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

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

  • 定價:760
  • 優惠價:968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4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華南第一女導演」伍錦霞的傳奇一生

  人稱霞哥的伍錦霞是一位從不掩飾自己同性戀取向的奇女子。她在女性幕後影人尚是鳳毛麟角的年代,遠遠走在時代前面,穿梭香港、舊金山和紐約,留下來多部電影和一則文化傳奇。

  三藩市的「霞哥」伍錦霞(1914-1970),早在1935年就參與拍製華人主導、荷李活技師協助拍製的彩色華語片,其後在香港成為「華南第一女導演」,三四十年代她穿梭於太平洋兩岸,身兼編、導、監製、發行,拍出了十多部華語片,身後卻被埋沒於歷史的麈土中。本書兩位作者發掘整理了珍藏多年的資料和圖片,重塑「霞哥」傳奇:把她置回抗戰前後的中美關係、華人地位和女權變化的環境,和香港、三藩市、荷李活、紐約的影人影事中,重寫伍錦霞的生平事功。以她為焦點又和中外影史上幾位女性先鋒作出比較,給予她新的國際定位和歷史觀照。圖文並茂的本書讓讀者既認識到這敢於「越界」的女中丈夫,也概覽那風雲多變的影壇、國難深重的時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時煜


  2002年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業餘拍攝紀錄片。長片作品《紅日風暴》和《金門銀光夢》(2013)都受到中外媒體的好評。近十年來專注於女導演電影和獨立紀錄片研究,在《明報》世紀版和《映畫手民》開設專欄。

羅卡

  1974-84年在香港無線電視台任創作和行政工作,1900-2000年任職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編輯,開始專心研究香港電影。2001-2005年轉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現已退休,仍繼續香港和中國電影史的研究。有關論文發表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資料館歷年出版的專書,和海內外出版的期刊、專書中。參與監製/編寫了長紀錄片《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2001)、《四人行》(2014),共同監製《Crossings: John Woo》(2004),《金門銀光夢》(2013)。
 

目錄

前言  金門銀光夢未了
伍錦霞年表
 
第一章   金山女兒電影夢
一、        首位華裔女導演黃女娣
二、        早期好萊塢的三位華裔
三、        桃樂西·阿茲納的故事
四、        金山「少年」伍錦霞
 
第二章   跨洋華語電影人
一、        獨闖上海楊愛立
二、        漫長的戰爭開始了
三、        舊金山拍出華語電影
四、        首部彩色華語聲片
五、        命途多舛的《大地》
 
第三章   多事之秋到香江
一、        好萊塢來的天才
二、        南華首位女導演
三、        作爲「唯一女導演」
四、        戰火中依依惜別
五、        香江又出女導演
 
第四章   金山與香江之間
一、        《金門女》和「一碗飯」
二、        太平洋戰爭爆發
三、        戰爭後銀光夢斷?
四、        藍湖遲來沐春風
五、        大觀香江續前緣
 
第五章   海島海岸間穿行
一、        檀島留情南洋聞
二、        風生水起紐約城
三、        告別影壇「碎屍案」
四、        回望霞哥銀光夢
五、        重寫歷史的意義
 
伍錦霞電影表
 

前言

金門銀光夢未了


  華人在美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紀中葉。當時照相技術已經發明,所以華人最早的照片,很多是在海外拍攝的。海外最大的「唐人街」,坐落在老一代華僑稱為「金山」的三藩市。我在幾次赴美研究的過程中,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找到了從1897至1915年間,記錄舊金山的一組短片,全長大約70分鐘。這些短片,不但從移動的車輛上拍攝到舊金山主幹道市場大街(Market Street)的全貌,還有固定機位拍攝的唐人街的影像:除了一段拖著辯子的華人身影,與十九世紀末的美國人交錯行走;還有一段警察到唐人街逮捕華人之後,在離去的警車上向攝影機揮手致意的情景。電影之外,我還看到無數顯示早期華人在美國生活的照片。早在1906年,就甚至已經有彩色照片,記錄了地震後的舊金山廢墟遍地的景象。從稍遲的電影中可以看到,1915年世界博覽會(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在舊金山舉行時,那裏已經成為美國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在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舊金山可謂是華人歷史最為久遠和豐富的城市。即便是今天去造訪這個城市,仍舊可以感受到它比美國其他城市更為厚重和多彩的過去。

