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阿里山物語(精裝)

阿里山物語(精裝)

  • 定價:1000
  • 優惠價:770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5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看見.感觸.心動.阿里山

  世人皆知阿里山是著名觀光遊覽風景勝地,它有阿里山神木、森林鐵路、阿里山日出……

  但似乎都沒人看見「阿里山人」!究竟誰是「阿里山人」,其實它更有歷史、更有故事。

  陳月霞就是如實存在的阿里山人,帶你進入阿里山的真正內裏世界,請你仔細感覺阿里山的脈搏心跳,傾聽阿里山人的靈魂悸動和世事滄桑。

  空前絕後的阿里山草根素民史,平實溫柔地解構阿里山的百年滄桑,顛覆歷來官方樣板。這是一部阿里山人追溯土地倫理與生根立命的史歌,還原阿里山人的原鄉夢,看見被遺忘的生命軌跡。

  阿里山自然歷史百餘萬年,以阿里山為舞台的阿里山人歷史只有百餘年。
  阿里山人是世人看不見的人,誰是阿里山人?

  本書從資料蒐集到撰寫凡二十二年,全書超過三十八萬字。作者以其父母親為主軸,貫穿阿里山地區自然史與拓墾史。以說書方式,穿插歷史事件與俗民生計,串連出百年阿里山與阿里山人的小說。

  百年前日本人發現阿里山脈一片無人居住的原始檜木森林,為了伐取阿里山森林,從日本大量移民日本人,且從台灣各地招募伐木集材暨鐵路運輸工人。此為第一代阿里山人。

  因為拿阿里山森林,有了日籍阿里山人與台籍阿里山人;因為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阿里山少了日籍阿里山人;因為國共戰爭,國民黨戰敗,阿里山多了外省籍阿里山人;因為一九六五年火災,林務局不讓阿里山人原地重建,阿里山移出一批阿里山人;一九七○年前後,阿里山進入商業繁榮期,林務局計畫在阿里山商區興建三大旅館,欲將阿里山人趕出阿里山遭拒絕,於是一九七六年一場無名大火,將阿里山最熱鬧的商圈燒毀;林務局以不准原地重建為由,強迫阿里山人遷出,阿里山人與林務局展開劇烈抗爭,直到一九八○年阿里山人由原來的阿里山被強迫遷出到鐵路的第四分道(即今之阿里山站)。

  過去阿里山人在靈山飄逸的霧林建構歷史滄桑,今後阿里山人的原鄉夢何去何從?

名人推薦

  本書特點在「説者」,主體是阿里山草木社群,全書呈現十足「台灣性」。

  一時遊過阿里山的人很多,但傾聽過百年阿里山的人絶少,這正是本書企圖別開生面的全新貢獻。

  陳月霞家族世居阿里山,足跡踏遍全世界,她用二十二年的青春,傾聽、踏勘、紀錄,以大河小說的規模,細述阿里山近百年來的物換星移,以及大時代下大小人物的血汗命運,堪作另一座「阿里山博物館」,真正奠定「生命教育」的基調。

  本書忠實紀錄了貫穿百年生活現場的語言文物,就像如實留存了從黑白照片到彩色Video的世紀腳印,出入於1895~2014百二十年間,時代、族群、文物及其生活用語,語言活跳得像放山雞,有時連漢字也顯得招架不住,不但可進一步作成「有聲書」,更是十二年國教裡談「翻轉教室」的生鮮超市!

  遊過阿里山九到九十九歲的朋友,你真的到過阿里山、聽過阿里山的心跳嗎?

