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Google、Facebook、內容農場......
你每天使用的網路,正在悄悄改變你的大腦!

  ◎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 Amazon讀者390篇書評,四顆星好評推薦!


  你是否時不時就坐在電腦前或抓著手機,同時做一大堆事?一下滑滑facebook塗鴉牆、一下用google查資料、一下回line訊息、一下又寫兩句報告,再轉貼個新聞連結?光是忙著處理這些來來去去的訊息就占滿了你的時間和思緒,甚至讓你超過一個月都沒辦法讀完一整本書?

  這些現象早在二○○八年就被知名科技評論家卡爾注意到了,他在《大西洋月刊》發表了〈Google讓我們變笨了嗎?〉這篇文章,提出當今網路世代最重要的問題:我們在享受網路帶來的寶藏之餘,是否犧牲了深度思考和閱讀的能力?

  廣博還是淺薄?

  卡爾於本書中更深入的發展他的論點,探討網際網路在智能和文化層面造成的影響。他彙整了從柏拉圖到麥克魯漢等各個思想家的觀點,以及「智能科技」如字母系統、地圖、時鐘、印刷術和網際網路等演進,說明我們大腦的神經通道是如何因經驗而改變。

  相對於印刷的書籍讓我們集中注意力,促成深度又有創造力的思考;網際網路鼓勵我們以打游擊的方式到處採集細碎的資訊,儘管我們因此愈來愈習慣快速略讀,接收的資訊來源也更廣博,但也更容易被干擾打斷,更失去了專注與沉思的能力。如今,我們有愈來愈多的人生體驗,是透過電腦螢幕上閃爍搖曳的符號來完成的。人類在享受便利的網路生活之際,卻面臨了更大的思想危機:我們身而為人的知性與感性,正在慢慢消逝。

  《網路讓我們變笨?》結合了人類智能史、腦神經科學和文化評論,全面且深入地探究了現代人的心智狀態。這本書將會永遠改變我們對於媒體和頭腦的想法。

好評推薦

  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 牙醫師、親子作家、環保志工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張碧娟 前北一女中校長
  梁文道 知名文化評論家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

  電腦網路迷人風貌下,潛藏著風險。本書指出了這令人心驚的風險。——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每當史上任何一種新技術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合時宜地唱出刺耳的反調。也許事後大家會嘲笑這種聲音的落伍與可笑;但是更久之後,我們往往才能發現原來這是一段把握到時代變化之關鍵的冷靜低音。說不定這本書就是如此一盆冷水,能夠稍息我們過度火熱而淺薄的情緒。——梁文道,知名文化評論家

  這本書既非不斷堅持憂慮立場的悲嘆之作,亦不是天真樂觀的數位頌歌;卡爾的《網路讓我們變笨?》是一部有深度又充滿驚奇的作品,探索我們「急躁」的性靈在網路時代下的樣貌。不論你透過書頁或螢幕來閱讀,都一定要讀這本書。——范德比爾特,《馬路學》作者

  卡爾仔細地檢視了當代文化最重要的議題:新的數位環境造成的心智和社會變遷。他在書中不偏離重大的議題,以鎮靜的步調拆解了網際網路相關討論時經常出現的陳腔濫調。《網路讓我們變笨?》充滿機智、企圖心,又淺顯易懂,亦真正描述了我們當今詭異的人工新世界。——喬歐亞,詩人、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前主席

  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出專心一致的能力。這種能力結成的果實,我們稱為文明。但這一切有可能都要結束了。歡迎進入膚淺時代,人類的反教育過程正要開始。在這本傑作裡,卡爾統合了近年來的認知相關研究,同時委婉地反駁了把科技進展過度理想化的人,真正點出線上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危險:我們的頭腦會被重組。讀者將會逐漸發現一個冷酷的事實:我們好像真的把自己搞砸了。——柯勞佛,《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

  總結來說,《網路讓我們變笨?》試圖留住人類深思遠慮的心智能力,這些能力在當今看來受到愈來愈大的威脅。卡爾的陳述發人深省,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網際網路這個媒體如何改變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以及未來的世代會如何思考,或是不用哪些方式思考。幾乎沒有別的作品比這本書更重要。——沃夫,《普魯斯特與烏賊》作者