  本書的緣起,有些偶然的因素。2006年,美國店主傑克‧杜里在三藩市機場附近的一個大垃圾箱中發現了一個裝有四本相簿、上百張劇照的盒子,這些照片拍攝於1928至1949年間。翻開第一本相簿,扉頁上用美術字體寫著EstherEng,赫然告訴我們相簿主人的姓名。這位在舊金山出生、成長的第三代華裔女性,中文名叫伍錦霞,1914年生於舊金山,1970年在紐約逝世。在記錄錦霞早年生活的第一本相簿中,不僅可以從她的家人、同學的照片看到當時的時尚標準,還看得到這個熱愛粵劇的家庭,從三十年代起,就和多位旅美的粵劇伶人們建立的友誼。像上海妹、蘇州麗這樣的伶星都在她少女時代就贈送照片,而她後來的相冊中更是常見鄧碧雲、黃鶴聲等人的身影。

  2004年羅卡先生已經和澳洲電影史學家法蘭賓(Frank Bren)著書撰寫了伍錦霞的生平故事,而2006年我第一次和羅卡先生在南京說起如果有這些照片,就可以考慮拍攝一部關於伍錦霞的紀錄片。經過漫長的談判,2009年初,住在三藩市近郊的藥劑師黃文約買下了全部照片,並親自帶到香港。經過羅卡先生介紹,黃文約同意我先掃描全部照片,之後才捐獻給香港電影資料館作永久收藏。我記得那個春節後的周末,我同時開動學校的五部掃描儀,把一幀幀年代久遠、卻仍舊清晰的影像,用現代的技術複製下來。當她的第一幅影像出現在電腦屏幕上時,我已經被她迷住了。儘管在劇組中她總是身形最小巧的一個,但她總是精力充沛,態度沉靜,氣質獨特。不僅如此,在男性和女性很少在公共場合有肢體接觸的年代,而她卻可以像和好兄弟一樣,摟著兩位香港男演員的肩膀!我有幸率先近距離地看到這樣一個個精彩生命的瞬間之後,急於了解有關這個人物的一切!

  我在2009年夏天首次訪問錦霞的妹妹錦屏時,得以看到並掃描了錦霞的最後兩本相簿。其中記錄了錦霞1949年遷居紐約後,在紐約開餐廳招待伶人、明星,並且往返中南美洲的情形。她先後開設了寶寶、漢宮等餐廳,招待過無數荷李活的明星,以及從香港來探訪的伶星。相冊中既有荷李活攝影大師黃宗需,也不乏香港電影明星小燕飛、林黛、李湄、夏娃(馬金鈴),粵劇名伶黃鶴聲、麥炳榮、小蘭卿、小非非等人的身影。1960年,她和電影明星小燕飛合作完成了兩人同時告別影壇的《紐約碎屍案》,是當時非常罕見的內、外景分別在香港和美國拍攝的電影。此片香港內景導演是香港著名導演胡鵬,在香港放映時相當轟動。1970年伍錦霞去世時,訃告出現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紐約時報》,以及電影界最重要的業內雜誌《綜藝》之中,在華人歷史上實不多見。《紐約時報》稱伍錦霞是「唐人街中餐館的產權擁有人,曾經在香港監製和導演電影,並把中國戲曲劇團帶到美國」。

