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自述

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自述

Memory Chalet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山屋憶往》跟你讀過的任何回憶錄都不一樣。每一篇文章都是東尼.賈德從他不可思議的心靈裡篩選出來描繪某些過去的經歷或回憶。他從少年時對倫敦一條特殊的巴士路線的喜愛,展開對公共禮節與兩次大戰之間的都市規劃的省思。他從對一九六八年巴黎學生暴動的追憶開始,閒散地談論了歐洲各國學生不同的性與政治,最後總結他這一代人是「一個革命世代,可惜錯過了革命」。一系列橫越美國的公路旅行不只讓他領會了美國歷史,也讓他最後成了美國公民。食物、火車與失落已久的氣味都爭相引起賈德的注意;對我們而言,他把這些省思鍛造成一套首尾呼應且優雅的分析。一切安排都是如此簡潔與美麗,就像一間瑞士山屋──一個在記憶的深山裡、提供慰藉的庇護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東尼.賈德  Tony Judt,1948~2010


  1948年生於倫敦,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受教育,在劍橋、牛津、伯克萊、紐約大學執過教鞭。2008年被診斷罹患「漸凍人症」,2010年病逝於紐約。在紐約大學任職時,擔任雷馬克研究所所長。雷馬克研究所是賈德於1995年所創設,專門研究歐洲事務。常為《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雜誌、《紐約時報》撰文。其名著《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並贏得外交關係理事會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和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獎,2009年贏得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的終身成就特別獎。

譯者簡介

區立遠


  台大哲學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目前為政治大學外語中心教師。譯有《一九三三: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行人)、《疾病與權力》《厄運之地》(左岸)
 

目錄



一、記憶的小木屋
二、夜晚

第一部
三、刻苦
四、食物
五、汽車
六、普特尼
七、綠線巴士
八、模仿的慾望
九、華爾頓勛爵

第二部
十、喬
十一、集體農場
十二、鋪床人
十三、昨日的巴黎
十四、革命份子
十五、工作
十六、菁英們
十七、文詞

第三部
十八、朝西方去,年輕的賈德
十九、中年危機
二十、囚禁的心靈
二十一、女孩們
二十二、紐約,紐約
二十三、邊緣人
二十四、東妮

終曲
二十五、魔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27222
  • 叢書系列:左岸人物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食物
 
即使一個人小時候吃的食物很差,也不必然表示他就不會懷念。我母親出生於舊倫敦東區猶太氣息最淡的地方:在柏戴特路與商業路交會處,離倫敦碼頭只有幾個街區之遙。這個不幸的地理位置──她總覺得自己跟周遭關係淡薄,因為缺少了向北幾百碼以外士得利園地鐵站附近的濃厚猶太氛圍──造就了她個性裡許多不太尋常的面向。好比說,有別於我父親,我母親對國王與女王有很高的敬重,後來每當女王在電視上發表演說,她總有站起來聆聽的衝動。她不輕易表明自己猶太人的身分,甚至到了令人尷尬的地步,這跟我們枝葉繁茂的家族裡大多數人毫不隱藏自己的異族模樣、也公開說意第緒語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她自己的母親不很在乎猶太傳統,所遵從的僅限於年度例行的儀式(以及她成長的街區裡鮮明的考克尼特色)。我的母親彷彿是懷著對外祖母的致敬,她對猶太菜餚幾乎一無所知。
 
結果是,我從小吃英式飯菜長大。但是不包括炸魚薯條、葡萄乾布丁、烤香腸布丁、約克夏布丁,或其他英國家常菜。我母親鄙視這些食物,覺得有些不健康。她的成長過程可能身邊都是非猶太人,但是正因為如此,她跟她的家人非常封閉,對鄰居感到恐懼與懷疑,對他們家裡的生活也一無所悉。總之,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烹飪這些「英國美食」。偶而我父親會帶英國社會黨的朋友回來;透過這些奶蛋素跟純素主義者,我母親接觸到黑麵包、糙米、四季豆與其他這類愛德華時代左翼人士奉行的「健康」基本食材。但是她同樣不會煮糙米;那就像要她做一盤中式炒雜碎一樣困難。所以她做菜的辦法,就是那個年代所有其他英國廚師都做的:把所有食材都煮到爛。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1/11/08
閱讀本書時,個人的自我認知總不時錯誤游離,忘記所讀字句實為一位將死之人對一生的思緒結晶。且超乎原先預期,這當中並無對宿命束縛的埋天怨地,又或於生命終末的槁木死灰;而對待這個自己被迫離開的世界,Tony Judt在最後仍舊施予滿滿關愛。

此外,藉由書中作者那種之於當代出身台灣的我們實為新穎,甚至有些難以觸及的-多重形塑與多元歷練的-人生,似乎可從中一窺當初在撰寫“戰後歐洲60年”時,Tony Judt那腦中思緒的軌跡,及著筆的邏輯。
現下回顧一年前對“戰後歐洲60年”的閱讀經驗,突然發覺這套書確實是相當個人化的作品,而山屋憶往這本書就像Tony Judt於最終回歸諸己,藉由自己的一生為一切進行最後總結。

如同書中所言“如果我稱自己好命,也許會被認為非常不得體”,而作者的人生的確因某種具決斷性的不幸最後被迫劃下句點。可基於其對自我的形塑與認知、具支配的思考高度與智識能力⋯⋯,Tony Judt 絕對是一位有能力獲得且最終確實擁有幸福的人,我如此深信著。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8/26
這是我讀的第二本Tony Judt的書,他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了。
Tony是一位戰後歐洲史的大師,他寫過好幾本歷史巨作,說了以歐洲為一個整體的故事。
這本書的文案寫得真好,精準地抓住貫穿全書的精神,作者在2008年被診斷患有漸凍症,
2010年8月就過世了,書中多數的文章寫於他過世前的一兩年內,算是回憶他精彩的一生吧...

他寫下了漸凍症帶給他的影響,從一位史學大家,文思泉湧的一個思想家,
熱愛旅行的人,漸漸地連說話的能力都失去了,他寫下了這個疾病帶來的恐懼,
漸凍症最可怕的是你的思緒依舊敏銳,但身體卻不聽使喚了,
半夜你必須被人平躺在床上,無法翻身、抓癢,意識卻還很清晰,
這種被禁錮在肉體裡的心靈,是何等的痛苦><,還好作者在記憶的小屋裡尋求溫暖,
他在腦海中重建了兒時在瑞士小木屋的過往,在過往的回憶裡尋求慰藉和回味。

這是一本很觸動人心的回憶錄,他細數了自己人生的成長軌跡,
兒時倫敦的氣味;與父母在歐陸的旅行;在以色列集體農場見識錫安主義的真諦...
25篇接近人生盡頭所作的回顧,佐以60年代知識分子的觀察與體悟,
成果就是一篇篇知性卻感人的人生詩篇。

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他給你另一種人生體會,
那種屬於戰後歐洲知識分子的際遇和境界。有點難以形容,但這種故事非常吸引我~
歷史學家追憶自己的歷史,心理的滋味一定很微妙吧。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