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漢代學制研究:A Study on the School System in Han Dynasty

漢代學制研究:A Study on the School System in Han Dynasty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姜維公先生的新著《漢代學制研究》,以歷史學者的眼光,憑藉時下頗為流行的科技整合研究手段,對漢代教育制度做了綜合梳理。該書從漢代官學創建與發展、漢代私學的恢復與發展、漢代學校中的師長與學生、漢代學校的教學內容、漢代學校的教學形式與方法以及漢代教育的地域特徵幾個角度做了論述,涵蓋了漢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方面。

  教育制度作為制度的一種,規則與秩序是其核心要素。作者將漢代相關資料按照時間順序做了梳理,認為家法在漢宣帝時因為政局的變遷,已經出現混淆,新莽時期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混亂,這為家法的施行開闢了道路,二者前後相繼。這是以歷史演變的眼光觀察這個現象,將制度看成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結構,釐清了制度發展的脈絡。

  漢代教育制度的研究,與漢代歷史一些重要課題頗多關涉。學而優則仕是儒家重要的價值觀之一,漢代自武帝時期始,國家則是以制度的力量對這條價值準則做了最忠實的踐行。作者在對太學的設立源流論述中,強調賈誼、賈山、董仲舒等儒生在其間的作用,並認為興太學也是武帝時期重要治國方略之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這本內容翔實的著作,與其說是一部教育方面的斷代史,毋寧說是以教育制度為核心對漢代歷史的一些重要問題做出了理性分析。

  精深的專題研究,是當今中國古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條路徑取向。這個特色在本書中體現。就漢代歷史而言,因為留存下來的歷史資訊分佈得不均衡,對某些問題歷來糾結不清。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問題,而以其學術敏感,對相關史料做了細緻的梳理,以此為基礎,給出了自己獨到的判斷。如鴻都門學是漢代官方特殊教育的一種,對其設立的背景,以前的研究多強調政治上的推動因素。作者卻放眼於社會結構變遷,依附關係發展的角度,提出同西漢相比,在東漢時期豪強勢力發展,造成平民進入太學路徑過於狹小,因而鴻都門學也就應運而生了。

  新問題的提出也是該書的一個貢獻。題無剩義幾乎是專業研究者對秦漢史研究現狀的一個基本共識。這也就說明新課題發掘的異常艱難。特別是對於教育史這樣一個顯性的題目來說,更是如此。但作者卻利用了蒙蔽於史料背後的蛛絲馬跡,對教育史上一些前人不曾關注的問題,提出並給予論說。漢代的教育,儒學是其主流。但從學術的角度,黃老刑名及其他學派在漢初卻佔有支配地位,但這些學派是如何傳習的,前人未曾注意。本書充分據證說明,是研究漢代學制的最佳讀本。

本書重點

  《漢代學制研究》——在歷史中發掘新問題
  本書大力推薦:尊師重教,對當代學制有反省、辨證之效!


  帝王將相的帶頭宣導,東漢很快就成為儒術之國,洛陽作為東漢的首都,這裡既有名震全國的太學,又有藏書豐富的皇家圖書館,自然使其成為全國的學術中心。這種文化中心地位具體表現為:士人眾多,著述豐厚;思想活躍,學術發達;教育發達,傳播文化;文學繁榮,藝術燦爛;科技創新,世界領先。以洛陽為中心的豫兗青徐司地區之所以能夠在東漢時期從文化教育方面超過齊魯一帶,首先得益於地處京師的地理環境,此外,經濟的持續發展、地方官員的主觀努力以及士族的發展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姜維公


  1962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吉林省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省級教學名師。現任長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兼圖書館館長,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吉林省重點學科帶領人,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長春師範大學東北民族與疆域博士研究生導師。
 

目錄

第一章 漢代官學的創建與發展
第一節 太學的創建
一、太學創建的時間
二、太學創設的地點
三、太學的規模
第二節 特殊學校的設立
一、四姓小侯學與宮邸學
二、鴻都門學
三、東觀
第三節 皇室教育
一、對皇帝的教育
二、對太子的教育
三、對諸侯王的教育
第四節 地方郡縣學
一、漢代地方官學的出現
二、地方官學的發展