  她是華語影壇的女性先鋒,也曾揚名紐約餐飲界,一生數次跨越太平洋,也跨越了種族、文化、語言與性別的界限,是一位一生男裝、特立獨行、成就昭彰的奇女子。作為電影人,伍錦霞從未受過專業訓練,她的電影學校,是學生時代在大舞台票房兼職期間,看過的上千部電影。1935年,她在荷李活的日落大道租借片場,作為監製,與唐棣忠等人製作了首部包含有兩卷彩色膠片的粵語聲片《心恨》。1936年夏天,她偕同《心恨》女主角韋劍芳回港後,在香港執導了五部電影,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返美。在港期間,她的電影創作與私人生活都受到媒體追蹤,從抗戰全面爆發之前上映的《心恨》、《民族女英雄》起,她的愛國形象就深入人心。首部執導影片完成後,即被《藝林》雜誌稱為「中國第一位女導演」,並立刻接到四家公司的邀請,繼續執導了四部影片。在五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她與當時南華最紅的明星,如廣評山笑、黃曼梨、林妹妹、吳楚帆、張瑛、盧敦、伊秋水、胡蝶麗、梁雪靠、劉桂康、楊君俠等人合作,並與他們成為好友。這些人的照片均在她的第二本相簿中完好保留,是香港電影雜誌、史料中都難得一見的影像。

  四十年代,伍錦霞在美國又拍製了四部彩色粵語聲片,能製、能編、能導。1941年她與首位在荷李活留名的銀壇老將關文清聯合導演了《金門女》一片,給了出世不久的李小龍首次登上銀幕的機會。此片以華人社區為抗戰募捐發起的「一碗飯運動」為故事背景,描述一對移民父女兩代人的矛盾,在抗戰的氛圍中化解;影片把一些大觀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片段,也插入電影當中。1947年,伍錦霞首次和粵劇明星小非非、美籍華裔演員廖奇偉合作,為大觀公司拍攝了《藍湖碧玉》。此後,她乾脆自己監製,繼續與小非非、廖奇偉合作,拍攝了《虛度春宵》和《怒火情焰》兩部七彩聲片,兩片都在邵氏的《電影圈》雜誌上登出廣告和報導。《怒火情焰》是首部在夏威夷拍攝的華語片,讓伍錦霞在她的「第一」的清單中,再加上一個「第一」。這些在北美拍攝粵語片的經歷,都從錦霞第三、第四本相簿中反映出來。還有三十張專業印製、彩色手繪的劇照,展現出錦霞對於彩色影片技術上的嘗試。

  由於錦霞拍的都是粵語片,在美國因不入主流而全無史籍記載,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也因其大部分影片在戰爭中遺失,使其生平和作品皆陷落於歷史的縫隙之中。也正因如此,當她的故事被從塵埃中挖掘出時,每個人都為她驚奇、為她讚嘆。由羅卡先生和我共同監製、我本人編導的紀錄長片《金門銀光夢》2013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之後,已經參加過三十多個國際影展和國際會議,並巡遊了美國及中港台的多所大學,讓伍錦霞的故事漸為人知。影片能夠完成,主要有賴於伍錦霞遺留的六本私人相冊和數十張電影劇照。六本相冊由伍錦霞按照時間編排,包含了1928年至1965年期間,她在三藩市、香港、夏威夷、紐約等地拍片和旅行時,用隨身相機拍攝的城市街景,以及友人贈送她的數百張珍貴照片,其中不乏旅美的粵劇伶星和南華電影明星們親筆簽名、奉送「霞哥」的肖像。根據這些照片給我們的線索,我又進一步搜尋夏威夷、香港等地的中英文報刊。在本書之中,我們會把這些報刊中的精彩記錄部分或全文引用,以給廣大讀者、後續研究者提供方便。

  通過以上珍貴照片細述太平洋兩岸華人的歷史的同時,我們會以介紹性的文字串聯小燕飛、馬金鈴、李奇峰、吳千里、伍錦屏、黃文約等人的口述,圍繞著伍錦霞的生命足跡,解說伍錦霞相冊中的三百幅圖片和我們找到的相關圖片、剪報、電影海報。雖然我們的講述,聚焦於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相互交錯的中美關係、中日戰爭、美籍華人、香港電影、粵劇巡美,以及女性導演的歷史,但是我們同時意欲以一位敢於「越界」的人物的故事,鼓勵今天的人們,不要怕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

