這樣的信仰是十分脆弱的。

  我也蠻討厭聽到「信仰與生活」這樣的講題,因為「信仰」和「生活」本來就該一體,這樣說,不就是意味著兩者實則分離?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恐怕真是這樣,信仰與生活相隔十分遙遠,所以才要時時提醒,但更慘的是,我們自以為信仰與生活其實很貼近。

  記得有一回,我擔任「華人流行福音音樂詞曲大賽」的評審,來自台灣各地的幾十個隊伍熱烈參與,讓人相當感動。我仔細地聆聽每個音符,認真地看著每句歌詞,越聽、越看,卻覺得越奇怪。因為大部分參賽作品的曲調並不怎麼「流行」,反而像是教會裡常唱的敬拜讚美歌曲,歌詞看起來也不怎麼「福音」,因為大多數是「讚美」、「羔羊」、「靈裡」等教會裡的慣用語。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只有華麗的「屬靈」辭藻,缺乏能讓人共鳴的生活經驗。

  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說好了是華人「流行」「福音」音樂嗎?為什麼距離大家的生活那麼遙遠?不是應該唱出社會的流行曲調,怎麼只是哼著教會裡流行的旋律?難道,大家真以教會就是社會?還是真不知道教會離社會其實很遙遠?

  世界上最遙遠距離是教會以為和社會很近,但卻不知道正逐漸遠離。

  所以,我常在想,如果一個教會在社區裡待了三、四十年,假使有天它搬走了,社區裡的居民卻可有可無,甚至無感覺,這個教會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耶穌比宗教大》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用幽默的文字突顯了教會在信仰裡的荒謬之處,乍看之下,似乎是要挑戰主流的基督教價值,但其實是要我們看到「信仰」的窘境,我們可以試著反省信仰如何和生活真正鑲嵌為一體。


文/管中祥
(本文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讓耶穌完成你生命中的美好計畫


  甫接到編輯寄來的稿件,心中甚是惶恐,怕不能勝任提筆作序這項重責大任,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原因在於自身對於基督信仰仍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更遑論替讀者諸君引薦這部極具震撼性、帶著衝擊性的作品,又深覺有義務要把好消息傳給更多的人,吸引更多心裡願意聽、大腦願意想的朋友,好好地去思索耶穌存在於這個時代的意義為何,我們有太多的疑惑需要從祂身上獲得答案。

  假使我們的生命沒有耶穌而得完全,難免會在諸多試探和磨難中跌倒,失卻信心和生存的勇氣,而耶穌說,祂是要來醫治人心的,要來赦免一切不潔之罪,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自由。聖經上的諄諄教誨,身為迷途羔羊的我們認真聽進去了嗎?

  明明喜愛耶穌卻討厭宗教,感覺像是極為矛盾互斥的兩件事,想必傑夫初次在Youtube上傳影片,發表他對耶穌的看法,肯定引起不少爭議吧。習以為常的教會生活似乎箝制了人們對於宗教的反思,而宗教本身發展至此,似乎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瓶頸之地,現在是該有人來重新帶領我們去思考宗教的本質為何,重新去認識基督耶穌傳給我們的福音裡面究竟藏著什麼重要的訊息。

  很多人問過我:「你的夢想是什麼?」也有許多朋友會在臉書上寫著給自己加油打氣的話語,最常看到的是希望能夠「做自己」。聽起來好像有點空泛,什麼是「做自己」呢?是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模樣,還是我行我素、不管他人的想法呢?

  不管是哪一個,如果沒有真正認識耶穌,明白祂在我們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瞭解祂在我們身上個別的計畫,那麼就不可能真的「做自己」,只會變成欲望的奴隷,或是自以為是的蠢傢伙。因為我們看重的是世俗觀點中的標準和價值,並非我們在神的眼中真實的模樣,但耶穌知道一切的計畫,祂知道自宇宙渾沌初生、開天闢地以來,直到世界終結為止所有的進程。人們口中的善行偉業,在神的面前不過是件污穢的衣裳,而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救贖、免除各種試鍊帶來的痛苦和恐懼呢?