第二章 漢代私學的恢復與發展
第一節 先秦時期私學教育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漢代私學的崛起與發展
一、黃老學在漢初的興盛
二、刑名學在漢初的流行
三、其他流派在漢初的狀況
四、儒學在漢代私學中的發展
第三節 書館教育
第四節 專經教育
一、專門傳授一經
二、數經兼傳
三、傳經兼傳他術
第五節 家庭教育
一、家學傳授
二、家教和家訓
三、女子教育

第三章 漢代學校中的師長和學生
第一節 學校的施教人員
一、太學的施教人員
二、鴻都門學、四姓小侯等特殊學校的施教人員
三、地方官學的施教人員
四、私學的施教人員
第二節 漢代學校中的學生
一、太學生
二、鴻都門學的學生
三、四姓小侯學和宮邸學的學生
四、地方官學的學生
五、私學的學生

第四章 漢代學校的教學內容
第一節 經學是漢代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官學的教學內容
一、《易》學
二、《書》學
三、《詩》學
四、《禮》學
五、《春秋》學
六、《論語》和《孝經》
第三節 私學的教學內容
一、書館的教學內容
二、精舍的教學內容

第五章 漢代學校的教學形式與方法
第一節 漢代的教學組織形式
一、書本知識的傳授為最基本的教學形式
二、開放式教學
三、高足弟子代師傳授
四、集會
五、自學
第二節 教學方法
一、傳授式
二、辯難式
三、演示式
第三節 師法與家法
一、師法、家法問題研究的歷史回顧
二、從師法到家法的演變
三、師法家法對漢代教育的影響

附 論 漢代教育的地域特徵
第一節 漢代文化地理概述
第二節 漢代教育的地域特徵
一、漢初傳統的教育盛地——鄒魯、齊燕、三晉
二、中央官學的大本營——長安和洛陽
三、地方官學的典範——巴蜀
四、其他文化教育比較突出的地區
第三節 漢代遊學對知識傳播的作用
一、漢代遊學的特徵
二、遊學之風興盛的原因
三、遊學活動對社會教育的影響

結 語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33609
  • 規格:平裝 / 420頁 / 17 x 23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結語
 
學校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學和私學為其主要表現形式。
 
本文詳盡地考察了漢代官學與私學的產生、發展乃至演變過程,同時,也對學校的施教人員、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進行了細緻分析,並以附論的形式探討了漢代學校教育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漢代的官學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的官學以太學為主,到東漢又出現了針對特定人群的宮邸學和鴻都門學;地方官學指州、郡國、縣道的學校。漢代太學創建的時間,是個爭議較大的問題,至今聚訟紛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理清了漢代太學的發展脈絡,發現矛盾的焦點集結在西漢太學館舍上。在漢代教育史研究中,絕大多數學者都是把早期太學是否擁有館舍作為判斷太學創建時間的依據。筆者根據多方面史料,確認西漢太學是有館舍的,就在太常官署內。
 
太學是太常下屬機構的一支,因而沒有獨立的辦公機構。但是,以獨立的辦公機構來判斷一個機構是否建立,無疑是受了「以今律古」的教條主義思想的影響,並不足以否認其時太學已經創建的事實,許多誤解和成見也因此得到澄清。西漢肇建,對宗室、外戚子弟的培養力度不夠,對國家的穩定一度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漢武帝及其以後諸帝,除了從權力上加強了對宗室、外戚子弟的制約外,也相應加強了思想教育工作。
 
宗室、外戚子弟都是統治階級未來接班人裡的中堅力量,也是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方面最容易受到腐化的人群,對他們的教育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到了東漢,國家在君主的直接干預下,建立了針對宗室、外戚子弟的學校—四姓小侯學與宮邸學。另外還有兩所針對特殊人群的學校—東觀和鴻都門學。東觀是東漢最大的皇家圖書館,同時也是妃嬪、宦官、宮女的教育基地。鴻都門學是在太學諸生與宦官對抗背景下誕生的一所學校,專門收一些以書法、畫藝擅稱的士人。由於鴻都門學存在時間短、文獻資料又比較貧乏,因而研究中出現的分歧也較多。
 
特別是在建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影響,對鴻都門學的定性、辦學影響等方面的評價都有過度拔高之嫌,這些是應該加以糾正的。皇帝、皇儲、諸侯王的教育也在發展中逐漸完善。皇帝和皇太子都擁有自己的講師團,其主要人物都是當時儒家某一學派學說的菁英。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