  回想六年前的夏天,我帶著這些照片的掃描件,以及法蘭賓和羅卡給我的全部線索,首次飛往加州,準備拍攝和搜集與伍錦霞相關的影像。黃文約親自驅車,帶我到三藩市近郊的墓地城柯瑪,伍錦霞已經在這裏安息了40年。在一塊簡樸的墓石上,只刻著她的名字和生卒年,就算有人經過,也不會想到這曾經是一位十分特殊的人物。我在她的墓前靜坐良久,感覺有些焦慮。我能夠找到認識和瞭解她的人嗎?我甚至想像,如果冥冥之中伍錦霞有知,她或許能夠保佑我完成一部我的電影。五年之後,當我和羅卡先生完成了《金門銀光夢》的最終版本,並且帶著它在美國、英國、法國及中港台各地放映,這期間,我始終心存感激。因為一部電影的容量有限,而我們手中圖片和文字材料很多,在編輯這些文字時,我們感覺似乎終於有機會,一併回答數次放映中、數千觀眾提出的所有問題了!下面就請讀者跟著我們,在歷史的時空中尋訪伍錦霞的足跡。

魏時煜
2015年12月18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340781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金山女兒電影夢

十九世紀中期的淘金熱潮中,華人開始移民到美國。因從太平洋進入加州三藩市的港口被稱為「金門」,當年華僑們稱三藩市為「金山」或「舊金山」、稱美國為「黃金之國」。1882年美國實施排華法(The Chinese Exclusior Act),限制商人以外的任何華人帶親屬移民美國;同時嚴禁種族混婚,華人不能和白人及其他有色人種通婚。華人多聚居唐人街,逐漸開辦餐廳、雜貨舖、洗衣店、錢莊、妓院,到1920年代中,還擁有了報館、照相館、戲院,三十年代還有了「紫禁城」夜總會,並且修繕唐人街牌樓、建築,發展旅遊業,讓遊客可以看到「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講述三藩市歷史的書籍,不少都詳述了華人從移民檢查、到日常生活的苦況。筆者在研究早期電影時發現,有三位出生在金山的女導演的故事(兩位華裔、一位白人),如比對閱讀,會給我們一個重讀歷史的全新角度,而這個「歷史」包括美籍華人史、女導演史、華語電影史,甚至中美關係史。

三位女導演中最早拍片者是華裔女性黃女娣(Marion E. Wong,1895-1969)。1916年5月11日,《奧克蘭論壇報》(Oakland Tribune)登出〈女性編寫的首部中國電影劇〉一文,介紹21歲的黃女娣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長片《關武帝》(The Curse of Quon Gwon,1916)的過程。她希望能夠讓美國人瞭解華人的生活習俗,但是反華情緒濃烈的美國公衆根本沒有興趣。在一次公開、一次私人放映後,《關武帝》被放進閣樓,直到八十年後才被其嫂子、影片女主演紫羅蘭‧黃(Violet Wong)交給孫兒,經過一系列的波折與協商,最後在2006年經由電影人曾奕田(Arthur Dong)協調,由美國學院電影資料館完成修復。第二位導演桃樂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1897-1979),於1919年從南加州大學輟學後,進入派拉蒙前身拉斯基片廠,從劇本打字員、場記、剪接、編劇、助理導演等職位一路攀升,終於在1926年榮升導演,處女作為默片《艷女新裝》(Fashions for Women)。此後十七年間,她作為荷李活「唯一女導演」,經常受到報刊訪問。1936年,21歲的美國公民伍錦霞(Esther Eng,1914-1970)攜其在荷李活監製的首部影片《心恨》(Heartaches,1935)來到香港,並在次年導演了處女作《民族女英雄》(1937)。她在導演事業中共拍攝了十一部粵語片,被各地華文報刊稱作「中國第一位女導演」、「華南第一女導演」,甚至「中國唯一的女導演」。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