──鄭邦鎮教授(前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台南市教育局局長)

  台灣只有一座山,足以展現這座島的完整風華,這座山也唯有在當地成長和長期守護的人,才能內化出璀璨的觀點,迴向這座山,轉出尚未為人知的磅礡傳奇。

  此山無二,陳月霞生長於斯,最適合敘述百年來阿里山人的故事。

──劉克襄(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月霞


  1955年出生於阿里山沼平。國立藝專畢業。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創會理事長。長年從事攝影、寫作及兩性、親子、社區、環保、自然教育等工作。

  曾任:
  阿里山高峰山莊莊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勵馨基金會台中站顧問、台中市文藝作家協會理事、台灣生態學會常務理事、行政院新聞局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評審委員。外交部國內女性攝影家海外巡迴展評審委員。

  1987年台北春之藝廊舉行「植物之美」攝影個展。
  1997年《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廣告代言。

  現為:
  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理事、台灣生態研究中心協同負責人、台灣國家婦女館性別主流化專家學者。

  著有:
  攝影集《植物之美》《自然之美週曆》《植物之美月曆》、植物圖文集《認識老樹》《童話植物》《大地有情》《森抹遠綠──大阿里山植物親子解說手冊》、兩性暨親子教育散文集《這一家》《跟狐狸說對不起》、兩性散文暨論述集《聰明母雞與漂亮公雞》《阿里山俱樂部》……等書。
 

目錄

作者序  阿里山人的原鄉夢
楔子  來去kodama支線

【上冊】

第一章    源

一、溯源──追遠
二、發現阿里山     

第二章  細漢                     
一、童年                  
二、入學

第三章  吃頭路                    
一、沼之平與大瀧溪  
二、異域人生
三、太平洋戰爭
四、裁縫

第四章  緣                      
一、緣分未到
二、姻緣如何來牽成
三、喜宴
四、成家
五、降伏
六、降伏之後

第五章  改朝                          
一、國府接管
二、祭祀圈
三、通貨膨脹──白色恐怖
四、疏開寮時期

第六章    創業                          
一、和興商店        
二、脫貧與民代           
三、茶室風雲             
四、八七水災             

【下冊】

第七章  烽火連天
                      
一、打撈                 
二、囝仔入學             
三、官司                 
四、白河大地震          
五、中山村火燒           
六、登高
                 
第八章  滾滾煙塵
一、二二七四俱樂部
二、高峰山莊
三、火龍之火
四、祝融過後
五、官民之戰
六、六二九強拆
七、風雨傳情
八、驛站

第九章  世代
一、山頂阿公大壽         
二、最後的阿里山         
三、樹葉離枝             
四、暴衝                 
五、成住壞空             
六、山海連理             

第十章  溯
一、封山                 
二、看見家園            
三、檜木霧林             
四、裝滿一袋雲
           
外一章  根
一、咱厝的日本人
二、消失的地平線
三、落葉歸土──日不落之家

後記與感恩
 

前言

阿里山人的原鄉夢


  阿里山自然歷史百餘萬年,而以阿里山為舞台的阿里山人歷史卻只有百餘年。

  一直以來,阿里山人是世人看不見的一群人,誰是阿里山人?又,阿里山人將何去何從?

  這是一部阿里山百年土地倫理暨生根立命的書,試圖重構阿里山原貌,重構阿里山人的原鄉之夢。

  撰寫以父母親為主軸,貫穿阿里山地區自然史與阿里山人拓墾史。以說書方式,穿插歷史事件與俗民生計,串連百年阿里山與阿里山人故事。

  這是阿里山人短暫的歷史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百餘年,但是做為一名阿里山人,我認為應該讓阿里山人的故事公諸於世,更想跟世人分享,作為一名阿里山人,在那靈山飄逸的森林裡,是如何立地生根,希望這本《阿里山物語》能夠讓世人看見,阿里山人曾經走過的阿里山歲月與被遺忘的生命軌跡。

  本書從一九九三年資料蒐集到撰寫,至今已然過了二十二個年頭。

  二十二年稍縱即逝,當二○一五年春,父親九十歲生日即將來臨,我的書卻還在龜速爬梳。二十二年來,從單純想為母親作傳,延展成,為阿里山與家族寫百年史,我給了自己一份超過體能與腦力的挑戰。