  卡爾寫了一本很重要的書,來得也正是時候。試試看你能不能離線得夠久,好把這本書讀完!——寇柏兒特,《災難現場筆記》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爾 Nicholas Carr


  知名作家與思想家,專研商業策略、資訊科技及兩者的交叉點,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月刊》《連線》《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富比士》《財星》等報章雜誌。著有暢銷書《IT有什麼明天?》(Does IT Matter?)與《大轉變》(The Big Switch),本書是他的最新著作,不僅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也入圍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作品決選名單。

譯者簡介

王年愷


  台灣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從事專業翻譯工作,譯著包括《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TOO BIG TO KNOW》(以上由貓頭鷹出版)、《dpi 2013 好玩漢字節特刊》(漢生科技出版)、《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外貿協會出版)等,文章亦散見於《PAR表演藝術》和《謬斯客》雜誌。

  在翻譯之餘,亦以大提琴家身分穿梭在台北的藝文表演場所之中,或是當免費好人,處理各種電腦和3C產品的疑難雜症。畢生最大的夢想是一直宅在家裡上網,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Google笨蛋。
 

目錄

前 言 看門狗與小偷
第一章 HAL與我
第二章 必經之路
插曲 大腦自我思考時在想什麼
第三章 思考的工具
第四章 逐漸加深的頁面
插曲 佛萊斯和他的神奇球型管
第五章 就本質而言最為通用的媒體
第六章 書籍本身的形象
第七章 雜耍的大腦
插曲 智力測驗分數的浮動性
第八章 Google教會
第九章 搜尋,記憶
插曲 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
第十章 像我一樣的東西
後 記 人性元素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622520
  • 叢書系列:數位新世界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HAL與我
 
「大衛,停下來。停下來好嗎?停下來,大衛。你可以停下來嗎?」庫柏力克的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片末一個著名又出奇深刻的場景裡,超級電腦HAL這樣祈求憤恨難平的太空人鮑曼。鮑曼差點因為這台故障機器在外太空喪命,此時正平靜冷酷地拔除控制它人工頭腦的記憶迴路。「大衛,我的頭腦要消失了,」HAL無助地說著。「我可以感覺到。我可以感覺到。」
 
我也可以感覺到。過去幾年來我有股不舒服的感受,好像有人(或是有東西)在亂動我的頭腦,重整裡面的神經迴路,重編裡面的記憶。我的思考能力並沒有流失,最起碼我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它在改變。我不再用以前的方式來思考。
 
當我在閱讀的時候,這種感覺最強烈。以前我很容易就能沉浸在書本或長文裡。
 
我的頭腦會深入曲折的敘事或是蜿蜒的論述,我也會一次花上數小時漫步在長篇散文中。這種情形現在已經不常遇到了。

現在,我在閱讀一兩頁後注意力就會開始飄移。我會坐立難安,忘掉先前的思緒,並開始找別的事情做。我覺得我一直在把我任性的頭腦拉回文本上。以前自然而來的深度閱讀,現在變成一種搏鬥。
 
我覺得我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十多年以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到處瀏覽,有時還會在碩大的網路資料庫中新增資料。身為一個作家,網路真是上天送下來的禮物。以前需要在圖書館書架中或期刊室裡費時數日的研究,現在只需要幾分鐘:用Google搜尋幾次、快速點了幾個超連結後,我就能找到所需的事實資料或名言錦句。我實在無法統計網路幫我省下的時間及汽油。我大部分的銀行交易和購物都是在線上進行的。我用電腦的瀏覽器來付帳單、約時間、訂機位和旅館房間、換發駕照,以及發送邀請卡與問候卡。就算在工作外的時間,我也很有可能在探索網路的資料叢林:讀寫電子郵件、快速掃過新聞頭條和網誌文章、追蹤臉書狀態更新、看串流影片、下載音樂,或是單純在連結之間點來點去。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