  作者以他風格鮮明的文字,在書中點出現行宗教體制存在的許多盲點,以及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深刻反省,像是「宗教為何會導致戰爭?」、「教會可以建大教堂,卻不能餵養窮人」、「宗教會宣講恩典,所做的卻是另一回事」。

  如果宗教不能解決問題,無異於噴在棺木上的香水,只是虛有其表的行為粉飾,完全觸及不到問題的真實核心;許多人只在教會儀式上做基督徒,日常生活上經常言行不一致,做出完全不像是一個基督徒應有的作為,白天去教會作禮拜,晚上卻出入酒吧夜店,縱情聲色和享樂,就算把聖經背到滾瓜爛熟那又如何?只不過是形式上的空殼,全然看不見靈性的成長。

  傑夫並進一步指出「宗教」和「耶穌」的差異:「宗教給人束縛,耶穌卻是教人得自由」、「宗教令人盲目,耶穌卻讓人看見」、「宗教是以人為中心,耶穌是以神為中心」、「宗教是去尋求神,信耶穌是神來尋找人」。因為耶穌替我們在十字架上受罪,因為耶穌為我們背負沉重的軛,因為耶穌深愛著每一個人,所以耶穌是我們和天國之間的橋樑,是痛苦和憂傷時得以受醫治的病院,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追隨祂、學祂的樣式,分享祂滿滿的愛,給予更多需要的人。

  我們知道有耶穌同行的日子,常有喜樂在我們之中。

  你現在人在哪裡?做什麼工作?佔據著什麼位置?還有夢想嗎?有幾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生日的時候誰會為你慶祝?跨年之夜跟誰一起許下未來的願望?有沒有人值得你想念?走頭無路的時候有沒有人拉你一把?別說你迷了路,不爭氣地掉下眼淚。沒有人看見柏油路的縫隙裡一朵小花開了,沒有人聽見冬夜裡下的第一場雪。

  知道嗎?其實你並不孤獨。有位又真又活的神,在兩千年前就思考過所有的問題,並且願意成為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唯一的導師,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予溫暖,在寒夜裡緊緊地擁抱你,當你前進時,為你點亮你腳前的燈。

  這就是耶穌,祂早已認識我們,而我們都是神的孩子,領受著豐盛的祝福。

  只要願意尋找,就必尋見!

  讓我們透過這本書,重新和耶穌建立新的連結。讓祂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完成美好的計畫,過著愉快又充實的人生,直至進入神的國度。

文/銀色快手
(本文作者為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專文推薦

固守耶穌的話、認識真理而獲得真自由


  根據〈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對那些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八31-32)用以上這段話來描寫作者傑弗森‧貝斯齊的心路歷程可說是蠻貼切的。

  貝斯齊試著從平信徒的觀點,來檢視他從小所信仰的宗教內涵,並試著從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與內在的心靈世界對話。作為一個平信徒,或套句現代的流行語「素人」基督徒,從自身參與教會的經驗,由滿足外在的形式,諸如上教堂、參加讀經班、不碰酒精、批評同性戀等等,同時面對現實世界人的軟弱與困難,造成內心的拉扯與衝突,尤其舉出母親親口告訴他自己是同性戀時,接納親情與遵守教條二者的衝擊實例,開始對教會失望,採取了自我放逐、日漸墮落、追求情欲,卻又經歷到內心徹底的空虛,在一切的自我防備都卸下後,聆聽內心的呼喚,轉而回到聖經本身。

  貝斯齊再一次回去讀聖經,讓聖言本身如實呈現,除去教條、教規與講道者詮釋聖經的影響,加上自己的人生閱歷,突然對耶穌的話語有了全然不同的體會。瞭解耶穌的話直指人心,充滿接納、愛、關懷與慈悲,強調天父對人的包容與無條件的愛,遠甚過對犯罪行為之人的指責、排斥與批判。

  貝斯齊對於其所信仰基督宗教的描述,讓筆者聯想另一段聖經,「耶穌說:禍哉,你們這些法學士!因為你們加給人不堪負荷的重擔,而你們自己對這重擔連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下。」(路十一46)令人諷刺的是,當年耶穌所嚴厲批判的法利賽人,如今卻以基督徒的面貌呈現,加給那些離婚、同性戀者、犯罪者難以承受的負擔。

  作者體會到必須回復聖經中耶穌的本來面目,他是來召喚罪人而不是義人,透過自我的十字架犧牲是來成全律法而不是廢除,並在在彰顯天父愛的面容,遠勝過判人是非法官的角色。

  對於那些對基督宗教徹底感到失望的基督徒,本書提供另一個出路。回到聖經本身,回到耶穌本身,讓耶穌的話語,讓耶穌的作為,過濾掉宗教信仰中屬人而不屬靈的各種事物,重新拾回耶穌所願意我們擁有的真自由,因為耶穌比宗教還大。


