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特首與你,都應該讀懂的香港故事

香港特首梁振英,絕沒想過,一向對政治冷漠的香港人,
會突然湧上街頭、佔領鬧區、要求民主。
87顆催淚彈,不僅沒有遏阻運動,
反而讓更多市民撐起雨傘、對抗壓制。

  雨傘運動的前世今身。

  2014年9月26日,為爭取香港特首的真普選,學聯與學民思潮發起香港學界大罷課,帶領抗爭學生衝入、並佔領政府總部前「公民廣場」。

  9月28日,香港防暴警察使用暴力清場,對抗爭者投擲87顆催淚彈,並一度威脅開槍,激起市民自發展開全面性的公民抗命行動,佔領香港多處要道,使這場抗爭升高至世界矚目的層級,雨傘運動就此展開。

  學生高喊「自己的香港自己救」,市民撐開雨傘抵抗警方的胡椒噴霧,對剛剛經歷了318太陽花運動的台灣而言,這一切既顯得清晰地歷歷在目、又如此怪誕、模糊而遙遠。那個永遠繁華、馬照跑舞照跳的香港,在97回歸後面臨了什麼樣的改變、什麼樣的政治困局?這一切如何將務實、重視經濟民生的香港人,變成了高舉雙手,勇往直前的抗爭者?

  作者陳奕廷專訪十八位代表性的人物,本書第一部分寫的即是當前40~60歲以上,共同背景下不同的成長故事,在受訪人對香港民主的個人思索之中,帶出雨傘運動發生前,香港的政治背景,以及這一代人對香港社會問題的幾個代表性觀點,議題橫跨普選、治理、地產霸權與中港矛盾。在第二部分中,則將視角轉向2005年後,風起雲湧的抗爭運動與多樣化的政治觀,這些抗爭運動可說是雨傘運動的濫觴。

  本書寫在佔領中環行動醞釀時期,途中,雨傘運動爆發,這些個人故事更顯得意義非凡:訪談人們共同走在香港民主運動的路上,只是傘裡傘外,造成眾生喧嘩下的立場交錯。


本書特色

  雨傘運動後
  華文世界第一本完整呈現香港政經社會面貌的專書。
  寫盡傘裡傘外
  幾世代香港人面對「民主回歸」的心情與生命寫照。

  傘裡,公民追求公理與正義,要贏就一起贏,要輸就一起輸。
  傘外,民主論辯是永遠未竟的長路,眾聲在風雨中喧騰不已。

  抗爭者走上街頭、撐起自由的前夕,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人與事?
  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雨傘運動後該何去何從?
 
  作者大學念新聞,研究所專攻中共研究,剛結束對台灣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觀察,又因為工作緣故,近身觀察香港雨傘運動。

  深入專訪當代香港18位代表性人物
  橫跨不同世代、黨派,細緻爬梳幾世代香港人面臨的政治困局

  從港府治理、地產霸權、中港矛盾到新生的本土運動
  極近距離觀看香港追求民主路上,港人的焦慮、苦悶與思索

名人推薦

  胡鴻仁、許知遠、張鐵志   專文推薦
  陳冠中、周保松(香港) 司馬文武、吳介民、馬永成、林飛帆(台灣)、王丹(中國) 舉手同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奕廷


  台灣台東人,1984年生。
  任職於網路媒體。喜愛閱讀、新聞寫作,偏好政治、歷史、棒球、本土文學。

陳卓邦

  台灣攝影師,現為平面媒體攝影記者。
 

目錄

推薦序
讓網路青世代說一個好故事
理解之必要
憂鬱之島
作者導言:未竟的補課

第一部:民主前夕的香港眾聲

第一章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人物故事:戴耀廷(香港法律系教授;佔領中環發起人)
第二章   孤臣無力可回天
人物故事:曾鈺成(立法會主席;民建聯創黨主席)
第三章   理解北京的強硬派
人物故事:劉兆佳(全國政協委員,前特區政府首席顧問)
第四章   窩囊的一代?大中華派的民主反思
人物故事:劉細良(主場新聞創辦人;前中央政策組顧問)
第五章   泛民主派的貢獻與侷限
人物故事:李柱銘(民主黨創黨主席;香港民主之父)
余若薇(公民黨現任黨主席)
梁國雄(長毛;社民連黨主席)
第六章   民主回歸、解殖與主體意識
人物故事:羅永生(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
第七章   獅子山下的經濟困局
人物故事:雷鼎鳴(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

第二部:新世代的反抗

第八章   「宅女,上街吧!」反高鐵世代與新型態抗爭

人物故事:朱凱迪(社運領袖)、葉寶琳(社運領袖)、陳允中(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抗爭者)
第九章   美麗新香港
人物故事:黃之鋒(學民思潮發起人;雨傘運動學生領袖)、何潔泓(前學聯副祕書長;土地正義聯盟召集人)
第十章  理想與抵抗
人物故事:龐一鳴(不幫襯地產商運動發起人)、周思中(生活館農夫)
第十一章──中港矛盾下的兩種本土觀
人物故事:陳雲(著名文化評論者)、陳景輝(前社運領袖;專欄作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5998950
  • 叢書系列:土地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言:未竟的補課(陳奕廷)
 
2013年的盛夏夜晚,我在隔音不佳的旺角平價旅館內,如果沒有記錯,那是7月4日,我來體驗香港每年一度的7.1民主遊行。當晚,FACEBOOK上,許多人在轉載攝影師Michael Wolf所拍攝的,中國玩具廠工人的照片與故事。這位知名德國攝影師的作品中,有許多基層社會的故事,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他一系列關於香港城市的拍攝記錄。
 
我對於自己的好奇有些驚訝,於是在電腦前開始嘗試梳理自己對於香港興趣的起源。我在2012年的7月因為參加香港書展,第一次來到香港,開始展開了人生的香港旅途。最初,我希望以一、兩本書來解答這個城市的身世之謎,了解一國兩制以後的香港政治社會變遷。
 
這當然是痴人說夢。
 
那短短的幾天內,我翻閱著香港文學、對抗地產霸權的實驗運動記錄,對香港社會越發興趣,而在書本之外,當時的中環出現模仿佔領華爾街的運動、學生組織「學民思潮」正在灣仔的天橋上派發傳單,目的是反對洗腦教育、立法會地區直選即將投票,香港政府僅開放二分之一的地區直選,其他由功能組別來進行小圈子選舉,泛民主派正在力拼更多的席次……。
 
慢慢地關注香港的過程中,我開始理解這一切正在發生的事情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理解一個台灣以外、爭取民主的過程,和理解中國共產黨如何一國兩制的機會。對我這一代台灣人來說,民主與自由如同空氣,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切得來不易。
 
香港爭取民主的過程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未能經歷的補償或者補課,尤其當前兩岸關係陷入泥淖,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到底過得如何?中國共產黨的一國兩制到底又是怎樣發展的呢?我期待,這些理解的過程會是另外一種找尋答案的方式。於是,我展開一連串的採訪,記錄下心情的那天,我正好結束一個訪問。
 
在瀏覽與閱讀超過百本書籍與資料後,我提出了三個問題意識,那分別是政府治理與普選、地產霸權與社會運動、以及中港矛盾。我挑選了關於這三項議題的採訪對象,我希望他們來自不同立場、不同背景,除了提供不同的答案之外,重點是答案之外,他們不同的思維,以及從他們的故事中了解,思維從何而來,香港又從何而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