  我的腦海出現《小王子》的兩幅畫。

  明明畫的是一條蛇吞一頭大象,卻每每被看成一頂帽子。

  我渴望人們在這本書裡,看得出蛇裡面的大象,更期許自己不僅能夠吞進「大象」,且是因為能夠消化「大象」而茁壯的小蛇-阿里山龜殼花。

  從小除了山林野蛇之外,我對阿里山最有感觸的就是「Kodama」。  

  成長過程中,「Kodama」始終令我迷惑與憧憬。

  由於大人談話經常出現「Kodama」,久而久之,我明白那是一個地名。至於是哪裡?並不清楚,隱隱約約,知道是往玉山方向的某個地方。

  後來,偶然的機會,知道父母在「Kodama支線」結婚,Kodama就在遙遠的飄渺中,添加幾分浪漫。

  少年時,跟大人坐上小火車,搖搖晃晃到一個叫東埔的地方,徒步到塔塔加鞍部,登玉山。

  東埔是我第一個對「往玉山方向的某個地方」最具體的認知,從此我認定Kodama就是東埔。而長期以來雲深不知處的臆測,一旦揭開神秘面紗,顯影露臉,就如同武俠小說,武功高強,深不可測的高人現身一般,讓期待良久的讀者,不免幻滅。

  我對Kodama正確的認識,是進入中年以後,那時候的幻滅更具震撼。

  Kodama居然是「自忠」!這好似一塊寫實堅硬但醜陋的褚血磚頭,突兀地拋在山明水秀的雲霧之中,兇殘地襲擊我的美麗世界。

  Kodama雖然就此落入凡塵,但為了不讓記憶中不斷存釀的浪漫,過於折傷,我必須為自己找出情感出路。

  所幸父母婚宴的場地不是自忠,而是「Kodama支線」。

  有趣的是,在阿里山百年歷史中,從無Kodama支線這名詞。Kodama支線就如同人與人之間,捨姓名喚小名的暱稱。

  「Kodama支線」事實上是「水山支線」,但同時也是Kodama山下,座落在水山支線二.二公里的臨時聚落。

  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鐵路,除了從嘉義到二萬坪的「本線」,另外又開發無數條為更深入山林伐木取材的「林內線」。「水山線」是林內線的其中一支,起於沼平,經Kodama,到新高口。「水山支線」則是水山線的一條分支,從Kodama往Kodama山下,順著長谷川溪(曾文溪)上游集水區系延伸。

  Kodama書寫成漢字就是「兒玉」,換句話說,兒玉是日文,Kodama是日音。

  當Kodama以兒玉之身現形時,雲深飄渺的感覺頓時消失;當兒玉再變身自忠時,閒雲野鶴的曠味脩然盡去。

  這地方,應該還有其它登稱的名。

  果不其然,台灣人喚這裡為「九欑仔頭」。原來最早之前,這裡遍佈森氏櫟。森氏櫟台語俗稱九欑仔,當這裡的九欑仔被砍伐殆盡,只剩幾株遺留下來的樹頭時,人們便以「九欑仔頭」相稱。換句話說,地名由來取其自然物貌。

  當年在阿里山展開森林大屠殺的日人,則是以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姓氏來為此地命名,鄰近的山叫兒玉山。無論是兒玉或兒玉山,延用數十年之後,台灣從日治變國府,地名隨之改朝換代。一九五一年秋,兒玉依舊是森林的殺戮戰場,蔣介石到達此處,將其更改為自忠,以紀念在中國大陸抗日殉國的張自忠將軍。從那時候起,兒玉是自忠,兒玉山是自忠山。

  儘管在我出生時,兒玉已被自忠所取代,但對老輩叫慣了Kodama的人,仍以Kodama稱之。

  至於Kodama支線,在西元兩千年,有了新名詞,叫特富野步道。但在我們家族,Kodama支線依舊是Kodama支線。

  時代在變,地名在變,唯一沒有改變的,是深植情感底層的綿長記憶。

  如今Kodama對我而言,已然是一種符號。這個符號代表台灣遙遠山區,一個聚落的形成與隕歿;這個符號代表孕育我生命的兩個人,人生軌道的接軌與延展。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7689
  • 叢書系列:自然人文系列
  • 規格:精裝 / 744頁 / 17 x 23 x 10.4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