文/張日亮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


專文推薦

一本信仰耶穌基督過程的好書


  教會不是建築物,而是人。
  教會不是無生命的空間,而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讀到作者傑弗森‧貝斯齊所寫這本《耶穌比宗教大》書中的話,很快使我想起有一年我參加所屬長老教會總會,用很長時間在討論「甚麼是『教會』」這個議題。之所以會討論這個議案,是因為當時每年從神學院畢業的傳道者少,而卻有許多機構,包括學校、醫院、社服機構、校園學生團契等都需要專任傳道者投入,但礙於總會有明確規定:傳道師需要至少在「地方教會」牧養兩年以上,且通過「牧師」資格考試之後才可以到機構去服務。有些教會代表希望能修改這條規定,因此提案到總會年會來討論,結果是討論了大半天,都是繞在「教會」這個名詞的解釋上。

  後來主持會議的議長裁定停止討論,只有提議才可以發言。這時,有一位年輕的議員舉手提議說:「屋頂上有十字架的,就是『教會』。」當此議一出,隨即獲得甚多議員紛紛舉手表示「附議」。於是很快就通過了這議案。但就在議長宣佈要將表決結果列入記錄時,有位年老的長老突然舉手要求議長讓他針對此議講一句話。徵詢過所有議員的同意後,這位年長的長老站起來這樣說:「我同意『教會』就是屋頂上有十字架的。但這種房子『墓仔埔』最多。」

  結果許多原本看似準備要離開議場的議員,都因這位年長議員的話而安靜地坐了下來,整個會場突然靜默不語,沒有人講話。這時議長宣佈:「議事錄暫且停止宣讀。大家今晚好好省思一下,明天才再來討論看怎樣做成決定。」然後他帶大家一起禱告後,宣告休會。

  傑夫(作者的小名)在這本《耶穌比宗教大》書中,共計分成十章,主要在討論一個主軸問題:真實的基督信仰應該有的樣式。他從個人的信仰經歷述說開始,從他小時候上教會去,到離開信仰,然後重新回來認真追求,並且親身體會到真實信仰對他生命改造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書中提到許多現有基督教會扭曲了真實信仰意義的實例。就像他所說的:「我們確實是用自己發明的耶穌,取代了那個真實的耶穌。」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傑夫確實做了許多信仰反省,也批判了現有基督教會存在錯誤的信仰現象。

  就像作者所說的,他不是神學家,也不是牧師,但書中一再舉出他對聖經的觀點和瞭解,而他的見解,比起我們身為傳道者的看法更貼近聖經的本意。就像他在書中提到的問題:「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同志』、『不喝酒』、『不刺青』等這些東西,竟然變成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他強調這就是教會的錯!很有意思的是,例如他認為不應該把音樂、藝術、文學等這些作品特別給予歸類為屬於基督宗教的,應該要把「基督宗教」的字眼拿掉,在他的觀點裡,任何能感動人心的作品,都有上帝特別的用意在其中,那是上帝在對人啟示、講話的一種方式。但往往因為這些宗教字眼反而將上帝對人的啟示恩典給遮蓋了起來。

  在這本書中,傑夫用極大篇幅在討論基督教會最大的癥結,就是把信仰給予「宗教化」,這樣反而讓人對基督信仰感受不到生命的真諦。特別是他在書中指出今天的基督教會就是因為已經「宗教化」了,才會想盡辦法為了要吸引更多人進入教會,卻教導出錯誤的信仰認知。他清楚地指出:

  耶穌應許的不是世俗的成功,而是他自己;
  耶穌應許的不是富裕,而是在他之內的富裕;
  耶穌應許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與我們同在。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今天基督教會真正的問題,是將耶穌「聖誕老人」化了,只想要向耶穌要東西,或是期待耶穌聽人祈禱之後,就會賞賜給人所需要的東西,而這種現象也是今天在台灣經常看見的現象,總讓人以為信耶穌,你的困難、欠缺都會得到滿足,就像有的基督教會告訴信徒有信心,就會撿到鑽石,或是生病時只要虔誠地向耶穌祈禱就會得到痊癒等等,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信仰認知。就像他在書中結尾時所說的:

  教會是讓人坦承脆弱的地方。
  教會是讓人拿下面具的地方。
  教會是讓你做自己的地方。

  他說教會不應該是「一座好人博物館」,而應該是「一所收容破碎之人的醫院」,因為屬於耶穌的教會,並不是在「炫耀他出色的員工」,而是要「醫治受傷的兒女」。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認識耶穌基督,應該是從人生命的苦難開始,若是沒有這樣的認識,就很難進入基督宗教信仰的門道。

  這是一本認識基督宗教信仰的好書,特別用在教會小組或團契中,當作讀書分享、討論信仰的好教材。

文/盧俊義
(本文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470904
  • 叢書系列:Soul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摘文段落1】

你信什麼教?

