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史記的人物世界(二版)

史記的人物世界(二版)

  • 定價:180
  • 優惠價:9517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16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史記》的文學性以及對歷史的獨特觀察,主要是透過人物傳記表現出來。因此,深入《史記》的人物世界,是進窺《史記》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的重要法門。《史記》中的各類人物性格,往往能反映歷史的、普遍性的人物典型,透過史公的妙筆,我們可以看到各類型人物背後所呈現的深刻的人性與歷史觀照,欣賞他們在歷史場景中呈現的各種風姿。本書討論了《史記》中許多膾炙人口的人物,透過作者的詮釋,在欣賞人物風姿之餘,讀者或許能穿越時空,與司馬遷的歷史智慧照面,領略「讀史使人聰明」的益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聰舜


  臺灣彰化人,1953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任,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獎助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所教授。著有《向郭莊學之研究》、《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及雜文集《臺灣新統治霸權的形成》等著作。目前從事兩漢思想史研究,並特別重視思想背後的權力關係。
 

目錄

自 序
天道的破產與正義法則的追尋──伯夷叔齊怨邪非邪? /1
恩恩相報的溫馨世界──信陵君和他的門下客 /14
布衣卿相背後的辛酸──游士范雎的悲劇 /25
把政治當成生意經營──商人政治家呂不韋 /41
奇蹟的創造──田單復國 /52
悲壯的一擊──荊軻刺秦王 /57
一個完全被物慾操縱的政治人物──李斯 /62
狂飆英雄的崛起與殞落──項羽 /68
「意豁如」所呈現的生命風姿與政治能力──劉邦的性格與政治才華的結合 /95
三種不同謀士的典型──張良、陳平、范增 /121
遂令後世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韓信、彭越、黥布的悲劇 /137
褒貶紛紜的漢家儒宗──叔孫通 /156
體制外的豪傑──天才將領李廣 /170
虛矯的豪傑與怙勢凌人的權臣──魏其、武安兩外戚 /177
「緣飾以儒術」的真相──酷吏群相 /196
抗議精神的體現者──游離於體制外,伸張「另一種正義」的游俠 /210
 

自序

林聰舜
  

  《史記》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第一流的文學作品與史學作品,而它的文學性以及對歷史的獨特觀察,主要是透過人物傳記表現出來。因此,深入《史記》的人物世界,是讀者進窺《史記》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的重要法門。
  
  司馬遷寫人物,可謂能窮「傳神寫照」之能事,他擅長用寫故事的方式,塑造人物性格,充滿了趣味性;更擅長藉著傳主某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人生片斷,詮釋人物性格,並解釋傳主一生的發展。於是,史公筆下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引人入勝的歷史人物。
  
  當然,《史記》人物不但是活生生的、特殊的具體人物,更是結合了人物的個別性與典型性,具有能代表某些重要的社會面的典型。因此,透過人物傳記的整合,《史記》就可以呈現出由獨特的歷史觀察而來的完整且獨特的歷史圖像,傳達史公有別於正統學者的「一家之言」;也可以呈現出歷史中的大問題與大趨勢,到達「通古今之變」的高度。
  
  人物個別性與典型性的結合,其實也是個別性與普遍性的結合,《史記》達到這個程度,也就顛覆了亞里斯多德在《詩學》(OnPoetics)中對詩與歷史的評價。亞氏認為詩比歷史更哲學、更莊重,因為歷史家只描述已發生的特殊事件,如此則不具有普遍性;詩人所描述的,則是某種理想的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是未來可能發生之事。亦即「詩所顯示的為一種更高的真實。所謂更高的真實,不是已有的真實,而是可能的真實。」然而,若能理解《史記》藉著人物個別性與典型性的結合,已經達到個別性與普遍性結合的高度,亞氏重詩輕歷史的評價就不能成立了。
  
  進入《史記》的人物世界,讀者可以看到背後呈現的深刻的人性與歷史觀照,看到各類型的生命在歷史場景中呈現的各種風姿。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物也是能反映歷史的普遍性的人物典型。透過史公的妙筆,這些人物傳記確實顯示了「更高的真實」──一種未來仍可能發生的真實。讀歷史能到達這個程度,所謂「以史為鑑」或「讀史使人聰明」才算有了具體的落實。
  
  筆者在清華大學中文系所講授《史記》課程已歷十餘載,這本集子代表十幾年來教學相長的心得記錄。其中約有一半篇幅曾在《國文天地》發表過,這要感謝當時擔任總編輯的龔鵬程教授,他在《國文天地》特別開闢「《史記》人物論」專欄讓我發揮,讓平日須盡義務寫嚴肅、枯燥的論文的人,能有機會用比較活潑、有趣的方式詮釋《史記》。這個經驗,隨著年事漸增,更覺彌足珍貴。
  
  承蒙三民書局的雅意,讓這本集子能順利與讀者見面。博雅君子,請不吝賜教。
  
  於新竹清華園二○○三年五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60574
  • 叢書系列:三民叢刊
  • 規格:平裝 / 236頁 / 15 x 21 x 1.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天道的破產與正義法則的追尋──伯夷叔齊怨邪非邪?

〈伯夷列傳〉何以居列傳之首?


〈伯夷列傳〉是《史記》七十列傳之首,司馬遷為此一事蹟可疑的人物立傳,其理由除了〈太史公自序〉中所說的「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嘉許他重義能讓;或者如陳直所述:「《史記》年表首共和,本紀首黃帝,世家首太伯,列傳首伯夷,皆表揚讓位、反抗君主者。」1認為〈伯夷列傳〉列為傳首,是司馬遷「表揚讓位、反抗君主」的一貫立場的表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史傳幾乎就是司馬遷企圖重建正義法則之抱負的宣告,是值得和〈太史公自序〉並讀的文字。

林雲銘曾評〈伯夷列傳〉云:「此篇人無不讀,讀者無不贊其妙,至問其立言之意,則茫然也。」2的確,幾千年來,伯夷、叔齊雖在傳統士大夫心目中留下了高潔的形象,並且被許多士人引為知己,但司馬遷寄託在〈伯夷列傳〉中的微旨深義卻鮮有人能真正掌握。茲先順著〈伯夷列傳〉的文章脈絡略作分析,探討司馬遷面對天道破產的困境,如何重建正義的法則,最後再以〈伯夷列傳〉與《舊約‧約伯記》作一比較,探討具有虔誠宗教信仰的西方人與具有濃厚人文精神的中國人,在正義法則失效時,如何面對它?如何找到自處之道?

伯夷、叔齊有「怨」嗎?

伯夷、叔齊的事蹟本來相當隱晦,司馬遷寫〈伯夷列傳〉的主要目的又是借他人酒盃,澆自己胸中塊壘,所以在本傳一開始,司馬遷就必須對傳說中的許由、務光、伯夷等鄙棄權位的隱士事蹟之有無作一番論定,訂出立傳的標準。他首先肯定「考信於六藝」是學者的本分,而《尚書》所記載的傳天下之事極其慎重,所以許由、務光、卞隨等逃國的隱士事蹟值得懷疑。不過,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因此又未必可以斷然排除這些逃國的隱士事蹟的可能性。最後,司馬遷只好請出孔子,以這些人物是否曾得到孔子的論列為標準,如果這些人物曾得到孔子論列,其事蹟雖不見於六藝,也可據以立傳。於是吳太伯、伯夷、叔齊雖屬傳說中人物,也都取得立傳的資格。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12段學術遊蕩   ●三千年時空穿梭。《翦商》作者全新力作──《歷史的遊蕩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