別隨口說說,我想問的是:你真正信仰的是什麼? 我想問的不是你在臉書資訊欄填的東西,也不是你在申請表上勾的選項。我想問的是:你將信心放在何處? 是什麼東西給你動力? 什麼是你所真正認同的?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有一套制式答案,但只要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裡面多的是謊言。

如果你我有共同之處,我想你大概也從小認為有神存在(無論「神」指的是什麼),對吧? 但不久之後,你會發現現實似乎跟這個概念越來越不協調,「相信有神存在」的想法似乎也越來越遙遠。雖然為了保持自我認同,我有段時間還是堅持自己是基督徒,但上中學之後,連我都覺得這很荒謬,因為現實世界似乎不需有神照看。我還是會跟人家說我是基督徒—但只有在這樣講對我有利的時候。除此之外,我真的不想理祂了。

我想,我真正信仰的宗教大概跟大多數美國青年一樣,是一種披上基督宗教外衣的道德感。我相信遙遠的某處有個神,祂希望我們都做個好孩子,如果我們做到了,祂會說祂多愛我們,把我們的照片貼在冰箱上,然後給個獎品──這樣皆大歡喜,不是嗎?

我曾自認是基督徒:周遭每個人都說自己是基督徒、我媽帶我去教堂、家裡也擺著本聖經。因為這些,我也以為自己是基督徒。說自己是基督徒,似乎比否認更能拉近我跟朋友、家人、社會的距離。對我來說,當個基督徒讓日子更好過,但我從沒有真的愛過、服事過耶穌。

對美國人來說,這樣的經歷不是很常見嗎? 大多數美國人都自認是基督徒。我們說自己是基督徒,因為這聽來似乎不賴,讓我們看起來有道德,可以讓父母不擔心、不來多管我們,而且還不會下地獄呢!──當然,前提是我們真的相信有地獄。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23/12/08
最近,可能是有了一點年紀,開始對宗教這個人類發展了千年以上的精神活動感興趣。

因為不知從何處著手,一開始先去買了一本中英對照的聖經。雖然聖經中的很多故事都耳熟能詳,不過實際讀了才發現有點門檻,因為文字冗長沉悶,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毅力。因此,我先讀了《有趣的聖經故事》,從前人整理、歸納過的文本來入門。除了複習出埃及記、大衛、所羅門王、耶穌這些熟悉的故事外,也讀到了掃羅、各先知的故事,可說是對於基督宗教有了粗淺的了解了。

隨後,在身邊的天主教徒推薦之下,讀了這本《耶穌比宗教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基督宗教,很有意思。這本書的觀點是,我們應該要相信、跟隨的是耶穌的教誨,也就是聖經的啟示,而非世俗宗教的繁瑣儀式、規定。這其實是一個滿衝擊性的觀點,因為在我原本的認知中,是宗教「創造」了上帝與耶穌,不過這本書要跟讀者傳達的是,事實是「人類」創造了宗教,而這個宗教與上帝或是耶穌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很久以前曾讀了《上帝沒什麼了不起》這本書,裡面談到宗教常常只是人類用來滿足自身慾望的藉口,這個慾望的樣貌各式各樣,可能是自己心靈的滿足,也可能是迫害不同的民族,唯一相同的是其中並沒有任何神聖的意義。所以,我對於宗教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的,或者應該說,我對於任何人類奉為神聖的事物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原因在於我對於人類並不信任,不信任人類可以從純粹利他的角度來行事、不信任人類可以放下自私。這一點只要在(台灣)路上走上一小段路便可以充分體會,汽車為了買早餐並排停車、商家堆放雜物在人行道上、行人不顧身邊有沒有人邊走邊抽菸,族繁不及備載。我不相信一個自私、無法為他人著想的人,走進宗教場所便會自動轉換成一個善良的人。雖然也有觀點認為這些生活上的小事與拯救世界的大事無法相提並論,不過,「莫以惡小而不為」,即使只是生活上的小事,也都是單純的「惡」,而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惡絕對是無法被視為「善」的。

由於對於基督宗教認識尚淺,因此對於書中提到只要純粹「相信」上帝的概念,還無法充分地體會。不過,閱讀宗教的書籍的確是很特別的體驗。
展開
user-img
4
|
2014/05/14
我是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
書很好閱讀,很口語,買回來沒幾天就看完了
裡面有一些很適合到查經班討論

但我會特別推薦給我非教徒朋友
因為有些朋友不是教友所以就很難聊基督教的事情
但就像書中所寫的,若我們能單純討論耶穌,話題會多很多

推薦!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